Central Policy Unit 'Scenario Building for Hong Kong' report

Share Embed Donate


Short Description

Central Policy Unit 'Scenario Building for Hong Kong' report...

Description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Scenario Building for Hong Kong

政府內部參考文件 不對外公開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中央政策組

目 錄 導 言

ix

縮寫詞表

第一部份 1

2

3

4

xiii

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因素

1

當代社會

3

網絡與新科技發展

3

能源與環境

9

公共衛生

15

世代轉變

18

國際

21

全球化的下一步

21

政府體制的變化

25

經濟與金融

29

美國的國際地位

34

中國

37

整體發展

37

國家治理

44

對外關係

51

香港

55

人口

55

政治

57

與內地關係

61

經濟

65

社會

70

身份認同與價值取向

76

vi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第二部份  未來形勢與趨勢 1

2

3

4

5

79

新科技

81

新科技發展的若干特點

81

新科技對社會、政治的衝擊

82

有關香港的幾點觀察

84

價值觀與生活方式

87

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顯著變化

87

誘發的因素和動力

90

香港的獨特之處

92

小結

92

國際形勢

93

未來三十年的國際格局

93

經濟與金融

95

政治與軍事

98

社會與文化

99

小結

100

中國內地

103

經濟

103

政治

106

社會

108

外部環境

109

小結

110

香港內部

113

政治

113

經濟

116

社會

117

目錄

第三部份  未來的四個場景 1

2

3

4

vii

119

場景一:人材匯聚 卓然傲立

121

新聞故事

121

當時場景

122

形成場景的脈絡

122

場景二:與鄰互動 共同繁榮

127

新聞故事

127

當時場景

128

形成場景的脈絡

129

場景三:不進則退 屈居二線

131

新聞故事

131

當時場景

132

形成場景的脈絡

132

場景四:內耗不止 舉步維艱

135

新聞故事

135

當時場景

136

形成場景的脈絡

137

結 語

139

附 錄

141 1

一個城市規劃師的「未來狂想曲」

143

2

訪談:香港部份

147

3

訪談:內地部份

151

4

高中學生的未來香港憧憬

153

5

電影創作人構想的未來香港情景劇本

163

導 言 這份報告的性質比較特別,任務是探討「香港的未來」,目的不在於研究具體政 策或問題,而在於刺激思考、引發想像、擴大視野、憧憬未來。 「未來」難以預測,如果要認真探討,更為不易,但也並非沒有可能。 首先要看多長遠的未來,如果是將要到臨的三、五年,較為容易,準確程度也較 有把握。但如果是三、五十年,則只能是對想像力的挑戰,所得結論,和科幻小說或 電影相去不遠。 我們選定的探討時限,是二十五至三十年之間,比較籠統,也比較彈性,原因在 下文說明。 其次要考慮探討的方法。我們研究了不少這類嘗試,認識到基本方法可分為兩大 取向。 其一,趨向性方法(trend-based approach)。大體從現有的相關數據和資料出發, 參考過去的記錄,從而推斷未來的走向,例如以過去十年或二十年的年生產總值增長 率,計算平均數,推斷未來若干年的每年增長。此方法比較注重客觀性,希望達到較 高的準確程度,關注的是「可能發生」。不過,準確性也很視乎預測時限的長短,較 遠期的預測,準確程度自然較低。 其二,願景性方法(vision-based approach)。以有關成員的意願、期望為基礎, 相信這些意願、期望會形成動力,推使未來發展朝選取的方向前進,關注的是「希望 發生」。社會由人和群體組成,人和群體的意願、期望會引導社會的發展方向,換言 之,是一種將「人的因素」放於第一位的方法,在愈來愈重視民意和民眾參與的今天, 以願景性方法為基礎制定發展策略和藍圖,日趨普遍。 上述兩種方法取向不同,各有長處,也各有不足。我們選取了介乎兩者之間、希 望糅合兩者優點的「場景性方法」(scenario-based approach)。此處的「場景」一詞 主要從英文翻譯,有時譯作「情景」、「處境」。 這種方法又可以進一步細分為多種形式。我們具體選定的,是 scenario building。 此詞沒有統一的中譯,有的作「場景建設」(或「情景建設」),有的作「場景規劃」 (或「情景規劃」),譯得都不盡令人滿意。

x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這種探討未來的方式源起自二次大戰之後,先是用於軍事和戰爭規劃,提供預防 機制,後來被大企業引用,其中以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及硯殼石油公司(Shell) 的有關研究最為著名。一些城市如紐約和若干國家如日本、新西蘭、新加坡等也運用 這種方式探討本市或本國某些環節的未來發展。 場景性方法的重點,是首先整理一下影響未來發展的各種因素,對每種因素作基 本考察,進而將這些因素綜合為幾個關鍵領域,推斷每個領域未來的大致發展趨勢, 最後從上至下或從好到壞製定若干可能發生的場景,以作參考。其基本構思,就是將 來實際出現的情況,應該就在這些不同場景所涵蓋的範圍之內。 這種研究方法既重視客觀數據和資料,也注意由意願、期望所形成的主觀力量, 同時,研究者的判斷和想像力也發揮重要作用。我們參考了此類研究的若干先例,嘗 試將之運用於探討香港的未來。 至於時限,我們將之定為二十五至三十年之間,有一定的隨意性和彈性,但也是 經過認真考慮。時限太短,參考價值不高,時限太長,準確性不可靠。二十五至三十 年有折衷性質,希望能兩者兼顧。此項研究的前期準備工作從 2014 年開始,2015 年進 入撰寫階段,計劃涵蓋二十五至三十年,換言之,下限為 2040 至 2045 年之間。此年 份容易令人聯想到對目前香港前景來說有特殊意義的 2047 年,但這並非本項目的原意。 和 2047 年有關的政治、憲制問題,只是我們整體探討範圍當中的一個細小部份,並非 重點,也不是我們要故意迴避。 這種性質和規模的研究在香港甚為少見,企業、社團罕有進行,至於政府部門, 在制定各類政策時,雖然因為需要作出前瞻,會進行一定的預測和規劃,但以社會整 體為研究對象,並提供遠期場景的探討,我們的嘗試可能還是第一次,撰就本報告, 我們頗有篳路藍縷之感。也是由於這原因,對於這次研究的成果如何,我們沒有把握, 畢竟沒有先例可供對照。我們的目的,是希望香港社會能夠將眼光放遠放大,關注未 來,思考未來,也想像未來,不要劃地為牢,只看眼前。至於我們的研究結果,不僅 僅是作為政府制定政策、規劃將來時的背景參考,更重要的,是希望引起公眾的注意 和討論,刺激思考,引發想像。 本研究由中央政策組內部一個研究小組具體負責,先通過廣泛諮詢並參考有關文 獻,以鳥瞰方式臚列出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諸方面因素,共七十多項,分別歸入當代 社會、國際、中國、香港內部這四個範圍,此即現在本報告書的第一部份。在此基礎上, 我們選擇了五個關鍵領域,逐一探討其未來發展趨勢,分別為新科技、價值觀與生活 方式、國際形勢、中國內地發展、香港內部變化等,我們認為,這是對香港未來前景 影響最大的五個領域,這成為現在所見報告書的第二部份。最後,根據以上分析和探 討,我們構想出四個在 2040 至 2045 年之間可能出現的場景,這是報告書的第三部份。 在這裡,需要再次指出,這份報告書並不是對二、三十年後的香港情況作預測,更不

導言

xi

是對政策制定作出建議,我們的目的是對未可知的將來提供多元景象,這些景象可能 出現,但不一定出現,但確實真會出現的景象,很大可能就在本報告書的描繪範圍之 中。這是一項需要廣集資料、仔細求證、小心評估、準確判斷、大膽構思的工作。 本報告收入附錄共五份,分別說明如下。 附錄一是一位城市規劃師推想出來的「未來狂想曲」,描述對三十年後如果各方 面條件配合得好的話,香港可能出現的面貌,這是本報告第三部份之內第一個場景即 「人材匯聚,卓然傲立」的補充材料。附錄二和三都是訪談記錄。在研究過程中,我 們向數十位香港和內地的學者專家及有關人士登門請教,受訪者都是所屬專業的傑出 人物,訪談內容為我們思考有關問題和撰寫本報告書提供了很大幫助。但進行訪談前, 已說明談話內容只作我們參考之用,不公開,故此我們只在這兩個附錄列出受訪者名 單,有關的筆錄和錄音則保留在中央政策組內部。附錄四也是訪談記錄,但性質不一樣; 考慮到三十年後現在的青少年屆時將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他們的憧憬和企盼將引領 社會的發展,我們特意造訪了十二所中學,和百多位高中二年級學生座談,聆聽他們 的意見和期望,綜合後寫成附錄四。附錄五是兩份劇本,由十餘位本地資深的電影導 演和劇本創作者在我們委托之下撰寫而成,內容是三十年後香港可能遇到的好、壞兩 種場景。這是嶄新的嘗試,希望憑藉影視創作人士豐富的想像力和跳脫的思維,拓闊 我們的眼界、刺激我們的思考。此外,在研究本課題和撰寫本報告的過程中,我們和 中央政策組三十多位特邀顧問舉行了多場座談會,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獲益良多。 在此,我們衷心感謝上述人士的參與和貢獻。 至於本報告的題目,英文為 Scenario Building for Hong Kong,意思比較清楚,但 中文幾經琢磨,仍無法找到滿意的名稱,幾經思考,最後暫時定作《構思香港未來場 景》,將來如推敲得更佳題目,再作修正。

xii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目錄

xiii

縮寫詞表 AMR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抗菌素耐藥性

APEC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ASEAN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東南亞國家聯盟

FTAAP

Free Trade Area of the Asia Pacific

亞太自由貿易區

GATT

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關稅與貿易總協定

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

國內生產總值

IPCC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IO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

國際移民組織

IM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OECD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RCEP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SDR

Special Drawing Right

特別提款權

TPP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跨太平洋夥伴協定

TTIP

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

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夥伴關 係協定

UNEP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WTO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世界貿易組織

xiv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第一部份

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因素 在本研究的開始階段,我們先思考和探討此一問題:對香港未來發展和變化會有 所影響的,是哪些因素? 經過一翻文獻閱讀和檢索並向不同人士諮詢請教,以及在中央政策組進行多次內 部意見交流後,我們大致臚列了近八十個因素,並將之歸入四個大類,即當代社會、 國際、中國和香港內部。這樣的歸納和劃分有一定的主觀成份,涉及如何判斷,不同 的人處理起來,結果可能不一樣,但我們相信,本研究這樣的歸納和劃分還是可以提 供基礎,並以之為據向前作進一步探討。 至於這諸多因素各自的重要性,則頗差參,例如中美關係或者中國經濟下一步的 變化,對香港非常重要,而傳染病是否再次爆發,則重要性較低,雖然對香港還是有 影響;有些因素現在只知大概趨勢,最終發展則難以確定,如新科技下一階段的演變, 有些因素則可以預見其未來動向,問題只在於如何應對,例如香港的人口老化。我們 將這麼多因素集中起來,以一種「製圖式」即英文 mapping 的方法呈現,對每個因素 作扼要的說明,將之作為探討香港未來發展和變化的基礎,這是下文即報告書第一部 份的內容。

1 當代社會

1.1

網絡與新科技發展

1.1.1 網絡及通訊技術 資訊和通訊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發展迅速,普及率 大幅增長。根據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發佈的數字, 到 2016 年年底,全球互聯網用戶接近 34 億,普及率達全球人口的 47%,其中發達國 家 81%,發展中國家 40%。流動寬頻服務方面,全球用戶達 36 億,普及率 49.4%。另外, 移動蜂窩(mobile-cellular)用戶更接近 70 億,其增幅主要來自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 的移動蜂窩用戶將佔全球總數的 78%。電腦網絡的發展和應用,成為絕大多數服務系 統的基礎,有助於管理和調控諸如供水、電網和食品運送等服務範疇,亦有助於醫療、 傳訊、教育、政府服務、金融市場、交通系統和環境管理,令經濟活動的模式產生深 刻變化。 由於網絡廣泛應用在人類生活的各個範疇並不斷擴大,如果對之缺乏有效管理, 系統故障將成極大風險,導致的連鎖反應會帶來嚴重後果。隨著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的興起,愈來愈多設備連接到互聯網和數據庫上,各種設備和系統之間的互動 日益複雜,相關的潛在風險因此更難以預測。此外,世界各地和各經濟體使用相同或 相似的基礎設施、硬體和軟件,無數設備和系統通過各種軟件連接到互聯網及數據庫 上,有關的基礎設施一旦遭到攻擊和破壞,將引致連鎖影響,危及全球。在網絡急速 發展的趨勢下,網絡犯罪、網絡攻擊、數據欺詐等隨之增加,系統安全和資料保安等 問題更形重要。 互聯網造就多樣化的溝通方式,包括一對一的溝通如電子郵件、一對眾多的溝通 如博客、個人網頁和微博,以及眾多對眾多的溝通如在線聊天室、社交網站 Facebook 和 LinkedIn。網路媒體改變了社交聯繫方式,拓寬了接受資訊的渠道,對消費及商貿 產生巨大影響,對學習模式亦帶來改變,網上學習媒體如 Coursera、edX 等湧現。面對

4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互聯網技術和應用的快速發展,特別是面對傳播快、影響大、覆蓋廣、社會動員能力 強的社交網絡和即時通信工具用戶的快速增長,如何加強網絡管理,確保資訊傳播秩 序和社會穩定,成為當前的問題和挑戰。資訊的流動不斷加快,個人和網絡群體較以 往具有更大影響力。在這發展趨勢下,任何個體或組織再難以操控網絡資訊。政府、 各類組織以及私營機構均需制定相應策略,以便有效傳播資訊,促進與公眾或持分者 的溝通及互動。 當前的全球互聯網依然處於欠缺約束的發展狀態,各國政府如何在網絡開放的基 礎上,建立網絡社會規範,成為一大議題。網絡發展帶動社會進步的同時,對人類社 會亦帶來許多不確定性和深遠的影響(參見以下 1.1.6 段)。完善網絡管理,包括分析 系統的潛在風險及籌劃相關的應對策略、實施監管和鼓勵措施以確保系統安全、增強 國際合作以加強全球網絡穩定等,都是重要議題。香港作為資訊科技和網絡廣泛應用 的城市,相關風險的防禦能力對香港的安全和發展尤其重要。 參考: 1.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2016). ITU releases 2016 ICT figures. Retrieved from http://www.itu.int/en/mediacentre/Pages/2016-PR30.aspx 2. World Economic Forum. (2016). Digital media and society. Retrieved from http:// www3.weforum.org/docs/WEFUSA_DigitalMediaAndSociety_Report2016.pdf

1.1.2 新媒體 新媒體一般指利用數碼和網路技術,通過互聯網並以電腦和手機等為終端,向使 用者提供各種資訊和服務的媒介。新媒體形式多樣,可承載諸如文字、視頻、音訊、 圖像等內容。新媒體的資訊發佈即時,無時間限制,並能無限的擴展,任何使用者都 可以同時是資訊發佈者和接收者,互動性強,不再是單向傳遞。與傳統媒體相比,新 媒體表現形式多樣、內容選擇性多、資訊對不同群體的針對性高、資訊發佈實時、滲 透率高、兼具個人化特徵。 在新媒體的迅速發展下,傳統媒體包括報紙、雜誌、廣播、電視等已不再是接收 資訊的主要媒介。新媒體的影響力見於生活的各個方面,改變了社交聯繫方式、對個 人消費及電子商貿等也產生了巨大影響。未來新媒體的發展將會更深遠地影響人類的 經濟、政治、社會及文化環境。 新媒體中的「社交媒體」(social media)使用愈來愈普及,近年幾場影響深遠的 政治事件如阿拉伯之春、佔領華爾街都通過社交媒體發動,其改變社會的能量現在深 受關注,但社交媒體的破壞力亦愈來愈明顯,如發佈謠言極為容易,謠言的流播難以

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因素

5

抵擋,社交媒體只便利見解相同者單向溝通,無助不同意見之間的交流,其結果往往 是鼓動大量網民並令其變得躁動,對社會穩定、和諧的破壞很強。 參考: 1. The New York Times. (2016, February 3). Social media: Destroyer or creator? Retrieved from http://www.nytimes.com/2016/02/03/opinion/social-mediadestroyer-or-creator.html?_r=0 2. World Economic Forum (2016). The impact of digital content: Opportunities and risks of creating and sharing information online. Retrieved from http://www3. weforum.org/docs/GAC16/Social_Media_Impact_Digital.pdf

1.1.3 大數據 資訊和通訊技術的發展,以及各種各樣的流動設備、雲計算和社交網路的普及使 用,造就了數據的種類和規模以前所未有的高速膨脹增長,由於累積的數據規模龐大, 因而被稱為「大數據」。大數據已在現代社會許多範疇中被廣泛應用,例如商貿、金 融、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醫療衞生、社交網絡等。面對大數據的「5V 特性」即規模體 量大(volume)、增長及變化迅速(velocity)、來源多種多樣(variety)、關係錯綜 複雜(veracity)、以及數據隱含的價值(value),有效的數據分析變得至關重要。大 數據分析是以獲取有用資訊、提供決策建議為目的。對大數據進行收集、過濾、轉換, 和建立運算模型,成為目前產業界和科研界共同面對的新課題。發展更先進的計算工 具以處理和分析大數據是大勢所趨,而數據收集、有效計算、預測分析、私隱保護等 問題同樣須予以研究和討論。

1.1.4 第四次工業革命 科技發展對世界帶來衝擊,計算能力和網絡速度的提升帶動科技急速發展。除了 網絡及通訊技術、新媒體、大數據的發展外(參見以上 1.1.1–1.1.3 段),人工智能、 機械人、3D 列印、物聯網等都是其中的顯著例子。近年有世界已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 的說法,所指即科技正面臨重大的躍進及提升,重要的發展有以下諸端。

i. 機械人技術 隨著數碼、電腦和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機械人的功能大大提高,傳感、智能、 控制等各個方面的機械人技術得到進一步的研發。無論是製造業的工業機械人,抑或 用於服務人類的非製造業機械人,都能代替人類完成重複性或危險性高的工作,提高

6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甚至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利用機械人減少人手 和降低生產成本,也形成「工作外判機械人」(robosourcing)的趨勢。未來機械人的 技術在自動控制、與環境互動、人工智能、運動學、感測器技術、訊息科學、仿生學、 神經網絡、材料科學等眾多範疇的發展,會成為改變社會的重要因素。與此同時,機 械人與人工智能的不適當發展和應用,例如以之研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將可能為世 界帶來重大威脅。機械人的廣泛使用,也令部份工人失去原來的工作,做成就業等社 會問題(見 1.1.5 段)。

ii. 生物科技 生物科技的進步,令許多醫學和生物技術產業迅速發展。生物科技廣泛應用於醫 療和公共衞生,以至農業如生產轉基因產品包括玉米,大豆和棉花等。生物科技不單 在疫苗、各種用於治療癌症、傳染病、免疫系統疾病的藥物和生物藥劑製品等方面急 速發展,同時也在有關基因體醫學如個人化治療、用於診斷和治療的應用基因排序、 基因組檢測,以及幹細胞研究和複製科技等方面有很大進步。但生物科技發展也同時 衍生道德、法律、社會等問題,例如基因篩選及基因改造有可能改變後裔的智力或其 他各種能力,也有可能預防遺傳病等,因而引發了優化人工受孕胚胎的倫理學爭議。 未來生物科技的進步,將繼續引發社會對多方面問題的關注,包括資源分配、醫 療服務的公平性、國際及國家有關醫療、衞生服務與科研的發展和監管政策、基因數 據的應用及私隱保障等。另一方面,生物科技如被不當應用,會為世界帶來難以預測 的威脅,包括研發生化武器,是以基因研究、幹細胞研究和複製科技等的發展,都有 潛在風險,值得高度關注。

iii. 新物料發展 物料科學是當代發展迅速的研究領域之一。新物料的研發和應用有助於提升物料 的效能、降低生產或應用成本、提升電子操作過程的效率和穩定性,也有助於促使更 多新產品的發明和新產業的出現。近年不少國家和企業積極投資於新物料的研發、加 工及應用。在許多科學及工業範疇內,新物料的使用造就了新產品及新技術的發明和 應用,包括納米和與 3D 列印技術相關的新物料。新物料廣泛應用在生活的各個範疇, 包括能源科技、環保技術、醫學科技、計算機技術、電子機械工程和建造業等。

iv. 能源共用網絡 除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說法外,較早前亦有論者提出有關通過再生能源發電、

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因素

7

建構能源共用網絡的「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構想。此嶄新的經濟模式是將建築物轉變 為收集可再生能源的微型發電廠,所生產的能源儲存在建築物內,將電力網轉化為能 源共用網路,並將各類交通工具轉換為插電式和電池型,以構建使用再生能源的交通 運輸網。在這構思下,建築物頂部安裝以再生能源發電的裝置,除生產足夠電力滿足 建築物的本身需要外,並能將剩餘電力在「能源互聯網」上出售或與其他人分享。再 生能源這種分散式生產、儲存,並通過能源互聯網實現分配和零排放的方式,構成了 新的共用經濟模式。太陽能和風力發電技術的建置成本目前雖然仍然偏高,但在科技 持續發展下,成本價格將會下降。日後再生能源發電的設備進一步完善後,以各個建 築物為單位的聯網有望可製造出邊際成本趨近零的能源網絡結構。「零邊際成本」(zero marginal cost)的概念,是觸發市場轉向協作分享型經濟系統的主要動力。這種物聯網 經濟,在運作上是透過橫向網絡的合作,創造一個分享型的社會。以綠色能源、網絡 科技為基礎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涵蓋了資訊網絡、能源網絡和物流網絡,將革新 能源、產業和生活方式,為經濟、社會和能源發展帶來重大變化。 參考: 1. Foreign Affairs. (2016, January).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2. 《人民日報》。(2016 年 2 月 22 日)。寄望第四次工業革命。取自 http:// world.people.com.cn/n1/2016/0222/c1002-28137772.html 3. Brynjolfsson, E., ﹠ McAfee, A. (2016). The second machine age: Work, progress and prosperity in a time of brilliant technologies. New York: W.W. Norton & Co. 4. Gore, A. (2013). The future: Six drivers of global change. New York: Random House. 5. Rifkin J. (2011). 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How lateral pwer is transforming energy, the economy, and the world.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1.1.5 新科技發展的社會後果 新科技和網絡的發展勢不可擋,未來速度還將更快、範圍更廣。但此發展也帶來 了新的社會問題,特別值得關注的有如下三項。

i. 就業問題與貧富差距 科技發展會引致經濟結構轉變,市場對勞動力的需求,相應會作出調整。當科技 的發展和應用替代了原有勞動力,甚至完全取代了某種技術和工種,有關的工人便須 面對轉職或失業的問題。社會對擁有相應技術或教育水平較高的人力資源需求增加,

8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而轉職工人得以重新就業的機會則難以保證,出現所謂「沒有工作的世界」(a world without work)的景況。在失業、無業成為普遍情況下,原有的貧富懸殊進一步加劇, 政府的福利開支變得龐大,社會矛盾容易趨於尖銳,公民由於失去工作、職業的維繫 而孤立。面對此一變化,現代社會要在教育制度、就業和再就業培訓、國民的基本保 障和社會生活等方面有所準備。

ii. 個人行為的轉變 隨著互聯網、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社交媒體的迅速發展,網絡世界對個人行為 的影響,愈來愈顯著。社交媒體和其他網上平台令大量資訊迅速流動,激發了自我導 向的意見表達。個人在網絡上分享和評論,成為普遍現象,任何人都可以成為資訊發 佈者,這做成社會向個人化、自我中心方向發展,民眾信服傳統權威的心態出現改變。 報紙、電台、電視等已不再是接收資訊的主要媒介,社交媒體上分享帖子的影響力愈 來愈大。但網絡資訊真假莫辨,內容往往膚淺和情緒化,這些都是新的問題。由於網 上資訊難於驗證,網上的虛假資訊可以快速擴散,這對個人、機構、社會都帶來嚴重 威脅。 互聯網的發展亦帶來人際關係的改變。網上交流增加,影響了現實生活的社交, 家庭及朋友等的面對面接觸和交流減少,人際關係疏離。互聯網和數碼產品也令人的 專注力和耐性降低。另外,對大數據進行分析,雖然可供決策時參考,但也會令有關 企業或機構在掌握了用戶的「數字足跡」(digital footprint)後,可以影響甚至操控用 戶的的行為和習慣,例如根據用戶的消費模式,向其提供個人化、具針對性的資訊, 從而塑造其生活形態。 由於網上一般使用虛擬或匿名身分,網上的行為往往沒有受到與現實社會一樣的 道德規範,容易發生網絡欺凌、網絡攻擊和網絡罪行。網絡對個人行為和生活方式的 影響,廣泛見於學習、工作、消費、社交、社會活動、政治參與等各方面,網絡將如 何長遠改變人類的心態及行為,以至如何影響社會運作及治理,都值得關注和研究。

iii. 社會權力結構的轉變 大量資訊和意見隨著互聯網、社交媒體和智能手機而迅速流動,傳統權威的角色 相應出現變化,總趨勢是個人權力不斷增大,傳統權威相對弱化,精英階層的社會影 響力有所下降。個人通過在網絡上分享和評論,獲得了自我表達的廣泛空間,部份民 眾甚至認為民選代表不能反映或處理他們的訴求,對政府、政黨和領導階層信任度下 降,令政府權力、制度與秩序受到挑戰,造成新的社會矛盾。 在上述背景下,個人、團體、激進組織甚至恐怖份子都更容易發揮較大影響力,

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因素

9

更容易動搖政治與社會秩序。個人的「微權力」(micropowers)崛起,以推翻政權、 抗議壟斷等為目標的民眾運動容易被發動起來,令傳統權力受到衝擊,同時亦可能導 致社會混亂和癱瘓。在宗教、商業、教育各個領域以至家庭內部,微權力對傳統權威 都可以帶來挑戰。在個人權力上升和傳統權威權力弱化的全球發展趨勢下,如何應對, 如何確保政府有效管治和凝聚社會共識,都成為無法逃避的問題。 參考: 1. Thompson, D. (2015). A world wothout work. The Atlantic, July/August, 50–61. 2. Naim, M. (2013). The end of power: From boardrooms to battlefields and churches to states, why being in charge isn’t what it used to be. New York: Basic Books.

1.2

能源與環境

1.2.1 煤及石油的終結 根據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2014 和 2015 年的《世界能源展望》 (World Energy Outlook)報告,到 2040 年時全球能源消費會較 2013 年增加約三分之 一,主要由印度、中國、非洲、中東和東南亞的需求驅動。同時,由於能源使用效率 提高,能源需求的增長將持續放緩。天然氣和低碳燃料的使用繼續增加,在能源結構 中逐漸取代煤和石油。在主要市場包括美國、中國和歐洲的空氣污染及氣候政策制約 下,全球煤的需求增長速度預期未來將會下降,而石油需求的增長亦顯著下滑,每年 平均增長速度估計將由 2020 年的 0.9 %下降至本世紀三十年代的每年 0.3 %。石油的 需求增長將全部來自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 OECD)之外的國家,而中國將於本世紀三十年代初成為最大的石 油消費國。 由於開採頁岩油氣的技術得到突破,美國可以大規模開採頁岩油氣,從而改變其 進口油氣的局面,甚至可以實現能源出口。據美國能源資訊局(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簡稱 EIA)2015 年的估計,美國將在 2017 年成為天然氣淨出口國,並 推算美國能源進出口將於 2028 年達至平衡;若考慮不同油價和經濟增長的情況,最快 更可在 2019 年成為能源淨出口國。美國頁岩氣產量近年大幅增加,已於 2009 年超過 俄羅斯成為世界第一大天然氣生產國。美國的部份石油使用開始被天然氣替代,能源 進口的比重不斷降低。美國能源獨立令美國通過減少油氣進口、增加油氣出口,得以 降低經常項目逆差。美國的油氣產量上升使油氣價格下降,從而降低製造業的生產成 本和產品價格,促進製造業出口,降低貿易逆差。

10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各國正發展新能源和相關新技術,增加使用替代能源,從而減低對煤和石油的依 賴,煤和石油出口國過往在能源供應方面的壟斷情況,將發生變化。此一能源形勢的 改變將影響國際關係格局,對各國的能源結構調整和貿易結構轉型產生影響。美國在 能源進一步自足之後,可以調整其全球戰略部署;因穩定油價的壓力降低,美國對中 東的政策可能改變。相對而言,中國對能源的進一步需求,會影響中國與中東地區的 關係。 香港所需的能源差不多全賴外地供應,主要經由直接進口(如油、煤產品),或 從進口燃料轉化而成(如電力及煤氣)。煤和石油的供應是否穩定,對香港的影響很大。 各國能源供求關係的變化,影響著世界的政治和經濟格局,全球煤和石油的供應存在 不穩定因素。在空氣污染和氣候政策制約下,中國的能源約束日益加劇。香港相當依 賴從中國內地進口能源,若中國調整能源結構、提高能源效益、保障能源安全,對香 港而言這將有助提高能源供應的穩定性。 參考: 1.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2015). World Energy Outlook 2015 Factsheet. Retrieved from http://www.worldenergyoutlook.org/media/weowebsite/2015/ WEO2015_Factsheets.pdf 2. 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2015). Annual Energy Outlook 2015. Retrieved from https://www.eia.gov/outlooks/aeo/pdf/0383(2015).pdf 3. 香 港 政 府 統 計 處。(2016)。《 香 港 能 源 統 計 2015 年 年 刊 》。 取 自 http:// www.statistics.gov.hk/pub/B11000022015AN15B0100.pdf

1.2.2 再生能源發展 化石燃料特別是煤和石油的開發利用,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包括佔用和破 壞耕地、污染水源、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有害重金屬、加劇臭氧及 微細懸浮粒子污染等。溫室氣體排放引發全球氣候變化,令各國對保護生態環境和應 對氣候變化的壓力增大,這些因素帶動了再生能源的出現,推動了低碳社會和綠色經 濟的發展。 發展再生能源以減少污染、開拓新能源和新技術、減低對煤和石油的依賴等,是 能源結構的主要變化趨勢。風能、生物能、太陽能等再生能源技術應勢發展,各能源 科研中心或企業亦正研究新的潔淨能源,以減少溫室氣體和污染物排放。智能電網、 大規模儲能電池等配套技術的改良,將進一步帶動新能源發展,提高其在能源結構中 的份額。根據國際能源署 2014 年的估計,生物燃料的使用到 2040 年將會較 2012 年增

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因素

11

加超過三倍。不過,受制於目前的科技,再生能源的生產成本比化石燃料高。世界各 國正研究更有效方法,改進新能源生產過程,尋求更佳成本效益。國際能源市場的趨 勢和政策的變化,以及各國能源技術的研究和合作,都將影響再生能源的發展,也影 響人類未來的政治、經濟發展和生活面貌。再生能源和能源技術的突破,有機會使香 港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改變能源結構。 參考: 1. 景春梅。(2013 年 2 月 6 日)。對我國能源發展戰略的幾點思考,《中國能 源報》。取自 http://www.cciee.org.cn/Detail.aspx?newsId=6480&TId=231

1.2.3 資源消耗 工業化以來不可持續的消費和生產模式,嚴重損耗地球資源,引發諸多環境問題。 到 2050 年,全球人口將從現在的 73 億上升至 97 億,對資源的需求隨之增加,人類必 須改變生產與消費過程中的低效和浪費,提升資源效率及加快向資源節約型社會轉型。 水資源的短缺已成為本世紀全球的主要問題之一。全球用水量在二十世紀增加了 六倍,是人口增速的兩倍。世界約五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水資源自然缺乏的區域。到 2025 年,有 18 億人將會生活在水資源絕對稀缺的地區和國家,三分之二的世界人口可 能要在水資源緊張的條件下生活。估計到 2030 年時糧食需求將增加 50%,至 2050 年 則增加 70%,農業、畜牧業和糧食生產工序都需大量用水,水將成為糧食安全問題的 關鍵。 水資源危機威脅世界政治、經濟、地區穩定及人類健康。水資源短缺會引致糧食 生產減少,導致糧食價格上漲,造成食品短缺和價格飆升;水資源短缺更會導致不同 地區出現爭奪水資源的衝突糾紛,引發政治緊張局勢,造成社會不穩。另外,不良的 水資源管理,加上氣候變化和不可持續的農業活動,導致土地狀況不斷惡化。乾旱造 成植被覆蓋率減少,加劇了土壤侵蝕,並且導致無法挽回的生產潛力損失和隨之而來 的荒漠化。隨著人口的增長、工業和農業活動的擴大,以及氣候變化帶來的水循環重 大改變,水質下降亦已成為另一個全球關注的問題。水資源污染可嚴重影響人類生活 及各類生產活動,並可能傳播疾病,帶來衞生安全威脅。面對全球性水資源短缺的趨 勢,各國政府都關注有效地使用、保護和管理水資源,以及開發新水源。 全球半數人口居於城市。在未來 20 年,城市人口將會增加至佔全球人口約 60%, 發展中國家的城市發展速度更快。城市人口的大幅增長,加劇了資源消耗及環境污染, 因此,城市的資源流動和效率以及各類資源節約技術將更受重視。香港的各類資源都

12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靠外來輸入,國際上的資源危機將影響香港的社會穩定和發展。因此,如何提升資源 效率及加快向資源節約型社會轉型,將成為重要問題。 參考: 1. 聯 合 國 環 境 規 劃 署。(2014)。《 環 境 署 2013 年 度 報 告 》。 取 自 https:// wedocs.unep.org/rest/bitstreams/14580/retrieve 2.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2015). International decade for action “water for life” 2005–2015. Retrieved from http://www.un.org/ waterforlifedecade/

1.2.4 氣候暖化 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增加、大氣和海洋變暖、全球水循環變化、積雪和冰量減少、 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以及極端天氣出現等,都和近世紀觀測到的氣候暖化現象有關。 聯合國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簡稱 IPCC)在 2014 年發表的評估報告指出,人類活動極有可能是造成二十世紀中葉以來氣 候變暖的主要原因。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的濃度由於人類 活動而增加,自工業化以來,化石燃料的廢氣排放及土地用途變化都導致二氧化碳濃 度增加。二氧化碳的濃度變化和地球的溫度變化本由自然因素控制(例如地球軌道、 火山活動和太陽活動的改變),但在最近一兩個世紀,人類排放溫室氣體所帶來的影 響,已超過了自然變化,而現時二氧化碳濃度已上升至過去 80 萬年所未見的高水平。 大氣及海洋正持續變暖,在本世紀,隨著平均表面溫度上升,全球冰川體積及北 半球積雪將進一步減少,北極海冰覆蓋繼續縮小和變薄。由於海洋變暖以及冰川和海 冰冰量加速下降,十九世紀中葉以來的海平面上升速率比過去兩千年來的平均為高。 自 1950 年以來,已經觀測到許多極端天氣和氣候變化事件,例如在歐洲、亞洲和澳洲 的大部份地區,熱浪的發生頻率已較過往上升;全球冷晝和冷夜的天數減少,熱晝和 熱夜的天數增加。隨著全球平均表面溫度上升,大部份陸地區域未來很大可能更溫暖; 部份陸地地區和熱帶地區的極端降水強度和頻率很可能增加。氣候學家根據未來溫室 氣體濃度的估算,預測本世紀末全球平均氣溫將會上升,上升範圍在 0.3°C 至 4.8°C 之 間,世界因而可能要面對更多強烈熱浪、極端降水和具破壞性的海平面上升等問題, 對經濟及社會發展以至糧食安全都帶來嚴重威脅。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第 21 屆會議於 2015 年在巴黎舉行,通過了 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新協議。根據此協議,各國承諾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 2°C 以內,並努力於本世紀末令之不超過 1.5°C。各國並自主提出本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

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因素

13

計劃,大會在各國行動計劃的基礎上,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了進一步的制度設計 和安排。新協議要求將 1,000 億美元資金用於幫助各經濟體,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適應氣 候變化,努力確保氣候變化脆弱國家的互助機制能有效運作,補償這些國家遭受到的 損失與損害。 美國總統特朗普當選前曾經矢言,一旦當選將減少對美國原油、天然氣、及煤炭 開採的規管,不排除帶領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議》。上任後,特朗普旋即簽署行政 命令,重啟兩項富爭議性的油管項目,並提名否定全球暖化的普魯伊特(Scott Pruitt) 為環境保護局局長。據報特朗普政府正草擬行政命令,審視所有與貿易或國家安全無 關的多邊協議。根據《巴黎協議》第 28 條,任何國家需要等待 4 年方能完全脫離協議; 但是,若特朗普政府選擇退出整個《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則只需要 1 年時間。 若美國選擇退出《巴黎協議》,將影響協議的減排目標、資助額度、及其他國家的參與。 《巴黎協議》能否得到切實執行,尚待觀察。 參考: 1.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2014). Climate change 2014: Synthesis report. Retrieved from http://www.ipcc.ch/report/ar5/syr/ 2.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Climate Change COP21/CMP11. (2015). Retrieved from http://www.cop21.gouv.fr/en/page-daccueil-v2/

1.2.5 天然災害增加 環境污染和過度開發,破壞了各種生態系統的平衡,損害了地球的自身調節能力。 近幾十年來,由於城市化、砍伐森林和環境污染的速度增加,加上氣候暖化加劇,極 端天氣如強烈熱浪、極端降水和猛烈風暴頻繁出現,天然災害的規模和數目亦增加。 2000 至 2009 年間出現的天然災害數目,較 1980 至 1989 年增加三倍,其中主要是與氣 候有關的天災如水災、旱災和風暴,造成的人命傷亡及財產損失相當重大。據聯合國 的統計數字,2000 至 2012 年間,地震、水災、颱風、海嘯、火山爆發和森林大火等天 然災害,在世界各地造成 120 萬人死亡,受影響的人口多達 29 億,財產損失和基礎設 施破壞也非常嚴重,此外,天然災害亦有可能引發公共衞生和人口遷移等問題,打擊 經濟及社會發展。擬定防災、減災、救災及災後重建的策略因而至為重要,各國政府 及國際組織未來需進一步加強災害應對能力,包括更優良的土地和環境管理、更適當 的建築和交通運輸設計、更有效率的災害防範和預警等。 在全球化下,地區性災難足以產生世界性影響,如影響全球食物和貨物的生產及 運輸鏈,或打擊全球經濟,日本 2011 年發生的大海嘯,造成全球工業總產值的顯著下

14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挫。一旦嚴重天然災害發生在人口密集的地區或經濟中心,帶來的人命和經濟損失將 更為嚴重,甚至可能觸發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儘管過去半世紀香港曾多次受超強颱風 吹襲,整體而言香港相對較少機會面臨極惡劣的天然災害。然而作為全球金融中心之 一,香港仍須研究如何應對其他地區因發生嚴重天災而引發的危機,減少其對香港經 濟和發展的負面影響。

參考: 1. United Nations Office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2017). Disaster statistics. Retrieved from http://www.uniSDR.org/we/inform/disaster-statistics 2. United Nations Office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2017).What is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uniSDR.org/who-we-are/what-is-drr

1.2.6 環境污染 森林、可耕地和水源的污染和破壞,嚴重威脅水資源的持續和糧食的安全,影響 可持續性發展。例如農業改變了水源和土地利用,成為全球濕地損失的一個主要原因, 也造成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問題,並破壞了生態棲息地和生物多樣性。從八十年代以 來,由於大量的漁業捕撈和森林砍伐活動,超過三分之一的紅樹林生長地已在亞洲消 失。 密集型農業、城市化和工業化造成的空氣污染、溫室氣體排放、有害廢物排放、 海洋污染等成為備受關注的問題。不妥當的化學品使用、生產和處置,對環境也帶來 嚴重破壞,有害物質和危險廢物經排放會污染生態系統以及動物和人類的食物鏈。另 外,溫室氣體的繼續排放,將進一步造成全球氣候變暖和氣候變化。根據聯合國環境 規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簡稱 UNEP)的 2016 年《排放差距報 告》(Emissions Gap Report),2030 年時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很可能遠遠超出保持 在溫度上升兩度以內的幅度。香港是空氣污染問題較嚴重的城市之一,污染主要來自 柴油車輛的廢氣。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地區的車輛、船舶、工業及發電廠排放的污染物 引起的區域性霧霾,是香港面對的重要空氣污染問題。空氣污染導致各種呼吸道疾病, 並引致生產力損失及醫療開支增加,帶來經濟損失。 國際社會正制定各項可持續發展目標,希望通過防治環境污染和多方面保育的多 邊環境協定及國際公約,以國際協調的方式加強環境管理、保護生物多樣性和向綠色 經濟轉型。改善環境污染和確保生態系統得到保護,成為未來維護人類福祉和可持續 性發展的重要因素。

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因素

15

參考: 1.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2015). UNEP 2014 annual report. Retrieved from http://wedocs.unep.org/handle/20.500.11822/9420 2.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2015). Air pollution control strategies. Retrieved from http://www.epd.gov.hk/epd/english/environmentinhk/air/prob_ solutions/strategies_apc.html 3.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2016). The emissions gap report 2016, Retrieved from https://wedocs.unep.org/rest/bitstreams/44519/retrieve

1.3

公共衞生

1.3.1 非傳染病 / 慢性疾病增加 非傳染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在現代社會是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每 年死亡數字超過其他所有致死原因的總和。在 2008 年全球 5,700 萬宗死亡之中,3,600 萬(63%)是由非傳染病引致,主要為心血管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統疾病。 據世界衞生組織預測,非傳染病將成為未來十年死亡數字增加的主要因素,而由 2010 年到 2020 年間全球因非傳染病致死人數預計增加 15%,達 4,400 萬,最大的增幅區域 將是非洲、東南亞和東地中海。一般以為非傳染病影響高收入人口組群,但事實上並 非如此,全球近 80% 的非傳染病死亡發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在非洲,非傳染 病數字正在迅速增加,預計到 2030 年將超過傳染病及與孕產、產期前後和營養相關的 死亡人數,成為最普遍的致死原因。 非傳染病大多數源於四個可以預防的風險因素,即吸煙、缺乏運動、不健康飲食 習慣和飲酒,這幾個因素導致高血壓、超重和肥胖、高血糖和高膽固醇。人口老化和 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全球化令非傳染病數目增加。在發展中國家,逐漸普遍的高鹽、高 脂肪和高糖飲食習慣、運動減少、煙草、酒精和垃圾食品營銷的增加,令非傳染病數 目上升。非傳染病引致醫療開支的增加和生產力的損失,並對有關國家的衞生系統以 至經濟造成負擔。對於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非傳染性疾病的社會經濟後果尤其嚴 重,如巨大醫療開支令有關的個人和家庭陷入貧困,這些國家的醫療系統也較為不完 善,疾病的發現和治療都較遲,令疾病更快惡化、患者更早死亡。應對非傳染病的廣 泛流行,國際間的努力方向集中在以下幾方面:監控疾病風險因素、發病率和死亡率, 評估各國醫療衞生系統的應對能力,提升預防和及早治療措施。

16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參考: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4). Global status report on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2014. Retrieved from http://www.who.int/nmh/publications/ncd-statusreport-2014/en/

1.3.2 嚴重傳染病 / 疾病爆發 人流物流的交往隨全球化而大幅增加,不同地域的人群接觸頻繁,傳染病大規模 爆發的風險因而亦相應大為提升,對人類的健康、社會及經濟帶來重大影響。禽流感、 H1N1 豬流感、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症(SARS)、中東呼吸道綜合症(MERS)和伊 波拉病毒病、寨卡病毒等都是近年備受關注的跨地區傳播傳染病。 傳染病大爆發的背景包括: 1. 出現新病原體引致新傳染病,例如上述的 SARS、MERS; 2. 重新出現的舊病原體或現有疾病的流行病學改變(包括致病成因、發病模式、 傳播途徑及傳病媒介改變等),如常見流感病毒感染、甲型禽流感(H7N9)、 人類豬型流感(H1N1)、伊波拉病毒病; 3. 微生物耐藥性日增以致預防和治療失效,例如對多種藥物出現耐藥性的結核 病、社區型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感染; 4. 傳染病被利用作生化恐怖活動,例如炭疽病、天花。 人口增長及遷移、病原體基因改變、昆蟲對殺蟲劑或藥物產生抗藥性、全球暖化 及生態環境轉變等因素,都可能造成傳染病出現新傳播途徑或新傳染病媒介,或使人 類感染一些通常只在動物身上發現的疾病,這些傳染病往往未必有預防和治療的方法。 加上具耐藥性的微生物數量和類型增加,使抗菌和抗病毒等藥物的預防和治療效用降 低甚至失效(見以下 1.3.3 段)。疫苗和藥物供應不足,也可能引致嚴重傳染病大爆發。 另外,由於全球食品供應的速度增加、範圍擴大,由食物傳播的疾病有更大機會全球 爆發,如在德國出現的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疫症及在歐洲發生的瘋牛症等。 嚴重傳染病大爆發是對全球衞生安全的重大威脅,因應疾病流行情況及醫療科學 的發展而擬訂傳染病風險管理的公共衞生策略將更為重要。傳染病的防控工作需要全 球合作,包括以科學證據為基礎訂立的疾控指引、傳染病監測和調查、適時風險評估 和疫病通報等,這些措施都有助各國制定疫情預警和應對策略,預防和控制疾病的擴 散,降低公共衞生風險。 香港為高度開放和人口密集的城市,不論是外來傳入或本土的傳染病,都有在港 傳播甚至大規模爆發的風險。嚴重傳染病大爆發對香港的疾病控制和衞生醫療系統帶

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因素

17

來挑戰,其附帶的不明朗因素,將對香港社會和經濟造成重大打擊,對旅遊、零售和 餐飲業的影響更為顯著。因此,香港應提高對傳染病的監控、預防和應變能力,包括 訂立疾控指引、傳染病監測和調查、適時風險評估、與各地政府訂立疫病通報和預警 合作機制,以及評估醫療系統的應對能力、加強預防和及早診斷和治療措施、確保疫 苗和藥物的儲備足夠等。

參考: 1. Sands, P., Mundaca-Shah, C., & Dzau, V. J. (2016). The neglected dimension of global security: A framework for countering infectious-disease crises.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4, 1281–1287.

1.3.3 具耐藥性的微生物數量和類型增加 抗菌素耐藥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簡稱 AMR)泛指微生物對包括抗菌藥物、 抗病毒藥物、抗寄生蟲藥物和抗真菌藥物出現耐藥性。近幾十年由細菌、寄生蟲、病 毒和真菌引起的感染的有效治療一直受到 AMR 的威脅。AMR 使抗菌、抗病毒、抗寄 生蟲和抗真菌藥物的藥效降低,導致治療更困難、更昂貴甚至失效。AMR 的不斷出現 令有效的治療方案減少,成為全球衞生安全的一大威脅。全球各地區都發現導致常見 感染(如尿道感染、肺炎、血液感染)的細菌高比例地對抗生素出現耐藥性。耐藥性 使對諸如結核病、愛滋病病毒感染和流感病毒感染等的預防和治療效用降低。例如全 球 6% 新結核病例和 20%再感染結核病病例估計對多種藥物出現耐藥性,耐藥結核病 威脅全球對結核病控制,是重大的公共衞生問題。 在過去幾十年,抗菌藥物在人類和動物的廣泛使用和濫用,引致具耐藥性細菌的 加速出現。不當使用藥物(如使用不正確劑量或沒有完成藥物療程)、低質量藥品、 錯誤處方、不完善感染防控等,都是引致耐藥性出現和擴散的原因。在畜牧業中抗菌 藥物除用於治療動物疾病外,更大量用作疾病預防和促生劑。加上人、動物和食品的 國際流動增加,進一步使 AMR 全球蔓延。AMR 除了令醫療開支增加外,亦造成國民 生產力的損失。標準療法往往不能醫治對由具耐藥性的微生物所引致的感染,使患病 時間增長,死亡風險增加。而且這些感染一般需要使用更昂貴的治療方法和較長的治 療時間,醫療費用因此增加,加重了有關家庭和社會的經濟負擔。患病的時間延長, 亦增加了疾病傳播的風險,令防控工作更為困難。 在具耐藥性的微生物數量和類型增加,同時又缺乏新抗菌藥物以取代已失效藥物 的情況下,保護現可用藥物至為重要。加強協調和統一全球監測,有助瞭解抗菌藥物

18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的使用和誤用情況,評估 AMR 的出現情況和趨勢,並評估應對 AMR 措施的成效,將 有助減輕有關的風險。 參考: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4).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Global report on surveillance 2014. Retrieved from http://www.who.int/drugresistance/documents/ surveillancereport/en/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6).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Fact sheet (updated September 2016). Retrieved from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194/ en/

1.4

世代轉變

1.4.1 生活習慣、心態及價值觀改變 歐美等西方國家在二戰之後,經濟顯著增長,戰後出生的一代在繁榮及生存受到 充份保障的環境下成長,相對於最重視經濟增長、追求物質生活的戰前一代,他們更 重視自主、個人表達及生活質素。 社會學家 Ronald Inglehart 提出,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達到一定水平,個人的價值取 向會從物質主義過渡至後物質主義。過去幾十年,全球正經歷代際更迭所帶來不同程 度的文化及價值觀改變。年輕一輩挑戰許多傳統價值及社會規範,尤其是對個人表達 的限制。相比起信奉傳統價值的上一代,年輕一輩的價值觀傾向世俗及理性,較接受 同性戀、墮胎、離婚、安樂死等。他們擁抱多元文化,爭取公民權利及追求民主發展, 透過公民行動衝擊既有秩序,催生環保、女權、解放同性戀等社會運動。 科技亦塑造了新一代的心態及生活習慣。在電腦、互聯網及社交媒體浸淫下成長 的一輩被稱為 N 世代(Net Generation),數碼經濟專家兼作家 Don Tapscott 歸納出他 們的八種常態:(一)愛自由,期望能夠選擇在何時及何地工作,利用科技逃避傳統 辦公室的限制,將工作與家居、社交生活結合。(二)喜歡量身訂造、個人化,習慣 個人化的電腦及娛樂體驗,對度身訂造的需求延伸至數碼世界以外,包括消費品、工 作、政府服務等。(三)他們是新的審查者,網絡上充斥著大量資訊,當中不乏不準 確甚至虛假的消息、惡作劇及具誤導性的資訊,在這種網絡生態中成長的 N 世代有分 辨事實及謠言的能力。他們留意周遭及世界所發生的事情,並利用數碼科技以掌握真 相。他們在消費前會搜尋企業及產品或服務的相關資訊,求職時亦會先在網上調查僱 主。(四)他們重視其他人的品德,不想光顧不誠實的企業,亦期望企業關顧顧客、

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因素

19

員工及社區。他們亦要求學校、政府及從政者做到誠實、負責任及公開透明。(五) 講求協作。N 世代透過互聯網一起玩網上遊戲,又在網上討論品牌、企業、產品及服 務,形成互相協作及影響的網絡。(六)N 世代希望工作、學習和社交生活富娛樂性、 有趣及帶有耍樂成份。(七)在數碼的環境中成長,要求高速。無論與朋友、同事或 上司之間的溝通,他們都期望對方迅速甚至即時的回應。(八)愛創新。消費方面, 他們追求不斷更新的電子產品;而在職場上,他們討厭傳統由上而下的模式,而喜歡 協助及鼓勵員工發揮創意的氛圍。 參考: 1. Inglehart, R. F. (2008). Changing values among western publics from 1970 to 2006. West European Politics, 31, 130–146. 2. Tapscott, D. (2009). Grown up digital: How the net generation is changing your world. New York: McGraw-Hill.

1.4.2 民粹主義興起 民粹主義(Populism)政治力量近年在美國、歐洲及亞洲崛起,民粹主義政治領袖 及政黨在選舉中取得愈來愈多的支持,英國公投脫歐及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都是鮮明 的例子。 民粹主義有反建制、排斥他人及本土主義的特質,標榜「人民」與腐敗的「精英」 對立,反映「人民」對權威(包括大公司、銀行、跨國企業、傳統媒體、政府及政治 家、知識份子、有特權的富豪等)的質疑及抗拒。典型的民粹主義論述強調本土主義 或排外的民族主義,假設「人民」是一個統一體,有共同的利益及意見。民粹主義的 支持者偏好多數決民主多於代議民主,主張少數服從多數,透過民調或公投等直接形 式表達「人民」的聲音,代議民主則在制度上講求互相監察及制衡,以保障弱勢社群。 民粹主義的支持者喜歡強勢展現個人力量、標榜代表民意的魅力型領袖。這些支持者 多數屬較年長一輩、低學歷、男性,屬多數族裔及有宗教信仰。 相反,較年輕一輩及高學歷的中產階層較為支持全球主義(或譯作世界主義 Cosmopolitanism),擁抱自由開放的價值觀,強調保障弱勢社群(包括支持女性及性 小眾平權、環保等),包容社會、知識及政治多元化,接受政治是討價還價及妥欠的 過程,認同戰後所建立的全球管治及國際合作機制。 民粹主義再次興起,部份原因是收入不平等問題惡化,貧富懸殊加劇。近數十年 在全球化、生產自動化,以及知識型經濟增長的大趨勢下,社會大多數人未能分享經 濟發展帶來的成果,醞釀出保護主義及排外(反移民及難民)的情緒。他們希望民粹

20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主義政黨及政治領袖可以帶領「人民」重建昔日的黃金時代,就如特朗普「令美國再 次強大」的競選口號。 新一浪民粹主義興起,除了經濟原因,亦是傳統文化及價值的反撲。隨著戰後一 代成長,社會的價值觀逐漸轉向後物質主義,年輕及高學歷的一輩擁抱多元文化及全 球主義,主張環保、人權及性別平權,較能接受多元性向、同性婚姻及不同家庭類型, 抱持較開放的思想及態度對待移民、難民及多元文化,較支持國際合作及人道救援。 於是,堅守傳統價值、抗拒上述多元及開放價值觀的較年長一輩、低學歷人士等投向 了民粹主義的懷抱。 一些左派及右派的政黨及政客亦看準這個「市場」,提出反移民、反難民、反全 球化、本土優先、貿易保護主義等主張,以此作為吸引民粹主義支持者的策略。此外, 社交媒體急速發展,成為散播民粹主義的舞台,亦為民粹主義再次興起添柴添火。 民粹主義興起不單影響一國,而關係到全球政治、外交、經濟及文化的發展,其 往後的趨勢不容忽視。 參考: 1. Inglehart, R., & Norris, P. (2016). Trump, Brexit, and the rise of populism: Economic have-nots and cultural backlash. HKS Working Paper No. RWP16-026. Retrieved from https://ssrn.com/abstract=2818659 2. Moffitt, B. (2016). The global rise of populism: Performance, political style, and representa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因素

21

2 國際

2.1

全球化的下一步

2.1.1 資本主義發展 伴隨全球化而來的,是利益分配不均和貧富懸殊。在全球化下,經濟利益分配向 大企業傾斜,不平等的分配關係,存在於資本家與工人之間,並愈趨擴大,更多的企 業將生產線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由此引發的勞工權益保障問題也愈形嚴重。不受控制 的資本主義使財富集中在極少數人手中,引來的批評愈來愈多。 同時,因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參見以下 2.1.2 段),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進行 經濟整合的機會增多。由於工資水平高,發達國家勞工密集行業的職位大量轉移到發 展中國家,在此轉移的同時,發達國家進而集中開發服務業及高科技產業。在發達國 家的經濟結構轉型過程中,低教育程度、低技術的工人處於不利地位,導致貧窮人口 增加、貧富懸殊加劇,有關政府要面對提供更龐大、更長時間社會保障的壓力。同時, 國際競爭的加劇,也令各國政府要加強本土基建、教育、人力培訓、科技創新等領域 的投入,如何分配資源,成為難題,尤其在人口老化、稅收減少、褔利開支龐大的國家。 經濟利益分配不均,加深了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發展中國家對發 達國家存在包括資本投資、技術轉移等方面的依賴,令兩者的議價能力強弱懸殊。多 邊國際組織的運作和決策,多由發達國家主導,發展中國家在國際政治、經濟秩序中 難以獲得公平和公正的對待。 跨國大企業影響政治決策的問題,亦愈益受到關注。跨國企業是全球化的主要推 動者和受惠者,其影響力並不限於經濟層面,在國際貿易、生產和投資等方面,跨國 企業都享有很高的議價能力,足以左右政府的政策。與此同時,民主政體中的政府無 法對大資本集團進行有效徵稅,社會財富的再分配難以通過政府政策進行,因此引來 對資本主義的強烈批評,並有「改良資本主義」的論述,目標是形成更強大、更有調 控能力的政府,對市場進行必要的干預,令資源、利益更多地通過公共決策而不是市 場機制進行配置。

22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參考: 1.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 Public Policy Research Centr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13). Concept list: Globaliz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cuhk. edu.hk/hkiaps/pprc/LS/globalization/7_conceptlist.htm 2. Randers, J. (2012). 2052: A global forecast for the next forty years. Vermont: Chelsea Green Publishing. 3. Piketty, T. (2014). 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1.2 全球經濟一體化 融合的經濟體或經濟一體化,指全球市場已經跨越國界,將不同國家的經濟體整 合起來,其中大型的跨國企業、國際經濟組織,以及區域性的自由貿易區,都是顯著 的標誌。全球各地的生產和市場,愈來愈互相依賴。貨物和服務的國際貿易、資本和 科技的全球流通,及通訊和運輸技術的進步,都是推動經濟一體化的動力。 跨國企業帶動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調控國際之間的分工,擴大經營的空間,將生 產過程由單一企業分拆出來,經由不同國家的分判生產商負責,形成串連各地的生產 網絡,此全球生產網已經成為現今愈益普遍的經濟組織模式。但參與全球生產網,可 能令一處地區集中從事某一產業或活動,令該地區 ( 城市、省份甚至國家 ) 過分依賴單 一產業。如果無法在該項產業保持競爭力,有關地區可能被取代,造成大量失業和經 濟衰退。另外,全球生產網對發展中國家的環境和社會亦可能帶來壞影響,例如跨國 企業會利用發展中國家各方面的規管較為寛鬆,將污染性較高和對環境破壞較大的工 種向其外判。隨著通訊和運輸的成本下降,更多的工種從發達國家流出,令發達國家 內的中產階級出現失業、就業不足和收入減少等問題。不過,雖然許多行業現在都以 全球生產網的模式運作,核心技術基本上仍然由西方企業掌握,發展中國家一般只負 責低利潤、非核心技術的生產部份。 全球化的急速發展,也引來一些國家或地區的抵制,採取的措施包括限制商品、 資本和勞動力流動、通過關稅和補貼建立跨境貿易及投資關卡、進行反傾銷訴訟、限 制跨境勞工的遷移、約束外國資本進入本國市場等。全球化是否能夠繼續以過往的模 式和速度發展,有待觀察。

2.1.3 世界人口變化總趨勢 根據聯合國發佈的報告,截至 2015 年年中,世界人口為 73 億,較 2003 年增加了 約 10 億人口,其中 60%居住在亞洲(44 億),非洲為 16%(12 億),歐洲為 10%(7

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因素

23

億 3,800 萬),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為 9%(6 億 3,400 萬人),其餘 5% 在北美洲(3 億 5,800 萬人)和大洋洲(3,900 萬人)。中國和印度仍然是人口數量最大的國家,分 別有 14 億和 13 億人口,佔世界人口的 19% 和 18%。 預計未來世界人口的增長速度將會較過去放緩,由十年前的每年增長 1.24% 到現 時的 1.18%,即每年增加約 8,300 萬人。預計 2030 年將達 85 億,2050 年將進一步增 加至 97 億,其中非洲是人口增長最快的地區,預計由 2015 至 2050 年,全球人口增長 的一半以上將來自非洲,增加數量達 13 億人。而亞洲則預計將是第二大的人口增長地 區,增加數量達 9 億人。相反,歐洲及其他國家的人口預計未來將會減小,部份國家(包 括日本)的人口下降率更將超過 15%。現在所有歐洲國家的生育率持續處於低水平, 並且已有幾十年低於 2.1 的替代水平。 人口結構轉變方面,隨著生育率下降和預期壽命增加,全球 60 歲以上人口的增長 將最快,人口老化現象正在世界各國出現。在 2015 年,全球 60 歲以上的人口數目為 9 億,佔全球總人口 12%,並預料將以每年 3.3% 的速度增加。歐洲是目前 60 歲以上的 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區(24%),但隨著世界多國的人口老化,到 2050 年,除非洲以外 的世界所有主要地區都將有近四分之一或更多的人口為 60 歲以上,數量將達 21 億。 而在 2015 至 2050 年,全球 60 歲以上人口的增長中將有 66% 來自亞洲。除此以外,預 計全球 80 歲以上的人數更將從 2015 年的 1 億 2,500 萬增加至 2050 年的 4 億 3,400 萬。 全球人口變化對於經濟發展和社會福利及保障各個方面都會帶來深刻的影響。隨 著大部份歐洲國家和日本等出現人口老化和人口減少,這些國家的勞動人口亦將縮小, 令其在保持經濟增長上承受沉重壓力,而且亦正面對著因人口老化帶來的社會福利及 保障問題。因此,這引發了不少國家思考如何從體制改革或政策調整方面著手,達至 沒有人口增長的情況下仍能提高生產力和維持經濟增長。反觀世界部份地區如非洲, 未來人口增長速度將是全球最快,年輕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較高。由於勞動人口增長 能帶動經濟增長,這些地區具較大的人口紅利機會。出生率相對較高的國家(如印度、 菲律賓、尼日利亞)或移民率相對較高的國家(如美國),其勞動人口比例亦較高。 在世界人口的改變趨勢下,這些地區未來的生產力和消費力的增長,估計將對未來世 界經濟帶來與現時不一樣的局面。

參考: 1.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Population Division, 2015.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15 revision, key findings and advance

24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tables. Working Paper No. ESA/P/WP.241. Retrieved from https://esa.un.org/unpd/ wpp/Publications/Files/Key_Findings_WPP_2015.pdf

2.1.4 人口遷移 2013 年全球共有 2.32 億國際移徙者,其中以歐洲和亞洲的人數最多,分別為 7,200 萬和 7,100 萬。過去 20 年來,國際移徙者佔世界總人口的比例相對穩定,約為 3%,但 人數則不斷增加,從 2010 年至 2013 年便增加了超過 1,000 萬。在亞洲,76% 的新增移 徙人口是在亞洲區域內部流動的人口,而西亞地區增加的移徙人口大部份是逃離伊拉 克和敘利亞境內衝突的流離失所人士。在歐洲,大部份新增移徙人口是應對經濟危機 而移徙到歐洲其他地區的內部流動人口。 國際人口流動及勞工移徙,必然在經濟、社會、文化和人權等方面帶來影響。部 份國家或地區因人口老化或專業人才及技術勞工不足,移徙者的進入,可以彌補勞動 力的短缺,改善勞動市場結構,移徙的企業家和投資者能為移入地區創造就業機會。 但對移徙者在教育、醫療、房屋、社會保障、同工同酬等方面是否享有同等權利,一 直存在爭議,引發有關種族歧視、排外心理和社會融入等諸多問題。不同國家或地區 對移徙問題的關注和討論,集中在以下幾方面:加強雙邊、區域和多邊合作和發展夥 伴關係、開放移民政策以吸引外來人才和勞動力、移民資格的認可、社會福利的跨國 可攜性,以及合理的工作條件。由於未能享有平等權利,移徙者往往被邊緣化,成為 社會上的弱勢社群,加上宗教、言語、種族差異等因素,移徙者難以融入目的地國家 的社會,穆斯林移民近年在西方社會引發的矛盾和衝突,凸顯了這方面的困難現實。 逃避戰亂是國際移徙人口增加的原因之一,由此而引發的人道和難民問題,正令 不少國家面對重大挑戰。在 2015 年,因戰亂導致大量來自敘利亞、阿富汗、伊拉克等 地的難民湧入歐洲,根據國際移民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簡稱 IOM)的估計,人數超過 100 萬,IOM 並評估,2015 年時全球有超過 5,300 名移徙者 在移徙途中喪生。 大量難民的湧入,令歐洲國家出現嚴重的收容問題,也激起了社會內部的排外情 緒。為此,多個歐洲國家實施不同形式的邊境檢查或管制,防止難民湧入,歐盟委員 會並且修訂了《神根公約》(Schengen Agreement),允許各歐盟國約束自由跨境流動, 自由跨境流動本來是歐盟的支柱性制度,現在因為難民問題受到了衝擊。 除了移徙總人數上升外,移徙目的地亦逐漸發出改變,北美和歐洲之外,東亞國 家、南非、巴西和印度等新興經濟體近年愈來愈多地成為移徙的目的地。

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因素

25

參考: 1. 聯 合 國。(2014)。 秘 書 長 的 報 告: 國 際 移 徙 與 發 展, 取 自 https://www. iom.int/files/live/sites/iom/files/What-We-Do/docs/SG-report-Intl-Migration-andDevelopment-2013-A_68_190-CH.pdf 2.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 (Various years). World migration repor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iom.int/world-migration-report-2015 3. 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 (2016). Proposal for a Regulation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amending Regulation (EC) No 562/2006 as regards the reinforcement of checks against relevant databases at external borders. Retrieved from http://www.statewatch.org/news/2016/mar/eu-council-checks-external-bordersgeneral-approach-6673-16.pdf

2.2

政治體制的變化

2.2.1 自由民主體制與「中國模式」 蘇聯、東歐社會主義體制失敗後,西方的自由民主(liberal democracy)一度被認 為是人類社會最可取的政治體制,但現在看來卻陷入發展困局。一方面,發展中國家 如採納此體制,鮮有成功例子,很多反而變得政局混亂,甚而淪為「失敗國家」(failed state),海地、尼日利亞、肯尼亞、菲律賓都是例子 ;另一方面,歐美的傳統民主政 體亦出現種種弊端,難以根治,因而引發有關民主體制前景的辯論,所謂「中國模式」 相應也就受到關注。 自由民主體制呈現的問題,主要在於政府難於有效管治、施政愈來愈困難、發展 停滯不前。政府通過選舉產生,任期有限,經常輪替,政黨和政客為贏得選舉,討好 選民,追求短期目標,美國民主的商業化、庸俗化、金錢化尤其嚴重,加上此體制講 求的分權制衡、多黨競爭、公開問責、傳媒監督,結果是保障公民個人權利綽綽有餘, 建立穩固領導遠為不足,政府提出的政策很容易被否決,形成一種「否決政治體制」 (vetocracy),令國家陷入僵局。同時,大利益集團和有權勢的既得利益者易於從中 操縱,令有關政策向其傾斜,偏離大多數公民的利益及長遠發展需要。由於政策未能 回應社會訴求,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度愈來愈低,政治秩序難以維持。西歐一些國家由 債務危機而引發的政治不穩是此情況的最佳反映。 面對西方國家的困境,有學者開始探討民主體制和民主化是否有更好的途徑,因 而引發有關「中國模式」或「中國道路」的討論。中國沒有採取西方式的自由民主體制, 但開放改革以來,政府作出強有力而穩固的領導,經濟和國民收入高速增長,重大建 設項目順利完成,人民生活水平大為改善,成效有目共睹。在政治體制上,中國亦有

26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創新嘗試,如領導人結合「選拔」和「選舉」產生,任期和年齡有限制,重視政績和 民意反應,建構「服務型政府」等,其特色是形式和內容兼顧,務求政府能帶領國家 和社會前進。此模式下一步的發展如何,是否能作為其他國家的參考,尚待觀察。 參考: 1. Fukuyama, F. (2014). Political order and political decay: From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o the globalization of democracy.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 Bell, D. (2015). The China model: Political meritocracy and the limits of democrac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 王紹光。(2014)。《選主批判:對當代西方民主的反思》。北京:北京大學 出版社。

2.2.2 國家主權概念的變化 現代國際體系一般追溯到 1648 年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Peace of Westphalia Treaties),在此體系下,民族國家是國際社會的基本組成單元,國家無論大小,都享 有主權獨立、領土完整、內政自主,其他國家不得侵犯和干預。此體系建立以來雖然 已有演變,如歐盟的成立令其成員國放棄部份主權,但整體而言仍生效。 不過,伴隨全球化的發展,國家主權的概念出現弱化趨勢,甚至有人提出「國家 消亡」的論述,在經濟和政治兩方面民族國家都面臨衝擊和挑戰。 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下,民族國家愈來愈多地要遵循有關的國際條約和慣例, 國內的經濟立法受到其所締結的條約和規章約束,其中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簡稱 WTO)的有關規則對成員的約束尤大,成員國訂定的關稅稅則、農 業政策和補貼等,不能與之相違背。同時,財雄勢大的跨國企業,也減弱了個別國家 在經濟政策的自主性。 政治方面,國際組織如聯合國和 G8 等愈來愈多地介入民族國家的內部事務,例如 對選舉作出監督、派遣部隊維持和平和進行人道救援等。在若干全球管治議題如公共 衛生、環境保護、資源分配等,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的影響力愈來愈大,甚至主導 國際公共政策的方向。地區的跨國組織如東盟等一方面通過成員國的合作尋求在國際 事務上享有更大發言權,但另一方面這些組織也削弱了成員國原有的主權。 全球化、國際組織以及跨國公司是世界一體化的主要動力,各國的相互交融不斷 增加,相互依賴程度不斷加深,主權國家融入國際社會,分享合作的利益,同時接受 一定的義務,國家原有的自主權力於是受到了限制。在此背景下,人口多、領土廣、 實力強的國家處於較有利位置,議價能力較高,小國相對不利。

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因素

27

全球化將進一步發展,對主權國家的限制會有所增加,過往的國家主權概念估計 會繼續弱化。

2.2.3 非國家行為體的發展 非國家行為體(non-state actors)指具有獨立、跨國性質的非國家組織,包括跨國 公司、國際機構和非政府組織等。權力從主權國家擴散到非國家行為體,是現代國際 政治的一大變化。隨著全球化及網絡的發展,非國家行為體的活動滲透到國際社會的 各個領域,其數量和影響力正在增長,它們與國家之間的互動,對當代世界政治的演 變和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成為不可忽視的力量。其中恐怖主義組織是最受關注的非 國家行為體。恐怖主義組織具跨國協調運作和動員的能力,挑戰國家的權威,改變全 球治理的秩序,威脅世界安全。 激進和極端傾向的非國家行為體,其號召力和動員能力建基於歷史、文化、宗教、 意識形態和價值取向等,而且和傳統以階級、國民、國家為單位的政治運動不同,沒 有地域邊界。這些非國家行為體部份擁有明確的政治組織和綱領,像哈馬斯組織;部 份則外界難以對其行為作出合理的猜測和預期,這些組織的破壞力因而更為強大,如 塔利班和極端原教旨主義武裝組織伊斯蘭國等。這些非國家行為體不受國家或政府的 制約,拒斥現代社會觀念和價值,其活動沒有明確的邊界和規則。如何應對這些非國 家行為體的興起,成為全球治理的重要新課題。 從目前的發展趨勢看,非國家行為體對國際秩序的干擾和挑戰會進一步加大。 參考: 1. Nye, J. (2011). The future of power.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2. 徐步華。(2014)。非國家行為體的影響及其限度。《理論月刊》,第 5 期。 取自 http://www.faobserver.com/Newsinfo.aspx?id=10293

2.2.4 恐怖主義 恐怖主義現在已成為國際政治的重大問題,從發展趨勢看,由恐怖主義驅使的行 動會繼續擴大和蔓延,其破壞力愈來愈大,也愈來愈難提防,各國政府在應對上要付 出很大代價。 種族和階級矛盾是恐怖主義滋生的土壤,經極端宗教思想和意識形態的煽動而爆 發,恐怖主義襲擊可能出自特定團體的組織和發動,也可能由分散的個人或小眾策劃 和執行,基本上沒有地域邊界,各處都可發生,在局勢動盪、治理失效、秩序崩潰的

28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國家和地區,恐怖主義組織尤其活躍。由於其隱蔽性、分散性和流竄性,對恐怖主義 活動難於有效偵測和預防,因而在社會上極易引起恐慌,少數人發動的恐怖襲擊,便 會對社會造成極大的震撼和破壞。法國巴黎 2015 年 9 月的恐怖襲擊即是明顯例子。隨 著全球化和網絡技術的發展,恐怖主義組織和活動的空間會進一步擴大,遏制和預防 更為困難。此外,跨國流徙者和難民數目的增加,亦令恐怖主義的威脅愈益嚴重。 對於恐怖主義,各國雖然重視並開始互相協作,但還未找到有效的應對策略,在 可見的將來仍是國際政治的難題。

參考: 1. EUROPOL (European Law Enforcement Agency). (2015). European union terrorism situation and trend report 2015. Retrieved from https://www.europol.europa.eu/ content/european-union-terrorism-situation-and-trend-report-2015

2.2.5 極端宗教 冷戰結束以來,宗教在全球有復興的趨勢,其中伊斯蘭信眾的增加和地域的擴大 最為明顯,天主教、基督教在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區也有所發展。此趨勢引起有關學 者提出「宗教跨國與國家式微」、「宗教民族主義對抗世俗國家」、「宗教衝突取代 意識形態衝突的新冷戰」等說法。宗教的影響力和動員能力對國際關係、國家安全、 民主化進程等將發生什麼影響,成為關注的問題。 其中極端宗教力量的滋長和蔓延尤其令人擔憂,伊斯蘭文明和作為西方價值根本 的基督教文明有悠長的對抗歷史,中東地區的殖民統治結束並因為石油資源而富裕、 發展起來後,本來處於弱勢的伊斯蘭文明出現復興,成為宗教極端主義的溫床,全球 化和網絡的發展,進一步令宗教極端主義急速向各地擴散,幾乎無遠弗屆,此變化對 今後的國際政治將產生深遠影響。 東南亞地區有龐大的伊斯蘭信徒,中國西部與中亞接壤的地區伊斯蘭教徒亦為數 眾多,宗教極端主義在這些地區的滲透和活動至今雖然還未算活躍,今後發展如何, 值得密切注視。

參考: 1. Thomas, S. (2005). The global resurgence of relig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因素

29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struggle for the soul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 徐以驊。(2011)。全球化時代的宗教與國際關係。《世界經濟與政治》,第 9 期。取自 http://myy.cass.cn/kxwsl/201203/t20120328_1973239.shtml

2.3

經濟與金融

2.3.1 自由貿易的發展 WTO 於 1995 年 成 立, 前 身 為 1948 年 訂 定 的 關 稅 與 貿 易 總 協 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簡稱 GATT),是推動自由貿易最重要的國際機構。 WTO 有 164 個成員國(2016 年 7 月 29 日數字),主要作用為通過談判制定國際貿易 規則,減除貿易障礙,處理成員國之間的貿易糾紛,促進自由貿易等。WTO 的議事模 式,要求成員國在有關協議上達成共識。但在不少議題上,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或 不同地區之間的國家利益並不一致,令談判陷入膠著狀態,2006 年時被迫結束的杜哈 回合談判就是例子。因此,一些地區從自身發展需要出發,繞過 WTO 達成多邊貿易協 定或成立多邊貿易組織,此舉令 WTO 在治理國際貿易方面的重要性下降。 值得注意的多邊地區貿易協定或組織如下: i.

亞太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Area of the Asia Pacific,簡稱 FTAAP): 由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簡稱 APEC)倡議

建立,APEC 在 2014 年 11 月的北京峰會上發表宣言,啟動關於建立 FTAAP 的戰 略研究。但有報道指這主要由中國倡導,遭受到美國和日本的阻力,以至未有具 體落實的時間表。APEC 有 21 個成員國或地區,都在環太平洋邊上。 ii. 東 南 亞 區 域 全 面 經 濟 夥 伴 關 係 協 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簡稱 RCEP): 以東南亞國家聯盟(Association of South East Asian Nations,簡稱 ASEAN) 十國為主體,加上中國、日本、南韓、印度、澳洲、新西蘭等六國,目標是通過 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統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區。這些國家自 2012 年開 始為訂定 RCEP 進行了多輪談判,至今仍未結束。RCEP 如果訂定,將覆蓋約 35 億人口的廣大地區,其貿易量達世界總額的 40%。有評論認為,由於 RCEP 條文 較 TPP 為寬鬆,更適合亞洲區發展現況。RCEP 磋商可望能於 2017 年取得進展。

30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iii. 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簡稱 TPP): TPP 由美國牽頭,成員國包括澳洲、汶萊、加拿大、智利、日本、馬來西亞、 墨西哥、新西蘭、秘魯、新加坡和越南等國,旨在促進亞太區的貿易自由化,同 時保留彈性,以涵蓋新的貿易議題,並接納願意加入的新成員,中國曾表示願意 加入,但不成功。TPP 如最終能成立,將覆蓋近八億人口和近 40% 全球國內生產 總值(GDP),將是歷史上最大的貿易協定之一。一般相信 TPP 乃前任總統奧巴 馬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工具,希望透過 TPP 分享亞太經濟高速增長帶來的紅利, 維持美國在此地區的經濟參與度和影響力。然而,在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後,美 國即宣佈退出 TPP。隨著美國退出,其他成員國未必有意願落實該協議。部份成 員國則傾向轉而推進 RCEP。 iv. 跨 大 西 洋 貿 易 和 投 資 夥 伴 關 係 協 定(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簡稱 TTIP): 是歐盟與美國正在談判中的自由貿易條約,目標是在各經濟範疇降低貿易壁 壘,減低關稅,並在技術標準及審批程式方面加強協調。有研究指出,TTIP 如訂 立,至 2027 年將可令歐洲經濟增長每年提高 0.5 個百分點,美國則提高 0.4 個百 分點。然而,亦有研究指出,TTIP 可能會令歐洲失業人口增加 60 萬人,不但無 助歐洲解決當前的經濟問題,還意味著歐洲將進一步受到美國經濟波動的影響, 故此兩方的談判顯得艱難,至 2015 年 10 月已進行了十一回談判,仍未有結果。 未來發展將取決於 2017 年於歐陸國家舉行多場選舉之結果。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 後,放棄地區貿易協定的策略,改為美國與個別國家重定商貿關係,缺乏美國的 推動,TTIP 很可能無疾而終。 展望未來,降低關稅、減少關卡、訂定共同標準、擴大自由貿易,仍是主流趨 勢,然而,特朗普當選總統和英國脫歐事件或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制約此趨勢之發展。 WTO 擔當的角色,部份被地區多邊貿易協定或組織取代,戰後以來美國、西歐在制定 國際貿易規則上的主宰角色將減退,新興經濟體會爭取和獲得更大決定權。

參考: 1.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2015). World trade report 2015. Retrieved from https:// www.WTO.org/english/res_e/booksp_e/world_trade_report15_e.pdf 2. Williams, B. R. (2013).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 countries: Comparative trade and economic analysis. Wahington, DC: Congressional Research

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因素

31

Service. Retrieved from http://digitalcommons.ilr.cornell.edu/cgi/viewcontent. cgi?article=2020&context=key_workplace 3. European Commission, Directorate-General for Trade. (2016). Inside TTIP. Retrieved from http://trade.ec.europa.eu/doclib/docs/2015/july/tradoc_153635.pdf 4. 黃思華。(2017)。RCEP 比 TPP 對亞洲經濟有更正面影響。《金融博覽》, 第 3 期,52–53。 5. Goodman M., & Remler, D. (2017, January 24). Abandoning the TPP: What this means for the US, its allies amd global trade. Today. Retrieved from http://www. todayonline.com/commentary/abandoning-TPP-what-means-us-its-allies-and-globaltrade

2.3.2 新興經濟體 發達國家(北美、西歐各國和日本)在世界經濟的凌駕地位,將受到新興經濟體 的挑戰,其中「金磚國家」的崛起最為矚目。 金磚國家(BRIC,即巴西 [Brazil]、俄羅斯 [Russia]、印度 [India] 和中國 [China]) 概念最早出現於 2001 年,2008 年四國外長舉行會談,決定全面合作,2011 年南非(South Africa)獲邀加入,組成「金磚五國」(BRICS),共通點是領土大、人口多、經濟發 展迅速。2000 年時金磚國家的生產總值僅佔全球的 8.2%,2015 年則已上升至全球的 22.4%。2008 年環球金融危機後,金磚國家成為推動環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在金磚 國家中,中國、印度和南非為主要的製成品及服務供給者,巴西和俄羅斯則為原材料 供應者。2014 年 7 月,金磚國家發表了《福塔萊薩宣言》(Fortaleza Declaration), 並宣佈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為金磚國家以及其他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基礎建 設和可持續發展項目籌措資金。 此外,近年又有所謂「展望五國」(VISTA)概念的提出,所指為越南(Vietnam)、 印尼(Indonesia)、南非(South Africa)、土耳其(Turkey)和阿根廷(Argentina)這 五個國家,其共通處是天然資源豐富、年輕勞動力充足,加上中產階層正在壯大,有 利推動消費及經濟增長。然而,這些國家的教育水平和基礎設施尚待提升,在世界經 濟的影響力仍有限。 此外,中國憑籍其強大經濟實力,正積極與拉丁美洲及非洲國家深化經貿聯繫, 支援這些地區的基礎建設,其長遠影響值得緊密觀察。 參考: 1.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Statistics Division.

32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2015). National accounts statistics: Main aggregates and detailed tables 2014.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2. BRICS Information Centre. (2014). The 6th BRICS Summit: Fortaleza Declar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brics.utoronto.ca/docs/140715-leaders.html 3. World Bank. (2017). Data: United States. Retrieved from http://data.worldbank.org/ country/united-states?view=chart

2.3.3 西方國家體制失效引致的經濟問題 2008 年金融海嘯和 2009 年歐洲債務危機後,美國和歐洲的財政治理問題引起全球 關注。歐、美的政治體制失效及決策困難,是造成金融危機的原因之一。 美國政府受其政治體制制肘,難以達成符合各方利益的妥協方案或公共利益決策, 導致政治僵局不斷。政府收入又長期未能追上開支增長,在過去 30 年來,聯邦政府大 部份時間入不敷支。2008 年金融海嘯後,為抵禦經濟衰退,財政赤字佔 GDP 比率從該 年的 3.2% 升至翌年的 10.1%。2016 年時累積的國債約達 19.5 萬億美元。美國兩大政 黨雖然明白財赤和國債問題的嚴重性,但雙方的政治取向嚴重分歧,無法達成共識, 民主黨主張透過加稅以改善收支平衡,共和黨則主張透過控制甚至削減開支以達到滅 赤目標。兩黨的爭拗曾導致聯邦政府部門局部停止運作,嚴重影響公共服務。聯邦政 府最終要提高債務上限,方能避開出現債務違約,此舉對美國經濟和全球金融都有重 大影響。 歐元為僅次於美元的第二大國際貨幣。2009 年第四季度歐債危機爆發,從希臘開 始,隨之向其他南歐國家蔓延。歐元區外圍國家政府和銀行業信用評級屢遭下調,融 資成本不斷攀升。銀行同業拆借規模大幅下降,導致拆借利率飆升;銀行為規避風險 紛紛提高貸款標準,收縮信貸資金投放,導致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加 上美國貨幣市場基金等外部投資者撤走資金,進一步加劇歐洲金融市場流動性緊張局 面。受危機影響,外部投資者大幅拋售歐元資產,歐元國際地位開始受到威脅。歐洲 債務危機突顯出歐元存在的結構性問題,即要求存在巨大差異的眾多經濟體使用統一 貨幣,並遵守統一標準。2016 年時債務危機雖然已得到控制,但該年第一季度歐元區 十九國政府債務在 GDP 中所佔比重仍高達 91.7%,其中希臘、意大利、葡萄牙、塞浦 路斯、比利時五國更高達 176.3%、135.4%、128.9%、109.3% 和 109.2%。 參考: 1. 曾 俊 華。(2013 年 10 月 13 日 )。 美 國 財 政 和 債 務 危 機。 取 自 http://www. news.gov.hk/tc/record/html/2013/10/20131013_220350.shtml 2.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歐盟使團經濟商務參贊處。(2016 年 1 月 8 日)。歐盟貨

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因素

33

幣 政 策。 取 自 http://eu.mofcom.gov.cn/article/ddfg/d/201601/20160101230194. shtml 3. Eurostat (2016, July 22). Government debt up to 91.7% of GDP in euro area. Retrieved from http://ec.europa.eu/eurostat/documents/2995521/7573561/222072016-AP-EN.pdf/16cdaec5-3f1c-4cab-a8cf-954b917e04a9

2.3.4 新自由主義的失效 2008 年的金融海嘯令不少人反思全球經濟秩序。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隨著七十年 代歐美出現經濟危機開始成為西方的主流,並在八十年代被美國總統列根和英國首相 戴卓爾夫人所擁護。新自由主義主張開放市場、自由貿易和投資,緊縮開支、私有化, 減少徵稅及市場監管,堅信「市場力量、小政府」為有效通向經濟增長之路;而「滴 漏效應」將可惠澤每個人,即當企業、富人獲得大量利潤,部份財富會透過創造就業 職位及私人慈善等途徑而流進基層民眾手中。換言之,即深信「先讓部份人富起來」、 「做大個餅」,社會大部份階層將能得益。 不過,近年不少經濟及社會學家都指出,「滴漏效應」並不存在。國際貨幣基金 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簡稱 IMF)2015 年發表的研究報告分析了 1980 年 至 2012 年間近 160 個國家及地區的數據,指出當最富裕的兩成人收入比例增加,中期 的經濟增長反而會放慢;而當最窮的兩成人收入比例增加,整體經濟增長則會加快, 研究結果完全推翻了「滴漏效應」。反對新自由主義的經濟學家,批評該政策過去幾 十年造成收入不均及導致貧富懸殊問題惡化,並引致民粹主義的興起。 參考: 1. Dabla-Norris, E., Kochhar, K., Suphaphiphat, N., Ricka, F., & Tsounta, E. (2015).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income inequality: A global perspective. Washington, DC: IMF Staff Discussion Not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2.3.5 金融環境變化 隨著全球經濟日趨一體化,主要經濟體的資產泡沫、經濟下滑、通縮、財政危機、 難以控制的通脹等,都會引致環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大幅波動。美國經濟的未來表現、 歐洲和日本經濟的復甦情況、油價波動和地緣政治局勢緊張等因素,都威脅環球金融 系統的穩定。 由於中國對國際金融的影響力日漸增加,IMF 於 2015 年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

34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Special Drawing Right,簡稱 SDR)貨幣籃子,是首次有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貨 幣獲得此一地位,此舉有助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令人民幣逐漸邁入重要儲備貨幣的 行列。另一方面,經過長期的高速增長,中國經濟開始面臨下行壓力,中國能否在保 持增長和結構調整之間取得平衡,避免經濟硬著陸和發生金融風險,將對世界經濟有 深刻影響。 香港作為一個開放的經濟體及金融中心,國際及中國的金融環境變化將直接影響 香港。有分析指出:高通脹、高資產價格增長、政府連年錄得財政盈餘、低 GDP 增長、 低工資增長等現象,顯示香港經濟已進入信貸貨幣泡沫年代。由於聯繫滙率制度,香 港受制於美國的貨幣政策,承受了量化寬鬆的副作用,在此情況下,香港不能透過港 元幣值的調整減少價格波動帶來的衝擊。面對人民幣國際化的急速發展,港元地位未 來是否維持不變、是否改變聯繫匯率制度讓港元自由浮動、港元應否與一籃子貨幣掛 鈎、港元應否與人民幣掛鈎,甚至直接使用人民幣,都是未來備受關注的發展。然而, 人民幣目前仍非自由兌換貨幣,港元則為可自由兌換貨幣,而近年來中國內地信貸增 長迅速,人民幣滙價波動,現階段與人民幣掛鈎之可行性偏低。

2.4

美國的國際地位

2.4.1 世界重心向亞洲轉移 世界政治、經濟重心從歐、美轉移到亞洲的趨勢,已日益明顯。 根據現時的發展軌跡推算,到 2050 年,亞洲的 GDP、貿易和投資額將佔全球總額 超過一半,人均收入亦大幅增加。中國、印度、日本、南韓、泰國、馬來西亞及印尼 七國將是亞洲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這七個國家在 2010 年時的人口為 31 億,GDP 佔 亞洲的 87%,並可能在 2050 年增至佔亞洲的 90%、全球的 45%。一些經濟學者認為, 中國即使一如各方所料經濟增長放緩,到 2030 年時仍有可能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 的經濟體。 在此趨勢下,發展中國家整體以上述的新興市場為主要驅動力,經濟表現將超過 發達經濟體。到 2030 年,預計全球經濟增長的三分之二和全球產出的一半來自發展中 國家,若不包括中國,則比率分別為 40% 和 30%。發展中國家中,中國、印度和巴西 這三大領先經濟體在 2015 年的 GDP 總和約相當於美國 GDP 的 82%;有經濟學者預計 於 2050 年時,三國的經濟總產出將可能佔全球經濟總產出四成。 經濟力量的加強,必然帶動政治力量的上升,一向以來以歐、美為中心的國際秩 序,將發生根本變化,朝多元、多極化方向發展,亞洲躍升成為新重心。

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因素

35

參考: 1. Kohli, H. S., Sharma, A., & Sood, A. (2011). Asia 2050: Realizing the Asian century. Los Angeles: Sage.

2.4.2 美國領導地位的變化 冷戰結束後,美國一度是國際政治的主導力量,但經歷東歐、中東地區的多場衝 突和戰爭,以及金融危機的衝擊後,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顯著下降,改而通過 G8、 G20 等跨國組織推動全球管治。但美國至今仍是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科技、軍事實力 的優勢遠非任何國家可以相比,在可見的將來,美國仍是全球第一強國,但要應對國 際政治多極化的發展趨勢。 在美國應對新國際環境的策略中,《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和 《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夥伴關係協定》(TTIP)一度為構建中的兩大支柱,目標是在 二十一世紀的全球商貿格局中,尋求繼續保持美國的主導地位。然而,在特朗普就任 美國總統後,美國即宣佈退出 TPP,反映現屆美國政府更傾向透過雙邊協議而非多邊 協議參與國際事務。 美國是否放棄擔當「國際警察」,是否在多極化的國際格局下接受新的角色,以 及能否以和平方式應對亞洲尤其是中國的崛起,將深刻影響未來的世界政治動向。

2.4.3 美國重返亞洲 前任總統奧巴馬在其任內提出「重返亞洲」的政策,將注意力和資源重新投放到 亞太地區,明顯是針對亞洲尤其是中國崛起的發展勢頭。 美國重返亞洲,主要包括加強與日本、南韓、菲律賓等傳統同盟國的關係,構建 與印度等新興大國的夥伴關係,並深化對亞太地區多邊組織的參與,主動介入亞太區 有關領土主權等爭端,目標是加強其對亞太區事務的影響力,制肘中國。在東北亞, 美國利用日本與中、俄、韓在領土問題上的糾紛,強化與日本的軍事同盟,扶助日本 發展軍力,同時以北韓為主要打擊矛頭,加強和南韓的關係,尋求在此地區的地緣戰 略上發揮更大作用。在台灣海峽,維持兩岸繼續分隔的現狀。在東南亞,爭取將東盟 成為美國亞洲政策的重要支柱,通過東盟加強介入此地區的事務,特別是利用南海問 題,阻止有關的東盟國家和中國發展密切合作關係。另一重大措施,是拉攏亞洲國家 簽署《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遏制中國在經濟、商貿方面的影響力。 然而,隨著新總統特朗普的上台,美國宣佈退出 TPP,遏制中國崛起的戰略總方向很

36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可能不會改變,但措施主要集中在外交和軍事方面,中美之間的角力可能進入一個新 階段。特朗普總統對亞洲之策略仍有待觀察。 參考: 1. Bader, J. A., & Pollack, J. D. (2014, January 23). Return to the Asia rebalance and the U.S.-China relationship. Retrieved from http://www.brookings.edu/research/ papers/2014/01/asia-rebalance-us-china-relationship-pollack-bader

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因素

37

3 中國

3.1

整體發展

3.1.1 「中國崛起」 中國的改革開放從 1978 年開始,三十多年間,年均實質經濟增長 9.8%,人均實 質經濟增長 8.7%,非常可觀。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據推 算,中美經濟總量差距仍在收窄中,目前美國經濟約為中國經濟的 1.7 倍,中國本地生 產總值可望於 2030 年左右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中國在全球貿易所佔份額 亦不斷增加,2012 年已超越美國,居全球商品貿易總額排行第一位,是世界最大的製 造國和出口國。2015 年中國之有效專利權(patents in force)數目位居全球第三,僅次 於美國和日本,可見於近年來中國科技創新能力已取得一定進展)。 憑著民間的高儲蓄率,中國經濟的本身動力足以支持國內投資及發展。因此, 在環球經濟出現週期性波動時,中國仍能大致保持穩定增長。目前中國經濟增長並 非主要依賴出口,貨物及服務出口其實只佔中國本地生產總值比例的兩至三成。在 「十二五」期間,中國大力推動高技術製造業及服務業發展,通過科技創新、發展綠 色經濟和互聯網服務等,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和環境保護。在經濟結構方面,目前農 業人口佔中國總勞動人口約 30%,農業尚有空間向其他產業釋出勞動力。中國經濟體 制的優點在於具有規模效益,能透過擴大生產規模降低平均生產成本,在市場上取得 競爭優勢。 綜合國力的提升,令中國的國際影響力相應增加,開始進入世界治理體系的核心 圈。中國正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經貿談判和規則制定,統籌雙邊、多邊、區域開發合作, 提出「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拓展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新空間, 推進國家對外開放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同發展。透過加強與周邊國家以至世界 各國的互利合作,消化過剩產能,開拓新經濟增長點,並營造良好的周邊政治、國防 和民族環境。 以上是「中國崛起」的主要內涵。

38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但另一方面,中國正面對經濟增長放緩的壓力,同時要解決社會、環境等領域發 展上的連串不平衡問題。 中國過往的經濟高速增長基本上由投資和工業帶動,依靠高儲蓄、廉價資本及出 口導向政策。但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諸如環境污染、高度耗能等問題,而且由於 生產方法的改變和勞動力成本的上升,製造業逐漸流向其他國家,導致勞動人口過剩 和轉型的問題。隨著經濟轉型,中國要面對以下挑戰:難以再依賴投資帶動增長、內 需不足、工業產品價格持續下跌、生活要素成本上升、經濟發展方式粗放、創新能力 不足、產能過剩等。 中國面臨的另一風險是「中等收入陷阱」,即新增長動力尚未成熟而舊增長因素 過快減弱,令經 濟陷入停滯局面。應對方法包括調整經濟結構,推動產業向中高端發展,引導技 能、教育和創新轉型配合,發展服務業和擴大內需等。 另外,過往的急促經濟發展,帶來了收入差距的擴大,引發種種社會失衡和矛盾, 經長期積累,成為嚴重的不穩定因素,以壓制手段為主的維穩政策只能治標,必須在 下一階段的發展中找到妥善的長遠對策,方能維持社會長期安定。 中國通過消耗大量自然資源,換取經濟的快速發展,結果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 高耗能產業所佔份額的提高和城市化的發展,使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費國。污 染、水資源短缺和溫室氣體排放增加,是中國當前面對的問題,加上龐大的人口規模, 未來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極大的挑戰。 參考: 1.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2017). Statistical country profiles: China. Retrieved from http://www.wipo.int/ipstats/en/statistics/country_profile/profile. jsp?code=CN

3.1.2 「中國夢」和「兩個一百年」 習近平在 2012 年 11 月的中共十八大當選總書記後,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 興的中國夢」,之後經中央大力宣傳,實現「中國夢」儼然成為國家目標。 據中共的闡釋,中國夢的基本內涵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國夢也 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夢,不僅造福中國人民,亦造福世界人民。要實現中國夢, 得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最終達致中華民族的復興。

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因素

39

提出中國夢的同時,中國領導班子亦提出「兩個一百年」作為奮鬥目標和實現中 國夢的基礎,所指是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即 2021 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 中國成立一百年即 2049 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有了「中國夢」作為遠景和「兩個一百年」作為目標,中國領導層進而提出必須 繼續推進和深化改革開放,解決發展中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 發展,在理論、制度等方面尋求創新。 鄧小平之後,江澤民、胡錦濤都嘗試提出自己的治國理念(「三個代表」、「科 學發展觀」),習近平的「中國夢」和「兩個一百年」可能有同樣作用。這其實反映 了推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共在意識形態、理論建設上仍處於繼續探索的狀態,每一屆 的領導都嘗試提出新理念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中國夢」、「兩個一百年」 的提出,一定程度上發揮凝聚共識、團結人心、鼓舞士氣的作用,有利形成奮發向上 的國民心態。

3.1.3 「一帶一路」 2013 年習近平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 帶一路」)的倡議,倡議其後成為國家的核心戰略之一,既配合中國擴大和深化對外 開放,亦加強和亞歐非及世界各國的互利合作。如推行順利,「一帶一路」將形成一 經濟大走廊,從中國貫通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乃至歐洲部份區域,將亞太及歐 洲兩大經濟圈聯繫起來,沿線國家、國際組織、地區組織均可參與,以政治互信、地 緣毗鄰、經濟互補為基礎,通過共商、共建、共用原則,尋求務實合作和經濟增長。 此倡議和中國的和平崛起戰略互相配合。 中國構思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加強政策溝通,在交通基礎設施、貿易投資、 能源、區域一體化、金融和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等領域進行合作。通過「一帶一路」形 成的互聯互通,有助促進投資、資源配置和市場融合,推動區域經濟合作,並有助中 國處理產能過剩的問題,為龐大的儲備提供投資管道,以及配合人民幣走出去的發展。 「一帶一路」的建設和發展,有可能帶動一個世界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形成。 為配合「一帶一路」,中國出資 400 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向「一帶一路」的有 關項目提供融資服務,繼而牽頭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總部設 在北京,簽署成立亞投行協定的創始成員國達 57 個,包括英國、德國和南韓。亞投行 的成功設立,有望打破一直以來歐美控制國際金融機構的局面。 「一帶一路」是個龐大計劃,有論者將之與馬歇爾計劃比擬,如進行順利,將深 刻影響世界政治和經濟格局。

40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參考: 1.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外交部、商務部。(2015)。《推動共建絲綢之路 經濟帶和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取自 http://www.sdpc.gov.cn/ xwzx/xwfb/201503/t20150328_669089.html

3.1.4 全面深化改革 2013 年 11 月,中共舉行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重點是在原來 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下,處理好政府和市場之間的關係,讓市場在資源配置 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政府則更好地發揮功能。主要內容包括:推進市場化改革、大幅 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推動資源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和市場競爭進行配置; 將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監管市場、維護市場秩序、 彌補市場失靈等作為政府的主要職責和作用。 具體措施包括: (一) 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並 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完善產權保護制度,發展混合所有制 經濟。 (二) 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形成企業自主經營、公平競爭,消費 者自由選擇、自主消費,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現代市場體系, 清除市場壁壘,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三) 完善金融市場體系,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 (四) 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強政府公信 力和執行力,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 (五) 完善立法、明確事權、改革稅制、穩定稅負、透明預算、提高效率,建立現 代財政制度,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改進預算管理制度,完善稅收制 度。 (六) 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推動對內對外開放相互促進、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 結合,促進國際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加 快培育參與和引領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以開放促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的涉及面極廣,各項措施仍在推進中,對中國經濟在下一階段能否 保持長期平穩發展,深具影響。

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因素

41

參考: 1.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2013 年 11 月 12 日)。 取自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15/c_118164235.htm

3.1.5 金融發展 2001 年以來,中國在金融方面的重大發展有如下諸項: 2002 年,推出「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容許海外投 資者在一定規定和限制下兌換人民幣投資於中國證券市場。 2005 年啟動滙率制度改革,中國人民銀行正式宣佈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 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2007 年,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突破 7.8,同時人民幣匯率十三年來首次超過港幣。 2013 年,人民幣超越瑞典克朗、南韓韓元及俄羅斯盧布,成為全球第八大交易最 活躍的貨幣,市場佔有率提高至 1.49%。 2014 年 12 月,人民幣成為全球第 2 大貿易融資貨幣、第 5 大支付貨幣、第 6 大外 匯交易貨幣。人民幣逐步走向市場化,匯價更受市場運作決定,人民幣匯 率雙向波動增強。 2014 年,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滬港通)推出,中國境外機構在境內 發行人民幣債券更加便利,資本項目外匯管理進一步簡化。 2015 年,IMF 將人民幣被納入 SDR 貨幣籃子,是 IMF 首次將發展中國家貨幣納 入 SDR 貨幣籃子。這有助於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推動人民幣邁向 重要儲備貨幣行列。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人民幣的可使用範圍不斷擴大,與中國開展跨境人民 幣收付的國家近二百個,中國又先後與歐盟、英國、日本、澳洲、俄羅斯、巴西、馬 來西亞、南韓、新加坡和印尼等國家和地區簽訂雙邊貨幣互換協議,或容許當地交易 使用人民幣;截至 2015 年 5 月,在 15 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人民幣清算安排,覆蓋東 南亞、西歐、中東、北美、南美和大洋洲等地,支持人民幣成為區域計價結算貨幣。 這些措施促進了人民幣在貿易結算及跨境投資上的功能,並減輕了國際貿易對美元的 依賴。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直接投資中的使用規模不斷上升。2015 年,經常項目人民 幣結算金額為 7.23 萬億元,同比增長 10.4%。對外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金額 7362 億元, 同比增長 294.4%;外商來華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金額 15871 億元,同比增長 84.1%。 根據 2013 年 11 月的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中國將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

42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化形成機制,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健全反映市場供求關係的國債收益率曲線。此外, 透過推動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有序提高跨境資本和金融交易可兌換程度,建立健全宏 觀審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債和資本流動管理體系,加快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 目前,中國積極推進離岸人民幣市場,近期的發展包括英國政府發行以人民幣為 單位的主權債券、香港人民幣兌換上限撤銷等。香港作為人民幣國際化的試驗場,在 為內地公司提供離岸融資服務及發展人民幣貿易結算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在上海自貿 區,金融機構相繼開辦離岸人民幣業務,實現資本帳局部自由化。以目前的改革步伐, 人民幣在未來有可能最終實現自由兌換,但由於可能的貶值壓力和對國家金融安全的 考慮,何時實現還很難確定。 展望未來,中國將進一步推動金融改革,增強滙率彈性,將人民幣提升為重要的 國際儲備貨幣。 參考: 1. 中國人民銀行。(2015)。《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15 年)》。取自 http:// www.pbc.gov.cn/huobizhengceersi/214481/214511/214695/2879200/index.html

3.1.6 城鎮化 城鎮化為中國經濟持續發展帶來機遇,但同時亦衍生各項挑戰。 中國的城鎮常住人口 1978 年時為 1.7 億,至 2015 年已增加至 7.7 億,分別為人口 總數的 18% 和 56%。在 1978 年至 2013 年,城市數量從 193 個增至 658 個,建制鎮從 2,173 個增至 20,113 個。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 2.8% 的國土面積集 聚了 18% 的人口,創造了 36% 的國內生產總值,成為帶動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動 力。 城鎮聚集各項生產要素和產業活動,形成聚群經濟效應,有助提升生產效率,為 第二及第三產業發展創造條件。2015 年時,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 31,195 元 人民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則為 11,422 元人民幣,故農村人口往城市遷移有助 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城市化能為中國經濟進一步成長提供動力。2015 年人口逾 500 萬 的城市有 88 個,而介乎 300 萬至 500 萬的城市則有 92 個,預料在 2030 年時,按本地 生產總值計算,全球最大的 50 個城市當中,中國將佔 17 個。 「十二五」規劃期間,城鎮化繼續發展,至 2014 年時城鎮化率已達 54%,部份發 展較快的東部地區城鎮化率更達 62%。城鎮化吸納了大量農村勞動力,壯大了中產階 層,有助擴大內需和促進產業升級,推動了經濟結構改變和經濟快速發展,亦提升了

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因素

43

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不過,目前中國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仍遠低於發達國家 80% 的 平均水平,也略低於人均收入與中國相近的發展中國家的 60%。 快速的城鎮化亦衍生了諸如污染、交通擠塞、社會保障服務不足及房價高昂等問 題,政府要逐步治理。2014 年發布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 - 2020 年)》提 出要著重解決「三個一億人」問題:促進約一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改造約一億 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引導約一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在 2015 年 10 月通過的「十三五」建議,強調要加強各地區的平衡發展,及調和東部沿海發展較快 地區與中西部地區的發展步伐。並提出推動城鄉協調發展及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建 設,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提高城市規劃、基礎建設、管理水平和用地效率,加強保護 原有的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 參考: 1. 《 國 家 新 型 城 鎮 化 規 劃(2014–2020 年 )》。(2014)。 取 自 http://news. xinhuanet.com/house/bj/2014-03-17/c_126274610.htm 2. 國 家 統 計 局。(2016 年 2 月 29 日 )。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2015 年 國 民 經 濟 和 社 會 發 展 統 計 公 報。 取 自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602/ t20160229_1323991.html

3.1.7 中產階層增長及貧窮人口減少 隨著經濟發展,中產階層逐漸壯大,其成員一般受過良好教育,具有專業知識和 較強的職業能力,消費力高,並追求生活素質。據有關推算,中國的中產階級大多數 在城市居住,城市住戶數目將由 2012 年的 2 億 5,600 萬戶上升至 2022 年的 3 億 5,700 萬戶。預料 2022 年時,逾七成半的中國城市消費者每年收入將達到 6 萬至 22 萬 9 千 元人民幣,蘊藏龐大的消費能力,需要的產品和服務多種多樣,包括優質食品、醫療 保健服務及產品、自置物業、金融及保險服務、低耗能汽車、智能手機、網上商貿、 衣飾、旅遊、子女到海外留學、文化相關需求等,對未來經濟的發展意義重大,有助 提升服務業在經濟 GDP 中的比重。 中產階層的壯大,除經濟影響外,在觀念、社會風尚、政治訴求與參與等多方面 會帶來改變。西方學術理論一般認為中產化會帶動民主化,即隨著中產階級在物質生 活上得到改善,他們會提出民主、自由、公平、公義等政治訴求,並追求更好的社會 保障,要求政府在政治改革上帶來成果。然而,中國之政治體制和文化有其自身特色, 情況與其他國家有別,具體發展情況如何,有待觀察。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實施大規模扶貧,已使大約七億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按

44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照中國年人均收入 2,300 元人民幣的農村扶貧標準計算,2014 年全國農村貧困人口約 為七千萬人。若按照世界銀行採用的每人每天 1.9 美元的國際貧困線,中國的貧困人口 由 1990 年的七億五千六百萬(佔總人口 67%),下降至 2010 年的一億四千五百萬(佔 總人口 11%)。在最新階段,習近平提出「精準扶貧」的工作方向,「十三五」規劃 又進一步確定了扶貧目標:至 2020 年、要完成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 困縣全部摘帽。

3.2

國家治理

3.2.1 政治 中國的領導層多次表明不會採取西方三權分立、多黨競爭、輪流執政的一套政治 體制,只會在中國現有體制的基礎上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現行的政治體制按照 1982 年憲法的規定建立,推行三十多年後,已相當穩固。2013 年 11 月中共中央三中全會通 過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其中關於國家治理的有以下三大項: (一)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建設 包括堅持和完善中國現有的根本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 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其中人民代 表大會制度要與時俱進,改良和完善各個工作環節;發展「協商民主」,提出「在黨 的領導下,以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為內容,在全社 會開展廣泛協商,堅持協商於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 (二)推進法治建設 包括維護憲法權威,健全憲法實施監督機制和程序;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建 立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司法管理體制,建立符合職業特點的司 法入員管理制度;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改革審判委員會制度,改善主審法官、合 議庭辦案責任制,推進審判公開、檢務公開;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等。 (三)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 包括構建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體系,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 體系,建設廉潔政治,實現幹部和政府的清明廉潔。在反腐敗工作方面,目前問題主 要是反腐敗機構職能分散,未能有效合作,令有些案件難以堅決查辦,腐敗案件頻生 但責任追究不足,因此全會決定對加強反腐敗體制機制創新和制度保障進行了重點部 署,主要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統一領導、制定實施責任追究制度等。

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因素

45

全面深化改革有關國家治理的新措施在逐步落實之中,具體成果有待觀察。

3.2.2 人口 中國自 1979 年起推行一孩政策,在 2015 年作出調整,宣佈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 生育兩個孩子,以應對勞動人口下降和人口結構「未富先老」的問題。 2015 年時,中國總生育率為 1.4%,遠低於 2.1% 的更替水平。人口結構呈現少 子化及老齡化,其中 0 至 14 歲人口比例為 16.5%,而 65 歲以上人口達 10.1%,預計 2050 年時 65 歲以上人口將達到 3.5 億。 勞 動 人 口 比 例 逐 步 下 降,2014 年 時 15 至 64 歲 人 口 為 73.5%。 總 撫 養 比 率 為 36.2%,未來總撫養比率會因人口老化而上升。 一孩政策亦衍生性別比例失衡,2014 年時,在 0 至 19 歲人口當中,男女比例介乎 114.76 至 119.16,在 20 至 24 歲人口當中,男女比例為 106.83。有學者估計,2020 年 將有 2400 萬「剩男」,這情況可能會影響社會穩定。 即使一孩政策得到放寬,新出生人口預計要約 20 年時間才能投入勞動市場,對中 短期勞動力供應幫助不大。此外,生活和育兒成本高,亦影響年輕人生育意願。 在「十三五」規劃中,提到需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及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包括開 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加強頂層設計,構建以人口戰略、生育政策、就業制度、養 老服務、社保體系、健康保障、人才培養、環境支持、社會參與等為支撐的人口老齡 化應對體系。具體措施包括: 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全面實施兩孩政策。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和生育登 記服務制度。提高生殖健康、婦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務水平。做好相關經濟社 會政策與全面兩孩政策的有效銜接。完善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和特別扶助 制度,加強對失獨家庭的關愛和幫助。做好優生優育的全程服務。注重家庭發展。 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全國總人口目標為 14.2 億人左右。 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建立健全人口與發展綜合決策機制。綜合應對勞動年齡人口 下降,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加強老年人力資源開發,增強大齡勞動力 就業能力。開展重大經濟社會政策人口影響評估,健全人口動態監測機制。

3.2.3 社會 經過長期的經濟增長,中國民眾的生活大有改善,但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協調, 亦引來諸如貧富懸殊、道德敗壞、事故頻繁等社會問題。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方向

46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下,中國政府提出要改革社會體制,以期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保障制度,對群眾最為關心的教育、 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醫藥衞生、住房、食品安全、安全生產等領域進行改革。 中國政府同時注重社會治理領域的制度創新,以增強社會和諧和發展活力,提高 社會治理水平,維護國家安全,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包括創設預防和 化解社會矛盾的體制,健全公共安全體系,並提出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完善國家安 全體制和國家安全戰略。 關於健全公共安全體系方面,政府提出要加快完善互聯網管理領導體制,認為網 絡和資訊安全牽涉到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面對互聯網技術和應用的快速發展,現行 管理體制存在明顯弊端,特別是面對傳播快、影響大、覆蓋廣、社會動員能力強的社 交網絡和即時通信工具用戶的快速增長,如何加強網絡法制建設和輿論引導,確保網 絡資訊傳播秩序和國家安全、社會穩定,成為當前的問題和挑戰。因此提出加大力度 依法管理網絡,完善互聯網管理領導體制以確保網絡正確運用和安全。

3.2.4 文化與軟實力 中國政府提出的目標是增強國家文化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在推動文化 事業繁榮和文化產業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同時,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 並且要把弘揚中華文化作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源泉和途徑,特別要著重把網 上輿論工作作為宣傳思想工作。 《十三 ‧ 五規劃》提出,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和 社會誠信建設,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和時代新風,倡導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全面提高 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具體措施包括用「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 聚共識、匯聚力量,增強國家意識、法治意識、道德意識、社會責任意識、生態文明 意識。 中國近年對「軟實力」愈來愈重視,此概念中共十七大的報告(2007 年)中正式 提及,將之作為國家「綜合實力」的組成部份。之後,據中外媒體報道,中國為建設 軟實力投下巨大資源,其中最觸目的是孔子學院、孔子學堂的設立,至 2015 年底,在 一百三十多個國家中成立了五百多所學院和約一千學堂,傳播中國語言及中華文化, 並僱用外國的公關公司,改善中國在國際上的形象。 不過,在西方公眾和傳媒眼中,中國的負面形象仍然嚴重,仍然被主流的論述和 價值排斥,即使中國政府在國際上大事宣傳,恐怕短期也無法改變此局面。有學者建 議,中國要拓展軟實力,應透過建立公民社會及發展非政府組織,讓它們就國際社會

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因素

47

關心的事務參與對話。此外,中國企業在海外營運時如能注重環保和當地人民權益, 亦有助提升中國的國際形象。中國開拓軟實力,首先從東南亞著手比較有利。

參考: 1. 丁學良。(2014)。《中國的軟實力和周邊國家》。北京:東方出版社。

3.2.5 生態文明 2013 年 11 月的全面深化改革決定,提出要改革生態文明體制,認為不能把加強生 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倡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等僅僅作為經濟問題。強調 要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不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增長, 必須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措施包括健全自然資 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 補償制度,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等。 對於環境治理,中國政府宣示了很大決心,在《十三 ‧ 五規劃》中,確立了五個 發展理念,其中之一為「綠色」,並具體化為以下六個方面,並在每個方面之下臚列 有關措施: (一)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二)加快建設主體功能區; (三)推動低碳循環發展; (四)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 (五)加大環境治理力度; (六)築牢生態安全屏障。 另外,在 2015 年 11 月的聯合國巴黎氣候峰會上,中國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 約提交的國家自主貢獻,承諾在 2030 年將達致碳排放量峰值水平,並爭取在 2030 年 或之前把碳強度在 2005 年的基礎上降低 60% 至 65%。這是中國政府再次宣示了治理 環境的重大決心。

3.2.6 國防和軍隊 中國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這和中國堅決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國策相吻合,也 和中國對世界局勢的研判有關。

48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中國認為、國際形勢雖不斷變化,但維護和平的力量始終佔主流,大規模戰爭打 不起來,總體和平態勢可望保持。但是,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和新干涉主義將會持續, 各種國際勢力圍繞權力和權益再分配的鬥爭依然激烈,恐怖主義日益活躍,民族宗教 矛盾、邊界領土紛爭難以熄滅,一些地區會小戰不斷、衝突不止、危機頻發,局部戰 爭的威脅長期存在。中國所在的亞太地區在安全問題上尤其複雜,朝鮮半島、台灣海 峽、東海、南海都潛伏衝突危機,各相關國家增加戰略投入,美國更強化其亞太軍事 同盟體系,加大力度介入此地區的安全事務。在此背景下,中國需要鞏固國防、加強 軍隊建設。 海灣戰爭結束後,中國看到了中國軍力和西方的巨大差距,開始進行調整,推行 現代化建設,經歷了從「人力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軍隊的重大轉變。軍隊人數 從最高峰的 627 萬經多次裁減降至現在的 230 萬,習近平在 2015 年 9 月 3 日的大閱兵 後宣佈,將再裁減 30 萬。與此同時,中國軍隊在裝備、訓練方面明顯提昇,尤其注重 發展高科技、信息化,目標是 2020 年時實現初步機械化、2050 年時實現信息化。不過, 一般估計,中國的軍事實力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軍事強國相比,差距還是很大。中國 也承認,中國軍隊面臨「現代化水平與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的要求不相適應、 軍事能力與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的要求不相適應」兩大突出問題。 中國的國防開支,一直維持在 GDP 的 2% 左右,與世界上的主要國家如美、英、 俄等相比,屬於偏低,這些國家的國防開支一般接近 GDP 的 4%。但在過去十年間, 中國軍費開支的年增幅都達到雙位數字,2016 年則回落至 7.6%,為六年來最低增長。 2016 年的國防計劃支出為 9,543.5 億元人民幣。 「黨指揮槍」、「軍隊絕對服從黨領導」是中國軍政體制的基本信條,不會動搖。 開放改革以來,軍隊內部亦受到各種貧腐的侵蝕,習近平主政後,大力清理,開展軍 隊內部的反腐倡廉建設。2015 年底,在「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總原則 下,開展軍隊改革,將七大軍區改為五大戰區,四總部改組為軍委會屬下的職能部門, 成立「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和陸軍指揮部門。這是近半世紀以來最大規模的軍事 體系改革。此次的軍隊改革還有以下特點: 中國軍隊在管理、建設上長期以陸軍為主,改革後將加強海空和二炮的建設; 改革強軍,將「能打勝仗」作為改革的根本目標; 依法治軍,重構中國特色軍事法治體系,強調「軍無法不立」; 改革中央軍委領導體制,取消原四總部,其職能分散給軍委辦公廳、軍委聯合參 謀部、軍委政治工作部等十五個職能部門,由中央軍委直接領導,增強軍委機關 的領導指揮效能; 新組建的五個戰區機關歸中央軍委直接領導,專司聯合作戰指揮;

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因素

49

強調現代戰爭是信息主導、體制對抗,建立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是順應此發展趨勢。 自從 1979 年的中越戰爭之後,中國軍隊再未投入過實際作戰,故其戰鬥力如何, 尚待證實。近年伴隨國內外環境的變化,中國軍隊承擔不少實戰以外的任務,包括國 際維和、國際人道主義救援、抗擊自然災害、反恐維穩、聯合軍演等。在聯合國安理 會的常任理事國之中,中國是派遣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另中國海軍根據聯合國安理 會決議,派遣艦艇編隊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峽實施護航。

參考: 1.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5 年 5 月)。中國的軍事戰略。取自 http://www. mod.gov.cn/auth/2015-05/26/content_4586723.htm

3.2.7 民族政策及問題 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漢族外,至少還有 55 個少數民族。據 2010 年人口普查資 料,少數民族人口一億一千三百多萬,佔全國的 8.49%。少數民族地區佔地面積大,為 全國的 64%;中國陸地邊境線 22,000 公里,其中少數民族地區覆蓋了 19,000 公里。少 數民族地區礦產資源集中,是國家江河水系的源頭和生態保護的屏障,文化特色鮮明、 戰略地位特殊,但經濟上貧困落後。因此,治理好少數民族,非常重要。 國家採取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作為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 實行區域自治,民族自治機關是國家的地方政權,依據《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 和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單行條例治理所轄民族區域。 改革開放以來,先後舉行了四次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最近一次於 2014 年 9 月在北 京召開,在之後的 12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强和改進新形勢下民族工作 的意見》(《意見》),著重指出當前少數民族工作面臨的階段性挑戰,包括少數民 族和民族地區實行市場經濟起步較晚,競爭力較弱;民族地區與東部地區之間、民族 地區相互之間的發展差距拉大突出;民族地區的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建設薄弱;涉及民 族因素的矛盾糾紛持續上升;局部地區暴力恐怖活動活躍多發。這些挑戰若不予以解 決,將嚴重影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 對於如何解決上述挑戰,《意見》提出的舉措除了以發展解決問題的傳統思路外, 還強調要「推動建立相互嵌入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促進各民族群眾相互了解、相 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以及要「積極培育中華民族 共同體意識」,「牢固樹立各民族水乳交融、唇齒相依、休戚相關、榮辱與共的觀念」,

50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換言之,尋求從物質、精神兩個層面推行少數民族工作。《意見》是現階段國家開展 少數民族工作的綱領性文件。 少數民族集中在西北、西南地區,回顧 1949 年以來,國家的民族政策大致成功, 少數民族地區雖然經濟相對落後,但社會穩定,民族之間關係基本融洽,但開放改革 以來,隨著人口流動的增加和對外交流的擴大,情況逐漸變化,少數民族地區在宗教、 文化、社會等方面的矛盾比前嚴重,其中西藏、新疆的分離主義問題最為可憂。發生 在西藏的暴力事件不多,但一些國家在宗教自由的藉口下,不斷向中國施壓,流亡在 外的藏人也一直尋求擴大影響力;新疆近年發生過幾次嚴重的「恐暴事件」,且有向 內陸蔓延的趨勢,該地區的伊斯蘭民眾容易受到來自中亞地區極端勢力的影響,中國 政府努力與此地區的周邊國家合作,竭制恐怖主義的擴散。新疆是「一帶一路」的核 心區,如果此地區變得不穩定,將對大局做成嚴重打擊。

參考: 1. 《關於加强和改進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意見》。(2014)。取自 http://cpc. people.com.cn/n/2014/1222/c64387-26254961.html

3.2.8 兩岸關係 1993 年汪道涵、辜振甫會談以來,兩岸關係起伏不定,2008 年馬英九當選以來, 以「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為基礎,恢復兩岸的制度化協商,開展兩岸互利雙贏、和 平穩定的發展格局。 大陸表明要繼續堅持兩岸和平發展的方向,進一步推進各領域交流合作,包括促 進經貿合作、開展區域經濟合作共同研究、海協會與海基會互設辦事機構、擴大深化 兩岸文教科技交流、開展兩岸基層民眾和青年學生的交流等。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決 定提出,要運用法治方式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完善涉台法律法規,依法規 範和保障兩岸人民關係,依法保護台灣同胞權益,推進兩岸交流合作。運用法律手段 捍衛一個中國原則、反對「台獨」,增進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共同認知,推進和平統一。 台灣方面的政策則圍繞「不統、不獨、不武」,謀求維持台海現狀,並宣示「堅 守主權,為民興利」的立場;推動的重要政策及措施包括兩岸官方互動正常化,兩岸 主管機關負責人定期互訪,建立常態性溝通機制,同時持續推動兩岸金融和投資開放 措施,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等。 2015 年 11 月 7 日,習近平與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開創兩岸領導人晤談的先河,

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因素

51

但兩個月後台灣舉行總統選舉,蔡英文當選,政黨輪替之後,兩岸關係一般相信再次 進入一個不穩定時期。 兩岸關係的發展和變化,亦深受國際形勢影響,其中美國是主要因素。如果中、 美兩國的對抗進一步變得尖銳,美國將趨向積極利用台灣發揮制肘大陸的作用。展望 未來,兩岸軍事衝突的危險性雖然還是很低,但進一步合作、共融的前景則甚不樂觀。 大陸在港、澳地區實施「一國兩制」,此舉本來有向台灣示範的作用,但看來成 效有限,未能對台灣發揮吸收力。

3.3

對外關係

3.3.1 外交總體形勢 中國主張實踐「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 係,積極發展全球夥伴關係網絡,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在和平、發展、合作、共贏 關係的目標下,不僅聚焦經濟,也強化安全合作,做到政治安全和經濟發展雙輪驅動。 近年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國際事務,共同應對全球問題,推動形成更加公平合理的 全球治理體系,參與新的國際經貿談判和規則制定,推動投資和貿易自由化制度安排 等。同時,努力統籌雙邊、多邊、區域開放合作;本著共商、共建、共用的原則提出「一 帶一路」倡議,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互聯互通。 中國外長王毅 2015 年 12 月 23 日發表文章指出,中國外交在以下四個方面取得重 大進展: (一)國際影響全面提升; (二)外交佈局全面推進; (三)發展戰略全面對接; (四)外交理論創新全面深化。 對於外交理論創新,重點是在提出「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之 後,繼而推出「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其具體內容,為「倡導建立平等相待、 互商互諒的伙伴關係;營造公道正義、共建共亨的安全格局;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 惠的發展前景;促進和而不同、兼收並蓄的文明交流;構築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 態體系」,王毅稱之為「五位一體」的路徑和佈局。 在外交工作上,中美關係、朝鮮半島局勢和南海紛爭是當前中國急切面對的三大 問題。

52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參考: 1. 王毅。(2015 年 12 月 23 日)。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面推進之年,《人民日報》。 取自 http://www.gov.cn/zhengce/2015-12/23/content_5026691.htm

3.3.2 中美關係 中美關係的發展和變化,影響中國以至世界的穩定,是中國外交工作的重心。中 國堅持和平崛起,主張構建「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 並明確表示不挑戰現行的國際秩序,包括聯合國、世界銀行、IMF 等國際組織,自然 也包括美國的世界領導地位。但中國崛起必然衝擊二戰以來美國在世界特別是在亞洲 政經秩序中的角色,因應中國的影響力逐漸增大,以及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美國 很可能加大遏制中國的力度,兩國間的關係很容易趨於緊張。展望未來,中美關係的 主調最大可能是既合作、又對抗,美國將積極利用此地區的領土及其他爭端,謀求遏 制中國,阻止中國在國際事務上獲得更大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但中國將努力爭取擴大 兩國之間的共同利益、管控彼此間的分歧和敏感問題,希望從中取得平衡,維持符合 中國發展所需的國際和平環境。

3.3.3 與東北亞國家關係 由於歷史原因和國際政治格局,中、日、韓三國關係錯綜複雜。三國一度傾向合 作以促進共同發展及地區穩定,如自 1999 年以來,啟動合作落實 2008 年《三國夥伴 關係聯合聲明》、2009 年《中日韓合作十周年聯合聲明》、2010 年《2020 中日韓合作 展望》等。但朝鮮半島安全、釣魚島及東海問題卻始終影響三國關係,近年日本右翼 勢力抬頭,加上美國的重返亞洲政策,令三國間的政治互信和經貿合作面臨嚴重考驗。 妥善處理朝鮮半島核問題,關乎東北亞乃至整個亞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中國主 張推進半島無核化進程,支持通過對話協商和平解決分歧。但中朝關係受到北韓領導 人變更的影響,前景不明朗,北韓看來堅決發展核武器,美、日、韓則傾向採取強硬 應對措施,令局勢朝不穩定和不可預測方向發展。 中、日關係方面,釣魚島爭端逐漸成為關鍵問題。七十年代,中日在實現邦交正 常化和締結和平友好條約時,達成諒解和共識,將「釣魚島問題放一放,留待以後解 決」。近年來,日本右翼勢力抬頭,對釣魚島採取單方面舉措,實施所謂「國有化」, 令中日關係嚴重受損。東海油田的開發,進一步加深兩國間的矛盾和對抗。中國崛起, 令日本感到威脅,種種因素,令中日關係難以朝和平、合作的方面發展。近年日本借

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因素

53

助美國重返亞洲的戰略部署,修改憲法,重整武備,謀求向海外伸展軍力,令此地區 的局勢更形緊張。 中國和南韓之間,較多共同利益,南韓總統參加 2015 年的北京閱兵,南韓響應中 國亞投行的倡議,成為創始國之一,反映了兩國間關係的改善。 雖然局面令人擔憂,但中國對東北亞地區始終具有重大影響力,在外交上謹慎應 對,應能駕馭局勢的發展,保持此地區的和平局面。

3.3.4 與東南亞國家關係 中國是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倡導共同建設更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提出簽署「中國—東盟國家睦鄰友好合作條約」,此外,通過設立亞投行和「21 世紀 海上絲綢之路」倡議,中國謀求雙方更緊密的經貿合作。但南海島嶼的主權和領土紛 爭,妨礙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建立良好的政治互信,此地區各國對中國的崛起,也具有 戒心,這給予美國和日本插手東南亞事務的機會。中國的方針,是一方面依據《南海 各方行為宣言》的規定,通過與直接當事國對話協商處理有關爭議,另一方面與東盟 各國一起,共同維護南海的和平穩定以及航行飛越自由,反對區域以外的國家干預。 但從 2015 年下半年開始,美國加大在南海地區的軍力展示,海軍艦艇恆常在此地區游 弋,中國駕馭南海局勢的能力,將受到新的考驗。

4 香港

4.1

人口

4.1.1 人口老化 香港的人口老化趨勢已非常明顯,以下是幾組基本的參考數據: 男性的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將由 2014 年的 81.2 年上升至 2064 年的 87.0 年,女性 則由 86.9 年上升至 92.5 年。 撇除外籍家庭傭工,年齡中位數將由 2016 年的 44.3 歲上升至 2064 年的 53.5 歲。 65 歲及以上人口的比例由 2016 年的 16% 上升至 2064 年的 36%,15 至 64 歲將由 73% 下降至 55%,15 歲以下則由 11% 下降至 9%。 65 歲及以上人口數目由 2014 年的 116 萬人,到 2034 年多增 120 萬人,總數達 230 萬人,即超過 2014 年數目的一倍。到 2064 年時再增 30 萬,即 260 萬。 人口老化引至勞動參與率逐漸下降,整體勞動人口參與率(即勞動人口在 15 歲及 以上人口所佔的比例)將由 2016 年的 58.7% 下降至 2064 年的 48.6%。同時,撫養比 率上升,總撫養比率將由 2016 年的 373 逐步上升至 2064 年的 831,即每 5 個勞動人口 須撫養 4 名兒童或長者。(「撫養比率」是指 15 歲以下和 65 歲以上人口數目相對每 千名 15 至 64 歲人口的比率) 人口老化將為公共財政帶來沉重壓力,對經濟的持續發展亦構成重大挑戰。由於 就業年齡人口減少,入息稅隨之萎縮,政府財政收入下降。同時,醫療開支上升,醫 療服務需求亦改變。除醫療服務使用量增加外,長者的病情一般較為複雜,慢性疾病 發病率隨人口老化上升,嚴重加重醫療系統的負荷,院舍及社區照顧等服務的需求及 社會保障開支亦會大幅增加。 人口政策涉及經濟發展、房屋供應、公共財政、退休保障、長者服務和入境政策 等多個範疇,未來的政策須有效應對人口老化,謀求香港社會及經濟的平穩發展。

56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參考: 1. 政 府 統 計 處。(2015)。《 香 港 人 口 推 算 2015–2064》。 取 自 http://www. statistics.gov.hk/pub/B1120015062015XXXXB0100.pdf 2. 政務司司長辦公室。(2015)。《人口政策:策略與措施》。取自 http://www. hkpopulation.gov.hk/public_engagement/pdf/PPbooklet2015-CHI.pdf 3. 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2014)。《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報告(第一期)》。 取 自 http://www.fstb.gov.hk/tb/tc/report-of-the-working-group-on-longterm-fiscalplanning-phase1.htm

4.1.2 內地、香港人口流動 自八十年代初開始,香港居民的內地配偶及子女可透過《前往港澳通行證》(俗 稱「單程證」)計劃申請來港定居,與家人團聚。《基本法》規定,單程證的受理、 審批及簽發,屬於內地主管部門的職權。目前每日的配額為 150 個。自 2011 年 4 月 1 日起,香港居民在內地的合資格「超齡子女」亦可申請單程證來港定居。 單程證持有人是香港人口增長的主要來源之一,帶來的增長僅次於出生人口。兩 者歷年的數字如下:

年份

出生人數

持單程證來港的人數

2004

49,800

41,500

2005

57,100

38,800

2006

65,600

59,600

2007

70,900

44,700

2008

78,800

39,100

2009

82,100

41,400

2010

88,600

48,800

2011

95,500

41,100

2012

91,600

52,100

2013

57,100

47,900

2014

62,300

43,500

2015

59,900

38,300

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因素

57

2006 年 6 月開始推行的「優秀人才入境計劃」,每年名額 1,000 個,旨在吸引各 地人才來港定居,透過計劃前來的,目前以內地人士居多。截至 2015 年年底,共有 3,305 名申請人獲分配名額。 隨著內地與香港的聯繫日益密切,跨境就業、婚姻及消費愈來愈普遍,出現雙向 流動,規模日益龐大,成為香港社會的新現象,對經濟、民生等各方面帶來影響,值 得緊密關注。

4.2

政治

4.2.1 政制演變 《基本法》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性文件,規定了香港的基本政治體制。1997 年香港回歸以來,此體制在循序漸進的原則下逐步發展。 《基本法》第四十五條規定:「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際 情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而規定,最終達至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 序提名後普選產生的目標。」第六十八條規定:「立法會的產生辦法根據香港特別行 政區的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而規定,最終達至全部議員由普選產生的目標。」 因應上述兩個最終由「普選」產生的目標,香港社會出現關於「民主化」進程的 爭論,並引發 2014 年 9 月至 12 月的「雨傘運動」。香港政府提出的 2017 年行政長官 選舉辦法修改法案在 2015 年 6 月 18 日被立法會否決,香港的政治體制下一步將如何 發展,變得不明朗,爭取民主化的運動暫時停頓,將來可能再次爆發。

4.2.2 2047 問題 《基本法》第五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不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和政策,保持原 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從香港回歸算起,五十年即 2047 年, 屆時「一國兩制」政策會否改變、《基本法》是否繼續有效,至今仍缺乏權威而明確 的論述。對此問題,鄧小平表示過:「如果到下一個五十年,這個政策見效,達到預 期目標,就更沒有理由變了。所以我說,按照『一國兩制』的方針解決統一問題後, 對香港、澳門、台灣的政策五十年不變,五十年之後還會不變。」對於到了 2047 年變 或不變、變的話如何變的問題,其實沒有定論。 對於香港前景,2047 是關係重大的問題,而且不是香港內部所能決定,最後決定 權在中央。從香港內部而言,民意自然傾向爭取「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港人治港

58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等原則 2047 年後保持不變,但經過五十年的實踐,也難保要作相當程度的調整,這些 調整會對香港政治、經濟、法律、生活方式等方面帶來很大影響。 隨著時間推移,2047 問題將逐漸上升為香港社會關注和爭論的焦點。

4.2.3 行政立法關係 在英國管治時期,香港政府實行委任制度,行政與立法基本一致,兩者之間爭論 很少,屬於一種「行政主導」體制。立法局引入選舉議席之後,行政、立法關係出現 明顯變化。根據《基本法》建立的體制,特區政府的行政和立法機關由不同選舉渠道 產生,目標是既相互制衡而又相互配合。由於兩者之間缺乏有效的政黨聯繫,也沒有 其他機制令行政、立法機構之間產生良性互動,行政機構因而無法保證在立法機關中 得到穩固的支持,「行政主導」體制難以維持。此結構性因素引致回歸以來,行政機 關未能取得立法機構支持的情況愈來愈常見和嚴重,提交的法案往往被拖延或否決, 施政顯得困難。近年立法會部份激進議員為了阻止政策或法案獲得通過,採取「拉布」 等方式妨礙會議進行和表決,政府更為被動。 行政、立法機關之間如無法建立良好互動,將損害香港的管治,施政的效率大受 影響,損害民眾對政治體制的信任和信心。此弊端已愈來愈明顯,但如何應對或補救, 各方至今仍未有共識。

4.2.4 選舉政治 香港的選舉主要涉及行政長官、立法會和區議會三個層次,立法會選舉又分為分 區直選和功能團體選舉兩大部份,每一層次施行的方式也不一樣,呈現一種多元面貌。 政黨在選舉中扮演重大角色,發揮推薦和協調候選者、動員和爭取選民的作用。由於 三層選舉在不同年份進行,加上立法會、區議會的間歇性補選,令選舉出現高頻率情 況,而選舉結果也成為觀測香港政情、民情變化的重要工具。 與其他地方相比,香港的選民登記率和選舉投票率處於中等水平。選舉定期舉行, 帶動政黨的發展,反映不同的民意取向。根據其對政府立場的不同,香港輿論一般將 政黨、議員分為「建制」和「民主」兩大流派。但為了爭取選民、民眾支持,即使建 制派也常常嚴厲批評政府。 關於行政長官選舉,由於政府提出的 2017 年行政長官選舉辦法修改法案被立法會 否決,此最高公職在可見將來仍由一個 1,200 成員組成的選舉委員會選出,但由於《基 本法》有「最終達至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後普選產生的 目標」,有普羅民眾參與的選舉政治未來也會出現在行政長官選舉此一層次,但何時 發生,則暫難確定,這是香港政制發展當中一大癥結。

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因素

59

4.2.5 政黨政治 香港沒有專為規管政黨運作而訂立的法例,政黨是根據《公司條例》(第 32 章) 註冊為公司,或根據《社團條例》(第 151 章)註冊為社團。香港政黨起源於八十年 代的論政團體。九十年代時,隨著立法會逐步引入民選議席,各大政治陣營紛紛組織 政黨,現時政黨已佔據立法會的大部份議席。 對於社會和經濟等議題,政黨協助反映不同界別的意見和為不同界別爭取利益, 並發揮培養政治人才的作用。政制發展和政黨息息相關,在考慮政制發展的步伐時, 政黨的成熟程度、政治人才的經驗和質素都是重要因素。政府 2002 年推行「主要官員 問責制」,讓有政黨背景的人士出任為主要司、局級官員,以及委任政黨成員為行政 會議成員。至於應否訂立政黨法,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曾在 2005 年作出討論,正、 反意見俱有,但沒有達成結論。 《行政長官選舉》第 31 條規定,行政長官不可以是政黨成員。在目前的體制下, 政府難於和有關政黨組成穩定的「管治聯盟」,主要按個別政策和不同政黨討價還價, 沒有緊密的夥伴關係。政黨立場與政府不同時,可以策動「不合作運動」,通過「拉布」 等方式妨礙會議進行,阻擾政府施政。 目前有多個政黨在議會中擁有議席,立場與政府較接近者被稱為「建制派」,但 即使如此,政府和這些建制派政黨之間依然缺乏穩定、可靠的合作關係。由於立法會 選舉採用比例代表制,而每個選區又有多個席位,令取得一定選票數量的小黨候選人 亦能當選,香港政黨朝「碎片化」方向發展,政黨數目增加,統合困難。

4.2.6 管治能力 在過去英治時代的「行政主導」體制下,政府的自主程度高,管治能力容易發揮。 香港回歸以來,面對不斷湧現的政治、經濟、民生等議題,政府逐漸顯得難於有效施 政。導致管治困難的原因甚多,包括問責制的推行、政府執政班子的組成、問責官員 與公務員的關係等。2002 年前的主要官員職位,絕大部份都由資深政務官出任,他們 背景相同,接受過多年的相同培訓及官場歷練,彼此之間擁有較高的默契及互信,能 夠發揮強大的凝聚力及團隊精神,但行政官員和公務員團隊的合作則存在困難,行政 長官無法有效駕馭。政府 2002 年推行「主要官員問責制」,此制度讓行政長官有較大 彈性去挑選其管治班子成員,並能適時檢視領導班子的能力,吸納理念一致且民意支 持度高的政治人才。政府卻未有同時引入政黨政治的配套,結果導致行政長官在組班 時,缺乏像西方民主國家政黨般的政治人才庫,而只能夠依賴行政長官的個人網絡、 名聲和往績,從前屆政府官員、公務員隊伍、工商界、專業界、大專界及社會服務界 等不同界別中併湊成為管治團隊,問責官員之間缺乏共同理念、合作經驗及工作默契,

60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容易陷入「管治團隊割裂」的困局。另外,問責官員與公務員在理念、做事方式及程 序等方面,存在分歧,有待磨合。除此之外,立法會的制衡、傳媒和社會的監督,對 政府的管治能力也有影響。 與此相連的是行政效率下降。香港的公務員向以廉潔、高效見稱,但隨著政制的 開放,公務員受到立法會、傳媒、輿論等的監督和干擾,推行工作不如以前暢順,出 現效率下降的情況。

4.2.7 公眾參與 在殖民地時期,香港市民對本地政治普遍冷漠,也缺乏參與途徑;港英政府透過 設立各種諮詢委員會作為吸納民意、促進官民溝通的平台,這是當時市民參與公共事 務的主要渠道。這種諮詢政治傳統九七年後繼續保留及延續,現時,約 4,100 名社會人 士獲委任在約 470 個諮詢組織服務,他們得以在制定政策和籌辦公共服務的初段開始 便參與有關工作。許多諮詢委員會身分獨立,會提出與政府立場不同的意見或建議, 一般能有效反映社會各界人士和有關團體的見解。 不過,回歸以來公民社會急速發展,選舉和投票成為重要的參與途徑,傳統媒體、 新興的社交媒體成了表達意見、發揮影響的重要方式,公開集會、示威遊行亦是常用 手段。同時,各式各樣的民間團體湧現,現有的諮詢架構未能有效將之吸納,部份這 些團體由於本身的主張或信念,亦拒絕進入諮詢架構內,結果導致部份政策因民間強 烈反對而不能落實或推行的困局。 如何吸納、調節市民對公共事務的參與,是香港政治體制要解決的問題。

4.2.8 政治人才培養 香港並無正規的政治人才培訓制度,相關的政策研究及支援也不足,以至從政者 普遍被視為缺乏管治能力和經驗。香港政治人才不足,原因之一是在香港從政的出路 和前途不是特別吸引,上升的階梯狹窄,而且由於社會對抗愈來愈嚴重,從政的風險 也愈來愈大,令不少人卻步,有能力和理想的年青人,往往寧願選擇成為專業人士或 從商。為了鼓勵更多有志服務社會的人士參與公共事務和選舉,並建構一個有利香港 政治人才發展的環境,政府自 2004 年立法會選舉開始推行給予候選人財政資助的計劃, 並於 2007 年把將之推廣到區議會選舉。財政資助給予所有合資格的候選人,不論其政 黨背景,以減低參選的財政承擔。政府 2002 年推行「主要官員問責制」,包括司、局長、 副局長、政治助理等職位,成為政府管治體制的上層。此外,一些政黨也開展本身的 人才培養計劃,並透過選舉、課程、基層組織工作等令受培訓者得到磨練機會。當選 的議員也得到公帑支持,聘請助理協助工作,這也是培訓政治人才的途徑之一。

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因素

61

整體而言,香港自回歸以來,從政的渠道擴闊,政治性質的職位增加,形成了一 個雛形的政治群體,這是有利因素,但如何創造環境和氣氛,培養高質素的政治人才, 或吸收高質素人才從政,仍有待探索。

4.3

與內地關係

4.3.1 一國兩制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是中國政府為實現國家和平統一而提出的基本國策,按 照此國策,中國在 1997 年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在「一國兩制」下,香港依據中國政 府頒佈的《基本法》,實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 審權,繼續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原有法律基本不變。 但「一國兩制」畢竟是新生事件,沒有先例可援,內地、香港的體制又差異巨大, 在具體推行中必然出現如何理解、如何落實等問題,其中「一國」與「兩制」之間如 何劃分、如何配合尤為關鍵,也容易引起爭議。事實上,回歸以來,這方面的爭論一 再發生,全國人大常委會曾經多次釋法。在此背景下,國務院在 2014 年 6 月發出《「一 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內裡提到的以下幾點特別值得注意: 中央擁有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既包括中央直接行使的權力,也包括授權香港依 法實行高度自治。同時,對於香港的高度自治權,中央具有監督權力。 「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遇到新情況、新問題,「香港社會還有一些人沒有完 全適應這一重大歷史轉折,特別是對『一國兩制』方針政策和基本法有模糊認識 和片面理解。」 「『一國兩制』是一個完整的概念。」「『一國』是實行『兩制』的前提和基礎, 『兩制』從屬和派生於『一國』,並統一於『一國』之內。」 白皮書雖然有澄清觀念的目的,但如何貫徹「一國兩制」,香港和內地之間將來 還會有分歧和爭議,特別是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年輕一代,傾向將香港放在優先地位, 形成有排外色彩的「本土主義」,令「一國」與「兩制」之間的矛盾更形尖銳。

參考: 1.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4 年 6 月)。《“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 實踐》。取自 http://www.locpg.hk/jsdt/2014-06/10/c_126601135.htm

62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4.3.2 香港在中國擔當的角色 在過去的三十多年,香港將資金、人才、技術和管理經驗引進內地,對國家的改 革開放作出了重要貢獻。自回歸以來,香港繼續配合和參與內地的發展,以自身的優 越地理位置、世界級的基建、國際網絡和金融專才,以及相關的專業服務支援,擔當「超 級聯繫人」的角色,在國家的「引進來」、「走出去」發展戰略下,推動區域的經濟發展。 特別是中國目前正積極開展「一帶一路」發展策略,香港可以發揮的作用將更大,政 府在 2016 年的施政報告中已宣示了相關的規劃,成立了由行政長官主持的「一帶一路」 督導委員會,以「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為方向,把握重要的新機遇。 對於香港的獨特地位和作用,中央也一直重視,在香港經濟出現困難遇到危機時, 予以幫助,並提供政策支持,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及航運等中心的位置。例 如內地近年陸續推出多項政策,推動使用人民幣進行跨境貿易和人民幣資本帳的開放, 使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迅猛發展。其中包括滬港股票交易機制(「滬港通」)及深港 股票市場交易機制(「深港通」),容許香港和海外投資者通過香港交易所買賣上海 A 股及部份深圳股票,並讓內地投資者通過上海交易所及深圳交易所買賣香港股票。 這對促進人民幣在岸與離岸市場之間的互通,及對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的發展都十分 有利,並鞏固提升了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的地位。另外,內地與香港簽 訂的自由貿易協議《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為香港產品及服 務開拓了龐大的內地市場。 中央的「十二五」規劃綱要首次將涉港澳內容單獨成章,明確香港在國家發展中 的戰略地位。此外,《「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指出:「香港 通過繼續鞏固、提升既有優勢,可以進一步發揮作為國家引進外資、人才,吸收借鑒 國際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的窗口作用,國家實施『走出去』戰略的橋樑作用,對內地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助推作用,以及對內地創新經濟社會管理方式的借鑑作用。」 對此,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苦也相應提出「超級聯繫人」的說法。 不過,雖然有如此良好的機遇和前景,能否好好掌握,還有賴香港人的判斷和爭 取,當中有一些困難必須先克服,特別是近年來民意中滋長出來的歧視內地、抗拒融 合傾向,這種排斥內地的態度在年輕一代中尤為顯著。

4.3.3 香港與內地省市的溝通合作機制 自回歸以來,香港與內地省市的聯繫及交流日益頻繁。在這方面,特區政府態度 一向積極,建構了多個合作平台,包括粵港合作聯席會議、深港合作會議、泛珠三角 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滬港經貿合作會議、京港經貿合作會議等。通過這些平台,開 展的合作包括跨境基建、人流物流、商貿投資、環境保護、食物安全、資訊科技、城

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因素

63

市建設、旅遊合作等。其中香港與廣東省的聯繫尤其緊密,通過構建珠海橫琴新區、 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廣州南沙新區三個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更具綜合競 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和先進製造業、服務業基地。為加強聯繫、推廣香港,目前特區 政府在北京、廣州、上海、成都和武漢設有辦事處,在深圳、重慶、福州設立聯絡處。 不過,接觸雖然日益頻繁,但香港和內地在法律體制、社會習慣、處事方式等方 面仍存在重大差異,雙向的磨合還在進行中,香港民眾包括年青一輩對內地依然有歧 視、抗拒的態度,這些因素妨礙香港深化與內地省市的溝通合作。 參考: 1.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2014)。與內地區域合作。取自 http://www.cmab.gov. hk/tc/issues/regional_cooperation.htm

4.3.4 民間交往與矛盾 目前香港、內地之間的人口流動規模龐大,以內地訪港旅客為例,2001 年時 是 445 萬,佔當年訪港旅客總數的 32%,到了 2015 年,人數達 4,580 萬,佔整體的 77.3%。跨境婚姻也漸趨普遍,在香港登記結婚而新郎或新娘為內地人士的數目, 1986 年 時 只 有 782 宗, 佔 總 數 的 1.8% , 到 2015 年 有 17,953 宗, 佔 總 數 高 達 34.8% 。 民間交往的頻繁,帶動了兩地社會的融合,但也引發了前所未有的矛盾。香港 由於本身規模的限制,吸納和承受能力畢竟有限,內地旅客的大量湧至和消費,包 括深圳居民可以「一周一行」來港,加上水貨客的販運活動,令香港的環境、交通、 公共設施受到壓力,部份地區香港民眾的日常生活受到影響,引發了多起針對內地旅 客的激烈行動,這些行動經傳媒報道甚至渲染後,又導致內地民眾對香港的觀感變差, 甚至有意見認為中央政策過份向香港傾斜,對內地省市不公。 此外,在香港出生但父母都不是香港永久性居民的兒童(即「雙非兒童」),數 目近年增加,這些兒童擁有香港居留權,可以在香港上學,部份居住在香港鄰近地區 的雙非兒童父母會安排子女來港接受教育,在香港就讀中小學及幼稚園的跨境學童人 數近年因此急速增長,北區有部份學額預留給跨境學童,引致有本地家長埋怨被雙非 兒童搶走學位。至於愈來愈多內地學生來港修讀學士學位及研究院課程,也令部份港 人認為內地學生與港人爭奪教育資源。 香港和內地的交流和融合是大勢所趨,但如何在民間層次維持良性互動,是兩地 仍要面對的問題。

64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參考: 1. 策 略 發 展 委 員 會。(2014)。 香 港 與 中 央 / 內 地 的 關 係, 文 件 編 號 CSD/1/2014 。



自 http://www.cpu.gov.hk/doc/tc/commission_strategic_

development/csd_1_2014c.pdf 2. 政 府 統 計 處。(2016)。《 香 港 統 計 年 刊:2016 年 版 》。 取 自 http://www. statistics.gov.hk/pub/B10100032016AN16B0100.pdf

4.3.5 內地、香港勞動力市場變化 隨著香港與內地的經濟關係愈趨緊密,前往內地工作的香港居民人數增加。政府 統計處 2011 年的調查顯示,約有 175,100 名香港居民在統計前 12 個月內曾往中國內地 工作。同時,香港政府也推出政策,放寬對內地人來港工作和就讀的限制,目前主要 有「一般就業政策」、「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及「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三項,吸納不 同類別的人才。至 2013 年年底,有超過 88,000 名人才和專才根據首兩項計劃在港工作, 約佔全港勞動人口的 2.5%。「優秀人才入境計劃」是計分制的移民計劃,對象是海外 和內地高技術人才或優才。此計劃自 2006 年推行至 2015 年年底,共有 3,305 名申請人 獲分配名額。另外,還有「非本地畢業生留港 / 回港就業安排」,吸引外來人才來港 進修和工作,這些在港完成學位課程的非本地畢業生,可留港一年求職,應聘後便可 繼續留港;於是,不少內地青年陸續加入這個被戲稱為「港漂」(指內地來港定居未 足七年的人士)的群體。他們其中有的畢業於香港大專院校,有的在海外高校歸來希 望在港發展,也有的直接被香港公司從內地聘用,此發展令部份香港人感到受威脅, 要和內地人競爭工作職位。 香港的對外開放程度高,內地的發展潛力大,估計兩地民眾將來在就業方面的雙 向流動會更繼續加大,兩地經濟、社會也因此而在所需人才方面獲得補充,但同時也 要疏導、克服民眾之間由此而滋生的排斥、抗拒情緒,令良性互動得以發揮。

參考: 1. 政府統計處。(2011)。《在中國內地工作的香港居民》,第五十七號專題報 告書。取自 http://www.statistics.gov.hk/pub/B11301572011XXXXB0100.pdf

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因素

4.4

65

經濟

4.4.1 城市定位 香港作為一外向形城市,一直關心其在國際上的定位。前行政長官董建華在 1999 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將香港定位為「亞洲國際都會」(Asia’s World City),重點 推介香港在金融服務、貿易、旅遊、運輸、通訊等方面的優勢。此定位之後大致不變, 自從 2013 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後,香港政府繼而相應提出可以擔任「超級聯 繫人」的角色,在「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方向下,配合中國的發展。 總體而言,香港是全中國最國際化的城市,具備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現代服務中 心、國際貿易中心,及國際航運中心等的多層次功能,本身制度具備優勢,背靠內地、 面向世界,既可以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與國際接軌,包括進行海外投資,開拓海 外業務,發揮平台和視窗作用,又可以將外國企業「引進來」,作為投資內地的跳板。 同時,在「一國兩制」政策下,香港享有「一國」與「兩制」的雙重優勢,已有的基 礎和具備的條件,非內地城市所能相比。與亞太地區其他城市比較,香港也具有明顯 的相對優勢。 香港的目標,應是爭 取繼續作為亞太地區最開放、最國際化、最有活力的城市, 為此,香港應進一步鞏固已有的地位,密切配合中國的發展,並謹慎應對國際形勢的 變化。

4.4.2 城市競爭力及相對優勢 在城市競爭力上,香港有優勢,也有不足之處。相對本地區其他城市,近年的變 化頗大。 2017 年,香港連續 23 年位列美國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經濟自由 度指數》的榜首。在貿易自由及金融自由繼續居於第一位,投資自由及營商自由則排 名第二,廉潔情況列第十位,整體與排列第二名的新加坡得分相距 1.2 分。在世界銀行 《世界稅賦環境報告》中,香港的稅務便利程度連續九年名列前茅,更是發達經濟體 中整體稅率最低的地方之一。2016 年 5 月,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連續十一年將 香港列入全球最具競爭力的三大經濟體之一。 隨著內地經濟崛起和深化對外開放,香港的相對優勢出現變化。在中國社科院公 布的《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 2016》中,香港在全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再次屈居第二。 香港綜合經濟競爭力由 2012 年開始放緩,到 2014 年被深圳趕過,而 2014 年綜合增量 競爭力指數繼續下滑,落後於北京、廣州、天津、深圳等城市,甚至被重慶、成都、 長沙等城市超越。有分析認為,香港過於著重貿易、金融、航運、旅遊、專業服務五

66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大產業,對規模較小、新興但極有潛力的產業關注不足,長遠更缺乏新型產業支撐及 引領;儘管香港在 2015 年可持續競爭力指數中仍排名首位,但在「宜居城市」、「信 息城市」方面的競爭力分別位列第四名,「知識城市」則排十一。這反映特區在創新 及科技發展方面的不足,缺乏大膽支持科技計劃及有利科技創新的激勵制度。 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於 2015 年 6 月發布「2015 年中國省區、直轄市綜合競爭力 排行榜」,香港首次跌出十大,由之前的第六位下滑至第十二位。在排名榜公布的 25 個項目中,香港於「人均財富競爭力排名榜」、「中國十佳食品安全城市」、「中國 最乾淨城市」、「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十大城市」排名第一。該研究會同時又發布「新 常態下香港競爭力研究報告」,指香港競爭力優勢呈下降趨勢,而且產業單一,社會 內耗加劇,本地生產總值繼被上海、北京超越後,預料將被廣州和深圳超越。 香港周邊的內地城市近年發展迅速,其中廣州和深圳尤為突出,珠海、佛山、中山、 惠州和肇慶等亦可觀。在輕工業之後,珠三角地區正把發展重點轉向服務業及重工業, 包括發展金融、物流、資訊科技服務和專業服務,以至汽車及石油化工業等,正在籌 備由珠海橫琴、前海蛇口、南沙新區組成的廣東自貿區,建立投資貿易規則體系,營 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此發展可以促進粵、港、澳的合作和共融, 加上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粵、港、澳的經濟協作有廣闊的前景。 總體而言,香港經長期累積,城市競爭力依然雄厚,但鄰近城市的發展,已開始 威脅香港的優勢。香港和這些城市之間存在競爭關係也存在互補關係,若能恰當掌握 機遇,香港可以進一步鞏固在本地區的地位。

4.4.3 經濟結構 香港經濟結構轉型明顯,製造業嚴重萎縮,變成以服務業為主。 香港的製造業戰後高速發展,產品以塑膠製品、成衣、鐘錶、玩具等為主,「香 港製造」成為價廉物美的代名詞。八十年代開始,內地改革開放,工廠和生產程序北移, 與此同時,外國資金以香港為基地,投資內地。保留在香港進行的工序,由人力密集 的生產線,漸漸進化成產品設計和開發、供應鏈管理、市場推廣、品牌管理、總部管 理等較高增值的環節。服務業佔 GDP 的比重,由八十年代的不足七成,逐步上升至現 在的 93%。製造業佔本港 GDP 的百分比,在期內由超過兩成,急速下降至 2014 年的 1.3%。 製造業式微,香港經濟演變成全球服務業比重最高的經濟體之一。金融、貿易及 物流、專業服務及其他工商業支援服務、旅遊等四大產業在 2014 年佔 GDP 的 57.5%, 成為香港服務業的主體。此單一化的經濟結構易受環球經濟週期因素影響,亦容易出 現低技術和低學歷人士的失業問題。2009 年的施政報告倡導發展六項優勢產業,其中

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因素

67

文化及創意產業發展相對稍具規模,增加價值佔 2014 年 GDP 的 5%;醫療產業及教育 產業分別佔 1.6% 及 1.2%。創新科技產業、檢測及認證產業及環保產業仍剛起步發展, 其增加價值所佔比重均未超過 1%。香港目前的情況,是固有產業優勢開始動搖,新興 產業則尚未成型。 香港的四個主要行業為貿易及物流、專業服務及其他工商業支援服務、金融服務、 旅遊。前三者都可說屬於生產性服務,其總增加價值在 2014 年佔 GDP 的 52.4%,比 2007 年時的 55.1% 略有下降。專業服務及其他工商業支援服務的比重在期內有所增加, 但金融、貿易及物流比重的下降,抵消了升幅。三個行業的就業人數,在 2014 年佔總 就業人數 40.2%,亦較 2007 年的 42.1% 低,主要是由於從事貿易及物流業的人數減少。 一些支柱性產業呈衰落跡象,如香港碼頭貨櫃輸送規模長期以來全球最大,九十 年代末,被新加坡超越,香港退居第二。2007 年再被上海以 2500 萬箱的規模超越,退 居第三,在 2013 年再被深圳超越,退居第四。多項不利因素影響香港貨櫃碼頭業的競 爭力,包括人工成本居高不下、貨源增加乏力,以及內地碼頭競爭加劇等,香港的航 運物流業需要尋找新的方向和增長點。 產業多元化和向高產值產業升級,是香港經濟結構的發展方向,香港政府在 2015 年成立創新及科技局,在此方面提供動力。

參考: 1. 郭國燦。(2007)。《回歸十年的香港經濟》。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 公司。 2. 馮邦彥。(2014)。《香港產業結構轉型》。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 司,。 3. 政 府 統 計 處。(2015)。《 香 港 統 計 月 刊:2015 年 4 月 — 香 港 經 濟 的 四 個 主 要 行 業 及 其 他 選 定 行 業 》。 取 自 http://www.statistics.gov.hk/pub/ B71504FA2015XXXXB0100.pdf 4. 政 府 統 計 處。(2016)。《 香 港 統 計 年 刊:2016 年 版 》。 取 自 http://www. statistics.gov.hk/pub/B10100032016AN16B0100.pdf

4.4.4 基建發展 香港一直重視基礎建設,根據對未來需要的評估,啟動有關工程。以下按不同範 圍,檢示進行中的大型基建項目。 (一)連接各地的基建

68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香港國際機場正落實第三跑道系統工程,完成後,年客運量將達約一億人次,年 貨運量約 900 萬公噸,有助應付香港未來航空交通需求的增長。 香港正興建廣深港高速鐵路,建成後,將大幅縮短往來香港及內地主要城市的時 間,並與長度達 16,000 公里的全國高鐵網絡連接,有助加強與內地社會及經濟的聯繫, 及鞏固香港作為中國南大門的地位。 香港正同時興建港珠澳大橋,是首個連接粵港澳三地的跨境運輸基建項目,能將 珠三角西部納入香港三小時車程可達的範圍內,對香港和珠海未來發展有重要作用。 大橋落成後,可大幅減省陸路客貨運的成本和時間,香港的旅遊、物流以至金融和商 業俱得益。珠三角西部、廣東西部和廣西等地的貨物將來可以經由大橋到達香港的國 際機場和貨櫃碼頭,有助提升香港作為貿易和物流樞紐的功能;港珠澳大橋的香港口 岸人工島,將成為往來香港和珠三角西部的必經之地,該島鄰近香港國際機場,具發 展「橋頭經濟」的潛力。「橋頭經濟」是以交通為引導的一種發展模式,利用交通基 建樞紐(機場、車站、碼頭、口岸)所帶來的人流和物流,對樞紐周邊地區的土地利 用模式產生影響,推動所在區域的經濟發展。 以上三項工程,對人流物能提供更高效服務。 (二)本地交通網絡 香港主要通過建設鐵路和大型道路改善公共交流系統和提升運輸效率。 鐵路佔本地公共交通乘客量約 40%,以及內地與香港之間陸路跨界客運量的 60%。鐵路發展策略以運輸需求、土地用途規劃、發展需要及經濟回報等為主要考慮因 素。發展鐵路運輸有助紓緩道路擠塞,減低空氣污染,亦有助釋放鐵路沿線地區的發 展潛力,帶動地區的房屋及經濟發展。西港島線、南港島線東段、觀塘線延線經已落成; 而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及沙田至中環線項目正處於不同的落實階段。未來,鐵路服 務將覆蓋本地超過 70% 人口居住的地區。 進行中的大型道路基建項目,有屯門至赤角連接路、中環灣仔繞道和東區走廊 連接路,以及吐露港公路和粉嶺公路擴闊工程,預計陸續於 2018 年年底前完成。中九 龍幹線、將軍澳至藍田隧道和將軍澳跨灣連接路等項目亦正在規劃中。 (三)資訊科技基建發展 完善的資訊科技基建對於支援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至關重要,香港的資訊科技 基礎設施先進,互聯網服務的連線速度、流動網絡覆蓋率、寬頻及流動電話普及率, 均屬全球最高之列。各行業靈活運用資訊及通訊科技,是香港在金融服務業、物流業 及國際貿易上得以保持全球前列位置的重要因素。 資訊科技基建加上創新科技的發展,令突破性的商業模式和服務應運而生,並為

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因素

69

傳統和新興產業提供新的發展方向和空間。為了確保香港能在日益數碼化的世界保持 優勢,香港在未來將繼續推動資訊科技基建發展,其中政府首次在 1998 年發布的「數 碼 21」資訊科技策略,是香港在此方面的整體發展藍圖,此策略藍圖之後進行過多次 修訂,最新的策略展望香港充分利用資訊科技,包括無線及跨平台技術、雲端運算、 物聯網及大數據等,令香港成為智慧城市,提升生活質素和生產力。 政府及公營、私營機構均擁有大量涉及人口、經濟、地理、氣象、運輸等資料。 從 2015 年起,由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統籌,透過網站「資料一線通」data.gov. hk,以數碼格式免費發放五千項公共資料,方便公眾開發應用。政府未來將會完善現 有的地理資訊系統,研究連結和整合香港的空間數據,包括架空、地面和地底的設施 位置和相關資料,促進資訊科技的應用和發展。在 2012 至 2013 年,兩組新的海底電 纜系統接達香港。香港健全的電訊基建設施,有助促進香港成為在亞太區內設立數據 中心的首選地點,發展為科技合作及貿易的樞紐。 參考: 1. 香港機場管理局。(2011)。《機場與你共建未來:香港國際機場 2030 規劃 大綱》。取自 http://info.threerunwaysystem.com/pdf/tc/mp2030_full_tc.pdf 2.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2014)。關於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上蓋發展 的背景資料簡介,立法會 CB(1)1100/13-14(08) 號文件。取自 http://www.legco. gov.hk/yr13-14/chinese/panels/dev/papers/dev0325cb1-1100-8-c.pdf 3. 運輸及房屋局。(2014)。《鐵路發展策略 2014》。取自 http://www.thb.gov. hk/tc/psp/publications/transport/publications/rds2014.pdf 4.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2016)。數碼 21 資訊科技策略。取自 http://www. digital21.gov.hk/chi/index.htm

4.4.5 土地開發與規劃 香港一直面對土地制約的問題,根據 2014 年的統計,香港土地面積約 1,110 平方 公里,但其中 76% 為林地 / 灌叢 / 草地 / 濕地、農地、水體和荒地,可供發展的土地 只有 24%。香港人口未來將每年以 0.4% 的幅度增長,從 2016 年的 733 萬增至 2043 年 的 822 萬,住戶數目則以每年 0.8% 的幅度增長,從 2016 年的 250 萬戶增至 2041 年的 305 萬戶,此兩大增長必然引發對住房、社區設施和經濟活動的需求,土地供應與規劃 須與之配合,否則將窒礙香港的可持續發展。 增加可用土地供應,主要通過開拓新增土地及善用現有土地兩個途徑。開拓新增 土地包括平整鄉郊土地、進行移山填海造地工程等;善用現有土地包括市區重建、更 改土地規劃和用途、增加發展密度等。就增加土地供應,政府近年提出多項具體措施,

70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如發展「棕地」、邊境禁區土地和岩洞,以及開展填海計劃及興建人工島,並配合特 定產業發展,規劃相應的土地用途。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等地區將主要提供下一 階段發展所需的用地。 香港正積極發展幾個商業區,其中已推出的「起動九龍東」計劃最為重要,目標 是將九龍東打造為中環、灣仔之外的另一核心商業區,並在其中尋找空間支持文化藝 術及創意產業的發展。配合九龍東的轉型,政府亦已檢討啓德發展區的規劃,希望為 商業發展提供更多可用土地面積。此外,政府建議在大嶼山東部水域發展「東大嶼都 會」,此地與港島、大嶼山以至新界西部連繫,除可容納新增人口外,還可發展成為 中區及九龍東以外的新核心商業區。同時,隨著港珠澳大橋和屯門赤鱲角連接路的落 成,大嶼山將成為港、珠、澳三地的匯合點,與內地的高速公路網連接起來後,一天 的車程將可到達遠至越南邊境,成為聯繫香港與內地及東盟國家的貿易走廊。 參考: 1. 發展局、規劃署。(2015)。香港 2030+:跨越 2030 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 取自 http://www.hk2030plus.hk/tc/index.asp

4.5

社會

4.5.1 貧窮問題 貧窮問題存在於任何社會,現代金融體制的發展,進一步令社會上的貧富懸殊加 劇,在此背景下,香港的情況又有獨特之處。 香港的貧窮問題趨於嚴重,社會結構轉變是重大因素,特別是家庭傳統功能的弱 化和人口的老化,長者住戶、一人住戶、單親家庭等由於勞動力不足,貧窮風險很大; 此外,低技術及學歷較低的新來港人士及少數族裔成員,也很容易陷入貧窮。九十年 代開始,香港經濟逐漸轉型,製造業北移,服務業成為本地主要工種,低技術及學歷 較低的勞動人口特別受到影響,引致貧窮問題較以前明顯。 香港政府於 2012 年重設扶貧委員會,2013 年制定了「貧窮線」,以之作為衡量貧 窮問題和制定政策的依據。2015 年即政府的貧窮政策正式介入前,香港有 56 萬貧窮住 戶,貧窮人口 134 萬,貧窮率為 19.7%。以「恆常現金」和「非現金福利」為基礎的扶 貧政策介入後,貧窮住戶和貧窮人口分別減至 28 萬戶和 67 萬人,貧窮率降至 9.8%。 有關資料顯示,就業仍是脫貧的最佳途徑,住戶人口中就業比率低及撫養比率高的家 庭,貧窮風險一般較高。在職住戶的貧窮風險雖然較低,但在 2015 年仍有約 13 萬個

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因素

71

非綜援在職住戶(共約 45 萬人)處於貧窮線下。另外,在政策介入後,單親及新移民 住戶的貧窮率仍然偏高。 跨代貧窮問題特別值得關注,香港社會曾經有很高的流動性,低收入家庭的子女 在社會階梯中向上流動的機會很多,但隨著社會經濟結構的轉變,此種流動愈來愈困 難,跨代貧窮問題變得明顯,貧窮家庭兒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發展受到窒礙,所 屬家庭又難以透過自身力量改變狀況,故社會需要提供支援,創造條件令其得以向上 流動。政府在這方面的政策主要針對兒童、青少年均衡發展的基本需要,分為基本及 特定兩個層面。前者為全面的服務,範圍涵蓋醫療護理、教育及幼兒護理等;後者針 對綜援及其他低收入家庭,向其提供諸如書簿、交通等津貼,令有關兒童、青少年獲 得必須、基本的支援,除物質提供外,亦為弱勢社的兒童及青少年提供社區服務。 為紓緩跨代貧窮,政府在 2008 年設立兒童發展基金,針對 10 至 16 歲的弱勢社羣 兒童,基金由家庭、私人機構、社區及政府合作推行,協助指導參加的兒童作出個人 發展規劃,鼓勵養成建立資產的習慣,及透過師友配對,令參加的兒童接觸到本身家 庭未能提供的環境和機會,擴闊其社交網絡。 在教育方面,現有的各項學生資助及貸款計劃,涵蓋學前兒童至專上教育程度的 學生及修讀持續進修課程的人士,因此,香港基本不存在因經濟困難而未能接受教育 的情況。為協助青少年的培訓、就業和個人發展,勞工處亦推行「展翅青見計劃」, 向 15 至 24 歲學歷在副學位或以下的青年人提供免費職前培訓及就業支援服務。此外, 職業訓練局亦提供多元化的課程,為青少年提供主流教育以外的升學機會。 參考: 1. Oxfam. (2016). An economy for the 1%. Retrieved from https://www.oxfam.org/ sites/www.oxfam.org/files/file_attachments/bp210-economy-one-percent-taxhavens-180116-en_0.pdf 2.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2016)。《2015 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取自 http:// www.povertyrelief.gov.hk/pdf/poverty_report_2015_c.pdf

4.5.2 貧富懸殊 貧富懸殊是不少發達經濟體正在面對的問題。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發達 經濟體的中游職位大量向外轉移,教育程度、技術水平不高者被迫轉職或失業,導致 中產階段縮小、貧窮人口增加、貧富懸殊加劇。(參見 1.1.5(i)段) 香港屬於世界上的高收入地區,據世界銀行數據,2015 年香港的人均 GDP 為四 萬二千餘美元,位於國際前列。但香港的貧富差距亦大,從八十年代以來一直上升,

72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2011 年香港的堅尼系數為 0.475(按除稅及福利轉移後住戶每月收入計算),在世界上 屬於偏高。從趨勢而言,處於收入分布兩端的住戶的百分比有所增加,中等收入住戶 的百分比則逐漸減少。較低收入家庭(每月收入低於 $10,000)的住戶數目佔總住戶數 目的百分比由 2001 年的 21.3% 下跌至 2016 年的 19.1%;較高收入家庭(每月收入 $40,000 或以上)的百分比同期由 21.4% 升至 31.2%;月入介乎 $10,000 至低於 $40,000 的家庭 的百分比同期則由 57.3% 降至 49.6%。 導至香港貧富懸殊的原因甚多,包括新移民的進入、經濟結構轉型、家庭規模縮 小等。新來港移民之中,教育和技術水平較低者佔多數,他們抵港後往往只能從事低 薪工作,令低收入家庭數目增加。八十至九十年代時的經濟轉型,製造業急劇萎縮, 金融和其他專業服務業迅速發展,加上勞動人口質素提升,進一步擴大了收入差距。 近年人口老化,家庭結構轉變,住戶人數減少,長者住戶的數目則增加,較低收入住 戶的數目因而上升,同時,由於兩名工作成員的住戶數目和高學歷家庭成員的比例都 增加,使較高收入住戶數目上升,進一步加劇住戶收入的差距。 在此背景下,中產階層的處境變得比以前艱難,在負擔房屋、醫療、子女教育、 自己的退休保障等方面、更為吃力。收入和財富的差距,會造成就業和受教育機會的 不平等,影響向上流動的機會,引發社會矛盾。因此,貧富差距問題已不如以往般單 純是個人或經濟問題,更多地屬於社會和政策問題。在這趨勢下,政府在社會財富分 配中的角色,顯得更為重要。香港政府在教育、醫療、房屋、社會福利等範圍提供的 服務,其實已擔負了收入再分配的功能,令不同階層的就業和受教育機會得到基本保 障。但由於香港一直遵從「大市場、小政府」和「積極不干預」的原則,認為自由市 場能對社會資源作出較佳的分配,對於政府是否應該進一步介入,還未形成共識,換 言之,還未能有效應對日益明顯的貧富懸殊問題。 參考: 1. 政府統計處。(2012)。《2011 人口普查主題性報告:香港的住戶收入分布》。 取自 http://www.statistics.gov.hk/pub/B11200572012XXXXB0100.pdf

4.5.3 社會流動 與貧富懸殊相關的發展是社會向上流動機會減少,其中青少年就業困難和在職貧 窮的問題尤其明顯。據統計處數據,在 2016 年第三季,20 至 24 歲青少年的失業率是 10.8%,遠高於整體失業率的 3.3%。除進入職場困難外,轉職率高、等候和尋覓工作 時間較長、較多從事兼職工作、升遷機會少、收入增加緩慢等,都是青少年就業的普 遍現象。香港的青少年普遍有不安、不滿情況,這和缺乏向上流動機會有關。

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因素

73

相似情形亦見於香港的少數族裔人士,據 2016 年人口統計,香港的非華裔人口約 為 584,000,佔總人口約 8%。他們的就業率雖然較高,但由於要撫養的小孩數量相對 較多,因而往往落入貧窮線之下。少數族裔的社經地位及中文語文能力,亦令他們較 難融入主流社會,加上本身傳統宗教的生活方式、不大重視婦女教育等文化因素,令 少數族裔脫貧和向上流動比較困難。政府的扶貧政策介入後,少數族裔的貧窮住戶和 貧窮人口雖然減少,但有兒童住戶的貧窮率仍遠遠高於全港的有兒童住戶。 參考: 1.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2015)。《2014 年香港少數族裔人士貧窮情況報告》。 取自 http://www.povertyrelief.gov.hk/chi/pdf/2014_EM_Report_Chi.pdf 2.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2016)。香港青年的收入,《二零一六年半年經濟報 告》。取自 http://www.hkeconomy.gov.hk/tc/pdf/box-16q2-c5-1.pdf 3. 政 府 統 計 處。(2017)。《2016 中 期 人 口 統 計: 簡 要 報 告 》。 取 自 http:// www.bycensus2016.gov.hk/data/16bc-summary-results.pdf

4.5.4 房屋問題 在 2016 年,香港有約 46% 的家庭住戶居住在公營屋宇 ( 包括租住房屋及資助出售 單位 ),另外 53% 在私人屋宇。自置居所住戶在家庭住戶總數中約佔 48.5%。 香港的公營房屋計劃,始於 1953 年石硤尾寮屋區大火後,由七十年代中後期開始, 政府先後推出居者有其屋計劃、租者置其屋計劃、重建置業計劃、自置居所貸款計劃、 可租可買計劃,及綠表置居先導計劃等。上述計劃除滿足市民的置業意願外,亦具有 一定的財富再分配作用,發揮了穩定社會的效果,此外,由政府提供帶有資助性質的 自置居所,能為中低收入家庭搭建置業階梯,促進向上流動;房屋一直是香港的重要 社會政策之一。 在私人房屋市場方面,近年受著本地經濟發展及外圍因素等影響,價格大幅波動, 對社會造成衝擊。在八十年代中期以降,隨著本地經濟起飛,市民對置業需求增加, 私人住宅價格逐步上升,炒賣及投機變得活躍,形成樓市泡沫。金融風暴加上沙士一 疫,令樓價在 1997 年至 2003 年急瀉,產生大量負資產,引發民怨。 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數據,2015 年私人住宅樓價較 2003 年上升 3.8 倍,租金上升 1.3 倍。香港多年以來存在新落成房屋不足的情況,引致樓價及租金脫離社會普遍負擔 能力,不少低收入家庭的居住環境惡劣。針對此局面,現屆政府推出長遠房屋策略, 希望透過增加土地供應,未來十年達到每年建二萬個公屋單位,以解決供求失衡問題, 同時將公營房屋在新增供應中與私人房屋的比例定為六與四。不過,覓地與建屋需時,

74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成效並非短期可見,至於在鄉郊覓地發展,又與後物質主義注重的保育價值觀相衝突, 因而面對很大阻力;種種複雜原因,令香港的房屋問題不易解決。 另外,經常被詬病的丁屋政策,是歷史遺留至今仍未解決的問題。 參考: 1. 運輸及房屋局。(2014)。《長遠房屋策略》。取自 http://www.thb.gov.hk/tc/ policy/housing/policy/lths/LTHS201412.pdf 2. Long Term Housing Strategy Annual Progress Report 2015. Retrieved from http:// www.legco.gov.hk/yr15-16/english/panels/hg/papers/hgcb1-335-1-e.pdf

4.5.5 新移民的社會融入 香港作為一個開放城市,新移民的進入很自然,亦一直如此。目前的新移民主要 有以下幾類。 一是持單程證到香港定居的內地居民,每天配額 150 名,由內地有關主管部門審 批。自 1997 年回歸至 2015 年年底,由此途徑到港的新移民約 879,000 人,其中絕大部 份(98%)為港人的內地配偶或子女。這些新移民是香港人口增長的重要來源,人數僅 次於香港出生的人口。 二是經由不同的人才吸納計劃來港工作和生活的新移民,主要為「一般就業政 策」、「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及「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三項。情況如下: 一般就業政策:海外人士具備香港所需而又缺乏的特別技能、知識或經驗,或 能夠對本港經濟作出重大貢獻,可根據一般就業政策申請來港工作。2015 年,共有 34,403 名海外人士根據此政策獲准來港。 輸入內地人材計劃:於 2003 年推出,採用與一般就業政策一致的審批準則,計劃 由推出至 2015 年年底,共有 83,685 名內地人士獲准來港工作。 優秀人才入境計劃:是計分制的移民計劃,每年限額 1,000 名,自 2006 年推行至 2015 年年底,獲分配名額數目為 3,305 名,主要是內地人士。 此外,政府在 2008 年推出「非本地畢業生留港 / 回港就業安排」,在香港完成學 位課程的非本地畢業生,可留港一年求職,受聘後即可繼續留港。截至 2015 年年底, 共有 51,463 名非本地畢業生獲批准根據此安排在港工作。 除以上經正式途徑來港的新移民外,香港尚有一批宣稱在本國受迫害,因而提出 「免遣返聲請」的外國人,主要來自越南、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印尼,香港入 境處在 2014 年對這些人士實施統一審核機制,截至 2015 年年底,有 10,922 宗免遣返

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因素

75

聲請尚待審核。由於聯合國《難民公約》及其 1967 年議定書並不適用於香港,這些聲 請者不會被視為「難民」,無論其聲請結果如何,都不可以在香港定居,他們或要返 回來國,或以難民身份被安排前往第三國。在港停留期間,聲請者不能工作,香港政 府向其提供生活津貼。 新移民有助補充勞動力,亦令社會更多元化,但新移民如何有效融入社會,是否 對公共資源做成負擔,一直受關注。據社會福利署數據,與新移居有關的福利開支只 佔很小部份,如至 2014 年年底,新來港人士(即居港少於七年)的綜援個案只佔全港 綜援的 5%。近年來,新移民的平均教育水平、家庭收入都有所提高。故香港社會大致 能有效讓新移民融入。

參考: 1. 入境事務處。(2017)。簽證。取自 http://www.immd.gov.hk/hkt/services/index. html 2. 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2016)。全面檢討處理免遣返聲請的策略,立法 會 CB(2)648/15-16(05) 號文件)。取自 http://www.legco.gov.hk/yr15-16/chinese/ panels/se/papers/se20160202cb2-648-5-c.pdf 3. 政 府 統 計 處。(2015)。《 香 港 統 計 月 刊:2015 年 9 月 — 2004 年 至 2014 年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統計數字》,取自 http://www.statistics.gov.hk/pub/ B71509FB2015XXXXB0100.pdf

4.5.6 家庭結構變化 香港家庭的規模與結構過去幾十年發生顯著變化,以往的「延伸家庭」消失,轉 變為以「核心家庭」為主,家庭成員數目減少,傳統較為複雜的人際關係(如連襟、 妯娌等)逐漸式微。這變遷對家庭成員的觀念、行為帶來影響,整體而言,個人受到 家庭的束縛減少,自由度增加,但個人也難於向家庭尋求援助,容易變得孤立。 同時,家庭類型趨向多元化,除了離婚或未婚懷孕使單親家庭數目增多外,單人 家庭、同居家庭、無子女家庭、同性婚姻家庭及收養兒童家庭等亦較以往普遍。傳統 家庭價值觀明顯改變,對於離婚、再婚、同居、不生子女等,社會愈來愈接受,家庭 內的兩姓關係亦趨於平等,但和從前比較,家庭的保護和支援功能相對弱化,個人在 成長、生活、事業發展上的需要,無法像從前般由家庭負責和承擔,轉而依賴社會, 於是,在諸如房屋、經濟保障、社會福利及服務等方面,需要公共政策更積極的介入, 換言之,政府的角色和作用變得愈來愈重要,財政和公共資源也要相應配合。

76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4.5.7 世代矛盾 不同世代的人在價值取向、思維方式、行為習慣有所不同,甚至出現矛盾和衝突, 這在現代社會很常見。如何劃分世代,難有準則,現在流行「戰後嬰兒潮」一代(二 戰後至大約 1964 年出生)、「X 世代」(約在 1965–1979 年出生)、「Y 世代」(約 在 1980–2000 年出生,或稱「千禧世代」)及「Z 世代」(約在 2000 年後出生)等說法。 亦有以每十年作區分,如「七十後」、「八十後」及「九十後」等。這些世代所處的 社會背景(如戰爭、經濟狀況)、教育狀況、家庭結構、科技環境等,都會對該世代 的人做成影響。 對當代社會而言,隨著經濟發展和物質生活較為豐盛,人們從追求基本生活需求 轉為更關注生活質素、社會公平、個人自由、環境保護等較抽象議題。面對這種價值 觀的變遷,公共政策及其制定過程需要作出相應調整。 世代差異亦涉及跨代公平的問題,此即隨著經濟發展而引來的代價如環境污染、 資源消耗等,後代被迫要承受和面對,由於此背景,「可持續發展」現在已成為共識, 但基於實際利益,真正的可持續發展還是難以達致,例如對於如何治理空氣污染、全 球暖化,爭議仍大,政策空間相對有限。 現代科技尤其是互聯網、社交媒體的發展,令世代矛盾更形尖銳,新世代受惠於 新科技和網絡,個人的「微權力」不斷增大,傳統權威則弱化,精英階層的社會影響 力降低,政府權力、制度與秩序容易受到挑戰(參見 1.1.6 節)。 香港的世代矛盾符合現代社會的一般情況,但由於城市化和開放程度高、資訊發 達,新舊世代的矛盾顯得特別尖銳,在一些政治、社會議題如國家與身份認同上容易 做成撕裂(見以下 4.6 節)。

4.6

身份認同與價值取向

4.6.1 國家與身份認同 香港居民以華人為主,「中國人」、「香港人」兩種身份本來沒有分別,即使在 英治時期,這兩重身份也互相兼容,但香港回歸以來,兩者顯得逐漸分離,甚至互相 排斥,愈來愈多人自視為「香港人」而非「中國人」,這趨勢在年青一輩中尤其明顯, 不少社會科學研究又以此二分對立概念進行調查,人為地將這兩種身份的距離拉闊。 香港居民比較明確地形成一種本土身份意識,大約在八十年代,當時由於和內地 隔離和缺乏往來,香港又經歷了經濟起飛和民生改善,居民普遍形成一種歸屬感和優 勢感,這種身份意識隨後在中、英有關香港主權回歸的談判中進一步加強。香港回歸

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因素

77

後,「一國兩制」的落實和香港、內地的緊密聯繫,本來應該可以促使身份認同趨向 融和,但結果卻相反。當中原因,相當複雜,不易理清,但和以下情況有關。 由於歷史和現實原因,香港社會有強烈的恐共、拒共、抗共以至反共傾向,回歸 以來,在「兩制」提供的政治空間和西方強勢文化和價值觀的影響下,此傾向得以繼 續加強,政客也往往借題發揮,擴大矛盾,以爭取支持,令香港、內地的鴻溝擴大。 隨著內地經濟的快速發展,前來香港旅遊、購物、消費的內地人大量增加,對部份地 區香港居民的日常生活做成衝擊,而香港的相應配套工作又跟不上,導致矛盾愈來愈 尖銳,於是,激進份子在「本土主義」的口號下,發動排斥內地的行動,甚至訴諸暴 力和提出「香港獨立」的主張。香港的排外行動又引來內地民眾的反感,兩地的對抗 情緒,變得嚴重。結果,從前本來不是問題的國家和身份認同,現在成了香港內部、 香港和內地之間的重大爭論。

4.6.2 社會內向化 作為國際都會,香港一直高度向外開放,密切關注外部世界的變動和這些變動對 香港的影響,但近年來香港人的國際視野逐步縮窄,對於香港作為國際都會所具備的 優勢、所擁有的機會,關注也愈來愈不足,外向型思維倒退,內向型的心態則加強, 這在年青一輩中尤為明顯。香港的媒體愈來愈以本地消息為主,整個社會的眼界和視 野變得狹小局限,如對中國政府提出的「一帶一路」如此重大的發展戰略,香港的反 應也相當冷漠。這種社會內向化的趨勢和本土主義、排外情緒互為因果,對於香港未 來的發展,是很不利的因素。

4.6.3 核心價值 對於香港社會的「核心價值」問題,港人高度關注,時有討論,但對於核心價值 包括什麼內容,則人言言殊,缺乏共識。大致而言,「自由、人權、法治、廉政、司 法獨立、新聞和言論自由」等,是最常被提到的核心價值,但也有人認為應包括「開放、 多元、務實、持平」等,沒有定論。甚至有人從負面角度提出香港的核心價值其實是「中 環價值觀」,即過份重視經濟發展、物質、效率和功利,缺乏思想、精神層次的薰陶 和文化的啟迪,沒有取得平衡。 所謂核心價值,是社會經長期努力而形成的基本信念,需要好好守護,不能破壞。 香港社會得以安定繁榮,香港能夠繼續成為國際金融和商業中心,相當程度上建基於 這些核心價值。不過,近年來香港社會日益分化,內部對抗激烈,甚至不惜以暴力解 決矛盾,已形成的核心價值能否保存,漸成問題。

78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第二部份

未來形勢與趨勢 上文即第一部份臚列了近八十個影響香港未來發展和變化的因素,對這些因素, 我們個別作出觀察,比較靜態,但這些因素會互相踫撞衝擊,因而產生加強、抵消、 變異等種種不同情況,我們從我們對香港社會的認識出發,試圖綜合這眾多因素,將 未來的可能變化從五個方面作出考察,即新科技的發展、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變化、 國際局勢、中國內地和香港內部,希望探討和預測這五個方面未來的趨勢和發展,時 間則以二十五至三十年為限。換言之,我們相信這五個方面的變化將塑造出香港在 二十五或三十年後的面貌。此為下文即第二部份的內容。

1 新科技

我們討論未來趨勢,選擇以科技作為第一個題目,原因是近數十年來的科技發展, 令人嘆為觀止,人類文明正進入一個新時期,所有社會都受到深刻影響,香港自然不 例外。 科技一直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動力,並因應科技的進步,可以劃分出漁獵、農 業、工業等不同歷史階段。但最近一波的科技發展,情況顯得特別,其速度之快,滲 透之深,波及之廣,在短短幾十年間大幅度改變了生活的面貌、人類的行為以至經濟 的運作,其對政治和社會的影響,亦日益呈現,可說是一種「顛覆性」變化。對於這 個剛到來的歷史新時期,有「數碼文明」、「網絡文明」、「信息文明」等不同說法。 本章以之為主題,著重探討其對政治體制和社會結構帶來的衝擊。

新科技發展的若干特點 從大約半個世紀前的計算機技術開始,科技在最近幾十年取得了連串重大突破, 如今已形成一套龐大而成熟的資訊和通信技術,推動了自動化(automation)和人工智 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發展,再配合互聯網和電腦、智能手機等終端工具, 成為了一個完整體系,滲透到日常生活和經濟活動的每個環節。過往的科學發明成果, 會延續、應用一段長時間,才被取代或更新,但當今科技發展的形態是迅速升級和替 換,新技術、新產品、新程式層出不窮,令個人、機構以至社會都要不斷調整和適應。 與過往一樣,科技發展帶來了新機遇,這是令人欣喜的一面,但也帶來了新挑戰, 這是我們今日需要應對的情況。對個人而言,新科技拓展了無限的空間,提供了難以 窮盡的可能性,令生活更方便和充實,交往更容易和頻密,行動更自由和快捷,學習 更多元和有效,方方面面,數之不盡。與此同時,個人亦陷入科技的網羅中,成為被 操縱、被塑造的對象,難以反抗。對經濟運作而言,新科技引發了無限的新創造,帶 來了各種商機,生產效率大幅提升,新產品日新月異,新企業不斷湧現。與此同時,

82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原來的產業和組織大量被淘汰,從業員要適應新技術和生產方式,不少工種消失,形 成就業問題。新科技帶來的衝擊,現在還在開始階段,難以全面描述。 新科技的發展,令原來的經濟結構出現根本變化,生產從工業製造的實體經濟, 轉向以數據、信息為核心的知識型經濟,研發的投入大,技術成份高,對勞動力的需 求則下降。順應此結構的企業,迅速成長,並伴隨全球化的發展,擴展其生產和營銷 的領域,短短幾十年間,形成了幾個產值大得近乎天文數字的跨國集團。新科技的發 展,也改變了資本主義體制的國際分工,形成了一套新的產業鏈結構,掌握了核心技 術的國家,得到最大的利潤和回報,產值較低的生產程序和原材料供應,則外移到相 關成本較為低廉的地區,這是過去數十年全球化的局面,新科技在這一發展過程中發 揮了重要的催化作用。上述國際分工的背後,反映了科技力量的高低,也反映了國家 力量的強弱。掌握高新科技的企業和國家,在未來的國際經濟、政治中將掌握支配權。 對於當代科技如何影響、塑造社會成員尤其新世代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我們將 在之後的一章分析。下文從宏觀角度,集中討論新科技對現代社會和政治帶來的主要 衝擊。

新科技對社會、政治的衝擊 新科技形成了很多新產業、新工種,擴大了創業的可能性和機會,催生了大量 新企業,提供了很多新就業機會,但幾十年下來,一些令人擔憂的現象也逐漸明顯, 尤其在一些生活水平本來較高的經濟發達地區。隨著經濟結構向知識型轉變,舊有的 諸多工種消失,就業的整體數量減少,出現勞動力過剩的情況,並逐漸引致收入和貧 富差距擴大、一般民眾的生活長期得不到改善、製造業工人以至中產階級向下流動, 社會分化和對抗因而加劇。隨著自動化和人工智能的繼續發展,這些情況會愈來愈明 顯,如何提供就業和保障民眾的生活,成為當今社會的嚴重問題。這是否只是短期現 象,新科技繼續發展下去便能產生足夠的工作機會令問題得到解決?對此目前尚無定 論,但即使是過渡性現象,看來也會經歷一段相對長的時間,才能重新達到某種平衡。 展望將來,政府有需要加大介入,提供有效的保障網,令社會得以適應就業不足的局 面,並朝向新的生活和工作形態過渡。方法之一,是設立「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制度,同時配合相應的教育、娛樂、文化政策和措施,令國民得到基本 生活保障,並在此基礎上,尋求發揮其興趣及所長,創造收入或作出貢獻。這涉及經 濟成果如何分配的根本性問題。歐洲一些國家已開始探討全民基本收入制度的可行性, 這也許是風氣轉變的先兆。全民基本收入制度有不少負面作用,例如會打擊謀生和上 進的積極性,以及帶來沉重的公共財政負擔。以香港社會「小政府、大市場」的傳統,

未來形勢與趨勢

83

難以接受這樣一種制度,但此制度在西方開始受到關注,反映了在新科技的衝擊下, 人類社會必須為未來的褔祉找尋出路。 終端工具尤其是智能手機的普及,配合社交網絡的發展,引發了「微權力」現象, 分散的個體和由少數成員組成的群體,輕易發聲和形成影響力。就民主政治而言,這 是進步的表現,體現了公民權力,但代價也日漸明顯,此即經長期而形成的各種權威 力量難以保持,原有的精英群體逐漸不受重視,各種既定的社會規範受到挑戰,其結 果,就是社會的維繫力減弱,政府的管治愈來愈困難,出現一種「失序」的狀況。「微 權力」現象在年輕一輩特別顯著,以香港為例,三十歲大概是分水嶺,此年齡之下, 基本屬於「網絡世代」或「手機世代」。如何應對新生代的衝擊,成為現代政府面臨 的問題,香港也不例外,還因為香港內部存在的一些特殊矛盾,局面顯得格外嚴峻。 網絡特別是社交媒體的興起,引發了兩個現象。其一,催生了幾個超級企業,產 值龐大,用戶數以億計,而且遍及各地,成為足以影響、抗衡甚至顛覆國家政權的力量, 這些企業收集使用者的「數碼足跡」,形成大數據,又可以影響以至操控使用者;其二, 使用者經由網絡組織起來,在虛擬世界快速連結成為特殊的虛擬群體,形成力量,影 響公共政策和政府運作,包括發放難以核實的消息,設定議題,煽動情緒,影響甚至 製造民意。選舉制度深深受到這種網絡活動的衝擊,基礎被動搖,這情況現在已變得 明顯。一直以來,民主政治理論都假設投票是選民的「理性決定」,是衡量有關因素 之後的結果,但網絡、新媒體的發展衝擊了這假設,選舉結果愈來愈受網絡活動左右, 「情緒」大大蓋過「理性」。由於網絡世界並無疆界,跨境的影響力也就很容易發揮, 網絡活動因而成為國際政治的一個組成部份。香港近年的選舉,便明顯反映這情況。 如何應對此局面,如何建立對網絡的有效管理,成為現代政治的新課題。 網絡、社交媒體的動員能力極強,已經催生了新形式的社會運動,「阿拉伯之春」 可說是個經典例子。網上倡議、討論區、眾籌等新媒體手段,向社會運動輸送了強大 的能量,而且往往以極高的速度蔓延,令政府措手不及。有效監察民情變化和追蹤民 意動向並適時回應,防止敵對力量經由網絡動員和進行破壞,成為現代政府的重要任 務。 新科技將人類文明推進一個新階段,其中以網絡帶來的衝擊最為矚目,長遠而言, 此衝擊造成的社會結構弱化和世代矛盾,更為令人擔憂。網絡催生了「微權力」,削 弱了個人對群體的依賴和互動,虛擬世界侵蝕了家庭、學校、社團等實體組織對個人 的維繫力,「宅男、宅女」現像即此情況的反映,「身份政治」成為新趨勢,階級、 國家,宗教等的影響力減退,「個人」和「群體」愈來愈分離。如此發展下去,互不 相連、缺乏凝聚力的散漫個人,成為社會的主體,這些個人的物質和情感需要,難以 從現在我們所認識的群體得到滿足,這樣的社會將會是個什麼面貌,實在不容易想像, 如何對這樣的社會進行管治,成為新問題。至於世代之間的矛盾,也會愈來愈尖銳,

84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這主要源自網絡的快速更替,某一代人形成的習慣和行為方式以及由此建立的價值觀, 很快便被取代,傳統智慧不再受到尊重,世代間的差異和距離突出,引發的矛盾和紛 爭愈來愈多,社會和諧難以維持。這趨勢已經逐漸顯露,香港也不例外。 新科技對社會、政治的衝擊還在形成和顯露中,以上數端,只屬較為顯著者,將 來的變化,肯定更多和更巨大。思考香港前景,這是我們需要關注的一面。

有關香港的幾點觀察 作為一個高度發達的城市經濟體,新科技的使用在香港非常普遍,例如據調查顯 示,香港人平均擁有多於四部的智能手機,超過內地、南韓和美國。以上關於科技發 展和衝擊的討論,基本對香港適用,但由於香港的具體情況,又有若干獨特問題值得 考慮。 香港的經濟結構已發展到以服務業為主,新科技的衝擊,主要見諸「去中介化」, 即原來由人手處理的程序,會被科技取代,有關從業員的原有技能,也就再無市場價 值。這是發達經濟體的普遍問題,社會必須面對,解決的辦法,一方面是尋找經濟的 新增長點,從而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另方面是給予救助,包括向被淘汰行業的僱員提 供生活保障,以及協助這些僱員獲取新的技能,重新就業。這兩者都不是新事物,但 如何更有效地實行,有廣闊的制度創新空間,很多新措施、新辦法可以嘗試。香港由 於經濟規模細小,公共財政狀況良好,市場運作靈活,有較佳條件面對和克服。 至於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這涉及原有產業如何結合和運用新科技進行升級和轉 型,以及孕育、形成新產業的問題。香港在朝向知識型經濟發展方面,近年有若干成 功例子,但遠遠未形成集群效應,企業的研發開支只佔本地生產總值比例約 0.7%,遠 低於發展水平相若的鄰近地區。對於發展高科技和將高科技應用到現有產業,香港具 備一定條件,包括擁有相當的科研力量,容易吸引外來人材,資金充足,市場成熟, 以及和深圳毗鄰等。但參考其他經濟發達體的經驗,香港若發展知識型經濟,要考慮 由政府較主動地介入,形成目標明確的產業政策,從而帶動有關發展。香港自回歸以 來,在產業政策方面有過若干嘗試,但在「小政府、大市場」的固有思維和傳統的制 肘下,成果有限。香港政府在 2015 年成立了創新及科技局,朝產業政策的方向邁出一 大步,但能否引領社會形成新共識,帶動經濟的升級和轉型,則有待觀察,如何克服「路 途依循」的阻力,會是關鍵。 展望未來,香港可以在現有基礎上,結合新科技,發展成為本地區的「智慧城市」 和「宜居城市」。香港面積小,人口集中,城市化程度高,基建設施完善,如果能作 適當規劃和投入相應資源,將科技運用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智慧城市」和「宜

未來形勢與趨勢

85

居城市」是能夠實現的目標,建立這樣的發展方向,也有利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這 不能依靠市場力量,需要政府主動的介入和引導。

2 價值觀與生活方式

新世代在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上和年長一輩有重大差別,這現象現在已非常明顯, 這些差別也開始衝擊社會穩定和政治秩序,其影響估計會持續並擴大,現有的制度和 規範能否有效應對、吸納、化解這些衝擊,成為當代社會的新問題。這是我們探討未 來發展時,選擇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作為第二個關注主題的背景。 目前的情況和歷來的「代溝」或「世代差異」有共通之處,但也有重大分別,分 別主要見諸三方面。其一,新世代冒起的速度很快,往往十餘年甚至幾年已形成一個 世代,所謂「八十後」、「九十後」、「○○後」即指這情況,有關說法雖然不一定 準確;其二,世代與世代之間的差異愈來愈大,甚至有水火不容的情況;其三,居於 社會主流地位的世代,容易被新冒起的世代挑戰,往往陷入被動。這可說是近數十年 來出現的新局面。 那麼,再發展下去,幾十年後新生代成為了社會的主體和主流時,將會是什麼面 貌?以香港為例,不少研究已經指出,三十歲是個分水嶺,三十歲前和三十歲後這兩 個群體,在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上呈現顯著的不同。再過三十年,現時十歲、二十歲的 小童、青年屆時將為四十、五十歲,成為了社會的主體,他們將會帶來什麼變化?將 要面對什麼問題?這是值得關注和探討的。 生活方式、價值觀的形成和轉變,離不開所屬的經濟、社會環境。目前香港的情況, 和經濟、社會條件大致相若的發達地區接近。我們以此為背景,先臚列目前顯著可見 的變化,再而探討形成這些變化的動力,並尋求香港的獨特之處。未來的發展,估計 會延續現在這些清晰可見的軌跡。

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顯著變化 就經濟發達地區的情況而言,我們嘗試將有關變化歸納為以下六個方面,香港基 本上屬於此一類型。 其一,重視環境保育,追求可持續發展。 此價值觀現在已基本成為社會共識,少有異議,但年輕一代的獨特處,在於將環

88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境保育提升到近乎最優先的地位,即使犧牲其他方面的發展,亦在所不惜,因而在具 體實務上往往和居於主流地位的社群發生矛盾和衝突。 此價值觀逐漸成為主流,可說是經濟發展到達一定水平之後的自然結果。工業化 的早期,因為成本原因,往往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到了一定階段,不得不改變。社會 成員因為經濟發展,物質條件得到改善,特別是中產階級逐漸壯大後,對生存環境日 益關注和有所要求,保育也就成為共識。但保育有社會和經濟成本,不同群體的利益 考慮也就不一樣,在「保育」和「發展」的矛盾之間如何取捨、如何平衡,一直難有 定論。這其實不是新問題,當代社會的變化,在於新一代傾向將保育提升到前所未有 的高度,甚至將不同意見視作不道德,因而激化矛盾。 從重視環境保育、追求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出發,引申出林林總總的政策倡議和生 活形態,前者包括重建城鄉平衡、保護文物古蹟、反對「大白象」基建項目、發展低 碳城市、要求改善空氣和食水質素、發展共享經濟、推動生產者責任制等;後者包括 減少消費和浪費、參與物料循環再造、投身有機種植,以至保障動物權益等。這些主 張和行為,在香港已經流行,將來肯定會持續和更為普遍。 其二,講求公平公義,要求社會保障。 此價值觀可說源於經濟發展中「增長」與「分配」的矛盾。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 有關的個人、群體會要求更好地分享成果,要求縮小收入、財富的差距,並將就業、 教育、醫療、住屋等視為基本權利,社會有責任予以保障,十九世紀在歐洲開始形成 的社會主義和社會政策,即淵源於此。當今社會的獨特之處,在於市場經濟在過去幾 十年的全球化浪潮下,企業實現了「利潤最大化」,但提升民眾福祉的「滴漏效應」 沒有出現或者效果微弱,在職者的收入差距擴大,貧富更趨懸殊,中產階級人數收縮, 因而引來對現有經濟制度的普遍不滿,強化了對公平公義、社會保障的要求。與此同 時,科技的快速發展令不少工種被淘汰,就業不足的前景引發憂慮,而且愈來愈嚴重。 從講求公平公義、要求社會保障的理念出發,也引申出種種政策倡議和生活形態, 包括反對霸權和壟斷、提倡公平機會、保護弱勢社群、支持社會企業、改革稅制、擴 大再分配等,較新的主張,是建立「全民基本收入」。近年民粹主義在北美、歐洲的 興起,是此趨勢下令人矚目的現象。香港由於有「小政府、大市場」的傳統,講求公 平公義、要求社會保障的強烈程度不及西方社會,但也愈來愈受重視,新一代的年輕 人更往往將之作為「核心價值」,從道德層次提出有關訴求。 其三,擺脫傳統家庭模式。 從工業化開始,家庭結構經歷了重大演變,主要表現為遲婚、晚育、家庭成員減少、 跨代同居情況也減少等。到了當代,不婚、不育愈趨普遍,並出現一人、單親、同性 結合等新形式家庭,同性婚姻又尋求法律承認和要求政府提供保障,生育率繼續下降,

未來形勢與趨勢

89

老齡化情況嚴重,這些都成為經濟發達地區的共同現象,香港可說是亦步亦趨,只是 由於傳統的力量還比較強大,有關蛻變還沒有發展到西方社會的高度。 新一代在這種家庭結構模式轉變的背景下成長,形成的倫理關係和觀念自然和上 一代有重大差別。家庭對個人的教化功能和約束力減弱,個人從家庭能夠獲得的物質、 精神支持也減少,其顯著影響,是個人主義情緒更趨強烈,對長輩的尊重和服從程度 下降,社會責任心也減弱,科技的發展,又進一步強化這種傾向,長遠而言,人際聯 繫愈趨薄弱,社會凝聚力難以維持,現有的管治方式也因應需要調整。香港已經開始 面對這樣的局面。 其四,向新工作形態過渡。 隨著經濟結構的轉型,對於工作的形態也就發生變化。新工種不斷湧現,僱員 要不斷掌握新技術和適應新環境;工作的穩定性下降,轉換行業、企業變得普遍。網 絡、新科技的發展,令工作形式更為多元化,自僱、居家工作、自由工作者的比例增 加,這些新工作形態提供更大的個人自主和創造空間,形成所謂「零工經濟」(gig economy);但急速的轉變也帶來焦慮。網絡和新科技同時令創業的成本大為下降,知 識經濟亦為創業帶來無窮的可能性,形形式式的初創企業不斷湧現,新世代對於運用 創意創業,較為熱衷。這些發展趨勢,現在已經相當明顯。 面對工作的態度,新世代也和上一輩有差異,社會富裕後,溫飽已非首要,精神 滿足、實現自我更為重要。價值觀在這方面的變遷相當顯著。 對於「工作」,未來的局面現在還難以預見。自動化和人工智能的發展,可能促 成「無就業社會」(jobless society),工作不再作為生活資料的來源,愈來愈多人依 賴公共權力獲得基本保障,這是悲觀的預測。但科技發展也可能令人們不需上班、不 需進入企業即能完成工作,束縛減少,變得更自主和自由,這是樂觀的預測。新世代 正在面對的,是快速轉變,充滿機會,但前景並不明朗,焦慮因而難免。 其五,新生活形態。 在富裕環境成長的新生代,生活的形式和目標與上一輩顯著不同。他們對物質 的嚮往減少,較為重視精神滿足,樂於將環境保護融入日常生活。消費繼續,但較多 通過消費呈現自我和個性。家庭的束縛弱化,自主空間更多,可以自由地追求個性 化的作息。抱持抗拒主流、去中心化的態度,重視選擇和多元化,相應地也重視社 區文化和聯繫,同情弱勢和小眾群體。新經濟的發展,更加強了這種生活傾向,孕 育了諸如網購、網上社交等新習慣。近數十年西方社會的「新紀元運動」(New Age Movement)很能反映這種生活取向。 新生代的生活,和網絡密切相連,網絡令其生活變得豐富充實,但也削弱了社會

90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紐帶,令其變得「原子化」,失去真實的群體歸屬。網絡令個人獲得了「微權力」, 但網絡也有龐大的操控能力,令個人無從擺脫。這種種矛盾,正在新生代的日常生活 中呈現。 其六,不滿現狀,抗拒建制。 年輕人被社會主流吸納時,往往呈現一種「逆反文化」(counter culture),這是 歷來的現象。但在網絡影響下成長的新生代,情況比較特殊,主要是不滿現狀的情緒 廣泛蔓延,形成整整一代人反權威、反精英、反建制的態度,這種態度經過社交媒體 的「迴音廊效應」(echo chamber effect)而加強,形成社會的不穩定因素。全球經濟 一體化進一步令之變得嚴重,特別是 2008 年金融海嘯的發生,暴露了跨國企業、金融 機構的貪婪和不負責任,引發全球各地廣泛的民粹主義,普羅民眾對經濟社會精英、 對現有政治經濟制度不再信任,這和新生代不滿現狀的態度互相結合。 不過,雖然不滿情緒普遍蔓延,但至今看來仍流於情緒宣洩性質,沒有形成能夠 廣泛動員群眾的理論和組織力量,和十九世紀時以產業工人為對象的社會主義思潮和 運動不能相比。但網絡的宣傳、動員能力強大,以新生代的不滿情緒為鋪墊,不少事 件可以迅速發酵,形成風潮,這是當今社會面對的新局面。

誘發的因素和動力 一代人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形成,和他們所處時代的經濟、政治、社會狀況息息 相關。對於新生代上述的情況,我們認為以下因素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些因素互相交 織,形成了一代人的基本傾向和態度。 其一,後物質主義思潮。 此名詞由美國學者 Ronald Inglehart 在七十年代提出,雖然受到一定爭議,但至今 仍有相當強的解釋能力。所指是隨著社會邁向經濟富裕,人們在價值觀的優次選項會 逐漸由追求經濟安全和基本物質生活需要,轉向重複個人表達和較為抽象的生活質素, 包括反對污染、提倡公民權利、重視言論自由和多元意見、要求在工作崗位和社區事 務上有更多自主權、反對「非人化」社會等。西方社會經歷了二戰後幾十年的恢復和 發展,大約在七十年代興起這種思潮。香港在時間上較遲,但現在三十歲以下的世代 基本屬於這種傾向,代際變化和差異相當明顯,他們看待「發展」的角度與商界、政 府有明顯的分歧。香港近年發生的一些社會抗爭事件如 2010 年的「反高鐵運動」,主 要和這種思潮有關,參加者亦以新生代為主。和後物質價值觀有關的主張和倡議,在 選舉候選人的政綱中也非常普遍。

未來形勢與趨勢

91

這種思潮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不追求體制的重大變革,對抗性不是很強,政府 在施政方向上作適當調整,能夠將之消化和吸納,但處理不善,會導至民眾尤其年輕 一輩對政府的信任下降。同時,後物質價值觀的主張容易和其他政治性質的力量相結 合,形成對建制和管治的較大衝擊,目前香港正發生這樣的情況。 其二,新科技和社交媒體的影響。 新科技帶來的社會衝擊,我們在上一章已經討論過,新生代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 形成,和此一背景關係密切。在網絡世界很容易發表、鼓吹和動員,近乎不受限制, 也沒有什麼代價,是一種特殊的「微權力」。新生代愈來愈依靠網絡取得資訊和知識, 思維方式明顯和上一輩不同,對傳統智慧和既有規範的信任、尊重下降,削弱了教師、 學者、社會賢達、宗教領袖等的地位和認受性。新科技、新媒體給予了新生代極大的 自由和空間。但與此同時,新科技也逐漸改變就業市場,令不少工種消失,職業呈兩 極化情況,總體就業機會很可能減少,競爭更趨激烈,令新生代對前景感到憂慮,引 發他們對生活基本保障的更強烈訴求。 其三,資本主義的發展。 二次大戰後,資本主義經歷了幾個階段的發展,從七十年代開始,新自由主義盛 行,重視市場力量,推崇自由貿易和投資,剛好結合同期中國的開放改革,帶動了一 次新的全球性生產分工,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享受了長期的增長和繁榮,但這一 波發展中的問題和矛盾也逐漸暴露,其中最嚴重的負面影響是工作、收入和貧富趨向 兩極化,財富分配呈 M 型轉變,中產階級嚴重受到威脅,弱勢群體進一步被邊緣化。 同時,金融活動蓬勃,資本主義的信貸系統利用虛擬資本進行交易,令價格大大偏離 原有價值,形成資產泡沫,引發周期性危機。2008 年的「金融海嘯」可說是個分水嶺, 全球經濟自始進入低增長期,需求萎縮,生產下降,債務危機常態化,失業率上升, 當中以歐洲地區的失業情況最為嚴重;同時,伴隨著工作崗位遷移至新興經濟體和自 動化、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發達地區的職業崗位趨向短期化、零散化,大大削弱了 經濟安全感,其中以中至低收入群組受到的打擊最大。 新一代面對和身處的,就是上述的環境,對現狀的不滿和對前景的憂慮,引發他 們反建制、反精英的民粹傾向,要求政府更積極的介入以進行財政再分配,並訴諸反 移民、排外等行動。同時,也引發他們對現有政治、經濟體制正當性的懷疑,進而追 求符合他們理想的公平和公義。這趨勢現在才開始不久,估計會繼續發展並更為壯大。 香港的情況也大致如此,制度革新、促進公義、社會保障等成為新世代關心的議題。 其四,冷戰結束後的「普世價值」。 冷戰結束後,社會主義失去吸引力,資本主義的一套論述幾乎成為唯一的道理,

92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日裔美國學者福山甚至一度提出「歷史的終結」說法。這一套論述進一步將其「自由、 平等、公義、人權、民主、法治」等內容提升為「普世價值」,認為放諸四海而皆準, 並以之衡量不同政治、社會體制的正當性,形成由西方發達資本主義經濟體尤其是美 國掌握的「軟實力」。近年,隨著東亞地區和中國的繁榮和發展,開始出現東方價值 觀、「中國模式」等論述,但仍未形成氣候,無法抗衡。新生代就在這樣的視野中成長, 缺乏參照和對比,思維單一,難以孕育理想主義和對人類社會前景的宏大憧憬。此情 況近年稍有變化,主要是資本主義本身出現危機,體制的正當性開始受到質疑,但由 於沒有替代性的其他選擇,引發一定程度的迷惘、疑惑、無所適從情緒。本來深受「普 世價值」薰陶的新生代,其思想狀況未來如何變化,還有待觀察。

香港的獨特之處 以上的討論,以西方發達地區的新生代為對象,至於香港的情況,大體與之相符, 但不完全一致。香港一直是華洋雜處的地方,殖民地體制將西方的一套引進來,包括 意識形態和生活方式,還因為其殖民統治而居於強勢地位。華人社會則以傳統中國文 化和生活為主,形成上、下層兩套有一定分隔的體系。但隨著經濟發展,香港愈來愈 深入地融入西方資本主義發達經濟體的範圍,有關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也愈來愈與之 接近。故此,上文對新生代的有關觀察和分析,對香港亦基本適用。但 1997 年香港回 歸後,成為中國的一部份,此一新增的「中國因素」逐漸令情況變得複雜,這主要表 現在政治方面。中國推行開放改革後,雖然已在經濟上成為資本主義全球生產體系的 一部份,但在意識形態層次仍然堅持社會主義,政治體制上也沒有接受西方的一套, 還因為地緣政治和國家利益的原因,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處於對立甚至對抗的關 係,香港成為這種博奕的交匯點。香港社會一直有反共的傳統,此傾向隨著冷戰結束 後普世價值的傳播,令新生代特別抗拒社會主義中國。發達地區的新生代,普遍有「不 滿現狀、反抗建制」的取向,香港則添增抗拒甚至敵視中央政府的態度,並相應地突 出本土利益和地方身份,兩方的互信無法有效建立,影響到香港政府的管治,這可說 是香港的獨特之處。

小結 本章試圖觀察和掌握新生代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這兩者在未來還會不斷變化, 社會主流力量會對之有所影響,經濟環境的轉變也會產生重大作用。與上一輩相比較, 新生代在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上已經呈現出相當不同的一套,他們會逐漸成為社會的主 體部份,探討香港的未來發展,我們要關注新生代在態度和取向上的可能變化和影響。

未來形勢與趨勢

93

3 國際形勢

預測未來二、三十年的國際形勢,難度很大,如果要求預測得準確,更近乎不可能。 2001 年 9 月 11 日,美國遭遇恐怖襲擊,世界形勢為之一變;2008 年發生金融海嘯, 環球經濟陷入嚴重危機,餘波至今仍在;去年 6 月 23 日英國進行公民投票,結果決定 英國退出歐盟,引發的影響,到現在還難以全面評估。這是過去十多年發生過的若干 國際重大事件,之前幾乎沒有人預見到,同樣道理,未來二、三十年國際形勢會出現 什麼「拐點」或「顛覆性變化」,也是難以預測。 不過,也不是沒有先兆可尋。重大事件在什麼時候和以什麼形式發生,當然無法 說得準,但誘發這些事件的背後趨勢和結構性動力,還是有一定跡象。再以上述三事 為例,冷戰結束後,美國建立了全球覇權,其地位看來無可動搖,但肯廷頓(Samuel Huntington)早在九十年代中便提出「文明衝突論」,認為下一階段的對抗和衝突,將 來自不同文明之間無法調和的基本信仰和價值觀,在這背景下,極端思想容易滋長, 由於力量對比懸殊,恐怖襲擊成了弱勢一方的可用戰爭新形式,「九 ‧ 一一」不過以 極為觸目的方法宣示了這種衝突的來臨。2008 年金融海嘯前,高槓桿的投機活動已顯 得逐漸失控,全球經濟體系出現史無前例的金融膨脹,泡沫爆破近乎無可避免。至於 英國脫歐,背景是歐盟十多年的迅速擴大,內部整合困難,各國之間發展水平的差異 引發連串危機,同時,成員國原來享有的主權亦受到歐盟侵蝕,一直存在疑歐傾向的 英國終於發生脫歐的決定。故此,雖然我們無法預測重大轉折事件的發生,但對於相 關的宏觀變化和趨向,還是可以進行偵察和評估。 現在我們粗略地以二十五至三十年為期,估計一下從現在至 2045 年前後,香港將 處於一個什麼樣的國際環境中。換言之,是從香港的角度出發,評估對我們可能有重 大影響的環球變化。

未來三十年的國際格局 我們估計,在未來三十年,美國的影響力和今日相比雖然可能有所下降,但仍然 是主宰世界的超級強國。美國在二次大戰後建立、冷戰結束後全面鞏固的環球霸權地

94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位不會發生根本動搖,硬、軟實力仍將遠在任何其他國家或政治集團之上,國際社會 治理將繼續以美國為中心,世界經濟將繼續以美元為主要的貿易和結算貨幣,這是基 本可以預計的格局。 對於美國的盛衰,目前有兩種評估,一是認為其霸權其實建立不久,會維持一段 長時間,二十一世紀基本上還是「美國世紀」,雖然美國現在面對國內外不少問題, 但都不足以動搖其霸權地位,美國的實力仍遠在其他國家或政治集團之上;另一種評 估認為美國已從高峰開始滑落,內部的經濟、社會問題愈來愈嚴重,外部則受到中國、 俄羅斯、回教勢力的挑戰,世界格局從現在的一極朝向多極發展,國際秩序將發生深 刻變化。不過,即使我們傾向後一種說法,也難以認為二、三十年後美國會被迫全面 退居第二線,其領導全球的地位被另一股力量取代;更何況如果真的出現這樣的徵兆, 美國的精英階層和政治領袖會全力反撲,衝突甚至戰爭的風險將會大增。故此,可以 基本認定,未來二、三十年的世界仍然在美國的主宰之下。 不願受美國控制,並且有一定能力向其領導地位提出挑戰的,目前只有中國、俄 羅斯這兩國和伊斯蘭勢力。中國的情況我們在下一章分析,這裡只需說明,即使中國 的「和平崛起」策略開展順利,二、三十年後也只是在經濟規模上能夠和美國分庭抗禮, 在政治、軍事、科技等硬實力方面和美國的距離依然相當大,談不上平起平坐,軟實 力則更遠遠不如。相反,如果中國的「和平崛起」策略進行得不順利,或者美國遏制 中國崛起的種種努力包括運用戰爭手段有效,則二、三十年後中國對美國不構成重大 威脅。至於俄羅斯,雖然擁有豐富天然資源和可觀的軍力,但經濟實力薄弱而且困難 重重,地緣政治環境吃虧,因為要恢復在東歐地區的舊有影響力,還要面對美國領導 的西方世界抵制和圍堵,難以發展,因而只能對美國的霸權形成有限的局部抗衡。至 於以亞洲內陸和中東為中心的伊斯蘭世界,在人口、信仰、資源和地緣政治等方面都 具備相當條件,足以形成龐大的勢力,但美國一直以來對伊斯蘭世界實施的分化策略 非常成功,為數眾多的伊斯蘭國家無法團結,在可見的將來難以出現像六十年代時埃 及這樣子可以號召伊斯蘭或阿拉伯世界的國家,目前發展前景較佳的伊朗、土耳其兩 國,由於種族、言語、歷史背景,不可能擔當伊斯蘭世界的領袖。故此,可以基本認定, 未來三十年美國霸權要面對的挑戰相對有限,美國具備條件,可以確保其超級強國地 位不受動搖。 至於人口及經濟規模都可觀的歐盟,和美國之間歷來只有利益分歧,在價值觀方 面並不衝突,在未來二、三十年,歐盟要面對眾多複雜的內部問題,包括人口老化因 而經濟動力不足,福利開支龐大以致政府負債嚴重,歐盟迅速擴張之後要設法維持內 部平衡等,此外,吸收移民本來是歐洲國家解決勞動力不足的方法,但近年外來移民 的規模和成份卻成為西歐的負擔和難題;再加上英國脫歐,歐盟在未來有自顧不暇的

未來形勢與趨勢

95

情況,甚至有解體的危機,故此不可能在國際社會擔當領導角色。至於脫歐之後的英 國,要經歷一段探索期,才能找到新出路,對國際大局的影響非常有限。 其餘的印度、非洲、澳洲、拉丁美洲等國家或地區,當然也是國際社會的重要成 員,未來也肯定有不少變化,其中印度由於具備龐大潛力,有條件發展成為區域強國, 但總體而言,這些國家或地區對國際總體格局的影響比較有限,從香港的角度出發, 基本上可以將之略過不論。 故此,對於未來二、三十年的國際形勢,可以如此估測:不會發出根本性變化, 世界仍將圍繞美國運轉,力量對比只出現局部和有限的調整,美國的影響力比起現在 可能有所下降,但仍將主導世界。對香港而言,這樣的格局也有好處,即現有的國際 秩序將基本延續,局勢大體保持穩定,如果出現動盪的話,也會是局部和短期性質。 至於衝突和戰爭的問題,我們認為中國的判斷比較準確,即現今國際社會追求的 目標是和平和發展,衝突和戰爭雖然不可免,但會局限在個別地區,規模也在可控範 圍之內。 在這樣子的全球格局之下,香港鄰近地區的可能變化反而值得我們格外關注,特 別是東盟十國。此地區人口眾多(東盟人口超過六億),市場及勞動力龐大,自然資 源豐富,經濟增長可觀,在全球貿易中所佔份額會愈來愈大,雖然東盟在國際政治中 只具有次要角色,但經濟發展潛力巨大,對未來二、三十年的香港具有特殊意義,這 一點下文將再論及。 在上述的宏觀考察後,我們將進一步分析,看看在這樣的國際格局下,有那些重 要趨勢將對香港未來的發展產生影響,這可以分為經濟與金融、政治與軍事,以及社 會與文化等三方面探討。

經濟與金融 香港自我定位為「亞洲國際都會」(Asia’s World City),其中以作為全球主要金 融中心之一的角色最為重要;由於香港的對外開放度極高,國際經濟、金融的變化必 然波及香港,影響我們的未來發展。從目前可見的趨勢來說,香港未來要面對以下幾 個情況。 其一,全球經濟進入低增長期,估計環球 GDP 未來每年平均增長只在 2% 左右, 部份地區和國家(如西歐、日本)可能更低,此一「新常態」會維持多長時間,難以 預測,但如果全球經濟無法找到新的動力,則低增長的情況難以改變。回顧上一階段 世界經濟的繁榮和高增長,很大程度得益於全球經濟一體化所啟動的自由貿易,令資 金、原料、商品、人才的跨境流動限制減少,龐大的廉價勞動力被世界經濟體系吸納, 引致國際生產分工優化,商品生產擴大,企業利潤增加。但一體化的紅利已逐漸枯竭,

96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全球經濟進入周期性調整,一體化下生產規模的擴大引致大幅度的產能過剩,發達地 區的人口老化又進一步導致有效需求不足,除非出現新的增長點,否則國際經濟只能 在低水平的增長中前進,此趨勢已相當清楚。 2008 年金融海嘯後,多個主要經濟體推行量化寬鬆政策,但人為的貨幣擴大投入 只能令金融體系在大波動之後重新趨於穩定,對實體經濟沒有什麼作用,美國、西歐 的復甦至今仍遙遙無期,中國作為世界經濟的火車頭,在「十三 ‧ 五」規劃(2016–2020 年)中,也將年均 GDP 增長降至 6.5%。在低經濟增長的前景下,對消費品和服務的需 求自然減少,以致製造業收縮、天然資源開發放緩,總體而言,環球經濟前景難以樂觀。 此局面對外向型的香港相當不利,幾個支柱行業包括貿易、物流、服務和旅遊, 都會受到影響,收入和利潤減少,就業情況變得嚴峻。 那麼,未來會否出現新的增長點,令世界經濟復甦和進入新周期呢?在這方面, 受關注較多的是創新科技的發展和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 目前各主要經濟體都大力投資創新科技,這對提升生產力和推動經濟結構轉型有 積極意義,但創新科技基本上只對大企業和個別國家有利,對擴大商品生產的作用很 有限,對就業甚至有消極影響,因而無法帶動世界經濟進入新的增長周期。潛力較大 的是推動發展中國家進行基礎建設,特別是東南亞、非洲、南美洲的道路、港口、機 場、電力、供水等,基建有助這些國家開發、輸出原材料和產品,並帶動輕工業發展, 令這些國家融入國際經濟體系,發達經濟體也因此而得以消化過剩的產能和資金。但 西方國家和企業由於諸種原因難以在這方面積極投入(政府因債務負擔而無法主導, 企業不能克服風險評估和利潤前景),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符合發展基建的需要, 但剛起步,很多不明朗因素有待解決,對其前景存在樂觀、悲觀兩種不同估計。故此, 目前依然看不到世界經濟出現強而有力的新增長點。換言之,較現實的估計,是未來 十至二十年的世界經濟仍處於低增長的狀況中。 不過,也不必過於悲觀,經濟變化有周期性,以人類的聰明才智和努力,未來早 晚會找到出路,一些現在尚未明顯的潛在因素會成為增長動力,例如眾多新興經濟體 的中產階級正在快速擴大,這在中國、東南亞、印度尤其顯著,估計未來二、三十年 這些地區和國家約有二十億人進入中產階級行列,對有關商品和服務形成重大的有效 需求,刺激經濟增長,過往「東方生產,西方消費」的世界經濟格局,會逐漸改為「全 球生產,全球消費」。此外,亦有研究指出,各發達經濟體如果能通過修改法例和推 行適合的社會措施釋放女性的就業潛力,將令發達地區獲得重要勞動力,有效克服人 口老化問題,製造新的有效需求,提高經濟增長。當然,這些構想現時還在理論層次, 要克服很多實際困難才能付諸實行。 在上述環球經濟前景偏於黯淡的背景下,對香港來說,更值得關注的是鄰近地區 的未來發展,這主要指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地區。在這方面,情況比較有利。未來中國

未來形勢與趨勢

97

GDP 的預期平均年增長雖然降至 6% 左右甚至更低,但以中國經濟現在已達到的規模 而言,這其實是不錯的增幅,可以維持可觀的有效需求,而且產業會繼續轉型和升級, 中產階級人口持續增加,會引發對商品和服務的很多新需求,經濟活力仍能保持。東 南亞地區尤其東盟未來在經濟和貿易方面亦會有重大增長,香港運用自身已有的基礎, 加上近水樓台的便利,應能從中獲益。香港與東盟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已經進入最後 階段,成功後能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在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中,東南亞是重 要的組成部份,如果香港能成功與中國大陸的努力結合,積極開展對東南亞的商貿來 往和基建發展,經濟收益必定很大。 以上是對未來環球經濟前景的觀察,對香港而言,由於進入低增長期,不利因素 較多,但周邊環境則仍然相對有利。 其二,是全球金融體系未來能否維持穩定、會否爆發危機的問題。席捲全球的 2008 年金融海嘯發生以來,主要經濟體通過推行量化寬鬆和收緊法例對銀行和金融機 構加強監管,令金融體系穩定下來,高風險投資引發系統危機的威脅,暫時得到抑制。 但根據過往經驗,金融危機再次爆發的可能性還是不能忽視。經過了幾十年世界性的 金融膨脹,國際上的游資和熱錢極多,在全球化之下,這些資金的跨境流動更為容易, 長期的低息環境繼續誘發投機活動,在這樣的背景下,危機再次爆發的機會依然很高。 加上現在世界經濟高度融合,局部的危機很容易擴散和蔓延。至於誘發危機的具體原 因,則難以確定,在目前能預見的範圍內,西方國家長期累積的嚴重債務,以及量化 寬鬆造成的資產價格飈升,都是難以解決的結構性問題,可能經由泡沫爆破的形式引 發危機。至於危機的嚴重程度,受諸多環境因素影響,現在無法預見。 國際金融危機如果爆發,香港難免被波及。在這方面,較有利的因素是香港應對 危機的經驗比較豐富,銀行和金融體系健全,人民幣的在岸和離岸市場有效分隔,故 此即使受到危機衝擊,還是較有條件克服和復原。不過,如果金融危機發生時又出現 不利並持續的政治、社會事件如恐怖襲擊、暴力抗爭、嚴重疫症之類,則投資和消費 信心動搖,令經濟陷入衰退,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復甦。 其三,全球化進入轉折階段,貿易保護主義升溫,令世界經濟前景蒙上很大陰影。 大約從八十年代開始的全球化,令發達地區、新興經濟體尤其是勞動力充足及低廉的 中國和印度,以及以出口自然資源為主的國家,都蒙受其利,但幾十年下來,也在發 達地區引起嚴重的社會問題,即預期的「滴漏效應」沒有出現,就業職位減少,中產 階級收縮,一般民眾的生活長期得不到改善,貧富懸殊擴大,這種情況在美國尤其明 顯,結果引發普遍社會不滿,民粹思潮浮現,所謂「1% 對 99%」的誇張說法是此趨勢 的反映,從而形成一股抗拒全球化的力量,政客、政黨向之附和,於是引發出保護主義, 打擊自由貿易。全球化目前已進入調整期,下一步如何發展,存在「優化」和「抵制」

98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兩種不同取向,前者希望通過成立自由貿易區等方式,繼續推進全球化,後者則主要 見於民粹傾向和保護主義。 對於香港而言,保護主義當然是非常不利的因素,其危害則視乎保護主義的蔓延 有多廣;當中的有利因素,是全球經濟畢竟已高度融合,難以逆轉,保護主義措施既 不能改善西方國家的經濟狀況,也不能改善一般人民的生活,只對舒緩民眾情緒有若 干作用,長遠而言,無法持續。不過,在思考香港未來發展時,西方國家的保護主義 是否繼續擴大,還是要關注。 在此背景下,尚需注意西方國家面對中國在態度上的變化。中國 2001 年加入 WTO 後,經濟迅速增長,短短二十年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擁有龐大的外匯貯 備,綜合國力加強,可說是在全球化過程中獲得了最大紅利的國家。也因為這樣,引 起了西方國家政治和精英階層的疑懼,恐怕全球化進一步發展的話,最大的好處會繼 續被中國佔去,這種疑懼在美國尤其明顯。這種對抗、抵制中國的傾向,對香港未來 的發展有相當不利的影響。

政治與軍事 在國際政治範圍,對於香港未來發展的最大憂慮,是中、美兩國的對抗趨於嚴重, 甚至出現軍事衝突。 冷戰結束後,美國成為了主宰世界的唯一超級強國,沒有任何對手可以與之抗衡。 仍然不放棄共產主義的中國,本來很容易成為美國下一個打擊對象,但「九 ‧ 一一」 恐襲後,美國將軍事力量投放到中東回教地區,經濟上則通過全球化,希望將中國吸 納入資本主義體制,並由此而令中國的政治、社會制度產生根本變化,逐漸成為自由 民主陣營的一員,於是,中美進入基本上互利共贏的時期,雙方之間的矛盾退居次要 地位。但二十多年下來,情況並沒有依照美國的意願發展,中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的 同時,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沒有動搖,依然堅持自身的信念和制度。當中國上升為世界 第二大經濟體,發展勢頭又顯得愈來愈強勁時,美國終於認識到中國的潛在威脅,開 始調整外交和軍事策略,重返亞太,其目的非常明顯,就是要遏制中國的「和平崛起」, 將中國視為主要對手,中美兩國關係於是轉而朝向競爭、對抗的方向發展,此變化今 後將深刻影響國際局勢。 對於和美國對抗帶來的風險,中國的領導層一直保持清醒頭腦,至今仍基本沿襲 鄧小平的「韜光養晦」路線,以「和平崛起」為國策,努力尋求和美國建立「新型大 國關係」,繼續推進以經貿為中心的多方面往來,擴大共同利益,增強互信,同時致 力管控雙方的分歧和矛盾,避免對抗。如果目前的和平局面能長期維持,總體而言對 中國有利,中國憑藉不斷增強的經濟力量,將能縮小軍事、科技等方面和美國的差距。

未來形勢與趨勢

99

對於這種力量對比的變化,美國的精英階層顯得焦慮,「盡力遏制、製造麻煩」很可 能會是美國未來對華策略的大方向。如果中美陷入嚴重對抗,香港將處於極其不利的 境地,但也非常被動,沒有什麼影響力可以發揮,基本上只能接受。如果對抗日趨嚴重, 會令香港信心動搖,引發資金外流和移民潮,導至經濟衰退、社會動盪,這是相當可 怕的境況。 一直有「中美難免一戰」的說法,但經過二十多年的互利共贏關係,中美之間的 共同利益很多,在中國方面繼續努力經營下,共同利益今後還會擴大,軍事對抗對任 何一方來說,代價都極大,不能不謹慎。故此,我們認為兩國之間爆發大規模戰爭的 可能性還是比較低,起碼在可見將來情況如此。不過,在中國經濟「走出去」的戰略 部署下,中國在海外的利益迅速增加,外交、軍事必然要相應配合,提供有效保護, 和美國的磨擦和衝突因而難免。如果美國的對華政策亦進一步朝「盡力遏制、製造麻 煩」的方面發展,則局部的軍事衝突可能發生,美國也許不必直接介入,通過鼓動、 推使其盟國特別是日本和南韓,或者和中國有地緣政治對抗關係的國家如越南採取行 動,從而令中國陷入困難。中國周邊目前存在戰爭風險的地區為東北亞朝鮮半島、東 海(焦點是釣魚島主權和東海油田)、台灣海峽和南海等四個區域,美國在這些區域 都有重大影響力。基於現在的武器水平和科技發展,如果發生局部戰爭,形式會與過 去不一樣,很可能是一種「網絡戰爭」,高度依賴科技力量,人命傷亡相對較低,歷 時也可能較短,但緊張局面會維持一段長時間,令人心虛怯,經濟受損,需要長時間 才能恢復。 不過,雖然戰爭風險不能排除,但不宜將之誇大,中美雙方都明白戰爭的高代價, 雙方的政治領導層都會謹慎應對,局面失控的可能性還是比較低。小規模或意外性質 的衝突即使出現,也能受控,損害有限,對於香港未來而言,這是相對有利的前景。

社會與文化 冷戰結束後,以美國為中心的西方價值觀統領全球,其基礎是強調市場規律的資 本主義自由經濟,和以人權、法治為立足點的自由民主體制,美國將之推崇為「普世 價值」,掌握了話語權,形成龐大的軟實力,在非西方國家和地區大力推動「民主化」。 二十多年下來,有一定成績,但也遭遇很大挫折,不少進行民主化的國家政治混亂、 社會動盪、經濟停滯不前,與此同時,美國和西方雖然經濟上有所增長,但財富分配 愈來愈不平均,大企業和精英階層得到最大利益,中產階級和基層民眾的生活水平沒 有提高甚至倒退,引發廣泛的抗議,「普世價值」甚至開始受到本國國民的懷疑。雖 然如此,自從蘇聯、東歐解體,共產主義退潮之後,世界上不再存在一套與西方價值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100

觀競爭的政治、經濟理論,話語權仍然由以美國為中心的西方掌握,什麼是合理的經 濟制度和政治秩序,有關的標準都來自西方的一套論述。 中國正在嘗試擺脫西方這種意識形態上的霸權,近年提出「中國模式」、「中國 方案」等說法,追求「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文化自信」,但有關的論述 還在初步階段,內容遠遠談不上完備和充實。對於非西方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論述 雖然開始展現一定的吸引力,但主要還是在經濟發展的成就方面,政治、社會層次的 主張未形成共識,說服力不足,在國際社會的影響甚為有限。達到現在的經濟發展水 平後,中國不追隨西方、堅決走自己道路的信心愈益加強,有關的論述會繼續發展和 豐富,但展望未來二、三十年,話語權基本上仍在西方,難以出現根本變化。 在這背景下,香港可說是處於一種分裂狀態,即社會主流的意識形態屬於西方陣 營,嚮往西方定義的「普世價值」,信服西方的一套論述,肯定西方的制度,以之為 標準;但在現實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層次,則愈來愈融入中國的體制,形成一種意識 和現實不協調的狀態,此狀態必然引致民眾心理上的不平衡,香港也容易成為西方意 識形態滲透、顛覆中國的平台,因而影響香港的社會和諧和穩定,對於香港的未來發 展,這是相當不利的因素。

小結 總結以上分析,我們思考香港未來發展時,可以以下國際局勢作為基本背景。 整體大局上,美國的主導地位將繼續,國際秩序基本保持不變。我們認為這種可 能性較大,這對香港亦較有利,即穩定大體能維持。另一場景是美國的霸權地位受到 中國崛起的挑戰,中美對抗和衝突趨於嚴重。我們認為這種可能性較小,如果出現此 情況,對香港相當不利,因為會嚴重改變現狀,引發很多不明朗情況,至於香港如何 準備和應對,非本文所能討論。 對於戰爭和和平的問題,我們的判斷是未來二、三十年和平能夠基本維持,這對 香港自然較為有利。至於中、美陷入軍事對抗甚至戰爭,我們認為可能性較小,如果 發生這樣的情況,香港將處於極不利的處境,被動而又難以應對。 如果上述關於未來和平局面能夠維持的判斷可靠,接下來可以在此背景下考慮經 濟增長、金融和貿易三個問題。 對於經濟增長,我們的判斷是世界經濟很可能處於低增長的局面,時間多長,難 以估計。同時,我們估計世界經濟未來二、三十年能夠找到新增長點的可能性比較小, 這兩者對作為高度開放經濟體的香港很不利,至於應對方向,則可考慮加強和中國大 陸、東南亞的融合,這兩地區未來的發展前景較佳,香港也在地理環境、歷史和人文 等方面具備優越條件,有利融合。

未來形勢與趨勢

101

對於國際金融,我們主要關心金融危機未來能否得到有效遏制,這難以估計,如 果只是爆發小型和局部危機,以香港的條件,有能力應對。至於大規模甚至全球性危 機,則香港必被波及,受害程度則難以估計,只能不斷通過建全自身金融體系以增強 抗震能力。 對於國際貿易,我們認為自由貿易能基本維持,如果「一帶一路」策略得以順利 開展,全球貿易還會有相當程度的增長。這種場景的可能性較大,對香港也較有利。 至於保護主義蔓延、擴張,引至全球貿易收縮、衰退,我們認為此可能性比較小,但 也不能排除,此情況對香港自然不利,但香港也不是沒有能力應對,可以通過加強與 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地區的經貿關係,分享其發展紅利。 在價值觀、意識形態方面,我們估計以「普世價值」為號召的西方意識形態未來 仍將主導全球,香港仍受其影響,和中國大陸的矛盾依然繼續。但隨著時間變化,中 國的論述和價值觀亦有所發展,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增加,有可能在香港逐漸成為主 流。這種轉變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如果發生這樣的轉變,對香港有利,可以減少和內 地的矛盾,促進和諧。

4 中國內地

估算或預測中國大陸未來的發展和變化,難度極大。1987 年時,中國的改革開放 起步不久,人均生產值約 250 美元,在世界排名 120 至 130 之間,是個貧窮落後的農 業經濟體。當時不會有人預想到,三十年後的今天,中國竟然變成了世界工廠,經濟 總體規模升上全球第二位,人均年生產值約 8,000 美元,成為中等收入國家。同樣道理, 估測此後三十年中國的面貌,無論知識多麼充實和想像力多麼豐富,也不可靠。和其 他國家相比,中國有三點很特出:國家規模大、社會複雜性高、政治透明度低,於是, 要掌握中國的實際情況已經不容易,要預測前景就更困難。一直以來,談論或研究中 國都難免流於瞎子摸象,所作判斷,有時顯得極端,例如一方認為形勢大好,一方認 為中國行將崩潰。 不過,對香港來說,國家的變化和我們息息相關,思考香港的未來時,不能不首 先衡估中國大陸的變化。至於衡估的範圍和方向,則可聚焦如下:中國大陸未來的變 化肯定極大極多,但我們不必無所不包大小無遺,只需從香港出發,集中關注對香港 長遠發展會產生重要影響的變化,當中的核心問題,其實主要涉及三方面,即經濟上 未來會否保持發展、政治和社會上會否保持穩定,以及在外部環境上會否保持和平。 如果上述三者都能朝積極方向推進,對香港的未來當然很有利,若經過衡估,這三者 可能逆轉,則香港便要作出應變準備。 下文將以二十五至三十年作為一粗略的時間框架,估計一下國家在經濟、政治、 社會和外部環境等方面可能出現的變化和發展。

經濟 對於中國來說,能否保持經濟發展至為關鍵,會直接影響政治和社會的安定。過 往三十年由於經濟快速增長,民眾普遍受惠,政治和社會穩定得到有力保證。和其他 國家相比,中國政府對經濟發展的依賴程度更高。 經過長時間的高速發展後,中國經濟現在進入了「新常態」,特徵是 GDP 增長放 緩,目前降至每年 5% 至 7% 之間,此相對低的增長速度肯定會持續一段時期,增長率

104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還可能進一步下降,中國政府將要面對比前嚴峻的就業、企業負債、財政收縮等壓力。 過往中國經濟的增長高度依賴對外出口尤其是對發達經濟體的出口,現在全球增長放 緩,需求疲弱,再加上保護主義抬頭,中國經濟不得不進行結構性調整,改變過往主 要由投資、出口帶動的增長模式,同時克服因人口老化而逐漸消失的人口紅利,中央 政府提出要「推行全面深化改革」,正是由於此背景。 目前中國經濟面對不少困難,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否會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政 府對此有清醒的認識,並已積極面對,「十三 ‧ 五」規劃將創新驅動定為國家最重要 的發展策略,推出諸如「科技創新 2030」、「中國製造 2025」等連串部署,尋求通過 高科技的投入、研發和應用以及多方面的創新,帶動經濟轉型、升級,這和過往台灣、 南韓的成功經驗相仿,而中國龐大的內部市場和相對完整的工業體系也提供了有利條 件,估計中國有能力擺脫「中等收入陷阱」,通過調整結構,保持經濟的活力和持續 增長,這勢頭在高新科技、產業結構等方面已開始顯現出來。 中國經濟目前存在一連串和金融運作有關的問題,包括人民幣幣值波動、資金外 流以及債務負擔等,其中債務包括地方政府債和企業債,企業債又大部份屬於國有企 業負債,實質上等同政府債務。這些問題如果惡化,會嚴重影響實體經濟。不過,這 些問題都在可控範圍之內,政府亦已採取措施積極應對,由於中國社會的高貯蓄率、 政府的財政能力和龐大貯備,估計有良好條件克服上述問題,因此而引發系統性危機 的可能性相當低,對此我們可保持審慎樂觀。 中國政府認為開放改革現已進入「深水區」,要解決連串的「深層次結構矛盾」, 其成敗將影響中國經濟未來的興衰。中國的改革,重心是擴大市場配置在經濟運作中 發揮的作用,經過數十年的轉變,市場的角色現在已大為加強,但中國經濟仍有重大 的計劃成份,長官意志、人為誤判引發危機的可能性不能排除,這種政策失誤的先例 過往出現過,其中以金融體系的潛在風險最大。目前中國政府重視市場體制的完善化 和強調各種監管,目標是要減少發生系統性危機的可能性,是否有效,尚待觀察。 「一帶一路」倡議在 2013 年提出後,現已進入落實階段,配套措施如亞投行、絲 路基金等已次第建立,中國希望通過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互惠和合作,輸出以 基建帶動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的發展經驗,達到互利共贏、雙邊受惠,而中國充沛的 資金、產能、技術、人才和經驗為各種計劃的推行提供了有利條件。「一帶一路」是 潛力極大的發展策略,如果進行得順利,中國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將大為提升,香 港自然也能從中受惠。不過,這策略也面對巨大的地緣政治風險,不明朗因素很多, 進行得不順利的話,會成為中國經濟的沉重負擔。前景如何,有待觀察。 雖然要面對諸多困難、風險和不可知因素,但如果將中國經濟放在全球環境來看, 觀感和判斷很可能不一樣。和各主要經濟體特別是幾個發達經濟體相比,中國的問題 相對少得多,而解決問題的條件則好得多,這包括中國沒有外債的負擔,外匯貯備龐

未來形勢與趨勢

105

大,國民的儲蓄率高,內需市場潛力雄厚,政府的主導作用和貫徹政策的能力強大, 有充份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手段對經濟進行調控、刺激等等。在這連串有利條件的前提 下,對於中國經濟前景,我們可以保持審慎樂觀的態度。 因應中國經濟的轉型,刺激內需、發展服務業、提升產品質量以擴大對外貿易將 會是未來的發展重點,中國鄰近區域尤其是東南亞地區的經濟前景也能與之配合,香 港具備優越的條件,可以從上述幾方面的發展中受惠。 雖然增長放緩,但中國經濟總量仍將逐漸加大,一般估計,中國大約在 2030 年前 後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伴隨此發展,中國已經開始更主動及積極地參 與國際商貿規則的制定,爭取更大的影響力和話語權。不過,這當中也潛伏風險和危 機,隨著經濟擴張和「走出去」策略,中國在海外的利益會愈來愈龐大,必須發展相 應的外交、軍事手段以提供保護,在此背景下,引發國際衝突、紛爭的機會也增多。 香港作為中國一部份,很難置身事外。 就香港而言,除了考慮中國經濟未來的宏觀變化外,亦需關注鄰近區域的發展, 其中廣東省及深圳和香港的關係尤其密切,廣東現正努力促進產業升級,深圳則已經 成為高新科技的核心地區,規劃香港的未來發展時,如能與此兩地配合、相融,將會 受惠。港、深邊界河套地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計劃於 2025 年開始運作,加上高鐵、 港珠澳大橋等形成的交通網,香港和華南城區有條件形成經濟、生活一體化的格局。 作為此段落的總結,我們對中國經濟前景可粗略作樂觀、悲觀兩種場景的估算。 如果能保持相對穩定的經濟增長,未來中國的政治和社會安定將會有所保障,對香港 而言,這是好事。由於中國具備諸多有利條件,出現此樂觀場景的可能性較高,這是 我們的評估。倘若如此,可以推想,二、三十年後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從 以出口帶動增長轉為依靠龐大的內需,服務業超過製造業,成為經濟最大環節,「一 帶一路」順利開展,中國在國際貿易中享有較現在大得多的主導權,人民幣成為重要 國際流通和交易貨幣,地位僅次於美元,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接近「兩個一百年」所 描述的目標。有了這樣的背景襯托,香港的繁榮和發展自然也有保障。至於悲觀場景, 從目前判斷來看,雖然發生的機會較低,但也不能排除。此即中國的經濟結構調整不 成功,政策出現重大失誤,國民對前景缺乏信心,資金外逃,或者由於國際衝突,中 國和環球經濟陷入衰退,增長消失,就業惡化,政府財政困難。倘若如此,二、三十 年後的中國雖然仍然是世界最大經濟體之一,但很可能和如今的拉丁美洲國家一樣, 發展停滯,動力缺乏,貧富懸殊加劇,政治和社會安定難以維持。在此背景下,香港 只能謀求自保。 真實的情況,很可能介乎樂觀和悲觀兩種場景之間,我們可以憑想像力,構思有 關的細節和多種可能性。考慮香港的未來,不妨以這樣的景像作為參考。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106

政治 對香港來說,政治上最需要關注的是中國未來能否保持局面穩定,這對香港的影 響極大。「維穩」是中央政府近年的重要目標,對之投下巨大的努力和資源,這其實 也反映了不穩定因素確實存在,不能輕視。 中國政治的核心問題,是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未來會否出現變化。在過去約三十年, 共產黨完成了從革命黨向執政黨的轉變,但不容許競爭的一黨執政局面未來是否能長 期維持,很成疑問。從目前情況看,大致可以認定,中共的執政地位在可見的將來仍 然相當隱固,社會上不可能出現挑戰、動搖其管治的力量。中共穩固的執政基礎,主 要源於以下四方面: (一) 幾十年來成功推動開放改革,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令廣大民眾得到實惠, 國力的加強和國際地位的提升也令國民感到自豪; (二) 從反貪腐開始,進而從嚴治黨,再進而強調依法治國,對執政黨自身進行了 深度的整頓; (三) 施政上積極掌握民眾意向,並迅速回應,解決民眾關心的問題,換言之,是 主動朝「民意政府」(responsive government)的方向發展; (四) 由上而下、直達社會基層的黨政系統既能夠監控社會,又能夠高效率地執 行、貫徹既定政策和措施。 故此,雖然在國際上被視為極權、專制、缺乏合法性,但在中共統治下,政府強 而有力,局面穩定,如果將來在政治上出現問題的話,較大可能是出自中共內部,或 者由於領導層的分歧,或者由於中共主動改變政治體制以尋求合法性和群眾支持,而 非因為體制內形成了強大反對力量。 習近平主政以來,中國政治的一個明顯變化,是提出帶有民族主義性質的論述, 形成「兩個一百年」、「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等遠景作為奮鬥目標, 這既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官方意識形態瓦解之後出現的理論、理想真空,也發揮了動 員國民、凝聚民心的政治作用。不過,民族主義有流於情緒化的危險,一旦受煽動, 難以管控,面對愈來愈複雜的國際環境,中央政府處理民族主義一直非常慎重,極力 避免事故。 一個長期受到關注的問題,是中國會否以西方的自由民主體制或「普世價值」為 參照,走上「民主化」的道路,倘若如此,一定程度的政治波動將難以避免。推行改 革開放之後,有一段頗長時間中國內部曾經出現一股鼓吹民主化的聲音和力量,國際 社會也與之配合,推波助瀾,但這股力量現在進入低潮,近乎偃旗息鼓,對大局無甚 影響。究其原因,主要因為近數十年來中共的統治有效而有力,難於挑戰,而近期西

未來形勢與趨勢

107

方幾個民主大國出現危機,暴露了體制上的缺陷,這從側面打擊了民主化的主張。故 此,從目前情況來看,現狀將會持續,西式的民主化短期不會發生。至於一、二十年 後的局面,則較難預測,民主化的呼聲如果再冒起,可能因為以下幾個原因: (一) 政府的經濟、民生政策重大失誤,動搖管治的合法性; (二) 隨著經濟發展,中產階級壯大,言論自由、保護私產、議政參政、憲制改革 等訴求愈來愈強烈; (三) 外力作用,包括西方的滲透和影響,民眾對外交往增加之後引起的價值觀變 化等。 在此背景下,香港的角色相當尷尬,價值觀上香港偏向西方的自由民主體制,「一 國兩制」也提供了香港實行此體制的空間,但一旦中國大陸開啟此方向的民主化進程, 政治波動難免發生,香港不得不面對政治不穩定的局面,情況顯得兩難。 根據以上觀察,可以基本肯定,在可見的將來,中國現在的體制應能保證政治的 穩定,沒有什麼社會或外部力量足以令之動搖,但最大的不明朗因素在於政治領導層 內部,原因是中國政治的人治因素仍高,制度化尚未發展成熟,領導層的內部運作由 於透明度低,外間難以估測,如果出現分歧甚或分裂,可能外溢並影響全國政局。事 實上,自習近平主政以來,已成功瓦解過幾個威脅中央安全的集團(薄熙來、周永康、 徐才厚、令計劃),可以想像,如果當時瓦解得不成功,則今日的中國政治恐怕是另 一番面貌。未來三十年,中國會經歷三次最高領導層的更替(2022 年的中共二十大、 2032 年的二十二大、2042 年的二十四大),會否因為人事變動而引致政治不穩,有待 觀察。 整體而言,中國的政治體制雖然不符合西方倡導的「普世價值」並且不朝這方向 發展,但能夠保證局面穩定,最大的不確定性存在於政治領導層之內。因此,對於未 來二、三十年,我們可以作樂觀、悲觀兩種場景的估測。樂觀場景是從嚴治黨得到落實, 中共的管治繼續發揮高效,中央政府按照規定每十年和平完成高層領導更換,維持連 續性,政局穩定,依法治國進展順利,經濟繼續發展,民生繼續改善,公民權利得到 愈來愈有效的保障,「兩個一百年」的目標有望達成;這樣的場景,對香港維持安定 繁榮自然較為有利。至於悲觀的場景,最大可能是中共最高層發生分歧或分裂,無法 形成集中和強有力的領導,從嚴治黨、依法治國出現逆轉,貪污腐化重新蔓延,民眾 不滿,政府訴諸強制性措施進行「維穩」,言論自由被嚴厲限制。如果是這樣的場景, 香港雖然因為「一國兩制」而不致被直接捲入,但可以想像,還是無法置身事外,香 港民眾對內地會變得愈來愈抗拒,安定繁榮較難保障。 至於實際情況,很可能介乎兩者之間,受諸多具體因素影響,不容易確定,如果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108

以二十五至三十年作為時間框架,我們估計最初的十年較接近樂觀場景,之後的局面 較難預測,有可能朝悲觀場景的方面發展,但非必然。

社會 伴隨經濟的急速發展,中國社會在過去二、三十年也發生了近乎翻天覆地的變化, 規模之大、程度之深,可以用以下一組數據顯示:1978 年時,內地的城鎮常住人口為 1.7 億,佔全國總數 18%,其餘的八成多居住在農村;到了 2015 年,城鎮常住人口增 至 7.7 億,佔全國 56%,同期的城市數目也從 193 個增至 658 個,建制鎮從 2,173 個增 至 20,113 個。這樣大規模的人口轉移,可謂史無前例,也就必然對就業、住房、交通、 治安、教育、醫療、城市管理等方面形成巨大的壓力。種種不平衡和矛盾現象的出現, 無可避免,其犖犖大者,有地區和城鄉差異擴大、貧富懸殊加劇、環境惡化、公共服 務與需求脫節等。這樣的社會背景容易引發群眾事件以至動亂,過往三十年卻沒有出 現大範圍的動亂,這可說近乎奇跡。從香港的角度出發,我們最為關心的是內地未來 能否繼續保持這樣子的基本社會穩定。 過往二、三十多年的發展情況顯示,雖然問題層出不窮,但中央和地方政府應對 並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迅速提高,一度非常嚴重、深受群眾關注的若干問題如三農、 社會保障、就醫、貧窮等,現在都基本解決或初步理順。究其原因,主要是一方面由 於經濟發展,政府收入增加,具備比前豐富的財政資源應對問題,另一方面是黨政系 統的應變能力和行政效率逐步提高。特別是習近平主政後,強調改善「國家的治理體 制和治理能力」,如進展順利,各級政府應能繼續有效應對社會上發生的問題,維持 基本安定。 改革開放以來出現的諸多社會問題,很大程度和體制轉變有關,此即公有制、計 劃經濟後退,私有產權和市場調節擴展,過往通過政府進行分配的公共服務和必須品, 逐漸改由市場提供,公共服務和必須品蛻變為商品利潤成為主要驅動力,政府退而發 揮管理、監督的作用,在這轉變過程中,因為關係沒有理順,引發一連串深受民眾關 注、現在仍然有待解決的問題,如食品安全、住房、交通、教育等。不過,宏觀而言, 這些問題不至於引發嚴重的社會動盪,政府具備應對和逐步解決的能力。 伴隨經濟發展和城鎮化,中國的中產階級會愈來愈龐大,這一方面有利促進社會 穩定和進步,但另一方面也會引發新的訴求,令現存體制難於回應,這些訴求可能涉 及私產保障和公民權利,也可能涉及公共服務的質量,或者一些後物質主義的訴求如 言論、新聞自由、小眾權益等。不過,這些訴求雖然可能引發群體行動,但不至於動 搖社會穩定。 整體而言,雖然存在諸多問題和不明朗因素,社會抗爭和突發性群體事件將來無

未來形勢與趨勢

109

法避免,但社會總體安定應該不成問題,如果依法治國政策順利開展,中央和地方政 府的治理能力還會進一步提高,從而為社會安定提供更好的保證。至於極端宗教和極 端民族主義的威脅,雖然值得關注,但政府已積極面對,經濟環境的改善,亦有助消 解極端主義,這些問題對香港可能產生的影響極其有限,在此不作深入討論。 故此,我們的評估是未來中國社會大致能保持安定,除非經濟嚴重惡化,或者政 策出現嚴重失誤,或者政府的管治能力嚴重下降,才會引發大範圍的不穩。從香港角 度而言,我們要注意中國社會情況的變化,但不必誇大發生危機的可能性,偏向樂觀 的估計還是較可取。

外部環境 在這方面我們關心的核心問題,是中國周邊的和平環境未來能否保持?自 1979 年 與越南作戰之後,中國未介入過任何武裝衝突,此歷時已三十多年的和平狀態能否繼 續?未來如果發生軍事衝突或戰爭,最可能在什麼區域?其嚴重程度如何?會持續多 久?對香港有何影響? 這可以從兩方面進行考察,即中國內部因素和國際因素。 從中國內部而言,總體情況是戰爭的能力增強,但戰爭的意欲不會增加,中國政 府會自覺和主動地盡力避免戰爭。鄧小平時期開始的「韜光養晦」政策,近年的確有 一定轉變,但維持和平以便全力發展經濟仍然是中國的最高國策,未來一段長時間仍 將如此,外交工作與之配合,目標是謀求和平合作、避免對抗。在這背景下,從中國 本身而言,主動誘發軍事對抗的可能性極低。雖然如此,當中有兩點值得特別注意, 一是軍隊會否從自身利益出發,尋求擴張,令「韜光養晦」轉向「積極有為」發展? 這擔憂有一定道理,但中共「黨指揮槍」的傳統相當穩固,習近平推行軍事改革後, 黨駕馭軍隊的能力更強,國家政策不會輕易受到軍隊的利益牽制。二是隨著經濟的發 展,中國的能源供應和愈來愈龐大的海外商業利益需要積極保護,國家安全考慮從過 往以內部為主逐漸發展到要兼顧海外,需要更主動地顯示實力和爭取話語權,這容易 令中國擴充軍備和捲入國際糾紛。但即便如此,中國也不會輕易發動或介入軍事對抗 和衝突。在目前和可見的將來,維持和平最符合中國的最高國家利益,領導層對這一 點比誰都清楚。我們估計中國會盡最大努力維護周邊的和平環境,這一點應無疑問。 至於外部因素,則較難確定,這既涉及「中國崛起」導致的國際實力對比變化, 也涉及有關國家的地緣政治利益考慮。現在中國周邊存在幾個可能爆發衝突的危機地 區,將來發展如何,要視乎多方面因素。對香港而言,當中最大的隱憂是中美兩國之 間的對立會否繼續惡化,因而最終導至軍事對抗和衝突。如果美國認為其遏制中國崛 起的政策無效,則訴諸武力以打擊、阻礙中國發展,並非沒有可能,至於衝突或戰爭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110

的實際形式,美國有不少選擇,可以因應實際情況而調整。中國也明白此潛在威脅, 對策是盡力擴大雙方的經貿及各種往來,鞏固共同利益和相互依賴,構建「新型大國 關係」,營造「命運共同體」,同時努力管控雙方的分歧和矛盾。中國的策略是否長 期有效,只能繼續觀察。美國方面,戰爭的能力和意欲都比之前的階段低,美國的精 英也明白,中美如發生武裝衝突,雙方的損失都極其嚴重,對全球也是重大打擊,故 此兩方都會極其慎重。故此,我們的判斷是雖然不能排除中美爆發軍事衝突的可能性, 但亦不應將之誇大,兩國的對立會繼續甚至進一步加劇,一些意外性質的磨擦可能發 生,但嚴重的軍事對抗或戰爭還是可以避免。 對香港來說,情況不難明白,如果中美陷入嚴重的對抗或衝突,香港作為中國一 部份,必定深受其害,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難以保持,航運、物流、貿易、旅遊等支 柱行業受致命打擊。從香港的利益出發,我們最希望中國周邊的和平環境能夠長期維 持。基於上述對中國內部和外部因素的分析,我們認為和平環境能繼續維持的機會較 大,小規模、短時間的衝突也許難以避免,但這樣的衝突對香港的影響相對有限,我 們有能力應對和克服。如果和平環境能持續,中國的經濟和綜合國力繼續加強,這對 香港也形成較大的保護作用。 中國周邊潛在的危機地區包括朝鮮半島、東海(焦點是釣魚島的主權問題)、台 灣海峽和南海(對立方主要是越南和菲律賓),情況將來會否惡化,很大程度視乎美 國的對華政策,如果中美雙方不陷入嚴重對抗,中國有能力應對和管控這些區域的糾 紛,即使發生一些小規模、短時間的衝突,對香港的影響也相當有限,我們不必過於 擔心。 中國和其他周邊國家尤其是俄羅斯、印度的關係未來會有不少變化,難以預測, 但無論情況如何,這些變化對香港的衝擊畢竟有限,可以略過不表。

小結 以上對未來二十五至三十年國家在經濟、政治、社會和外部環境等四方面可能出 現的變化,作粗略估計,雖然頭緒眾多,但我們可以用樂觀、悲觀兩個場景將之大概 歸類。 如各種因素朝樂觀方向發展,則中國未來在經濟上保持活力和平穩發展,政治和 社會基本穩定,外部環境維持和平局面,在這些有利條件下,中國的綜合國力繼續加 強,在國際上享有更大的影響力和話語權,香港因此亦蒙受其利,繁榮安定更有保障。 如各種因素朝悲觀方向發展,則中國經濟缺乏增長,發展停滯,政府管治能力下 降,合法性動搖,社會瀰漫不滿情緒,群體事件此起彼伏,周邊則事故不絕,國家安

未來形勢與趨勢

111

全受威脅,國防開支大幅增加。在這樣的局面下,香港難以獨善其身,繁榮安定失去 有效保障,只能作短期打算。 實際情況當然不會是非此即彼,而是遊走、搖擺於兩者之間。我們可以將上述的 樂觀、悲觀兩種場景作為基本背景,從中斟酌,思考香港的未來。

5 香港內部

以上四章,涉及宏觀環境和外部局勢在未來的可能變化,現在我們將焦點轉移到 香港,看看有哪些關鍵的內部因素會推動和制約未來的發展,時間也是大約以二十五 至三十年為期。 進行這樣的探討,我們得先說明以下前提,即香港作為一個對外開放程度極高(亦 即依賴程度極高)的小型經濟體,外部因素一般而言比內部因素來得重要,在兩者的 互動關係上,前者影響後者很大,內部因素往往只能被動地對前者的變化回應。這在 經濟層次最為明顯,在其他範圍亦然,雖然程度較低。不過,雖然香港的發展難以擺 脫外部因素,在本章,為了集中焦點,我們以目前的宏觀環境作為基本參照,即假定 未來的外部情況和現在相去不遠,並據此探討內部關鍵因素的變化將如何。 以下分政治、經濟、社會三方面進行分析,這樣的次序源於我們的判斷,即對香 港未來發展來說,政治變化是關鍵,經濟次之,社會又次之。

政治 對於未來,能否理順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區之間的關係,令之進入良性互動,我們 認為是至為關鍵的問題。處理得好,其他問題會變得容易解決,香港的前景也就較樂 觀,不然的話,未來的道路會愈來愈艱難。 以上判斷,建基於對香港回歸以來整體局面的觀察,簡言之,就是中央、特區關 係逐漸惡化,兩者之間的互信程度愈來愈低,影響所及,令特區猶如處於夾縫之中, 嚴重影響特區政府和特區民眾之間的關係,官、民無法建立足夠的互信,管治因而變 得困難,各種施政都受到影響。 1997 年香港回歸,中央實施「一國兩制」,原來的構想是此安排對大陸和香港都 有利,但回歸以來情況卻朝消極方向發展,矛盾愈來愈嚴重。面對此局面,樂觀的觀點, 是認為「一國兩制」乃新生事件,沒有先例,推行起來難免遭遇困難,假以時日,適 當調整,便能磨合,從而進入良性互動。悲觀的估計,是認為「一國兩制」包含根本 矛盾,無法調和,矛盾隨著時間發展,會愈來愈明顯和尖銳。不過,無論持樂觀抑或

114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悲觀態度,以下的基本事實還是非常清楚,此即香港回歸以來,社會內部的「反對力量」 日益強大,這股力量既抗拒中央政府,也抗拒特區政府和現行體制,令香港的管治陷 入困難。2015 年的「佔領運動」後,更出現「本土自決」甚而「香港獨立」等具有分 離主義性質的主張和組織,換言之,香港政治體制當中的對抗、衝突成份正在加強, 局面愈益嚴峻。 導致局面惡化的原因為何?不同立場的人有不同理解,我們認為以下幾點比較主 要。其一,香港社會有悠久、深厚的反共傳統,回歸後由於沒有一個「去殖化」過程, 此傳統一直延續,「一國兩制」當中的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為之提供了政治空間, 此政治空間和香港回歸前的英治時代相比,甚至來得更為廣闊,這可說是反對力量能 夠存在、發展的基礎;其二,香港歷來是不同意識形態相互角力的場域,冷戰結束後, 以社會主義為基礎的有關論述不再具有吸引力,源於西方、立足於資本主義的價值觀 高踞主流位置,仍以馬列主義為官方意識形態的中國大陸,漸漸被視作專制、獨裁、 腐敗的政權,對大陸體制的這種理解和上述的反共傳統互相配合,不斷加強;本來香 港民眾還有一定的民族主義情緒,對中國大陸和中央政府較為認同,但隨著世代更替, 這種認同逐漸淡薄,鴻溝擴大,香港民眾對內地也就愈來愈抗拒,甚至敵視。其三, 中國大陸經過改革開放令經濟實力迅速增強,出現「崛起」的勢頭後,和西方特別是 美國的矛盾和摩擦逐漸尖銳,在價值觀上靠近西方的香港,成為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 勢力遏制、打擊甚至顛覆中國大陸的前沿場地,東歐、中東發生「顏色革命」後,這 趨勢更為明顯,在「普世價值」的召喚下,敵對力量尋求改變香港以至大陸的現狀。 中國政府也看到這威脅,調整對港政策,開始從保障國家安全的角度來對待香港問題, 改變回歸初期的寬鬆態度;特別是美國調整外交政策,將注意力和資源重新投放到亞 太地區後,香港成為中、美博奕的聚焦點之一,進一步引導了香港內部政治力量的變 化。發展到現在,香港的局面已經高度政治化,趨勢難以逆轉。 香港現在面對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和如何落實雙普選這兩個存在嚴重分歧的政 治問題,前者直接關係到國家安全,後來雖然主要屬於香港內部事務,但也嚴重影響 中央和特區的未來關係,在目前中央與特區之間互信不足、特區政府與特區民眾之間 也互信不足的情況下,這兩個問題基本無法解決。再往前看,大約十年之後,2047 問 題將逐漸上昇為社會關注和爭論的新焦點,這涉及「一國兩制」存、廢以及如何改變、 如何調整的複雜問題。 另一個影響未來政治變化的因素,是世代更替帶來的「身份政治」,其勢頭在近 年已逐漸明顯。在新科技、網絡、社交媒體環境下成長的一代,價值觀、行為方式顯 著和上一代有異,其成員的個人主義傾向強,不服膺權威,現有的社會體制和群體不 容易將之吸納,對「普世價值」非常嚮往,但國家民族感情薄弱,而且新生代內部的 分化和更替很快,這和過往一種價值觀取得主流位置後,便延續一段相對長時期的情

未來形勢與趨勢

115

況不一樣,故此,新生代基本上是一股衝擊社會秩序和穩定性的力量。這現象在發達 社會已變得普遍,香港情況又因為有反共傳統和意識形態的對抗,因而表現得特別嚴 重。二十、三十年後,現在的新生代將成為香港社會的主流,到時候局面將會如何? 究竟是現有體制逐漸吸納、消化這些新生代成員,抑或新生代改造、顛覆現有體制? 這很值得思考。不過,無論是何種結果,「身份政治」引發的衝擊、對抗,未來很可 能愈來愈強大。 另一個影響未來發展的政治因素,是政府的管治能力問題。英治時期,香港的政 制屬於「行政主導」,以港督為首的行政機關,能有效地施政和管治,但回歸之後, 隨著制度的變化,施政和管治愈來愈困難,體制內的反對派雖然只是少數,也能對行 政機關形成巨大的阻力,對於社會上的各種反對力量,政府也缺乏監控以至震懾的能 力,因而顯得長期處於被動和弱勢的地位。如果今後仍然無法有效遏制體制內外的反 對力量,香港的發展會嚴重受損。未來的出路,視乎能否扭轉此局面,這主要涉及兩 方面。其一,對正式體制作一定調整,賦予行政機關較大的自主權。英治時期,委任 制令行政機關處於主動地位,現在委任制已取消,可考慮引入諸如法國政制的「委任 立法權」,即行政機關在得到立法機關同意後,在一定期限內就特定範圍的事務以行 政命令決定並推行,期限結束後再將有關法令提交立法機關審議和通過。這涉及基本 法條文的修改,估計只能在中央和特區關係有所改善,或者特區管治惡化到一般民眾 都難以忍受的情況下,才能進行。其二,在正式體制之外建立一些機制,對反對力量 發揮追蹤、阻嚇、震懾和遏制的作用,這可說是任何政府不可或缺的管治手段,例如 英治時期依賴政治部監控和打擊社會上的反對力量,但政治部在回歸後已不復存在, 可考慮以合乎現在情況的方式重建此類性質的部門。 總結以上分析,展望香港未來政治的前景,不外以下三種可能性。 其一,中央、特區關係基本得到理順,兩者之間重建互信,因而帶動特區內部政 府和民眾關係的改善,有效管治於是逐步恢復。這自然是比較理想的發展,如果互信 能夠重建,則吸納、消化新生代,化解身份政治,以及調整制度,改善政府的管治能 力這兩者也就較有條件達成。 至於如何達致這樣的場景,目前實在看不到任何可行的方法和途徑,光靠香港內 部的力量,估計無法達成,如果依靠中央出手的話,則香港民眾又難以接受。但也不 是全無可能性,例如如果局面繼續惡化,到了某一地步,可能逼使港人正視困境,尋 求出路,願意和中央一起較理性地全面檢討「一國兩制」,其情況類似回歸前起草基 本法的情況,然後在達致新共識後從新出發;又或者因為局面繼續變壞,引發某種災 難性事件,產生「警鐘」即英文所謂 wake-up call 的作用,令有關者冷靜下來,浴火重 生。香港歷史上的六七暴動曾經發揮過類似的衝擊。但這樣的局面何時和如何發生, 現在無法預見。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116

其二,中央、特區關係繼續惡化,導致局面失控,香港陷入無法管治的情況,中 央政府不能容忍,出手干預甚至接管,「一國兩制」被逼提前結束或者名存實亡。這 當然是極為惡劣、中央政府和一般港人都不想看到的局面。不過,對香港內部一些極 端反對力量和國際上一些意圖遏制、顛覆中國政府的力量來說,上述局面很可能是其 希望營造的目標,我們不能排除此可能性。在這樣的情況下,吸納、消化新一代,以 及調整體制以改善政府的管治能力兩者也就無從說起。 其三,是既非理想也非失控,而是在中間狀態擺動的狀態,即香港的政治局面繼 續在低互信的基礎上運作,內耗不絕,管治低效,根本性問題無從解決,政府和社會 陷入空轉狀態,但又不至失控,只是時好時壞,視乎環境和偶然因素而定。吸納、消 化新生代,以及調整體制以改善管治也只能時斷時續地進行,成效有限。我們估計出 現這情況的可能性較大,但由於香港的經濟底子厚,各種制度相對完善,能夠抵受較 長時間的折騰,同時,雖然已愈來愈政治化,但香港社會畢竟還有理性、務實、持平 的傳統,這有利於防止極端情況的發生。故此,未來的政治局面很可能陷於時好時壞, 紛爭不斷,既無法根本好轉,也不會全面失控的情況。

經濟 和政治相比,香港的經濟前景較為容易估測,大體而言,主要視乎如何調整結構, 發展高附加值產業,尋求新增長點,以及有效應對就業和收入差距問題,並與內地加 強互動、融合關係。這些問題處理得好或壞,影響未來發展。 香港經濟已發展到以服務業為主,屬於結構相當單一的「城市經濟體」,無法逆轉, 只能適度調整,而調整得是否成功,會影響未來的經濟增長和就業。 至於調整的方向,離不開鞏固現有優勢,並適度增加多元化這兩項。多元化方面, 基於香港的高發展水平,只能開拓一些高附加值、高回報率的產業,如知識型的高成 本高收入服務業。這些新產業離不開高新科技的投入,香港在這方面具備一定的優勢, 尤其是人材、資金方面,同時也可以運用毗鄰深圳這有利條件,但與深圳的合作和互 動還要解決政治問題,即克服一般民眾抗拒和內地融合的消極態度。 適度增加多元化,也有利於調整現在香港內部經濟過於側重地產業的問題。地價 太昂貴和地產業近乎壟斷的局面,令不少行業經營困難,新行業也無法成長,窒礙經 濟活力,令市場有接近失效的危機。香港經濟未來的結構調整,和平抑地價、抗拒壟 斷有一定關係。 不過,即使結構得到調整,經濟出現新增長點,香港將來會和其他發達經濟體一 樣,要面對日形尖銳的就業問題。隨著自動化和人工智能的發展,就業總體數量減少 和工作性質迅速改變無可避免,而且速度會愈來愈快。政府得從兩方面積極投入,其

未來形勢與趨勢

117

一是加強二次分配,對就業不足作用補救,其二是加強再培訓,令舊工種的就業者有 效過渡到新工種。培訓的方式也要隨著科技的發展而變化。香港政府有良好的財政基 礎,如能適度調整長期以來過於謹慎的理財政策,應能有效應付就業問題。 在未來的勞動市場,高收入知識型工種和低收入勞動型工種之間的回報差距將繼 續擴大,換言之,兩極化會愈益明顯,這恐怕無可避免,只能夠通過政府介入,進行 二次分配以作補救。香港的財政條件較佳,應有能力應付。 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掌握、運用內地未來經濟發展對香港的助力,尤其人民幣國際 化帶來的機遇和「一帶一路」策略的開展,大體而言香港是可以付出不多但很有條件 蒙受其利。 故此,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對香港的經濟前景持相對樂觀的態度,現有的四大支 柱行業中,金融業、專業和工商支援服務業兩者有良好的發展空間,而貿易和物流業、 旅遊業兩者作適當調整後,應能保持不錯的前景;至於以高新科技為基礎的新行業, 亦具備條件逐步成長。無法避免但也不致嚴重惡化的就業和收入差距問題,則通過政 府政策的介入予以補救。

社會 香港的眾多社會問題,離不開政治和經濟的影響。政治氣氛緩和,經濟環境改善, 有關的社會問題便較容易得到解決或受到控制。 諸多社會問題中,我們認為以下四項比較關鍵和複雜,這幾項問題處理得好或壞, 影響未來發展最大。 其一是土地和房屋,這是回歸以來最為困擾香港社會的問題。此問題的核心不在 於土地絕對不足以致房屋的數量追不上需求,而是長期無法保障穩定的供應,即使政 府計劃積極開發土地和興建房屋,但礙於無法理順政治關係和無法獲得社會共識,令 政策難以落實,例如填海造地和開發郊野公園、綠化帶土地的計劃,便因為反對力量 大而未能進行。故此,展望未來,如果政治氣氛改善,或者房屋問題繼續惡化因而令 民眾改變態度,則土地、房屋問題較有條件解決。不過,未來處理此問題只能循漸進 方式,而且要謹慎,價格的升降不能太波動,要在「有產」和「無產」兩個利益互相 衝突的群體中取得平衡,無法冒進。 其二是人口老化的問題,此趨勢已非常明顯,而且不會逆轉,只能早作準備和正 面應對。這主要涉及資源投放,以香港政府的財政能力,條件還是比較有利。人口老 化問題處理得好,可以促進社會和諧,處理得不好,除了令社會負擔變得沉重外,也 可能引發老齡群體和其他社群在資源分配與享用問題上的矛盾。其他發達經濟體不少 早已經歷老齡化,香港不乏可供參考的先例。

118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其三是貧富懸殊的問題,這問題在其他經濟發達體已經愈來愈明顯和普遍。除了 政府較積極介入外,社會對此問題也可能需要發展新共識,形成某種「範式轉移」, 逐漸將保障每個公民的基本生活視為整體社會必須擔負的責任,稅制和公共財政制度 與之配合,民眾的工作形態也隨之轉變,在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後,各人按其選擇進行 生產性活動。目標是對於絕對貧窮要設法令之基本消滅,但上進渠道和經濟動力則要 保持,抱言之,要在兩者之間謀取平衡,容許相對貧窮存在,但將之控制在一定範圍 之內。 其四是教育問題,現在的情況是幾乎所有持份者對教育的現狀都不滿,包括學生、 教師、家長、學校、僱主和一般社會人士。此問題有深刻的歷史背景,此即隨著資本 主義的擴張,知識逐漸被技能擠壓,教育成為市場所需人力的培訓場所,企業通過對 政府政策的影響力,令教育愈來愈具有工具性質。在近數十年科技的迅速發展和經濟 結構的急劇變化下,教育面對可能脫節的危機而拼命追趕,學習的內容是什麼於是更 為難以界定,顯得混亂。教育受到爭議、無所適從,可說是當今社會的普遍現象,香 港由於還有意識形態的分歧,問題顯得特別嚴重。展望未來,教育如何回應經濟發展, 以及教育如何培養下一代的價值觀和身份認同這兩大關鍵問題,估計仍將爭論不已, 難有共識。除非出現我們現在意想不到的變化,否則香港教育仍將在修修補補的軌道 上前進,持份者的不滿仍會繼續。 以上四項社會問題,我們估計香港對第一、二和三項具有較好的條件和能力處理, 第四項則爭議極大,牽涉深層次的問題,難有共識,不容易處理。這些問題處理得好 與壞,影響社會和諧和政治氣氛,而處理得好與壞,又很視乎政府的管治和施政能力, 換言之,還是回到本章開首所分析的政治問題,這是根本。

第三部份

未來的四個場景 在此部份,我們嘗試推想一下,二十五至三十年後,香港將會演變成什麼面貌? 會出現什麼樣的場景? 這需要豐富的想像力,但不是向壁虛構,我們希望作出「有根據的猜想」(learned conjecture),而根據就來自本報告的第一和第二部份。在這兩部份,我們分別考察了 影響未來的諸多因素,以及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在未來二十五至三十年可能出現的趨勢 和變化。我們是在這樣的基礎上,推想將來的面貌和場景。 未來發展,必然存在較好和較壞兩種可能性或路徑,即如果各方面的因素和動力 朝較有利的軌道發展,則最終結果自然較好,不然的話,呈現的就會是較壞的局面。 但因為會發生影響的因素這麼多,各因素之間發展的好壞互相穿插、互相衝擊,在時 間上又會出現某因素此一階段向好、下一階段向壞的情形。故此,真實的狀況會複雜 得多,最終結果很可能是既非較好,又非較壞,而是在兩者之間的某一點。因此,我 們在此部份嘗試以「光譜」即 spectrum 的方式描述香港未來的場景,光譜的一端是 個較好場景,另一端是個較壞場景,當中的是好壞參差的場景。我們據此推想出四個 場景,這四個場景會形成光譜中的四個基準點,將來的真實情況,很可能就在這個範 圍之內,接近某一或另一個基準點,但又不盡相同。由於我們的探討以未來二十五至 三十年為期,在此期間,不同場景可能在不同時間出現和輪替,或者由好向壞轉變, 又或者由壞向好轉變,並非固定不移,要視乎很多環境和人為因素。 那麼,如何描述各個場景呢?因為屬於虛擬,難以平鋪直敘,為此,我們參考了 德國智庫貝塔斯曼基金會(Bertelsmann-Stiftung Foundation)一項研究報告所採用的方 1

法,該研究題為「中國 2030 場景研究」,全文在 2016 年 10 月發表, 將中國在 2030 年可能出現的場景從好到壞試圖排列為六個,對每個場景,構思出一個新聞故事,以

1.

Retrieved from https://www.bertelsmann-stiftung.de/en/topics/aktuelle-meldungen/2016/juni/ china-am-scheideweg-wohin-entwickelt-sich-das-asiatische-land/

120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之作為引子和切入點,再而說明細節,並叙述從現在到有關場景出現之間的變化歷程。 構思出來的新聞故事,發揮了畫龍點睛式的作用,通過一個虛擬的特定事件讓讀者聯 想到承托此事件的相關背景。這是帶有一定文學味道的叙事。我們採用這方式表達我 們構思出來的四個場景,此即下文即本報告第四部份的內容。

未來的四個場景

121

1 場景一:人材匯聚 卓然傲立

新聞故事 2042 年 某 日, 世 界 銀 行 發 表 本 年 度 的「 全 球 精 英 流 動 指 數 」(Global Elite Movement Index),中國保持過往幾年的紀錄,繼續成為對各國、各地精英人材最具 吸收力的國家,實際吸納的人材數量亦最大。 指數分兩部份,第一部份顯示各類型精英人材表示如果有機會的話,最希望到什 麼地方工作和謀求發展,第二部份顯示過去一年不同地方實際吸納的精英人材數量。 中國在兩者都居於首位。這反映了中國政府「兩個一百年」的發展策略相當成功,向 世界各類人材提供了優良的發展空間。 以城市而言,香港在指數的第一部份連續第五年排列榜首,繼續成為對全球精英 人才最具吸引力的城市,但在第二部份則居於第五位,排名在上海、紐約、北京和新 德里之後。這反映了雖然香港深具吸收力,但由於其經濟規模不及上海等城市,多元 化程度較低,缺乏高科技製造業,實際能夠吸納的精英人材在數量上受到限制。 世界銀行的首席經濟師在指數發佈會上表示,香港一直受惠於中國大陸的經濟發 展,能夠對各種高端人材提供良好的就業和發展機會,同時又保持本身的獨特性,在 開放程度、語言文化、對外聯繫、生活居住、治安秩序、稅務制度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尤其是香港的法律制度成熟和可靠,對個人權利和私有財產的保障為中國其他城市所 不及。 據世界銀行發表的指數資料,香港吸納的人材和中國其他城市相比,亦顯得較為 多元化,其中財經金融人材最多,管理、文化、學術、藝術等類型人材所佔比例亦不低, 高端科技人材方面,由於和深圳發展了協同效應,數量也相當可觀;部份外來人材是 在大珠江灣區工作,但居住和生活在香港,交通網絡和通訊系統便利,令工作地點和 生活地點分離的情況愈來愈普遍。

122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當時場景 世界銀行發佈的指數,是當時香港的經濟、民生和政治等方面情況一個很好的反 映。 香港在回歸中國以前,就已經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具備了各種有利條件,包括 健全的法治、高度自由開放的經濟體制、低稅率和簡單稅制、完善的運輸及通訊基建、 廣泛的國際聯繫、自由流通的資訊以及高素質人口等,回歸之後,香港逐漸把握了國 家崛起的機遇,在有利的大背景下,推動與內地的金融合作、進一步發展人民弊相關 業務、提升作為集資平台的功能、鞏固了其亞太地區資產管理中心的領導地位,因而 得以進一步原有的世界級金融中心的角色。 回歸後的初期,香港內部曾因陸港融合問題引發不少社會矛盾,而且在國家高速 發展下,經濟增長速度亦比其他內地城市落後,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折騰。面對著世界 各城市的競爭和挑戰,香港整體社會終於切實地思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方向,以及政 府應擔負的角色,社會共識隨後逐漸形成。政府亦大大提升其主動性和積極作用,堅 決務實地處理政治和社會問題。香港本來具有的靈活變通特質,漸漸得以恢復,從而 成功應對多變的國際環境,並保持開放性和多元的文化氛圍,令社會整體趨於平等和 共融,香港與內地交流合作增加所引發的矛盾亦漸漸得到妥善處理,避免了社會內耗, 政府加大力度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香港因而維持了競爭力和穩定。 在具備社會共識的背景下,經濟發展方向與策略、配合經濟發展方向的產業政策 和人口政策得以較暢順地落實。香港過去數十年人口快速老化,使整體勞動人口參與 率下降。政府積極地以更寬鬆、更包容的態度去招納海內外人才,避免了勞動力不足 的問題。同時,以稅務和社會福利等為主的收入再分配措施,收窄了收入差距,並且 促進了香港經濟結構多元和創新的發展,穩步改善貧窮和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同時, 隨著陸港兩地融合,在多個方面也創造了雙贏,如經貿、科技發展、高等教育、醫療 和退休保障等各個領域。與此同時,香港社會越來越關注生活質素和環境保育,政府 成功推廣節約和有效率的資源運用,在交通基建發展、城市設計和管理上不斷進步, 積極地運用科技,在能源運用、運輸系統發展、樓宇設計等方面都較世界其他城市優 越,共享經濟得到良好的發展。 由於具備了上述的因素,香港在世界銀行精英人材吸收力排名榜中居於首位。

形成場景的脈絡 那麼,從現在到 2042 年,香港是否有條件朝上述的場景推進呢? 我們認為是可以的,但需要多方面因素的配合。

未來的四個場景

123

當中最關鍵的,是國家的發展。 中國自 1978 年啟動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實力和社會面貌等方面發生了巨大變化, 從二十一世紀初開始,進而實行全面深化改革,解決了許多發展中所面對的挑戰,包 括穩定經濟增長、產業結構轉型及產能過剩等問題。中國憑著自身的優勢,包括充足 的外匯貯備、高儲蓄率、龐大的內需市場、高效的政府運作和充足的財政和貨幣政策 工具,由二十世紀末的高速增長成功過渡至後來較穩定的中高速增長,成功優化經濟 結構,帶動了產業邁向中高端層次發展,而且在技能和教育發展方面成功配合創新轉 型。基於中國在人材資源方面的優勢,以及人工智能和自動化生產方面的成就,中國 在科技發展領域逐漸進入世界領先地位。 在國家治理方面,制度建設漸有成效,在「依法治國」方針下,法治和政府廉潔 有顯著進步,增強了人民對體制的信心,同時也為人民幣國際化、金融市場開放、市 場化發展、市場體制的完善等提供了保障。政府秉持以民為本的原則,能迅速回應民 衆的訴求,避免了如其他發展中國家出現的寡頭政治,制度上也防止大企業和大財團 等利益群體左右或干擾政府的政策,因此保持了政治上的較大穩定性。言論自由和新 聞自由逐漸得到放鬆,中國總體上成功推動了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以往一度嚴重的 城鄉和區域差異、社會保障、醫療、環境等問題都基本得到解決或初步理順。隨著科 技進步和社會整體對可持續發展的愈來愈重視,以往經濟發展過度重視生產總值而附 帶毛病如環境污染、資源過度消耗等問題,亦得到重大改善。 隨著世界經濟重心的東移,以及自身較佳的經濟增長,中國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 主要動力。經濟總量和外匯儲備早已穩居世界第一,並且是世界上吸收外資最多的國 家和最大的對外投資國。中國強大的經濟實力反過來亦有助內部政治和社會的穩定, 並有利中國爭取更大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在國際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及文化 等方面的影響力相應增加,進入了世界治理體系的核心圈。 中央政府二十一世紀初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令香港大大受惠。倡議造就了 從中國貫通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乃至歐洲這經濟大走廊的發展,聯繫了亞太及 歐洲兩大經濟圈,促成了「歐中亞經濟聯盟」。香港有效發揮中介作用,在融資、項 目和基建管理、人員培訓、法律仲裁等多方面積極參與,因而獲得很大的紅利。 國際環境特別是中、美關係方面,亦朝對香港有利的方面發展。 中國崛起,對美國的原有霸權地位構成挑戰。但中國秉持努力構建新型大國關係 的方針,在積極主動顯示實力和爭取話語權的同時,也努力保持和美國不衝突、不對 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美國一度調整全球戰略,提出「美國優先」,加強與日本 和越南等國的聯盟關係,以抗衡中國,在台灣、南海、環境、人權、網路安全等議題 上和中國進行博奕,但雙方始終只是在外交上互相對立,沒有武裝對抗,只發生過小

124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範圍的磨擦和衝突,整體局勢保持基本和平和穩定,這對香港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國 際環境。 在此期間,中國除了經濟實力的提升外,文化和軟實力亦得到長足發展,逐步向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邁進,成功地動員民眾和凝聚民心,對香港亦發揮了 積極影響。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沒有以武力手段去影響其他國家,同時逐漸 減弱以經濟利益為主要誘因的對外交往與交流,轉為強調傳統文化和東方價值觀,逐 漸在國際社會建立自身的道德權威,沒有出現排外主義、種族主義和霸權主義。雖然 西方的價值觀和美國的軟實力仍統領全球,但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方案」逐漸受 到關注,在東南亞、亞非拉等地區尤其有影響力。西方的自由民主體制,在新興民主 國家甚至歐美成熟民主政體都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及弊端,包括政府管治低效、權 力向利益集團傾斜及體制難以改革等,令到以美國為代表的民主模式受到質疑,「中 國方案」正好填補了空間。 全球經濟一體化曾經引發中產階級收縮、貧富懸殊擴大等問題,在不少發達經濟 地區因而出現對抗拒全球化的傾向,令保護主義一度抬頭,但總體而言沒有對自由貿 易造成嚴重打擊。中國更取代美國,成為倡導自由貿易的主要力量,促使多個新的雙 邊、多邊及區域貿易協定出現,其中由中國主導的 RCEP 尤其重要,令亞太地區逐漸 成為世界經濟的重心,香港受惠此一發展,進一步加強其作為區域經貿樞紐的地位。 與此同時,中國繼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放寬投資准入,進一步理順政府和市場之間 的關係,大幅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和 市場競爭,因而有能力擴大對外開放,繼續「走出去」和「引進來」並重的發展戰略, 大幅增加國際經濟合作。隨著中國在 2030 年前後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人民幣也躍升 為全球第二主要貨幣,香港在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成為可兌換、可自由使用貨幣等 方面擔當了重要的角色,同時繼續擁有環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亦是亞洲最大 的資產管理中心。過萬家海外和中國內地企業以香港作為他們亞洲或亞太區的總部。 香港持續地被不同智庫或國際機構評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 作為國際都會,香港歷來對不同的文化和種族高度包容和接納,具有相當強的文 化多元性。隨著亞洲特別是東南亞地區的經濟實力提升,區內的中產階級膨脹,加大 了對文化產品和活動的需求。具有多元文化傳統的香港,逐漸躍身成為了區域的文化 中心,因而對各地的高端人材特別具有吸引力。 在外部因素基本向好,內部又能相應作出適當調整的情況下,香港成為全球精英 人材嚮往的城市,並不令人感到意外。

未來的四個場景

125

附: 這是個美好場景,令人悠然神往,那麼,這可能嗎?為此,我們邀請了一位資深 的城市規劃師作深入討論,他的答覆是:可能,但很不容易,需要很多因素配合。他 認為這場景可能,建基於幾個考慮,包括香港現有的各方面條件都很好,制度健全, 基建和軟、硬設施不錯,財政尤其優越,如果政府的管治能力得以恢復,政策能夠落實, 香港可以建設成為世界的頂尖精英城市。 成為世界精英城市,必須具有與之相匹配的硬、軟件,為此,我們邀請這位城市 規劃師推想二十五至三十年後香港可以發展至什麼模樣,從人口到住房到交通等何以 是什麼情況,他想像出來的場景他稱為「未來狂想曲」,我們將之筆錄,作為本報告 的附錄一。

2 場景二:與鄰互動 共同繁榮

新聞故事 2045 年某日下午,廣州市市委書記龔立尚、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董蔭英及澳 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浦道雅共同主持奧運人工浮島竣工儀式,浮島建於珠江口,由 六個片區連接而成,總面積 85 公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相連浮島,將作為三年後奧林 匹克運動會的主場地。 程放在儀式上致辭時表示:「2008 年北京奧運後四十載,奧運火炬的終點站再次 來到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有幸得到中央政府支持,成為奧運的主辦地點,又史無前例 地由三地聯合籌辦,實在與有榮焉。三地將同心合力,通過此次盛事,向世界展示我 國在體育、科技、生態和文化方面的成就。」 三地共同組成的 2048 年奧運籌備委員會在接收浮島後,將馬上開始有關的建築工 程,奧運主場館、選手村、練習場館、醫療及餐飲娛樂設施等將同時在浮島上興建, 另浮島連接鄰近的南沙、珠海等地的浮磁輕軌亦同時動工,奧運舉行時,觀眾和遊客 將從這些城市乘坐輕軌前往觀看奧運項目和遊覽。 浮島由中國的海洋建造和以色列的 Seasteading Inc. 共同承建,位處粵港澳珠江口 交匯處,造價接近一千億人民幣,島上有關設施由水力、風力及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 驅動,融入珠江沿岸海域的生態環境,建造技術先進,能抵禦十級颱風。 2048 年的奧運取名「珠江灣區奧運」(Pearl Bay Area Olympics),是奧運史上第 一次由三個城市共同舉辦。七年前申辦期間,印度孟買、埃及開羅、印尼雅加達等地 都全力爭取,最後在中國政府的全力協助下,粵港澳大灣區奪得主辦權。據有關報道, 本來上海也極力爭取主辦,但中央最後決定支持粵港澳大灣區。 竣工儀式舉行時,一批來自粵港澳三地的反對派青年駕駛漂浮船,要求登上人工 島進行示威,向三地官員質詢人工島的財務問題,以及奧運結束後人工島由誰營運、 有何用途等。示威者被島上保安人員攔截,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蔭英答允稍後在網上 接受示威者的電子請願信,事件未做成嚴重滋擾。

128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承建浮島的兩間公司透露,浮島的使用時間為八十年,奧運結束後,三地政府將 研究並決定其長期用途。據有關消息,浮島由三地共同擁有,將來用途目前有兩個初 步方案,一是在島上設立展覽館、國際會議場地等公共設施,二是將島地售出,讓發 展商興建住宅和商業樓宇。

當時場景 香港能夠和廣州、澳門聯合取得 2048 年的奧運主辦權,這和當時香港的經濟、政 治和民主情況緊密相關。 香港在 1997 年回歸後,經過了二十多年的不穩定時期,政治爭議不斷,社會分化 嚴重,經濟增長緩慢,到了 2025 年前後,民意逐漸轉向,特區政府終於帶領民眾達成 基本共識,將發展方向放到與大灣區的融合上,之後經濟穩步發展,與珠江三角洲各 城市的聯繫和互動愈益頻密,到 2045 年時,雖然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的經濟總量 已經超越香港,但香港的人均生產總值仍然位列前茅。除了鞏固在金融、會展及專業 服務等方面的既有優勢外,香港亦逐步發展為區內的醫療、媒體、設計及教育中心。 雖然內地經濟經歷數次轉型和升級,但香港亦能穩步過渡,保持其獨特的制度及靈活 的思維;正如貿易發展局在年前出版的一份商業服務便覽中指出:「香港的優勢在於 貼心、專業、自動化的服務,以及可靠、靈活、方便執行的創新思維」。 為貫徹和鄰近地區的融合,特區政府銳意將新界北地區規劃為高科技、創意產業 中心;蓮塘、洪水橋、古洞北、粉嶺北及坪輋/打鼓嶺的新發展區於 2030 至 2040 年 間先後建成,為香港的經濟發展及再工業化提供新生動力。同時,香港憑藉其先天優 勢,成為區域內初創企業的融資及孵化中心。另一方面,隨著傳統媒體式微,香港的 網絡媒體轉而面向龐大的內地市場,憑藉較自由的訊息流通而成為區域內的媒體中心。 為配合新發展區的人材需求,特區政府參照新加坡的勞工政策,吸引內地中高端技術 人材即日來回新發展區跨境工作,彌補了本地因人口老化而出現的勞動力不足。 此外,前海、南沙、橫琴自貿區與粵港澳的協同效應於 2030 年左右開始展現。由 於其地理位置接近,前海成為深港金融合作的前線,在人民幣自由化、保險及再保險 發展,以及金融科技等範疇均取得不少突破。經濟上的緊密合作亦促進了社會文化的 趨同;隨著自動駕駛、交通網絡的發展,跨境上班成為不少人日常生活的部份,緩和 了廣州各城市與香港的文化藩籬。 香港在 1997 年回歸後,政治反對派一度力量甚為龐大,令特區政府施政困難。在 中央政府的主導下,終於在 2025 年完成對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的立法,有效壓制了反對 勢力,政府施政逐步轉趨順利。不過,在「一國兩制」之下,反對派仍存在相當的活 動空間,特別是粵港澳的大都會化發展,令廣州、深圳、香港等地的社運青年出現有

未來的四個場景

129

機連結,對三地政府的管治造成一定衝擊。例如今次申辦奧運,,雖然社運青年原則 上不反對,但針對「人工浮島」的設計、用途、財政及營運等,指斥其為「黑箱作業」, 批評浮島的造價高昂,並擔心奧運過後人工島會淪為地產項目。該批社運青年更連同 一批學者提出另類方案,建議奧運完結後將人工島轉化為公營屋邨,以解決粵港澳的 住屋及地價問題。由於粵港澳大都會居民的生活經已躋身發達國家的水平,該方案獲 社會不少中下階層支持。對於這些反對聲音,特區政府謹慎應付,以懷柔手段將之吸 納,同時,開展輿論攻勢,爭取市民支持。 能夠與廣州、澳門共同主辦奧運,顯示了香港尋求和珠三角大區融合的發展策略 有很大成績,特區政府希望通過此國際盛事,進一步發展粵港澳大都會文化。近二十 多年來,香港對體育活動的投入頗大,政府積極推動本地體育事業,擴大「精英資助 體育計劃」,先後於乒乓球、高爾夫球及場地單車等項目獲得世界冠軍。同時,由於 電子競技(eSports)深受年輕人歡迎,市場龐大,香港的代表隊伍曾經在多個電子競 技國際賽得獎,政府希望將之進一步發展。目前特區政府正大力推動,希望電子競技 能成為 2048 年奧運的新比賽項目,屆時香港將率先派隊參加,並有望以主場之利,奪 得獎牌。

形成場景的脈絡 那麼,從現在到 2045 年,上述的虛擬場景有可能出現嗎? 我們認為有可能,這和未來二、三十年的各種變化有關。 首先是世界經濟重心向亞洲轉移,亞洲整體生產總值將佔全球總值的一半,世界 進入「亞洲世紀」時期。APEC 成員國擴展至 30 個國家,當中包括迅速發展的印度、 印尼、孟加拉、巴基斯坦及斯里蘭卡。同時,ASEAN 各成員國冒起,在中、美兩國的 博弈中成為重要力量。東亞地區雖然還存在領土主權爭議,但沒有引發嚴重的軍事衝 突。中國先後成為歐盟、東盟、南韓、土耳其、新加坡、台灣等區域的最大貿易夥伴。 相反,日本由於人口老化問題,社會愈來愈內向化,影響力漸減。同時,印度成為新 興經濟大國,在高端科技、資訊服務、軟件開發、農業等範疇與中國分庭抗禮。印度 在主辦過新德里奧運後,全力支持孟買爭取 2048 年的奧運主辦權,和粵港澳灣區競爭, 但最後敗於中國。人工浮島的嶄新設計概念,是粵港澳成功取得主辦權的原因之一。 「亞洲世紀」的態勢亦見於各國的軟實力建設,中國、印度等都愈來愈重視其傳 統文化,世界各地前來亞洲國家求學的學生人數逐年增加,亞洲的媒體也轉趨積極, 努力爭取話語權。奧運再次在亞洲舉行,對亞洲軟實力的進一步發展有幫助。 同時,中國的經濟實力繼續得到鞏固,在 2030 年前後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 濟體,在國際舞台的影響力亦相應提升。縱使中國的人口紅利在 2020 年之後消失,但

130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憑藉政府的「科技創新」及「人才共融」兩條腿走路,逐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人民生活質素繼續得到改善,穩步向「兩個一百年」前進,體現「五億中產」之夢。 科技發展方面,中國從初期的科技吸收國蛻變為科研創新國,每年發佈的科研論 文數量與美國旗鼓相當,並逐步將自家技術輸出國外,在綠色科技、金融科技、通訊 設備、高端製造等方面尤其出色。同時,國家投放大量資源培養尖端人材,一批本國 培養的專家結合「海歸派」,成為中國科研、文化及制度創新的中堅力量,「中國製 造 ‧2025」計劃催生的多個科學實驗室居於世界領先地位,前往中國留學的各國學生 愈來愈多。 配合上述發展,兩岸四地推行「人才互換計劃」,資助和鼓勵四地的學生、在職 人士及專才以「一對一」的形式來往各大城市讀書、進行「工作假期」,或投考公職, 令華語文化圈的區域認同有所上升。 就區域發展而言,長三角及珠三角地區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富活力的區域,縱使長 三角地區的生產總值仍然領先,但珠三角以較高的人均生產總值、較佳的城市規劃, 以及較優越的生活質素及配套,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大型城市群。 2017 年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粵港澳大灣區」 概念,其後灣區內各地的分工漸次成形,較大規模的高端製造業如 3D 打印、自動車製 造、半導體等集中在廣州市鄰近地區;深圳則繼續扮演科技創新搖籃的角色,成為區 內的數據及物聯網科技中心。香港則鞏固自身優勢,成為區域內的金融、會展、醫療、 媒體、設計及教育中心。 不過,中國經濟雖然愈趨成熟,但其獨特的發展路徑仍帶來不少棘手問題。一方 面,城鄉差異、沿海和內陸地區發展不平衡的情況仍然存在,而且有惡化的傾向;另 方面,「一帶一路」建設雖然使新疆、內蒙、陝西等地受惠,但中國在沿線各國的項 目只有部份成功,在中亞和南亞進行基建的不少企業遇到困難,投下的資金缺乏回報。 此外,世界經濟增長緩慢,需求收縮,限制了中國商品的出口,中國的經濟增長有從 中等速度降到低速度的威脅。 面對上述困難,中國的發展政策嘗試轉向,著力推動內需,強調「可持續智慧發展」 (smart sustainability),希望借助愈來愈龐大的中產人口,增加消費,帶動增長,同時 透過智慧城市建設、高端工業、可再生能源等高產值產業,令經濟結構升級。 在這樣的發展脈絡下,香港成功與鄰近地區融合,憑藉原來的優勢,進一步鞏固 作為亞洲國際都會的地位。

未來的四個場景

131

3 場景三:不進則退 屈居二線

新聞故事 2044 年 8 月某日,香港各媒體廣泛報道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之前一日發佈的消息,即明年 1 月在深圳舉行論壇的全球會議,中國國家主席將出席 並發表主題演說。這是論壇成立近八十年來,第一次離開其在瑞士的總部,轉而在其 他地方舉行,也是自 2017 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該年會議作主題演說後,再次有中 國國家主席出席和演說。 此事所以廣泛受到香港傳媒報道和評論,是因為自從傳出論壇考慮破例到中國召 開後,香港全力向中央爭取,希望成為主辦地,但中央最後決定讓深圳主辦,香港只 是被安排作為協辦單位,負責提供翻譯、餐飲、酒店住宿和旅遊等支援服務。近年香 港已被普遍視作中國的二線城市,今次中央對會議地點的決定令情況更為明確。 據有關評論分析,世界經濟論壇決定在瑞士之外的地點舉行年會,背後有幾個因 素。其一是世界經濟重心已由西向東轉移,以中國為首的亞太地區,生產總值已達全 球的 55%;其二是在四年前的又一次世界經濟危機中,中國積極負起拯救環球經濟的 角色,加大對外投資力度,同時大幅增加進口,對幾個面臨破產的國家提供額外援助, 因而令局面趨於穩定,為表示對中國的感激,論壇改為在中國舉行。此外,中國政府 表示,如果論壇在中國舉行的話,中國國家主席願意在會議開幕禮上發表主題演說, 這會大大加強論壇的國際影響。在這幾個因素推動下,論壇最終決定移師中國。不過, 為了保持論壇一直以來受到高度讚賞的獨立性,論壇向中國政府表示,希望在首都北 京以外的城市召開,結果中國政府決定由深圳主辦,香港協辦。 據媒體報道,中國將趁論壇的舉辦及中國國家主席的出席,廣泛邀請亞太地區的 國家或政府元首參加,在論壇舉行的同時,在深圳召開一次亞太地區領導人高峰會。

132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當時場景 設定上述場景,是基於當時香港的經濟、政治和民生狀況,以及其外部環境。 香港自 1997 年回歸後,由於各種原因,經濟增長緩慢,原有的產業收縮,又找不 到新增長點,雖然因為經濟底子厚,總體情況仍算不差,但逐漸被中國其他城市超越, 從原來的領先地位倒退成為二線城市。在 2030 年左右,香港本地生產總值下降到只佔 全國的 1.5%,對國家的貢獻和影響力大不如前。回歸後香港的幾個支柱行業中,只有 人民幣金融服務和空運物流兩者仍維持優勢,但港口海運和貿易中介方面的角色已明 顯減弱,其中葵涌貨櫃碼頭已從 2027 年開始停止運作,被深圳鹽田港和蛇口港取代; 旅遊業則因為吸引力未能提升,遲滯不前。香港政府一度希望改變「小政府、大市場」 的傳統,提出較進取的產業政策,但總體成績有效,其中創新科技因為和深圳毗鄰, 發揮了一定的協同效應,但未能形成經濟的重要新增長點。不少經濟學者分析,香港 未能發揮本來具有的優勢,因而未能在世界經濟重心東移的大背景中獲取紅利,是甚 為可惜的事,這主要是內部因素做成,即無法建立社會內部共識,政府未能成為強有 力的領導,缺乏明確並能夠貫徹的發展策略,以致香港逐漸落後於中國其他城市。 據之前一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發表的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名榜,香港的名次已下 跌到全國第十一位,在江蘇省無錫市之後。 和香港相鄰的深圳,情況剛好相反,實力不斷加強,其中創新科技的發展最令人 矚目,2020 年前後被公認為「亞洲矽谷」後,2040 年左右更成為「世界矽谷」,深圳 大學在科研方面的學術地位,被稱為亞洲的麻省理工學院(Asia’s MIT),吸引了好幾 位諾貝爾獎獲獎者前往任教。深圳的生產總值在 2019 年超過香港,但由於人口基數龐 大,人均生產值至今仍比香港略低,但一般估計在未來八至十年左右也可以超過香港。 2044 年深圳總人口達 2,500 萬,為香港的三倍,經濟發展取得良好的規模優勢,連同 相鄰的南沙、珠海等市形成一個大都會區,香港則逐漸轉變成為向深圳大都會區提供 各種商業支援服務的衛星城市,香港每年畢業的大學生,有接近一半前往內地大城市 工作,其中又以前往深圳的佔較大比例。

形成場景的脈絡 以上的場景,讀來不免令人神傷,那麼,從現在到 2044 年,香港會否真的落入這 樣的場景呢? 我們認為是有可能的,外部因素和香港內部因素的變化,可能令香港漸漸落後於 其他內地城市,其中內部因素的影響可能更為重要。 2008 年全球金融海嘯後,原來的發達經濟體找不到重大的新增長點,復甦緩慢,

未來的四個場景

133

需求疲弱,生產和商貿收縮,無法重新恢復較高和較長期的增長,經濟和金融危機有 變得常規化的趨勢,其中西歐諸國由於人口老化、政府負債嚴重,情況尤其惡劣。新 興經濟體處境較佳,在中國繼續推動自由貿易的努力下,增長較好,新形成的中產階 級規模愈來愈大,產生了對商品和各種服務的新需求,其中東盟地區的發展最為迅速, 但由於南海的領土主權爭議,中國和此地區諸國的關係未能有效改善,香港因而無法 從東盟的發展中獲得利益,相對地香港對中國內地的依賴日益增大,這減弱了香港作 為國際城市的原有優勢。 國際地緣政治對香港也有衝擊。中、美兩國雖然沒有爆發戰爭,但小規模的衝突 時有發生,在美國推使下,南韓、日本、越南等國不斷在中國周邊進行滋擾。此外,「一 帶一路」雖然有一定成績,但中國的不少大型基建項目進展緩慢或遭遇困難,以致香 港期待從中得益的期望只能有限地實現。 當然,國際局勢的實際發展,可能比我們上述的推測更差,例如中、美陷入持久 而嚴重的對抗,台灣因為公開宣佈獨立而引發戰爭,之類,假若如此,香港的處境就 更艱難。不過,即使排除這比較悲觀的估計,上述局面也足以令香港處於不利境況。 至於中國內地的發展,也可能不是一帆風順,雖然沒有陷入「中等收入危機」, 但由於世界經濟形勢不利,中國政府推動的結構轉型和產業升級成效有限,要靠擴大 內需和政府加大投資力度來維持增長。其中政府投資又以對高新科技的投入佔較大比 例,深圳因而繼續得以發展和壯大。內地的政治和民生方面,雖然時有事故發生,但 整體而言能保持穩定。故此,香港政府為了減輕就業的壓力,推出政策鼓勵年輕人到 內地求職和發展,故此近年香港年輕人到內地大學就讀和到內地企業就職的人數持續 上升。 同樣地,內地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可能比上面的描述來得糟糕,例如政府的 管治倒退,貪腐情況重新嚴重,波及經濟及民生,等等。這些變化不能排除,如果情 況如此,則香港更難獨善其身。 不過,和國際局勢和內地發展相比,對香港前景影響更大的還是內部因素,換言 之,如果因為香港未能因應國際和內地變化而有效地尋求對策,調整角色,則香港很 有可能逐步倒退,淪為中國的二線城市。回歸以來,香港愈來愈政治化,社會爭論不絕, 年輕一輩尤其抗拒與內地的融合,政府管治愈益困難,無法帶領社會製定重大政策包 括產業政策,憑市場的力量,經濟難以取得突破,東亞地區由政府帶動建立新興產業 和引導經濟結構轉型的模式,無法在香港落實,而國際競爭又日益激烈,此消彼長, 香港逐漸被內地大城市超越,也是不足為奇。 我們不希望看到上述場景的出現,但也不能排除香港未來二、三十年有朝此方向 轉變的危險。

4 場景四:內耗不止 舉步維艱

新聞故事 2043 年某月某日,香港的名字再次出現在西方媒體上。 報道的內容,是香港的「老人佔中運動」踏入第八十天,打破了之前這類群眾性 運動的記錄,包括發生在 2014 年秋天、以青年、學生為主的一次佔領運動。 不過,對這次歷時已經超過兩個月的社會行動,民眾反應比較冷淡,近十餘年香 港的各種政治、社會抗爭不絕,大家已習以為常,見怪不怪。 稱此次運動為「老人佔中」,其實不大準確。運動的確由老人首先發起,以「重 奪尊嚴」作為口號,但很快便有其他社群加入,各自提出訴求,包括大學生要求減免 學費,年輕人要求立法設立全民基本收入制度,「無殼蝸牛族」要求政府增加住屋供 應等。相對而言,老人提出的訴求並不激烈,主要是投訴長期以來各種福利和待遇沒 有改善,影響他們的生活水平。和毗鄰的城市相比較,香港老人的境況的確有所不如, 例如深圳、廣州早已在市內設立老人住宅和活動專用區,區內道路鋪設了自動行人履 帶,又以無人車免費上門接送老人等,這些地方已發展成為「老人宜居城市」(elderly friendly city)。 據政府不久前公佈的統計數字,此時香港 65 歲以上老人佔人口的 33%,超越鄰近 地區。 此次的佔領運動能夠成功發起,據媒體分析,有政治因素,主要是幾個策動的老 人乃早年的社運激進份子,參加過三十多年前香港的第一次佔領運動,經驗豐富,組 織能力很強,其中幾位曾經當選過立法會議員,包括楊浩泰、黃松迪、鄭凱琦、朱天 銘等。同時,幾位被政府以國家安全法起訴和坐過牢的分離主義份子也到場聲援。 此次的運動一開始,採取了只在日間進行的方式,晚上交還道路,這和過往的同 類行動頗為不同,既減少對公眾的影響,也令參加者能夠保持體力和耐性,有利行動 的延續。另外,組織者又逐日公佈翌日的佔領範圍,由於開始時參加者以老人為主, 組織者呼籲帶備座具,又安排專人在佔領區內帶領進行體操,以及不時在佔領的街道

136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上列隊慢步,令參加者得以伸展筋骨。是以今次運動的氣氛和三十多年前以青年、學 生為主的一次頗為有別,激烈和對抗程度較低,帶點嘉年華集會的味道。由於這原因, 政府要進行驅趕或清場更為困難。 據報道,政府內部對於如何處理,經多次討論後仍未能得出方案。這一方面是因 為訴求來自不同群體,不容易一一應對,另方面是政府財政在過去幾年都出現赤字, 陷於被動。 從目前情況看來,運動還將繼續,未有解決的跡象。

當時場景 發生上述的事件,和當時香港的經濟、民生和政治情況密切相關。 經濟方面,香港雖然還是國際金融中心之一,但經歷了長時期的低增長,情況甚 不理想。幾個原有的傳統支柱產業倒退,同時又無法找到強有力的新增長點。早已成 為香港經濟最主要環節的服務業,更因為科技的進步尤其是自動化和人工智能的發展, 引來廣泛的去中介化,大量工作崗位消失,就業不足的問題變得嚴重。政府雖然一再 嘗試制定較為進取的產業政策,擺脫「大市場、小政府」的傳統,但成效不顯著,以 致香港的競爭力持續下降,被鄰近地區迎頭趕上,生產總值和人均產值被幾個內地城 市超過。經濟的不景,也影響了政府的稅收和財政,出現赤字的年頭愈來愈多。和內 地的互動和融合,仍然是香港經濟最有力的支撐,人民幣在香港普遍使用,內地企業 以香港為國際貿易的中介點,內地民眾則保持對香港司法和私有財產保護制度的信心, 前來香港購買資產和各種專業服務。 民生方面,最明顯的現象是社會缺乏共識,凝聚力不斷下降。「工作兩極化」(job polarization)進一步加深了收入差距和貧富懸殊,社會的對抗氣氛嚴重。「網民」成為 最龐大但也極為不穩定的群體,可以迅速地對任何事件、議題作出重大衝擊。經濟前 景的不明朗,令年輕一輩感到憂慮,政府也無法大力改善民眾關心的社會問題如房屋、 醫療、就業、交通等。鄰近地區在基建設施、生活水平等方面逐漸追上甚至超越香港, 也令港人失去從前原有的自豪感,瀰漫著悲觀的情緒。總體而言,香港成為一個怨氣 很大、負能量指數很高、對前景缺乏信心的城市。 政治方面,管治水平一直未能提高,政府無法建立有效的領導。一國兩制無可避 免的內在矛盾,即中央政府和特區居民之間的緊張關係,長期未能理順,政治反對派 的影響力雖然比前有所下降,但仍然活躍,通過選舉能夠在體制內發揮牽制作用,令 政府施政困難。香港政治一向缺乏發展空間,難以吸引優秀的人才投身政治,以致未 能產生能幹而有公信力的領袖,公務員長期成為政策制定和執行的主體,雖然廉潔, 效率亦不錯,但視野不足,流於因循,無法帶領社會確定方向,形成共識,尋求出路。

未來的四個場景

137

幸好香港的各種制度仍然較為健全,經濟底子雄厚,故此即使缺乏發展方面,也能保 持大體平穩。

形成場景的脈絡 以上的場景,相當黯淡,那麼,從現在到 2043 年,香港會否真的出現這樣的場景 呢? 我們認為有可能,雖然希望真實情況並不是這樣。 如果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諸種因素都大致朝消極方向變化,那麼出現上述情景也 就有可能。 例如在科技發展方面,可能出現這樣的負面狀況:大量工作崗位因為自動化、人 工智能的廣泛應用而消失,去中介化尤其嚴重衝擊香港的服務業,連會計師、律師等 行業都深受威脅,新科技當然也帶來不少新工種,但新工種提供的職位在數量上遠遠 未能填補舊工種式微因而流失的工作崗位。同時,網絡和新媒體令民眾尤其年輕一輩 變得更躁動,維持社會秩序變得困難。此外,雖然政府可能推行比前積極的產業政策, 希望通過發展各種創新帶動經濟增長,但成效有限,無法克服「大市場、小政府」的 傳統,以致香港嚴重落後於鄰近地區特別是深圳。 例如民眾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方面,內向、消極、缺乏上進的態度蔓延,不滿現狀、 抗拒建制的情緒加劇,令社會更為分化,香港社會原有的開放、兼容、理性、持平精 神進一步萎縮。 例如國際環境方面,環球經濟始終無法恢復繁榮,需求減少,貿易萎縮,又或甚 至不斷出現金融危機,打擊全球經濟。至於中、美兩國之間,雖然沒有爆發戰爭,但 繼續對抗,小磨擦、小衝突時有發生;此外,東北亞地區的緊張局勢沒有好轉,中國 和東南亞諸國只能維持有限的和平。這樣的環境和氣氛,對香港自然很不利。 例如內地發展方面,經濟結構轉型進展不如預期,雖然還未至於落入中等收入陷 阱,但希望通過發展高科技以帶動產業升級的效果有限,中國企業的創新能力只達到 中等國際水平;「一帶一路」的推展又遇到愈來愈多的困難,不少大項目的投資未能 帶來回報,令國家背上相當深重的財政負擔。中國的政治和社會雖然保持基本隱定, 但人民生活的改善速度放慢,年輕一代就學、就業問題趨於嚴重,不滿情緒增加。 當然,實際情況不會完全符合以上的描述,甚至會發生一些現在難以想像得到的 「顛覆性意外事件」,令局面更為複雜,但如果在各個關鍵環節上,未來的發展朝向 悲觀、消極一面的話,則香港陷入黯淡的境況,因而出現上述的場景,還是很有可能的。

結 語 這份報告的任務,是探討「香港的未來」。 這可說是既容易,亦不容易。 容易是因為「未來」有極大的開放性,無從驗證,任何推測估算,只要說得頭頭 是道,有條有理,都難以反駁,換言之,有很大的主觀成份。 不容易是因為「未來」有極大的不確定性,難以把握,也難以捉摸,即使說得井 井有條,道理分明,也無從驗證,說到底還是流於主觀臆測。 至於「香港的未來」,涉及的不只是香港。作為一個高度對外開放的國際城市, 香港的未來和周邊環境以至國際情況緊密相關。換言之,在一定程度上,香港的未來 也視乎世界的未來、地區的未來、國家的未來。要作這一層次的探討,自然很不容易。 我們明白這些限制,但還是作出嘗試,這主要是因為香港社會不應該缺乏前瞻和 想像,遠景即使近乎虛無縹緲,但從現在的立足點出發,細心思考、大膽想像,還是 有可能看到一些線索和端倪。 在本報告中,經過層層分析,我們提出二、三十年後的四個場景,估計將來的實 際情況,應該就在這四個場景所界定的範圍之內。究竟有多大程度的準確,只能由未 來來驗證。我們最為關心的,不是準確程度的高低,而是希望通過這樣的陳述,刺激 思考、誘發想像、關注未來、也建構未來。換言之,是「務虛」多於「務實」。我們 明白,「務虛多於務實」這句話對於一些人來說,很可能看不順眼聽不順耳,但我們 樂意接受質疑,原因是「務虛」其實相當有價值,其重要程度不在「務實」之下。香 港社會一向「務實」,腳踏實地致力做好眼前工作,再隨環境變化,逐步調整,這可 說是香港的優點和強項。但這種特質也會引來「光拉車,不看路」的問題,容易踏入 歧途。這份報告書的「務虛」,正是嘗試將眼光放遠一些,將視野擴闊一些,希望將 未來可能出現的不同場景,呈現出來。換言之,是希望平衡一下過於「務實」的傾向。 撰寫完成本報告,我們深感此項工作殊不容易,雖然廣泛搜集資料和諮詢請教, 相信成果還是難以令人滿意。進行這樣性質的探討,既需要廣博而紮實的知識基礎, 又需要掌握各種意見和觀點,此外還需要準確的判斷和豐富的想像力。由於是新的嘗 試,這份報告在上述幾方面肯定都有所不足,但希望能達到啟導先路的作用,為日後

140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此類研究或涉及範圍較為細小的同類研究提供參考。如果香港社會認為這種前瞻性質 的思維有價值,我們希望類似的「探討未來」會再次進行。

附 錄

附錄一

一個城市規劃師的「未來狂想曲」 按:作為世界精英城市,必須有相匹配的硬、軟件,為此,我們邀請一位資深的城市 規劃師作訪談,請他推想一下二十五至三十年後,如果各方面條件配合得好的話,香 港可以發展至什麼模樣,從人口到住房到交通等可以是什麼情況,他將想像出來的景 象稱為「未來狂想曲」,我們整理他的談話,收入本報告作為附錄一。

世界領先大都會 展望未來二十五至三十年,人才的流通與香港能否鞏固其世界大都會的地位息息 相關。為扭轉人口急速老化、補充勞動力並進一步提升生產和競爭力,香港應該採取 積極進取的人口及移民政策,鼓勵生育,並從世界各地(包括內地、東南亞及一帶一 路國家)引入大量人才。可以這樣估計,香港於 2040 年前後將有條件容納達一千萬人 1

口,在人均生產總值位列世界首十名。 同時,香港亦應該鞏固其制度、文化及環境優 勢,以吸引更優質的國際人才,躍升成為世界經濟競爭力領先的大都會。 到 2050 年時,由於鄰近地區同步發展、交通網絡更為完善等因素而形成的輻射效 應,香港實際可以成為周邊灣區數千萬人口的活動和消費中心。

城市願景 面對有限的土地面積及愈益增加的都市人口,香港城市發展有必要也有條件採納

1.

根據世界銀行 2015 年資料,香港的人均居民總收入於世界排名第 18 位。

144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聯合國的都市發展願景(New Urban Agenda),即人人共享城市,力求一個包容、安全、 2

健康、便利、可負擔、可持續和有韌性的都會環境,以促進繁榮、改善市民的生活質素。

文化視野 與此同時,開放、蓬勃、富活力的文化活動及建設有助提升城市的形象及生活質 素。文化即是生活,香港的都會空間有條件同時容納區域性的文化建設,以及本地的 創意藝術。展望未來,巴賽爾藝術展、香港藝術節、香港國際電影節、中國戲曲節等 跨地域文化活動有望令香港成為區域文化中心;另一方面,西九文化區、各大劇團及 創意藝術學院均羽翼漸豐,能持續為香港及鄰近地區孕育文化專才,帶動產業發展。

高密度宜居 香港的城市發展繼續以高密度宜居城市為目標,所有發展盡量利用立體空間向高 空發展,減少對土地的需求。除了致力提高普羅市民的人均居住面積,城市規劃有必 要也有條件提供更充裕及廣闊的公共空間(如休憩用地、行人路、地區廣場和政府、 機構及社區用地)。配合適切的宜居規劃,公共空間與住屋相互比鄰,市民雖然生活 在高密度及向高空建設的環境中,仍然可以享有寬敞舒暢的感覺。

全覆蓋免費鐵路 鐵路運輸是本港城市交通骨幹。為便利市民出行,香港發展全面覆蓋的鐵路運輸 網絡,絕大部份住宅區、商業區、就業區、學校及其他活動中心皆在鐵路站五百米步 行範圍之內。大部份市民乘鐵路上班、上學及前往消費娛樂地點的行程皆在一小時以 3

內。隨著港鐵的海外業務盈利逐步提升, 以及政府作為地鐵最主要股東的身份,通過 適當措施,可以令市民免費或接近免費乘搭鐵路,政府同時亦加大對其他公共交通工 具(包括:巴士、小巴、渡輪等)的資助,既減輕市民的生活負擔,又鼓勵各社區、 階層及不同年齡人士出行,促進社會共融。

2.

United Nations. (2016). New Urban Agenda: Resolution adopted by the General Assembly on 23 December 2016. Retrieved from http://habitat3.org/wp-content/uploads/New-UrbanAgenda-GA-Adopted-68th-Plenary-N1646655-E.pdf

3.

根據香港鐵路有限公司 2016 年年報,港鐵接手營運的海外 / 內地鐵路業務包括英國 TfL Rail 及伊利沙伯綫、瑞典斯德哥爾摩地鐵、澳洲墨爾本都市鐵路服務、以及北京、 深圳及杭州的鐵路服務。其中國際鐵路業務的總收入按年上升 7.8%。

附錄

145

綠化城市 配合全覆蓋的鐵路運輸網絡,香港所有主要市區及發展區將全面綠化,並擴闊行 人路,發展地下街,改善步行環境。綠化規劃充份利用建築物的三維立體空間,在地面、 建築物外牆、天台及平台進行,改善市區微氣候,減少熱島效應,使香港成為適宜居 住和步行的城市。

無污染環境 隨著電動車技術的突破及生產成本不斷下降,香港全面以電動車取代燃油車輛, 涵蓋私家車、公共運輸及各種貨運車輛,解決了車輛噪音和廢氣排放問題。在電力生 產方面,香港改用天然氣發電,社區亦利用可再生能源加入電網,大幅減低碳排放量, 使香港邁向無污染城市。

智慧城市 作為世界級的大都會,香港廣泛利用感應器、物聯網、雲端運算、流動科技和大 數據分析等新技術開發智能系統,用於城市規劃、建設及管理,改善資源分配,促進 可持續發展及提高城市的運作和管理效率,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智慧城市發展涵蓋 社會和生活不同範疇,包括電子商貿,運輸物流、市政設施監察、公共服務、樓宇設 施管理等。

共享經濟 智慧城市的發展催生了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人們不再熱衷於擁有物品, 而是透過分享盡用不同的物品、資源及技能。伴隨這範式轉移,共享概念將融入未來 的城市規劃中,市民接受共享私家車、的士、非個人物品、住屋、泊車位、單車等, 為交通、購物設施及住屋設計等方面帶來重大改變。在共享的概念下,可以這樣推想, 即使香港的人口數目大幅度增加,私家車數目仍然能夠保持與現時登記六十萬輛相若 的數字,甚至可能輕微下降,令路面負荷情況不致過於嚴重。

城市發展佈局 在未來二十五至三十年,香港將繼續扮演珠三角灣區城市羣的龍頭角色,過境 通關便捷,人員、貨物、資金和信息基本上自由流動。隨著香港與珠三角鄰近地區加 強互通,內地與香港人才互相往還,跨境生活或工作變得更為頻繁。除了現已規劃的

146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洪水橋、元朗南、古洞北、粉嶺北,及新界北等新發展區,為應付急促的發展需要, 2050 年前後,香港的城市發展佈局會作出重大改變。為滿足快將飽和的航空需求,赤 鱲角機場將搬遷至本港東南面水域的填海土地,新機場可提供五條跑道供飛機升降。 舊機場土地可騰出重置浪費市區珍貴土地資源的貨櫃碼頭,並一併發展產業園。葵青 貨櫃碼頭一帶則可重新發展作住宅及其他用途。此外,東大嶼都會擴大一倍至二千公 頃,提供足夠的土地發展成為本港第三個商業核心區。沙頭角及北大嶼山亦可提供土 地滿足發展需要。近年,建造人工浮島的技術亦正漸趨成熟,有學者建議在海岸建造 懸浮裝置,建成可以容納大型建築物的人工浮島;與傳統的填海工程相比,浮城的建 造費用遠為便宜,但維修費用則高昂。若有關技術證實可行,浮城將為香港提供大量 土地作居住、商業、及休憩用途。 根據粗略估計,我們在未來二十五至三十年要達至「世界精英城市」的場景,需 要約一萬公頃的土地。除 2030+ 中已規劃的土地供應,上述措施可提供達足夠的額外 土地以供選擇作發展、土地儲備及提升居住環境質素之用。有了充足的土地供應和儲 備,香港現在面對的土地短缺困局將可獲得解決,房屋問題迎刃而解,樓價亦回復至 市民可負擔的合理水平。

附錄

147

附錄二

訪談:香港部份 訪談者 1

職業或職位

訪談內容

陳章明 嶺南大學社會老年學講座 香港老齡化社會

日期

錄音

06/04/2016

N

11/04/2016

N

12/04/2016

N

19/04/2016

N

20/04/2016

N

05/05/2016

Y

09/05/2016

Y

教授兼亞太老年學研究中 心及服務研習處總監、安 老事務委員會前主席 2

楊永強 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 香港老齡化社會 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院長

3

林奮強 「香港黃金五十」創辦人 全球、中國及香港的經 濟發展前景

4

馮孝忠 恒生銀行執行董事兼環球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 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主管 的優勢和前景;全球、 中國及香港的經濟發展 前景

5

雷鼎鳴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主 中國及香港的經濟發展 任及教授

6

陳文鴻 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 中國及香港的經濟發展 心主任

7

前景 前景

曾浩輝 衛生防護中心前總監、香 香港的公共衛生及傳染 港社會醫學學院副院長

病爆發問題

8

湯復基 應用科學院行政總裁

香港的科技發展前景

11/05/2016

Y

9

湯曉鷗 香港中文大學信息工程學 香港的科技發展前景

11/05/2016

Y

系主任

148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訪談者 10

職業或職位

陳增濤 企業家、專欄作家

訪談內容 全球、中國及香港的經

日期

錄音

18/05/2016

Y

19/05/2016

Y

23/05/2016

Y

24/05/2016

Y

25/05/2016

N

27/05/2016

Y

濟發展前景 11

潘 潔

環境局前副局長

香港環境危機及可持續 發展的前景

12

衞炳江 香港理工大學副校長(科 香港的科技發展前景 研發展)

13

文泰來 NTT Com Asia Limited

香港的科技發展前景

執行副總裁 14

巴曙松 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國經濟 中國及香港的經濟發展 學家

15

前景

黎廣德 低碳亞洲有限公司行政總 香港的環境危機及可持 裁

續發展的前景

16

陸恭蕙 環境局副局長

香港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03/06/2016

Y

17

李本瀅 香港天文台前台長

氣候變化對香港的影響

07/06/2016

Y

08/06/2016

Y

08/06/2016

Y

17/06/2016

Y

28/06/2016

Y

30/06/2016

Y

14/07/2016

Y

及替代能源發展 18

宋恩榮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教 中國及香港的經濟發展 授兼香港亞太研究所副所 前景 長

19

張楚勇 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助 香港政治、社會未來發 理系主任及高級特任講師 展的問題

20

徐立之 香港大學前校長

21

謝國樑 中國銀行(香港)經濟及 中國及香港的經濟發展 政策研究主管

香港的科技發展前景 前景 世界經濟前景

22

何建宗 香港公開大學科技學院院 香港的環境危機及可持 長

23

續發展的前景

黄均瑜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會長 香港的教育發展前景

附錄

訪談者 24

職業或職位

訪談內容

陳祖為 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 香港政治未來發展

149

日期

錄音

18/07/2016

Y

21/07/2016

Y

25/07/2016

Y

03/08/2016

Y

04/08/2016

Y

11/08/2016

Y

17/08/2016

Y

24/08/2016

Y

26/08/2016

Y

學系教授 25

李鑾輝 新鴻基地產發展公共事務 香港政治未來發展 部公共事務總監

26

葉健民 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教 香港政治未來發展 授及副系主任

27

邱達根 荔園有限公司主席

香港的科技發展前景

28

黃遠輝 城市規劃委員會副主席、 香港的房屋問題 市區重建局非執行董事、 香港房屋協會成員

29

戴希立 前教育統籌委員會委員、 香港的教育發展前景 退休校長

30

張國華 香港公開大學教育及語文 香港的教育發展前景 學院院長

31

楊偉雄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

香港的科技發展前景

鍾偉強 創新及科技局副局長 32

呂大樂 香港教育大學副校長(研 香港政治、社會未來發 究與發展)

注: N = 沒有錄音;Y = 有錄音。

展的問題

附錄三

訪談:內地部份 訪談者

職業或職位

1

齊鵬飛

中國人民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副主任

2

余永定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3

溫鐵軍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

4

李玲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教授

5

崔之元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6

劉瑜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政治學系副教授

7

陳冠中

香港作家,移居北京 16 年

8

史衛民

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政治制度研究室主任

9

李稻葵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10

汪暉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

11

李零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12

薛瀾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兼院長

13

潘維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14

梁文道

香港作家,移居北京

15

董秀玉

出版人,北京三聯書店前總經理、總編輯

16

劉桂生

中國近現代思想史領域著名學者

17

劉軍寧

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

18

王紹光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系講座教授

152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訪談者

職業或職位

19

宋恩榮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兼香港亞太研究所副所長

20

丁偉

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教授

注:宋恩榮訪談已見於附錄一。 18 至 20 為在香港進行之相關訪談。

附錄

153

附錄四

高中學生的未來香港憧憬 中央政策組嘗試和不同地區、不同背景的高中學生晤談,聽取他們對社會前景的 期望和想像。中央政策組共邀得十二所學校參與,每次參與學生數目由八至十五人不 等,其中有主動報名參與的學生,亦有為老師邀請參與的學生。是次到訪十二所學校 的座談,總共與 125 位高中二年級學生交流,聽取他們對社會前景的意見和期望。每 次訪談都作筆錄及錄音,此附錄據之整理而成。

參與中學名單 學校名稱

地址

日期

參與學生人數

1

神召會康樂中學

新界大埔寶雅苑

13/02/2017

15

2

香島中學

九龍大坑東桃源街 33 號

15/02/2017

11

3

仁愛堂陳黃淑芳紀念中學 新界屯門旺賢街 2 號

16/02/2017

10

4

路得會西門英才中學

元朗公園北路 1 號

28/02/2017

9

5

聖公會鄧肇堅中學

香港灣仔愛群道 9 號

06/03/2017

10

6

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 新界天水圍天瑞邨

07/03/2017

8

張煊昌中學 7

佛教孔仙洲紀念中學

九龍斧山平定道 10 號

08/03/2017

14

8

拔萃女書院

九龍佐敦佐敦道 1 號

13/03/2017

8

9

福建中學(觀塘)

九龍觀塘振華道 83 號

16/03/2017

13

10 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

沙田石門安睦里 6 號

20/03/2017

8

王錦輝中學

154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學校名稱

地址

日期

11 風采中學

香港新界上水清城路 8 號 31/03/2017

12 東華三院郭一葦中學

新界天水圍聚星路 3 號

參與學生人數

28/04/2017

10 9

學校 / 學生簡介 神召會康樂中學  創立於 1961 年,校舍位於大埔寶雅苑,屬基督教學校。共邀 得十五名學生參與訪談,大部份參與學生屬該校的學生會內閣成員。 香島中學  開辦於 1946 年,為直資學校,校舍位處九龍塘。在十一名參與訪談 的學生中,有七至八名學生擁有在內地居住及生活的經驗。 仁愛堂陳黃淑芳紀念中學  創辦於 1985 年,校舍位於屯門旺賢街。是次訪談共 邀得十名學生參與。 路得會西門英才中學  創立於 1977 年,校舍位於元朗公園北路,屬路得會學校。 該校不時舉辦讓學生到內地城市及其他國家交流、考察及參加軍訓的活動。在 9 位參 與訪談的學生中,大部份曾參與學校的交流活動,並有三至四名屬領袖生。 聖公會鄧肇堅中學  1962 年成立,校舍位於灣仔愛群道,屬聖公會學校。訪談 共邀得十名學生參加,其中六名為校內學生會代表,四名為領袖生。 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張煊昌中學  成立於 1991 年,位於元朗天水圍,校內 多為區內學生。訪談共邀得八名學生參與。 佛教孔仙洲紀念中學  該校於 1982 年成立,位於九龍斧山平定道,由香港佛教 聯合會主辦。訪談共邀得十四名學生參與。 拔萃女書院  創立於 1860 年,現為直資學校。八名參與訪談的學生中,部份為 領袖生。 福建中學(觀塘)  創立於 1951 年,現為直資學校。訪談時學校正在舉行模擬 特首候選人選舉,參與學生需要撰寫模擬政綱,並由全體學生票選模擬特首。在十三 位參與訪談學生中,有兩名屬於模擬特首競選團隊,另有兩名為內地新來港學生(來 港二至三年)。 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學  2006 年開辦,校舍位於沙田石門,為直資 學校。訪談共有歲八位學生參與。

附錄

155

風采中學  成立於 2002 年,由教育評議會主辦,校舍位於上水清城路。訪談共 有十名學生參與。 東華三院郭一葦中學  成立於 1995 年,辦學團體為東華三院,校舍位於天水圍 聚星路。訪談共邀得九名學生參與。其中一名為內地新來港學生(來港一年)。

訪談紀錄 參與訪談的學生來自香港各區不同學校。學生的學業成績、家庭狀況、出生地點、 成長環境等背景資料存在很大差異。我們以開放式訪談鼓勵學生暢所欲言,以便了解 他們對香港未來三十年發展的主觀期望和想法,以及他們對未來的樂觀和憂慮之處。 這十二次訪談中,普遍參與學生都相當踴躍發言,表達了他們對香港的觀察及對香港 未來的想法。 歸納各訪談內容,我們發現學生較關心教育制度、個人出路、房屋、生活環境、 政治制度、社會福利等問題。他們對香港未來的觀察多從自身觀感出發,亦受朋輩、 輿論、及家庭等因素影響。下面從幾方面歸納學生的意見。

教育制度 絕大多數學生不滿香港教育制度,認為現行制度過度僵化、缺乏自由度、升學路 徑單一、大學學位太少,亦未能與時並進,與未來銜接。 不少學生坦言學習壓力很大,甚至表示每天只有四至五小時睡眠時間。歸納各訪 談內容,學生壓力來源包括:(一)升學前景;(二)中學文憑考試(HKDSE);(三) 校本評核及其他學習經歷(SBA、IES 及 OLE);(四)朋輩及家庭。學生普遍有感「讀 不上大學等於人生失敗」,認為社會對修讀副學士或職訓課程的學生帶負面標籤。部 份學生認為,這一代小學生功課壓力太大,對他們表示同情。 不同背景的學生對教育制度的關注有一定差異。較基層的學生傾向希望中學教育 與未來出路能夠有更多銜接。他們期望可以在中學階段選擇較專門的科目(例如應用 學科),較早發揮一己之長,不會因為不能投考大學而「浪費時間」。因此,部份學 生支持香港應更大程度發展職業專才教育,使學生可在傳統學科以外有其他升學或職 業培訓的選擇。另一方面,有直資學校學生指出,現行教育制度出路單一、缺乏全人 發展、忽略解難技巧(problem-solving skills),擔心香港學生缺乏國際視野,削弱香 港的競爭力。 部份學生認為校內精神健康支援不足。有學生坦言,校內註冊社工的時間表常被 填滿,要早一個月預約才能安排見面。有同學的兄長多年來被老師標籤為上課散渙的

156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問題學生,直至最近才被診斷患有專注力失調症(attention-deficit disorder)。該同學 認為現行教育制度未能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對青少年的精神健康缺乏照顧,對 自己的兄長承受指責和標籤而未有得到適切的關注,感到十分介懷和傷心。 總括而言,學生對香港教育的未來有以下冀盼: (一) 希望身處一個競爭較少的制度,以緩解學習的壓力; (二) 教育除了篩選學生,亦應該為學生充權(empowerment),鼓勵他們發展學 業以外的興趣、志向、與追求; (三) 教育應該為社會不同階層的學生提供均等的上流機會; (四) 教育不應該局限於課室之內的授課,希望能有更多元化的學習體驗。 有學生坦言,教育制度並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但是,學生們仍然希望決策者明 白和能夠改變學習只為考試和「一試定生死」的風氣,認為當學生忘記了書本上東西, 剩下的那些才是真正的教育成果。

個人前景(升學與就業) 大部份學生意識到現今社會與其父母一代有頗大出入,坦言父母一代的教育程度 雖然較現今一代低,但不認為現今一代的生活會較上一代好,認為「努力上游」的論 述不再適用於今天的社會。部份學生更預期,三十年後自己的生活質素未必比父母同 期的生活質素為好。 學生普遍擔憂個人前景,壓力來源包括:(一)社會氛圍、(二)教育制度、(三) 家庭、(四)朋輩,及(五)個人。部份成績較優秀的學生認為,周遭環境潛移默化, 令他覺得必須修讀「神科」(即如醫科、法律、環球工商管理等收生嚴格而出路較有 保證的大學科目),才能在同儕間立足。而且他們認為成績優秀令家人對他們的期望 亦較大,在此壓力下反而更難基於個人志趣選擇大學學科。 大部份學生坦言,香港不是一個實現夢想或理想的好地方。縱使大部份學生願意 陳述自己的夢想、理想,但比較少數學生有信心能夠付諸實行。不少學生坦言,他們 並沒有認真考慮過自己有何理想。亦有不少認為即使有理想將來亦會因選擇就業出路 或生活的現實考慮而放棄實現理想。他們歸咎香港制度上不鼓勵多元發展,思維守舊、 行業過分單一,往往只重視培育社會所需的專業人才而忽略全人發展。 部份學生擔心現有制度不能與時並進,憂慮自動化科技會取代技術勞工。他們期 望政府能夠保障年輕人在自動科技世代中的競爭力。不少學生希望投身科研工作,希 望成為科學家,從事物理、工程、生物、醫學等方面的研究,但認為香港投身科研的

附錄

157

出路太少,認為如可以會希望到外國從事科研工作。亦有學生的志願是成為電子遊戲 程式開發員,但認為香港缺乏支援,年輕人難以開拓自己的事業。 不少學生有感香港在體藝方面的出路狹窄。部份學生希望可以成為運動員或從事 藝術方面的工作。但他們都認為政府在體藝方面的投放和支援不足,只有特定項目的 最頂尖運動員才得到政府資助。幾乎所有希望成為運動員的學生都表示基於升學和就 業的考慮,將來並不會繼續運動方面發展。有學生表示,由於希望將來有較穩定的職 業和收入而已經放棄成為運動員的夢想。 總括而言,學生對香港未來的升學與就業有以下的希望: (一) 香港的人才培訓政策能夠與時並進,即使考不上大學亦有較多和較多元的 就業路徑; (二) 政府能夠支援非傳統產業(例如:體育、藝術、科研、初創企業等等); (三) 不希望因為社會現實而磨滅了自己的夢想。

房屋問題 參與訪談的學生對住屋問題表達關注,普遍希望能夠成功置業。不少學生表示住 屋是中國傳統「安身立命」不可或缺的一環,贊同「有樓才有安全感」,認為應該未 雨綢繆,不希望到真正需要住屋的時候才「臨渴掘井」。不少學生對將來能單靠自己 薪金置業的可能性表示悲觀。個別學生對住屋問題表達焦慮,自中三開始思考「若沒 有父母幫助,要多久才能買樓」的問題。尤有甚者,有學生認為自己「成世都買唔到 樓」,亦有學生初中時已開始在網上或在地產鋪留意樓價發展情況。 就現實情況而言,學生認為內地資金流入,樓價持續攀升,他們有感公屋申請困 難,擔心房屋階梯出現斷層;同時,他們不滿政府收地賣給發展商,認為此舉無助普 通市民上樓。個別學生表示,社會風氣認為「十八歲就要開始輪候公屋」,擔心置業 壓力令一代人的價值觀扭曲。部份學生提出,應該以港人港地、調整公私營房屋比例 或優先發展棕土等方法處理住屋問題。對於應否開發郊野公園以舒緩房屋問題,則意 見紛紜。只有極個別學生表示不受社會風氣影響,自己不一定要做「樓奴」。學生對 住屋問題的取態,估計受家庭情況及媒體報道影響;但他們的焦慮亦反映了社會大眾 對住屋及置業的焦慮。 總括而言,學生對香港的房屋問題有以下期望: (一) 主流價值仍然希望在香港置業與安居,政府應處理市民置業及住屋的需要; (二) 期望政府增加公營房屋比例(包括居屋); (三) 希望扭轉樓價增幅超越收入增幅的現象;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158

(四) 希望在覓地及發展過程中保留香港的自然環境。

生活環境 談及香港的生活環境時,不少學生指出香港的優點是廉潔、重視法治、治安良好、 自由開放和多元文化兼容,而且香港有漂亮的郊野公園、交通方便。但同時,學生普 遍認為香港生活壓力大、節奏快、空氣污染嚴重、香港人過分物質主義,快樂及宜居 指數偏低。不少學生表示如可以的話希望將來到外國(主要為歐洲國家和澳洲)居住 和生活,同時亦有不少學生因對香港的歸屬感,表示希望留在香港,更有學生表示將 來會留在香港為建設更好的香港出一分力。 不少學生重視香港的自然生態,擔心經濟過度發展會令郊野公園消失,失去香港 珍貴的自然環境。對於環境與發展兩者是否不可兼得,學生意見紛紜。部份學生表示 發展郊野公園可以接受,惟必須在發展與保育間取得平衡。部份學生認為發展郊野公 園是本末倒置。個別學生反建議政府應先發展棕地,並立法禁止更多土地受到蓄意污 染。 部份學生認為,相較許多地方,包括如日本、台灣、新加坡等地,香港的環保 政策落後。學生指出,香港欠缺完善的垃圾回收、分類及循環再用的措施,社會的 環保意識不足。另外,有學生比較上海、深圳等內地城市,認為香港缺乏共用單車 (bicycle-sharing)配套。亦有學生認為香港利用創新科技的程度較許多城市落後,例 如電子錢包和手機應用程式的使用等都較落後。 有在天水圍就讀的學生表示,很珍惜該區獨有的鄰里關係,他們認為天水圍區內 屋邨的鄰舍守望相助,十分難得。另一方面,學生亦批評區內菜市場大多由領展管理, 街坊難以負擔昂貴物價。個別學生表示,自己會跨區到荃灣、元朗等地購買生活所需。 同時,部份學生有感區內傳統被外來人沖淡,擔心區內的圍村文化將來會消失。 亦有不少學生比較關注香港本地特色文化,希望未來香港可以保留具集體回憶的 「老字號」小店。他們不滿近年領展進駐不少商場,集團式商鋪取代小店,令市民少 了便宜、富特色商品的選擇。他們亦批評政府的「美食車先導計劃」,認為計劃門檻 太高,無助呈現本地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學生表示公共交通上的「關愛座」對他們構成壓力,不滿讓 座從美德變成責任。由於害怕被當面指斥或「網絡公審」,大部份學生即使有需要亦 會避免坐上「關愛座」。 總括而言,學生對香港未來生活環境有以下盼望: (一) 在經濟與基建發展的同時,保留香港自然生態;

附錄

159

(二) 保留傳統文化、鄰里關係、老字號小店等社區網絡和地區特色面貌; (三) 擔心集團壟斷及仕紳化(gentrification)令生活環境趨向單一。

政治制度 絕大多數學生認同香港政局正處於撕裂、繃緊、裹足不前的狀態,許多學生對此 社會氣氛表示不滿和無奈,不少學生希望社會可以更和諧、增加溝通,各個群體都能 夠包容不同意見。大多數學生十分珍惜和希望香港能夠保留香港的核心價值(包括重 視言論自由、法治、司法制度、新聞自由等)。另外,佔領運動、立法會拉布、銅鑼 灣書店事件、七警案、人大釋法等事件對學生的政治見解有一定影響,他們對這些事 件和現象的意見紛紜。 訪談中觀察到學生的政治參與及討論意欲參差。部份學生比較關注時事和社會議 題,亦有表示曾經參與佔領運動;亦有部份學生表示希望在學成後從不同崗位(傳媒、 政府、教育、公民社會)影響社會;部份學生則比較悲觀,認為難以憑個人之力改變 社會。在訪談進行期間,其中一中學正舉行校內模擬特首選舉,鼓勵同學自製政綱, 投票選出「模擬特首」。從觀察所得,該校學生對政治 / 政策的關注及了解比較活躍。 大部份學生認為香港社會裹足不前,甚至出現倒退,同時亦擔心現有制度將來能 否保持。就民主進程而言,部份學生有感民主政制自九十年代開始無甚發展,甚至認 為民主未來不會得以實現。但是,亦有部份學生反思西方民主制度,認為西方民主選 舉制度已出現許多問題,當權者日漸與人民脫節,未能切實解決社會問題;他們表示, 良好的管治制度需要確實回應民眾訴求。 不少學生認為「一國兩制」自回歸以來有所變質。學生認為,中央政府干涉軍事 及外交以外的香港事務,人大亦在沒有終審法院提請的情況下作出釋法。銅鑼灣書店 事件令學生擔心,內地公安會在香港直接執法。極個別同學表示,經歷梁頌恆游蕙禎 宣誓事件,認為若香港不能爭取高度自治,則應該獨立於中國。訪談中絕大部份學生 並不認同「港獨」,但多數學生亦認為校園內不應遏止有關「港獨」的討論。部份學 生建議,校園應該容許以持平的方式理性討論「港獨」問題。 學生對香港政制的未來較缺乏想像,傾向以「維持原狀」或「美化過去」為主調。 例如,有學生認為七、八十年代的香港較現在團結;亦有學生指出中央政府在 2007 年 前後較少「干預香港」。 總括而言,學生對政制有如下的期許: (一) 期望香港在可見的將來保留現有的制度和核心價值(包括重視言論自由、 新聞自由、法治、司法制度等);

160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二) 希望在建制內外有較大的政治參與空間; (三) 擔心中央政府對香港內部事務有更大的干預; (四) 期望社會各階層能夠減少撕裂、重拾團結。

內地與香港關係 整體而言,學生對內地的觀感好壞參半。一方面,大部份學生預期內地會繼續迅 速發展,基於就業機會和事業發展未來都不介意到內地居住及工作,但大部份學生表 示可以的話比較希望留在香港;另一方面,學生對內地訪港旅客印象欠佳,批評他們 缺乏公民意識。 不少學生認為,內地旅客不文明行為情況嚴重,因此有些香港人歧視內地人是「無 可厚非」。但亦有部份學生指出,不少港人對內地旅客存在偏見,認為部份內地旅客 行為是源自城鄉矛盾,而並非文化上的衝突,亦指不應以偏概全地認為內地人都不文 明。同時,有曾經到內地交流考察的學生指出,在到訪南京、貴州、潮州等地後,有「大 開眼界」之感,認為內地城市發展迅速,未來可能超越香港。不少學生表示擔心更多 內地人到香港會加劇學位和就業的競爭。 部份學生表示,原則上不反對「一帶一路」及其經濟機遇,但不應該將其塑造成 政治宣傳,表示內地本位的宣傳模式會令學生反感。該校早前邀請嘉賓就一帶一路作 演講,惟學生認為政治含義過於明顯,惹人反感。 總括而言,學生對未來內地與香港關係有以下的預期: (一) 內地城市發展迅速,與香港的經濟差距進一步收窄; (二) 普遍學生並不抗拒到內地工作和生活; (三) 傾向對內地政治表現抗拒與反感。

社會保障 大部份學生並不諱言,基層市民難以分享香港經濟發展的成果,貧富懸殊問題嚴 重。學生擔心,隨著人口老化加劇,貧富之間的醫療、教育、生活及機會將更趨懸殊。 不少學生認為政府近年有意削減醫療開支,令公立醫院輪候時間過長,加重基層家庭 的壓力。學生認同社會應該共同承擔撫養老幼的責任,因為年老一輩過去曾為社會貢 獻和付出,即使因社會福利開支增加而需要加稅,亦可以接受。同時,部份學生表示 社會較少關注長者的退休生活質素,期望未來的決策者可以多關注長者的安老服務和 退休後的快樂指數。 部份學生曾經探訪劏房戶,或參加過幫助基層兒童的義工活動,了解到基層兒童

附錄

161

的苦況。他們認為,低收入家庭缺乏資源,其下一代身處狹窄空間,視野受到局限, 窒礙成長,亦未必享有均等的學習機會。他們不希望貧富懸殊進一步惡化造成跨代貧 窮。 總括而言,學生對香港未來的社會保障有以下期望: (一) 希望社會基層能夠循社會保障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 (二) 希望決策者處理跨代貧窮問題; (三) 增加對弱勢社群(尤其長者)的支援,並願意共同承擔撫養老幼的責任。

其他 學生於訪談過程中亦提及不少個別的關注議題,簡述如下: 少數族裔問題:不少學生關注種族共融的問題,普遍同情香港的南亞裔人士,認 為他們被傳媒負面標籤,而且認為他們缺乏上流機會,工作前景狹窄。學生承認與南 亞裔有一定的溝通困難,應該加強推行「中文作為第二語言」等措施,在制度上為他 們提供更多機會。 性別歧視:部份女同學認為香港仍然存在性別歧視,因自己的「女性」身分而對 未來事業和家庭角色感到迷茫。同時,她認為香港仍然存在隱性歧視,男女平等在短 期內未必能夠實現。 網絡媒體單一化:部份學生擔心,年輕人主要循網絡媒體接觸資訊,使資訊渠道 單一,更容易受朋輩影響。 動物權益:小部份學生認為動物權益在香港得不到重視。他們同情流浪貓狗及新 界的牛隻,期望他們受到保護。個別同學希望,公屋租戶亦能領養動物,香港有一天 能夠開設公營動物醫院。

附錄五

電影創作人構想的未來香港情景劇本

劇本構思、撰寫小組成員 召集人: 林超榮 成 員: 莊冠男(莊澄)

陳慶嘉(阿寬)



黎文卓



盧永強



馮志強(馬恩賜)



鄭錦富



林紀陶



梁啟明(阿 Pink)



張威達



李小森

幻想香港•2046 I

166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導 言 世界各國政府、企業組織,預測未來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方法眾多,大都 基於「宏觀的調查報告」,以謹密的思考,分析資料,推測未來十年、二十年社會發 展可能性。 這一種「宏觀預測方法」,世界各地都慣常採用,極具參考價值。 不過,世事難料,推測的結果和真正發生的事實,往往落差甚大,相距很遠,要 成功「預測」未來,「掌握趨勢」,沒有絕對的成功方法,只有,勇於嘗試、大膽思考, 才讓我們打破現實局限、接近未來。 以下,我們試圖以一個「戲劇性」思考 , 基於長居香港半世紀的觀察,了解中港兩 地的關係,融入多年「專業創作」的「跳脫思維」,想像未來香港三十年可能發生的 現象和亂象。 《幻想香港•2046》的未來報告,並非以一般「調查」形式出現。我們為配合嶄 新的思考模式,基於「源於生活,創作未來」的角度,考量社會未來三十年的可能性, 分別「想像」出兩個截然不同的版本。 順景發展方向,《幻想•2046 陽光版》,香港成功制定可行政策,渡過危機。 逆景發展方向,《幻想•2046 黑夜版》,突顯未來黑暗一面,預警潛藏的衝突及 危機,同時引爆,造成難以收拾的災難。

附錄

167

人物介紹

大雄

高大健壯,開朗積極。從事家居電器維修工作,承繼了父親一間小舖, 生意冷清,後與友人開設了一個互聯網維修平台,轉做水電工人,收 入反升,成為社區最受歡迎人物。

阿橙

陰沉,思考型。大學教授。面對 2047 大回歸,舉家移民,因香港「五十 年不變」已到尾聲,不想香港淪為內地城市,失去本土特色,一向支 持港獨的他,只好失望離開。

黃大力

功利,充滿生意頭腦,典型宅男。互聯網上創業戶,專職大環境師, 幫企業睇風水,長居南沙,珠三角推出磁浮快鐵系統,實現廣東半小 時生活圈,快捷方便。他最擔心 2047 之後,一國一制,再不能借兩 制避稅。

陸小青

愛享受,有品味,同性戀。脫離群眾,承繼家族遺產,生活無憂。打 算跟情人結婚,以人工受孕生孩子。對於香港推行「二十五年」全人 免費教育,大學由四年制,擴展到六年制,加入兩年工作體驗實習, 感到不滿。

藍海晴

愛幻想,不設實際,同性戀。記者,因自媒體蓬勃,主流新聞被逼到 死角,打算結婚後,不再當記者。與愛人小青成立「VR 懷舊塘西風 月站」,要以女性角度,提供網上虛擬情色服務。

徐小黑

圓滑,世故,樂觀。中小企老闆,支持「優質醫療券獎勵計劃」,長 期保持「三低」及標準 BMI 健康狀況,收取優質醫療券。打算將健康 計劃推廣到自己的茶餐廳,惟員工反對捆綁式計劃,認為剝削了他們 的私生活。

白雲老師

九十歲,表面智慧,內心孤獨,妻子死後,生無可戀。最後日子,緬 懷過去,發訊息給舊學生,作最後聚會。他參加「耆英黃金歲月特惠 計劃」,收取政府提供仙遊獎金,讓自己在黃金歲月,享受一個最快 樂的時光。

I 陽光下的 2046

170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開 始 凌晨。破曉。手機微弱震動。 六個高中同學,同一時間,在手機接到三十年前中學老師發出訊息,邀請他們來 到家中,相約 2046 最後聚會。

附錄

171

0 2046 年,六月三十日,天朗氣清,陽光普照。 黑壓壓的人頭,在街上等候,不怕頭上艷陽高照,還抬頭遙望,遠處鬧市中一片白。 白色的旗,白色的花,白色的喪服,組成了白色的出殯隊伍。 殯儀館門外,擠滿人群,來自各地新聞媒體都在直播,採訪一場世紀葬禮。 中國第一富豪陳國,移居香港二十年之後,日前在睡夢中逝世,享年一百歲,今 日在啟德國家體育館出殯,扶靈名單,全是香港政治及商界的重量級人物,計有前香 港特首、多名局長,及非建制議員、反對派領袖,出席致祭,氣氛融洽。 警方嚴陣以待,沿途萬人空巷,同來弔唁,一片沉默,遠處有打著黃傘的人士, 組成另一條隊伍,加入默哀行列。 記者藍海晴在現場報道: 「當年,陳國以中國第一富豪身份,投資移民來港,轟動一時,旗下龍頭企業, 注資一千億,投資多個創新行業,打救香港下滑的經濟,創造香港另一個經濟奇蹟。」 「他和特首關係良好,深得建制和非建制人士支持,中港合作無間,更成功游說 非建制人物,加入政府工作,肯定特區政策路線,社會一片和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 府對首富陳國為香港的貢獻,給予高度評價 ......」

172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1 老師發出的訊息 時:日 景:白老師家 人:白老師 山下。小屋。老人家。 白雲老師不看電視,不看新聞,養尊處優住在大嶼山,一間白色小屋。 今天是中港兩地第一首富陳國出殯,他特別看了一個小時新聞直播。 想起當年,香港經濟一片低迷,陳國以中國首富身份,移居香港,以雄厚實力資 本,帶動出超強經濟潛力,奠定香港之後二十年的繁榮安定,他退休之後,安享晚年, 正是受惠的一群。 三日前,他整理舊物,見到三十年前一張師生合照,忽然,非常懷念那段教書的 日子。 他發了手機訊息,給一班舊學生。 二十四小時之後,有六個學生回覆,相約今日傍晚,趕回香港,跟老師聚會。 六個學生的名字,第一個回覆他的是,長期居住在南沙經濟自貿區的黃大力。

大珠三角城市組群 內地經濟城市以組群崛起,開放通訊法律稅制後, 連成多個城市群組,模擬香港,給外資信心,並 透過成熟的互聯網及交通物流網絡,各司其職, 發揮金融法律等專長,同時亦形成組群,產生協 同效應,互相刺激,互補不足,成為經濟共榮圈, 類似地方性的同盟組織,回應世界挑戰。

附錄

173

2 一地兩檢坐高鐵 時:日 景:南沙 人:黃大力,機械人,乘客多名 我是黃大力,今年五十五歲。職業是網上「大環境師」,屬於「網大創業人」。 大環境師,即是三十年前的風水師,熟讀社會人文大數據,加入玄學風水,配合 八字命理,幫助客戶改善運程,兼營網上售賣風水環保飾物,獲利甚豐。 我曾經一度成為網紅,點擊超過百萬,可惜,鋒芒太露,跟風者眾,一時間,網 上出現過萬個同類節目,競爭激烈,愈做愈平、生意大受影響,當年網紅風光不再。 我長居南沙,大約半年就回港一次,跟香港網友聚會。 今天,是三個月之內,第二次南下香港,乘坐「磁浮快鐵」,不出三十分鐘就直 達九龍。 快鐵的速度和高鐵相若,省電環保,成功實現大珠三角半小時生活圈。 二十五年前,當高鐵通車,大家擔心的「一地兩檢」的問題,已成歷史塵埃。 國家推行大數據系統,人人手持一個智能電話,手電裡有的是個人資料,收集在 「中港通關大數據庫」,手電購票時,螢幕會顯示,能否讓當局應用大數據,「自願」 的話,你便可以「Mobil–e」通道,一地兩檢上車。 沒有加入大中華數據庫,不能買到磁浮快鐵票,只能另擇交通工具。 我坐在快鐵車廂,高速前進,車內開始廣播。 「乘客請拿出身份證,以方便核對!」 香港列車服務員來到我身邊,要求進一步核實證件。 服務員是智能機械人 T861,在離開大陸邊關之後,若乘客證件和資料出現問題, 智能機械人再在車上核實,發現有錯的話,列車由內地往返香港半小時路程,智能機 械人和中央大數據庫,有足夠時間處理。 磁浮快鐵結合大數據和智能機械人,成為一地兩檢的完美示範,實現了大中華半 小時生活圈的夢想。 「閣下是黃大力先生,我看過你的網上節目,我是你的粉絲,多謝你乘搭我們的 高鐵。」智能服務員沒有必要跟乘客搭訕,除非,他發現乘客有異常。 「你平均半年一次返回香港,為何這一次,相隔三星期又趕回香港呢?」

174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2046 年,五十年不變的過渡期結束最後的一年,老朋友的聚會特別多。」 機械人點頭。 「祝你有一個愉快的聚會啊!」 我不會透露此行的真正目的,是白老師要求和學生最後聚會。 事實上,過去二十年,我平均每三個月就回港一次,穿梭兩地的香港「專利自由 人」,利用一國兩制的不同稅務,計算離港日子,藉此成功避稅。 我是專利技術自由人,沒有替大企業打工,顧客直接給我現金。 除非幫大企業睇風水,我收的是「稅後收入」,不用報稅。如果是網上生意的收入, 是以一個「job」計,我的個人入息,在內地逗留沒有超過一百八十三天,我也可以不 用報稅了。

一地兩稅,方便避稅 無需固定辦公地點,每半年回港一次,直接向客戶提 供服務,並非替公司或機構打工,在香港亦無收入 證明;愈來愈多人以專業個體戶身份提供技術服務。 近似這二十年來,香港不少自僱人士北上發展,稅後 收入,符合下列多項條件(在內地停留連續或累計不 超過 183 天、沒有收取內地機構支付或負擔的薪酬、 在香港沒有提供任何服務)。

一國兩制,一地兩檢,還有一地兩稅,二十年來,我利用最特殊的「兩制空間」, 省回不少稅款。 今年,一國兩制就結束,我都要考慮一下,中港兩地,哪邊的稅制便宜,來一個 最後選擇了。 當高鐵駛入香港境內,徐徐慢駛,西九龍站未到,列車停下。 中年乘客埋怨起來:「香港又有示威,踏入 2047 年,五十年不變進入最後階段, 香港市民繼續發揮示威本性。」 「不一定是示威,2046 是大回歸年,港九新界的大街小巷,都搞慶祝回歸慶典, 迎接一國一制,為祖國統一事業,大肆慶祝。」 「對呀,」另一乘客說。「今年是喜慶特別多,財政預算案,政府大派錢,市民 心情好,不少年青人選擇今年結婚。」 「這位乘客,請你坐下。」智能服務員先勸說,然後解釋道。「我們剛收到最新

附錄

175

消息,高鐵進入香港地段,忽然受阻,不是有人示威,而是,一班老人家集體結婚, 他們租用了一架經典列車,在站頭未能開出,影響我們進入。」 「這年頭,老人問題,成為 2046 年最嚴重的社會問題。」 「聽說,不少老人家申請了『耆英黃金歲月特惠金』,身上有了錢,四處找樂, 紛紛找尋第二春,老人集體結婚,非常盛行。」 我想起,發信給我們的白老師,他也年事已高,舉目無親,難道,他也領取黃金 歲月特惠金,要跟我們一同尋樂? 為了這件事,我忽然心情都興奮,急忙跟組群發出訊息 ......「我黃大力,已經回到 香港了,一同慶祝老師的聚會。」

176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3 居住面積量化寬鬆 時:日 景:居住面積量化寬鬆署 人:大雄,小雄 我叫大雄,今年五十八歲。我收到老師的電郵,希望在 2047 大回歸之前,跟學生 一同慶祝。 我和老師都有二十年沒有見面,算一算,他該有九十歲,會變成什麼樣子? 老同學之間,平時躲在視像網上通訊,少有真正碰面,今天老師安排聚會,大家 都有一點興奮。 做了二十年電器維修技工,我懂得修理電腦、電視、電話,還有,樓宇損壞、門 窗破裂、水喉漏水、通渠通廁,全套服務,我都應付自如。 十年前,我守著一間樓梯底舖,專做維修生意,發覺入不敷支,又要交管理費, 水電差餉,找人睇舖,搞到欠債累累。 後來,我把心一橫,賣掉小舖,同幾個朋友,搞一個修理服務 apps 平台,專幫人 修理家居電器,沒有舖位,利用網絡平台,覆蓋的範圍更大,手機響起,生意就送上門。 今天,我的電話響過不停,我都不接生意,留給其他同事去辦。因為,我今日非 常忙碌,我首先處理人生一件大喜事。 我和兒子一同接受「信譽市民獎分計劃」的大獎。我們兩父子同時獲得一千分獎 賞。 2027 年發生了大事件之後,特首解散並重選立法會,動用強力手段,將立法會內 反對派一掃而盡,那年,特首下台,百業蕭條,幸得中國首富陳國南下,在各行業,

2027 大事件 一班本土激進人士和自決派議員,試圖再發起一次 佔領行動,癱瘓香港,不幸發生了炸彈事件,造成 無辜市民傷亡,暴力升級,警方和解放軍聯手,大 舉掃蕩,由於政府爭取到主流民意支持,再通過法 庭判決,褫奪十多名反對議員資格,一時反對派四 散,特區受到國際指責,有如死城。

附錄

177

注資一千億,配合新特首上台,政府施政方針三百六十度轉變,民意漸趨穩定,社會 由撕裂,傾向溝通和諧。 政府施政,大膽推行「獎勵」管治,取代過去的高壓懲罰,以穩定社會,大力派錢, 於社區推出信譽市民獎分計劃。 每年四季,由地區、學校、社企選出「模範市民」、「信譽學生」之類的「良好 市民」,今天,我帶著兒子一同上台領取獎狀和獎分。 我兒子小雄過去十年,由模範學生,到模範良民,信譽良民儲備積分,真的雙喜 臨門,小雄參加「居住面積量化寬鬆計劃」,申請每個市民「與生俱來,生而擁有」 的每人二百呎自住樓宇居住權,他也是今季第一批被抽中,優先揀樓的年青人。

信譽市民獎分計劃 信譽市民計劃,利用市民開設的面書,記錄個人的好人好事, 如做義工、修橋整路、幫助街坊、服務左鄰右里、甚或協助 警察提供破案線索,成功勇擒劫匪,作出見義勇為之事,一 經登記,就可儲分。 成為「信譽市民」儲夠「信譽積分」指定分數,即可以現金 形式注入八達通咭增值。 提倡好人好事,再以積分現金獎勵,散發社會積極正能量。

新政策由 2030 年推出,目的係紓解香港年青人急於買樓的需要。香港市民,生而 擁有,年滿二十歲,則獲政府配給二百呎居住空間權。 這一個史無前例的土地政策,大快民心,尤其是年青人,既然人人都有二百呎地, 他們就安心工作,享受生活,反正「居者必有其樓」、「洞房必有其屋」,就不急於 買樓上車。 但是,任何美好政策,都有人持相反意見,環保團體反對,認為是濫用土地。 行到「居住面積量化寬鬆署」門外,有二百人的環保團體示威,小兒嚇得一臉驚惶。 他自出世以來,少見到這一種實體示威,忽然,躲在我身後,有點驚惶。 「爸爸,我怕確認得了與生俱來的二百呎居住權,就被人確認是支持政府,開發 郊野綠化地的破壞者了。」 我就見怪不怪,三十年前,香港人上街示威,都是實體遊行,不像今天,只得在 網上攻擊,阻塞 server。

178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我順手拿起門口的「政府宣傳小冊子」,給兒子解釋,生而擁有,政府配給二百 呎居住面積的政策內容。

居住環境量化寬鬆 位置並非於市中心,而是於海上浮城(floating city),供給 萬人居住,自給自足,成為一個小社區。形式如建於人工湖 Lake Ijsselmeer 沿岸的荷蘭浮屋,由於水底溫度變化較空氣溫 度變化緩慢,浮屋住戶能享有冬暖夏涼之利,因而得以節省 能源開支。 年輕夫婦結婚,可申請香港以北外圍地區「香港園」單位, 由於交通經濟趨發達,漸多年輕人居家工作,願意北遷外圍 地區居住。子女出生後,亦自動獲享居住「香港園」單位, 業主死後交還,子女不得承繼或轉讓居住權。 提倡好人好事,再以積分現金獎勵,散發社會積極正能量。

由於土地人人有份,年青人無任歡迎,不再反對開發綠化地,也不反對填海,因為, 成功開發不是屬於地產商,而是屬於自己的。 「阿仔,三十年前,特區政府就被人批評,生人無樓住,死後無靈位,民怨高漲, 今日算是解決了一半問題,香港索性送地給市民,只要你肯住到邊遠浮城區域,或者 大廣東以北的香港園。」 「住得偏遠,我真的沒有所謂,反正都是躲在家裡、上網工作、讀書、消遣,現 在『磁浮快鐵』非常方便,大廣東半小時生活圈,往返香港,非常高效,工作生活, 住遠一點,都無問題。」 兒子雖然十八歲,心智一點也不成熟,還像一個無憂無慮的少年人。 他看了「居住面積量化寬鬆計劃」小冊子,心目中選好地址,就是「浮城青年宿 舍」。 浮城就在大嶼山內灣,可以容納二十萬人的小浮城,裡面全是年青人,面積雖少, 設備齊全,小社區裡,可以自給自足,自由自在,生活怨氣自然減少了。 街上,示威的人群還未散去,頭上滿是趕來採訪的航拍機,飛去東,飛向西,非 常熱鬧。

附錄

179

踏入 2046 年,五十年不變將成過去,香港又掀起了實體示威潮,到處都是新聞採 訪人員,我的同學,藍海晴是著名的網媒記者。 今天,她在組群寫下感想: 「這年頭,搶新聞,在人人都可以成為記者的年代,無人航拍機,四處高飛,市 民最愛看網上由無人飛機航拍回來的新聞片段,傳統媒體的新聞從業員,愈來愈難做 好,在人人皆可以做記者的年代,記者光環漸失,所謂無冕皇帝,都已成歷史名詞了。」

180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4 共享經濟無稅化 時:日 景:立法會門外 人:記者藍海晴,黃大力

「我叫藍海晴,你可接受我的訪問嗎?」 電腦在早上發出了一千通視像電話,都無人反應。它不會氣餒,繼續 looping。 做了記者二十年,今天的新聞工作,無需去到現場採訪,只遙控一部無人航拍飛 機,與及一個配備三維通訊設備的智能機械人,坐在辦公室裡,便可以遠程採訪,工 作非常舒服。 問題是,遙控新聞媒體太多,水平參差,網上每天上載十萬條新聞,新聞不是做 得太差,就是做得太濫。 哪怕,你的報道如何客觀中立,網民相信,媒體各自有後台背景,他們都是「先 入為主」,「立場自定」,大家只愛追捧新聞,卻沒有關心真相。 我的智能眼鏡在閃動,只好停下工作。 「我已回港。小藍你在找我嗎?」黃大力在三維通訊器跟小藍對話。 「聽說你放棄記者專業,辭職不幹,搞中年轉業嗎。」 「我希望轉做個網上 VR 遊戲設計人。」 黃大力問:「我怕你入不敷支。」 小藍輕描淡寫:「我是不收費的。」 「網上生意,不收費,靠的是網上《山洞人經濟》,互相分享。」 「我搞的是共享經濟,參加了山洞人社群,你吃我的菜,儲了積分,然後,你幫 我裝修,你借車子給我用,如果,你家裡有多餘的東西,也可以贈我。」 今日的世界,經濟活動可以分成兩個大領域,一個是實體經濟,用貨幣,一個是 虛擬經濟,靠儲分數。網上的山洞人社群,大家互相串連一個積分平台,你為別人工作, 收取分數,人家為你服務,你付出分數。 網上有一些服務平台,只供網上會員獨享,例如 VR 飲食,心理諮詢,網上醫生, 你不是會員,沒有足夠分數,不能享用,除非你用實體貨幣購買分數。 黃大力說:「阿晴,聽說你在網上搞什麼一種新生意。可以告訴我嗎?」

附錄

181

「不便透露,總之,女性在網上搞的生意,只供男性服務的。」 「網上 VR 的性服務生意嗎?」 小藍一笑。「食色性也,人之大欲。都是最古老的行業。」 「你要賺我們男人的錢,就要請教我,究竟是什麼生意?」大力好奇地追問。 「我和朋友搞一個 VR 懷舊塘西風月站,以 VR 技術重塑上一個世紀三十年代的香 港塘西風月世界,裡面有 3D 實景,VR 美女,她們都是古代女子的造型,以我多年搜 集的舊香港風月歷史,為每一個塘西名妓,輸入書畫琴棋的知識,不論身材、樣貌、 談吐、氣質,由我設計,做出模擬的質感,既可以對談,又可以眼觀,甚至有手觸身 體的感覺,從吟詩作對到床上秘技,由裸聊到虛擬性愛,都由我一手策劃研制,保證 實體感覺,有如回到百年前的詩人風月,真人快感。而且,有高度私隱,絕對機密。」 「女人策劃的情慾虛擬 VR 網站,果然一絕,我黃大力甘拜下風。」

虛擬實體技術 虛擬實體技術,進化成熟,不再局限於視覺,延伸 至虛擬實體觸感、五官感覺,即時互動。 虛擬實體裝置,亦更輕巧,外攜旅遊,便於收藏, 方便程度,就如同使用日常用品。

182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5 2047 大移民潮 時:日 景:機場 人:阿橙,橙家人,白老師 如果不是老師留了訊息,要求跟我見最後一面。我實在不想留在香港多一天。 「老師,我打算移民,現在到機場,先行送走家人。」 我是阿橙,在大學教書教了三十年,準備移民。這十年,我感到非走不可,無法 忍受香港降格成為一個中國普通城市。 「你為什麼要移民呢?」老師問。 「多年來,大陸政府向香港進行殖民計劃,每一日有二百五十個單程證來港,香 港制度不再,港人北上在大廣東居住就業,中港界線日漸模糊,我實在忍受不了,我 身邊的中產精英,感到香港一天一天被掏空似的,我覺得香港不再,中產精英人才, 走得一個又走一個,深深感覺到,昔日的香港,已經被掏空。」 老師說:「你心意已決,我不打擾,臨走前,我想送你一個字。」 阿橙:「一個字?」 「一字記之曰 — 七。」 「這是什麼意思?」 「你們年青,就是不知道,有關香港史上發生的移民潮,都跟七字有關。」 「老師,願聞其詳。」 「1967 年是一次移民,然後是 1997,都出現大量移民,你知道,結果是怎樣?」 「不知道。」 「他們都是輸家。十年之後,他們又陸陸續續回流,如果,香港局勢是一場賭局, 每一次押上移民這個大賭注的人,最後,他們都是輸家,六七如是,九七如是,相信 2047 都會如是。」 「我不同意。自從香港在 2027 年發生了那大事件之後,立法會解散,掃除港獨餘 孽為藉口,香港人對前途沒有信心,移民不是這一兩年決定的事。」阿橙說。 「綜觀香港百年的移民史。上一個世紀,香港人移民的地方,不外是,美國、加 拿大、澳洲,都是相對社會穩定、自由開放的地方,但是,這些地方,經濟發展緩慢, 雖然,資源豐富,地大物博,孩子讀書接受教育相對輕鬆,不過,將來就業發展,前 途是否比香港好呢?對比目前世界發展,中國的經濟還是最有勢頭。」

附錄

183

「我害怕香港,沒有一國兩制,只有一國一制,自由一夜消失了。」 「以經濟大前提,你是中國人,面對未來下一代人發展,還是在大陸最有利,我 看不到有移民的迫切性。」 「老師,你既然對香港將來那麼有信心、充滿樂觀,你又為何提前加入『耆英黃 金歲月計劃』,選擇放棄呢?」 「一言難盡 ......」老師欲言又止。「總之,你們今晚趕來,我還有好多話跟你們 說。」 阿橙收起了三維視訊,一個人在機場,家人和親友都已上機。回味手機上,拍下 一幅又一幅家人照片,2046 年的這一個月,香港機場送別的人特別多,據統計,五年 前移民潮已經開始,估計有百萬人離開香港,移民到世界各地,其中,以移居台灣的 佔最大多數,整個城市又在移動,香港又再流行了一個似曾相識的名詞,叫做「太空 人」。

184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6 全民健康 BMI 時:日 景:寫字樓祝捷會 人:小黑哥,導演阿祖 小黑一臉嚴肅,表情生硬地對著鏡頭說: 「我一向身體不好,為了搞間中小企,令到自己百病纏身,家人一直擔心我,年 紀愈來愈大,健康轉壞。」 「我是三高一族,長期過勞工作,飲食失調,暴飲暴食,身體一直處於亞健康狀態, 直到政府推出一個『優質醫療券獎勵計劃』。」 「我參加計劃之後,人就健康了,精神好了,體重長期保持 BMI 指數標準,心率 正常,體重正常,情緒也好多了。我擁有過萬張優質醫療券 ......」 「cut !」導演說。「徐小黑先生,你就說到這裡,可以 ok。」 我真想不到,我竟然做主角,政府找我拍公益宣傳片。 我被挑中做代言人,可以由一年前我參加「優質醫療券獎勵計劃」說起。

優質醫療券獎勵計劃 自願性質參加,每逢達到指定目標,及到指定健康 認證餐館、根據餐單飲食,按定時運動紀錄,定期 驗身,狀況良好,即可獲醫療券。 參加者如果生病,可以憑醫療券,繳付醫療費用。 醫療券可以儲蓄使用。 政府亦與保險機構合作,參加者如果需做手術等較 複雜醫療手續,憑醫療券,可以獲額外折扣等。

一年之前,我剛到了五十歲,參加政府提供的保健計劃,每年驗身,要達到最高 水平的 BMI 指數,配合少油少鹽少糖生活方式,每日三餐,嚴格控制飲食,在指定餐 廳,吃指定的健康餐單、每星期安排適當運動,一年之內,做到三低一族,低血糖、 低脂、低膽固醇,達到這一個 BMI 標準的頭一萬名人士,每年可獲贈醫保局發給優質 醫療券每人一千元,特以表揚。

附錄

185

「醫療券純屬獎勵,市民不論去公營或私家醫生求診,都可使用,亦可累積,惟 不能轉讓他人。」 我非常鼓勵朋友參加,更加鼓勵我的下屬和員工參加,因為,人愈健康,愈能得 到更多優質醫療券。 「計劃雖然好,可是,依然有人反對。」導演阿祖說。 「總有黨派,愛挑骨頭。」 「他們說,要自己管理自己的健康,擁有自我的生活方式。不用政府逼他們怎做, 身體是他們的。」導演阿祖一邊說,一邊轉換拍攝場景,進行下一節拍攝。 導演又準備拍攝,「徐生,請你介紹下一階段的優質健康計劃呢?」 小黑又對住鏡頭說: 「下一階段,政府推行中小企為單位的捆綁式員工優質醫療計劃。老闆向員工推 銷,只要員工參加計劃,一年之後,打工仔達到 BMI 指數,除了有優質藥物醫療券 一千元,另一千元由僱主補貼,共兩千元優質醫療券。同時,享有一般僱員沒有的一 年七天有薪病假,一年不請病假,亦可變換成有薪假期。一年不用,亦可累積至明年。」 「cut !」導演阿祖高聲說。「全日拍攝完畢。」 他收起了攝影機,「這一個計劃,你的員工反應好嗎?」 「部份員工反對我干涉他們的私人生活,還說,這是政府的陰謀。」 「明明是為工人謀福祉,怎會背後有陰謀?」 「工人代表話,這一個計劃是一個勞工騙局,工人身體好,只會更賣命工作,工 作效率高,老闆盈利更高,最後得益是老闆。況且,他們身體好,又不會生病,醫療 券也不會多用,基本上是得物無所用。」 「徐老闆,你身體好,病痛又少,政府給你的優質醫療券,過去一年,你有用過 嗎?」導演阿祖問。 「我一年無病無痛,真是一張都沒用。」 「怪不得,市民健康好,醫療負擔減少,最後,醫院政府才是大贏家。」 「不該這樣說,自己身體好,無病無痛,大贏家才是自己哩!」

186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7 六年大學教育實習 時:日 景:大學 人:小青,大雄

「我要生仔!」 「你這一個年紀,不怕做高齡產婦。」 「科技發達,醫學昌明,人工受孕,請個代母啦。」 「還要生仔,複製一個自己吧!」 今日在同學組群裡,熱烈討論「生仔和不生仔?」的話題。 我係芷青,在同學組群裡,我算是最年青的一個。 二十年來,同學結婚的結婚,生仔的生仔,離婚的離婚,只有我,依然故我。 獨身。同志。 人工受孕也好,複製人也好,找一個代爸爸也好,反正我的另一半,都跟我同一 想法,什麼都不介意,只要生個健康孩子。 二十一世紀,差不多過了一半,同性婚姻不少,同志家庭肯帶孩子的,就是不多, 香港這地方,人口生育率就已經一直偏低,加上同志的婚姻愈來愈流行,試問人口如 何增加。 世紀初二十年,「生育」和「教育」是家庭兩大難題。 子女的「教育」難題,令家長頭痛,夫婦寧願不「生育」。 踏入 2046 年的今天,教育不成問題。香港推行三十歲全人免費教育。由幼稚園讀 到大學畢業,教育都可以免費,更甚的是,中途輟學,只要未滿三十歲,都算作適齡 入學,不論就讀大學或碩士,一律不用交學費。 既然家長都不愁孩子的教育,我覺得生育孩子,是值得一試的。 大雄說:「現在讀書,也不用上學校,反正都是在家搞 on-line 教育。」 「我喜歡兒子讀書上學校的,一個班房,有同學有老師,這才培養到好性情。」 「我們是基層孩子,還是留在家裡,搞 online 上課,一個星期有兩堂,在社區大 夥兒上實體課,已經足夠。我覺得這種教育,省時方便,我的兒子在家上課,由小學 一直讀到中學畢業,一樣可以上大學。」

附錄

187

「今天的中六生,做到百分之一百上大學,當然,你要讀到知名的北大分校,清 華分校,競爭依然非常激烈。」 「我都明白,無論教育如何普及,總有一些是貴族名校,分出不同階級。我們香 港人,沒有錢,只能讀免費的基層學校。」 關於教育問題,我只有請教大雄。 「十年前大學教育改革,由四年制改為六年制,大雄,你是持份者,兒子要讀六 年大學。你支持嗎?」 「一般家長都認為,年青人多讀兩年大學都是好的。」大雄開口就說。 「中間有兩年是實習課程。」我說。 「年青人有 IQ,無 EQ。心智不成熟,太年輕出來社會工作,身心難適應,一時 被激進氣氛感染,容易闖禍。所以,我贊成六年制。以我兒子為例,首兩年在大學讀 電影系,然後,兩年實習,去了酒店吸收工作經驗,體驗生活,對他們創作,都有幫助, 兩年後,再回大學讀書。」 「這一種實習生活,有一點似服兵役。」大雄說。 「我還覺得似毛澤東的全國青年上山下鄉,下放到社會不同職場崗位。」 「說真的,兩年實習課,大受社會歡迎,尤其是中小企,因為,讓學生提供廉價 勞動力,他們畢業後一定不會做這類基層工作,但是,求學時期,從事低技術工作, 不覺得地位卑微,況且也有薪酬,亦有學分,就不計較。」 「政府的長遠計劃是,『堅持學習,永續教育』,年青人愈遲畢業,對社會就愈 是穩定。」 「從何而知。」 「愈遲畢業,人愈成熟,不易衝動,來到社會工作,接受挫敗的能力相對較易適 應。」 「我覺得有點愚民政策,實在不敢苟同了。」小青嘆氣說。

188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8 黃金歲月安樂死 時:日 景:白老師家 人:白老師,小藍,阿橙,大雄,黃大力,小黑哥,小青 同學圍坐一起,白老師坐在中間,好像又回到過往上課的日子。 三十年匆匆過去,師生感覺仍然親切。 小藍一見到老師就關心地問。 「老師,你為什麼要參加這一個耆英黃金歲月計劃。」

耆英黃金歲月計劃 資源不足、地球污染、人口過剩,二十一世紀後期,西方 宗教更開放,自殺/墮胎行為都接受。 人們受東方宗教氛圍下,新興哲學出現,改變「生命」價 值觀、及對「生命」的看法,懷疑長壽,選擇第二生命。 連著名偉人及科學家亦認可「靈魂保存學說」的思想,盛 行於勞苦基層、老弱傷殘、經濟落後的地區,一些生活尊 嚴都沒有的窮苦老人,認為死前有可觀金錢,可以造福後 人,亦令來生豐盛。其中,以參加善終旅遊廣受歡迎。

「這不過一個生死題,而是一條選擇題,我很容易就決定了。」 「安樂死,一向是禁止的,爭拗了那麼多年,今日才實驗性執行,只可以讓重症 的病人和老人參加。」 「對。本來是解決老人問題。」 「還有醫療問題。」 「古代的日本,有一個地方,叫楢山。老人臨終之時,飽吃一頓,就由兒子送上山, 讓他們坐在山嶺上,安安樂樂死去,不讓村民造成負擔,這是人類古老傳統,一點也 不用驚訝。」 「關於老人安樂死,我以為,不會有人參加的。」大力說。「豈料,我在內地, 看到九十歲以上的老人家反應非常踴躍。」

附錄

189

「參加老人安樂死,心理評估不容易通過。參加者要經兩個心理醫生作諮詢和評 估,出了報告,再安排一個專業醫生,證明清醒之下簽紙。」小藍是記者,資料最詳細。 「我在內地,認識不少老人家,他們認為,這不是安樂死,而是讓他們『有尊嚴地』 離開,有資源地享受最後歲月。」 白老師讚道:「大力說到我的重點,我覺得不是安樂死那麼簡單。我認識一些老 友記,願意參加耆英黃金歲月計劃,大部份是有病患纏身,不良於行,孤苦無依,家 人都遺棄他們,他們生活就像在地獄邊緣,通過善終黃金計劃,他們可以重新選擇剩 餘日子的生活方式。」 白老師起身去飯廳,傭人已捧出滿桌小食。 「嚐一點頭盤小吃,這是珍貴的魚子醬和白松露,我參加了計劃,可以得到一筆 三百萬的生活獎金。」 阿橙說:「對,年滿九十歲的參加者,假設他有十年壽命,政府以一年起計,每 年的生活津貼約十萬,再加醫療費用十萬、一年二十萬,乘十年,即係二百萬,計劃 有特別獎金百分之五十,加埋三百萬,一筆數過給他。」 白老師點頭:「我拿了三百萬,一年之內,我去環遊世界,去百老匯睇歌劇、去 倫敦睇英超、去北極睇北極光、住的、吃的、玩的,都是我從沒試過的。」 老師說到興奮時,聲音忽然轉變。「你們都知道,師母生前患上癌症,要用昂貴 的標靶藥物治療,十年來,我積蓄花光,最終她都過身了。」 老師回首傷感往事,難掩聲音哽咽。 「我以為餘下日子,就是廢人一個,孤獨地困在小屋,過著了無生趣的日子,估 不到,在我有生之年,這一個計劃,給我找回生之樂趣。」 大力說:「我認識一個老人,拿了三百萬,搖一個電話,他三個兒子,帶著孫兒 立刻跑到他跟前,對他噓寒問暖,他宣布那筆遺產處理,留給三個兒子三個孫兒,他 們感動得抱著他痛哭起來,多年來失去了的尊嚴,家庭溫暖,人生意義都賺回來了。」 「唉!用錢買回來的所謂尊嚴。」阿晴不滿說。 白老師搖頭說:「打一個比喻,有一個九十歲的老人家,每一個星期都買六合彩, 足二十年,沒有一期中獎,忽然,有一日,有魔鬼找上門,跟他做一個交易。」 「什麼交易?」 「魔鬼說,下一期給他中六合彩,彩金是六百萬,條件是,你要將餘下六個月的 生命,賣給我,你認為,這一個老人家願意嗎?」 「他願意嗎?」 「老人家來日無多,離開前,能一嘗宿願,他至少覺得交易合理。」

190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好一場魔鬼交易,既然他是魔鬼,已經有了立場啊!」小青搶白。 「太不人道,我不同意。」小藍附和。 眾人一言不發,四周死寂。 「不在乎提出交易者的身份,而是,有得選擇。」老師氣定神閒地說。「總之, 我離開之後,你們不要為我悲傷,要為我的選擇高興。靈堂上,不要為我哭泣,不要 歌功頌德,若然,想到我平生一些可笑的事,說出來,讓大家開開心心就是了。」 大家享受老師精心安排的晚餐,杯盤碗碟,美酒佳肴鋪滿一桌,旁邊小小的爐火, 溫著一壺清酒,他們談天說笑,熱熱鬧鬧,直至夜深,偶然,席間傳來了幾聲嘆氣, 很快又被山邊起伏的蟲聲蓋過。

附錄

II 2046 的黑色暴雨

191

192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0 香港踏入 2046 年夏季的第一日,就開始下雨。雨,一直下了一個星期,一個月 ... 兩 個月 ...... 一直從未休止。 天文台解釋,這是本世紀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全球暖化引致的反常天氣,上一次 發生同樣嚴重程度的長達一個月的黑雨現象,是上一個世紀的一九九七年。

附錄

193

1 特首的喪禮 時:凌晨 / 黑色暴雨 景:維多利亞海港 人:送殯的人群 意料不到的事情,總是在大雨中發生。 2046 年的第六個月,餘下一年任期的特首,就在睡夢中死去。 事前毫無徵狀,驗屍報告,特首死於突發心臟病。 他去得好安詳,沒有痛苦。 由於特首任內,深得人心,提出永續基本法,延遲一國兩制的終結,市民懷疑背 後有陰謀,特首被暗殺。 不過,著名玄學家,八十歲高齡的蘇人風話,他的死,只是應驗了,特區之詛咒, 沒有一個特首可以做滿兩屆。 一個月之後,特首出殯。 這天,大雨滂沱,交通封路,學生無需上課,工人不用上班,銀行停業,股市停板, 不是因為特首出殯,放假一天,而是,連續二十四小時的黑色暴雨警告。 百年難得一遇的大水,全市癱瘓。 玄學家蘇人風又再預言,香港大限已到。 殯儀館門外,長長的車隊是黑色的,黑色的雨傘下,黑色的喪服,像一條黑色的 大蟲,穿過無盡的雨幕,慢慢向前爬,爬去送殯的終點,爬向香港的終點。

194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2 老師的訊息 時:06:30 景:狂風驟雨 / 大嶼山 / 小屋 人:白老師 「各位同學,很久沒有跟大家見面,踏入 2046 年這幾天,天氣陰晴不定,香港特 區政治變幻莫測,連場豪雨,蓋天蔽日,反映人心大亂。 年事日高的白老師,身體大不如前,正值風燭殘年的他,做了一生最重大的決定, 響應特區政府的政策,加入『耆英黃金歲月計劃』,頓感日子無多,此刻難得平靜, 好想跟大家分享我的最後歲月,希望你們能到來一晤 ......」 白老師的手機,寫滿了一段文字,手指一按,分發給他六個最想念的學生。

附錄

195

3 最後的約會 時:06:45 景:香港 / 多倫多 / 南沙 人:六個學生 六個高中的舊同學,手上的智能手機,同時震動,顯示白老師傳來的訊息。 先感到一陣驚訝,繼而一陣難過。 大家從四面八方趕回香港,相約見老師最後一面。 在地球另一端加拿大的阿橙,率先回覆:「老師,我雖然移民加國一年,也想見 證 2047 年,香港五十年不變的終結,很想和老師共聚最後日子,也想看香港特區的最 後一面。」

196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4 紅色的香港 時:08:00 景:大雨 / 香港機場 人:阿橙 我叫阿橙。五十五歲。在大學教了二十年書,2046 年舉家移民,我的理由是 ...... 恐 懼。 二十年來,我見到香港全面淪陷,它不再是香港,至少不是我的香港。 我打算在一國兩制完結後一年,看一看情況再離開,不過香港十年來的變化,觸 目驚心。 我們決定移民,是妻子提出的。 她說:「踏入 2046,一國兩制即將完結,四處人心惶惶,你過去反港反中的言論, 我害怕一國一制之下,你那種愛跟當權者對著幹的性格,不會有好日子過了。」 「事實有目共睹,今日的大學校長,大集團主管,局長到特首,都是有大陸背景, 這些移民來港,是一種『新殖民』統治。」我非常同意妻子的說法。 「如果不是發生了 2027 的大事件,這一個形勢也不會發展得那麼快,那麼廣和那 麼深。」 「當日的大事件,記憶猶新,反建制派和香港自決的支持者,再發起一次佔領事 件,萬人佔領中環,不知是誰掉下一個炸彈,造成無辜傷亡,警方大舉搜捕反對派和 主張香港獨立人士,連續一個月戒嚴,全城軍警合作掃蕩,反對派不是逃亡海外,消 聲匿跡,就噤若寒蟬,因為,得不到大多數市民同情和支持,影響力大不如前。」 「由於,主流民意傾向支持掃蕩,立法會之內,連續七個議員被告上法庭,取消 議員資格。香港的百分之五十人口,都是有內地背景,支持建制。」 「三十年前的反殖民,被認為是一個偽命題,二十年後,卻是活生生的實現了。」 離港前,我曾經寫過一封電郵給同學黃大力,他是建制支持者,回歸大好友。 到了 2046 年,香港已成為內地第二等城市,給深圳,上海,杭州,全部趕過頭。 市區的貴價樓,在三十年前,中資瘋狂投得地皮之後,陸續將樓價推至高峰,香 港人經已無能力買樓居住,淪為二等公民。 香港劃分為「浮城居民」、「核心區域」,沒有錢,就得住在政府提供的浮城及 核心區外圍。

附錄

197

內地大腕,優質移民,搬進核心區域樓宇。三十年來,香港人遷出,內地人搬入。 內地人成為甲級居住環境下的甲級居民,香港人寧願移民海外,在外國的二等公 民,也勝過在香港的本土人變成了次等人。 黃大力一直沒有回信,可能他一點感覺都沒有。 在 2046 年 6 月這一日,收到了老師的留言。我趕回香港。 見到機場的離境大堂,人山人海,擠得水洩不通,周圍是一家大細、拖男帶女、 趕著離開的人,機場已經安排了每日加開八百多班航機,機場人員,日夜加班,疲於 奔命。 大公司、跨國企業、出動包機,接載職員家屬,依然杯水車薪,機場不勝負荷。 「當年反對加建第四條跑道,與及反對興建第二個機場,我實在有點後悔了。」 旁邊一班市民抱怨。 我逆人流而行,再乘車離開機場,穿過簡陋貧乏的浮城區,昔日香港,今日浮城。 浮城舊港區,保留了香港本地三十年的特色,在這裡,我們還聽到廣東話廣播, 看到港產電影。 相反,你一進入核心區域,就開始普通話廣播,香港風味絕跡,由大學校長、企 業主管,到官方發言人,都是國內移民,他們看的是國劇,追捧國內影視偶像,本土 流行文化,全面被攻陷,本地成份愈少,愈受中港兩地市場重視。 我站在核心區邊緣回望,被一家戲院的大型電視播放的電影預告片吸引。 一名警員上前,用普通話向我說:「先生,你已闖入核心區域邊緣,可否出示你 的身份證。」 我心裡想,「因為我太像一個香港人,還是我不再像一個新香港人。勞動警員查 我身份證。」 他查問完畢,指著那間戲院,用普通話說:「今年香港舉辦電影百花金雞獎,正 是這一部最佳電影。」 「現在已沒有了香港電影金像獎了嗎?」 作為一個普通的大陸城市,我明白,香港市民有一種慘被隔離的感覺。 香港的精英大量移民,香港價值正在掏空。 真正的香港核心,已被「新殖民」佔領了。

198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5 黃色的香港 時:09:30 景:微雨 / 西九高鐵站 人:黃大力 從南沙搭磁浮快鐵,回來香港,只是花了半個小時。 進入香港範圍,列車轉慢,轉以龜速前行。 智能機械人 T856 說:「各位乘客注意,香港沿線鐵路,發生大型民眾示威,有示 威人士衝上鐵路,影響高鐵行駛。」 香港真是示威之都,泛民示威、本土示威、工人示威、學生示威、老師示威、喪 屍示威,都是黃屍上街的後遺症 ...2046 年下半年,示威加劇,行動升級,成功癱瘓了 政府。 三個月以前,立法會議員成功佔領立法會,引入過百名示威者,裡應外合,驅逐 所有建制派議員及官員離開,死守立法會大樓,超過一百天。 發生 2027 大事件後,香港有了一段好日子。 估不到,臨近大回歸日子,一班潛伏在立法會的議員,表面是無黨無派,到了這 半年的關鍵時刻,一百八十度表態,表露身份,加入黃絲陣營,重演三十年前的佔領 事件,要死守立法會,誓要過渡 2047。 警方包圍立法會,阻止其他示威人士進入立法會,試圖孤立大樓,但是,外圍不 同團體的示威人士,利用無人飛機,源源不斷空降物資,運送日常用品。 佔領立法會行動開始,引起各方注意,成為世界新聞焦點。 我已經不理會香港的事,你說我自私也好,逃避也好。總之,香港這一個小地方, 就像空中一紙風箏,飛得平穩安定時,就有人看不過眼,一定出手,把那一根線拉斷, 由它飛得亂七八糟才得安樂。 我的老同學,大學教授阿橙,就是其中一名「亂搞手」。 二十年前,一場史無前例大暴動,港府引入警方和解放軍清場,再大肆緝捕「港獨」 議員。大事件發生,流血收場,全港陷於死寂。 直到,內地第一首富陳國聯同內地十大富豪救港,注資一千億,香港經濟在五年 之間,起死回生。 事隔二十年,反建制議員改變戰略,以潛伏形式,進駐建制,不動聲色,表面主

附錄

199

張溫和路線,成功進身立法會,半年前,忽然表露真正身份,成立「反大回歸聯盟」, 由溫和泛民搖身一變成激進自決,露出了虎狼面目,在立法和行政兩會間,癱瘓施政, 肆意攻擊,搗亂議會。 香港真正隱憂,是在大事件之後,2027 年之後大學畢業的年青人,大部份都是在 騷動叛亂中,被黃絲洗腦,他們加入政府做政務官,目的是潛伏,十年之後,時機成熟, 成功掌握了政府各部門領導工作。 「阿橙,你說香港染紅。我說,政府內部泛黃,發霉腐爛。」 特區政府太多「內鬼」,一個政策一出,未面世,已被打沉,導致二十年來,特 區政府幾乎就是空轉,七成議員和五成政府公務員,裡應外合,拉拉扯扯,反對政府, 特首寸步難行,無政可施。 主席愛理不理,局長慢條斯理,特首硬不起來,各部門缺乏執行意志,不敢出手, 造成一退再退。 立法會從沒有正常運作,市民沒有所謂,公務員沒有所謂,反正,特首今日都死了。 阿橙說香港可悲,我比他看到香港更可悲的深處。大量香港人移民,他們不是移 民出外國,就是離開香港,回歸中國。 自從一帶一路,投資建設,愈趨成熟,促進中國三十年來的經濟突飛猛進。 國內經濟城市大戰略是,每一個地區,都興建一組超級城市群,利用超級鐵路貫 穿各城,結成一個面。 在大珠三角,深圳成為龍頭,貫穿各城的「前海」,「橫琴」,「南沙」香港園, 模擬香港法治、通訊、稅務的港式制度,吸引一帶一路的投資者。 中國以一群城市崛起,環環相扣,互補不足,各取所需,以武俠小說比喻,城市 不是單打獨鬥,單一高手決戰,而是,打出一北斗七星陣,群起而圍攻,一加一再加一, 不是三,而是三十了。 香港人走回國內發展,屬必然趨勢。不過,我們已經像一個二線城市的外勞。在 香港大學畢業,只是二線大學生,好工作都輪不到你了。 放諸全國教育人才佈局,精英人才是去英美著名大學,其餘是國內著名大學,三 流人才是拿著香港的大學學位吧。 二線城市,三流人才,出產四流明星,九流富豪,二十年來,香港出不到一個年 青偶像、次文化優勢失去,二十年內,香港人在國內富豪排行榜,十大不入。香港最 一流人才,最精於策劃搞事騷動,反中亂港。 我是看不過眼,香港本土的激進化,阿橙最不能接受香港的大陸化,唉,同一個 年代成長的人,帶著兩副不同的眼鏡看事物了。

200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不同立場,卻是同一結果,選擇離開。」 我看到,香港多年的空轉,人才掏空,浪費時間,消磨精力。 2046 這一年,中央再進一步宣布最後殺手鐧,再宣布多個「自貿特區城市實行香 港普通法」,享有香港一模一樣的法律自治 ..... 當世界精英都湧入這模擬「全新的一國兩制」的城市組群,中港鴻溝,愈拉愈遠, 不單是意識形態,而是,經濟實力,強弱懸殊。 老同學阿橙說擔心香港淪陷,我也擔心,希望 2047 快點到,終結一國兩制。

附錄

201

6 黑色的香港 時:12:00 景:狂風暴雨 / 茶餐廳 人:小黑老闆

我係小黑。我沒有讀上大學,高中畢業,就在酒樓做侍應,由企堂,做買手,一 步一步掌握做生意竅門。 今天,我成為了酒樓的老闆。 只嘆一句,生意難做。 香港地,治安愈來愈差,打家劫舍,暴力廝殺,不在話下。 我們做生意的,經常受到黑社會滋擾,感到警方已經無法保護我們。 說時遲,那時快 ...... 門外「乒冷!」一聲爆樽。 玻璃碎片,擲滿地上。接著黑影橫飛,喝打叫罵聲,此起彼落。 一張檯在我面前翻過來,乒乓卜卜又打起來。 三個黑影踩著地上的杯碟碎片,奪門而去。 我本能反應,立刻關門拉閘。 「老闆,乜你老母,那麼早你就關門,我地未傾完。」南亞裔大佬阿寶和阿星以 不純正廣東話向我大罵。他倆最喜歡在我酒樓搞事。 阿寶是非洲來的,阿星是土生土長的巴基斯坦。 阿寶來港十年,剛取得三粒星身份證,他們都成功扎棍上位,做油尖旺的夜場大 阿哥。 阿寶初來香港,是難民身份,曾在我舖頭做非法勞工,幫我清潔和送外買。 沒多久,他認識了一班非洲同鄉,我都分不清他們是那一個國家,總之,他們是 從大陸偷渡來香港的,沒有身份,一身蠻力,膽正命平,滯港期間,都被本地黑幫招 攬做打手。 他們沒有身份,殺了人,犯了事,黑社會給他一筆安家費,一走了之,甚至,被 法庭定罪收監,對他們也毫無阻嚇作用,因為,沒有成本。

202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南亞裔及非洲難民問題 黑社會廣泛招收南亞裔人,以南亞裔人作犯案最前線。香 港警方一方面要制衡南亞裔人犯案,另一方面亦要避免被 標籤「種族歧視」。警方遂以當年「以華制華」方式,招 聘南亞裔人入警隊。雖頗見有效,但亦造成部份南亞裔警 員感念同鄉情誼,寬鬆酌量處理,甚或互相包庇,糾纏不 清,私下解決。加上非洲難民湧入,同樣被吸納入黑社會, 既無身份證明,犯罪後亦即獲安家費潛逃,亦加添追查破 案的難度。

黑社會再度崛起,都跟政治動盪有關,二十年來,本土激進派,大搞破壞,四處 火頭,每星期一次遊行,一個月一個騷動。 示威者打警察,警察拉示威者,警民天天衝突,執法部門疲於奔命,無暇處理本 地治安。 南亞裔人士,也被其他幫會招攬入局,成為打手、殺手,甘願為黑幫賣命。 黑幫給他們的口號是「南亞裔,無眼淚。」由他們恐嚇市民,偷搶打殺,市民見 他們身材高大,皮膚黑實,孔武有力,已經害怕三分。 非洲難民,也被幫會吸納,他們打架比南亞裔更狠,形像更凶,斬人放火,毫無 懼色,連警察也怕了他們。 黑社會大哥話:「議員搞政治,我地做壞事,你地反社會,我地搞黑社會,哈哈, 你地反什麼殖民,我們也搞黑社會殖民。」 2047,香港不是紅色,也不是黃色,而是,黑色香港。 近十年發生不少嚴重罪行,黑幫搞「南亞裔海外兵團」,專程請來香港為非作歹, 打家劫舍,擄人勒索,犯案之後,就一走了之,警方無從追查。 情況就如上一個世紀的八十年代,香港出現的省港旗兵一樣,衝擊香港治安。 警方為了對付南亞裔的黑社會,只可以招募南亞裔人士來做警察,以為他們可以 「以南亞制南亞」。豈料,派出去的臥底,全部返回警局,成為了黑社會的臥底,黑 社會滲透入警界,南亞裔包辦黑白兩道,他們是大賊,也是警察。 我們做小生意的,生意可以不做,保護費不能不交。 阿星警告我:「你唔好報警,警察入面都是我們的人。」

附錄

203

香港警方被泛民黃絲攻擊,每日慘被妖魔化,形象抹黑,士氣不振,示威衝突太多, 成為磨心,工作疲於奔命,警力無法兼顧日常治安,就被犯罪份子乘虛而入。 香港曾經是亞洲區最安全的城市,三十年來,香港太多政治衝突,由一個安全城 市,變成一個最黑暗又危險的城市。

204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7 撕裂的香港 時:14:00 景:黃色暴雨 / 地鐵車廂 人:大雄,小雄(兒子)

今日好大的雨。 我大雄爸,帶著十八歲兒子小雄慶祝生日,來到「居住面積量化寬鬆署」,申請 他的「港人生而俱有,二百呎居住面積擁有權」,登記完畢,兩父子開開心心行向地 鐵站。 列車駛進月台。車門還未打開。 我的兒子就甩開我的手。 「阿爸,我要上另一卡車廂。」兒子說。 我一時反應不過來。「發生什麼事?」 「我十八歲了,我反殖民,要獨立,我向你交代一聲,我跟你是不同路線。」 「你說什麼路線?」 「你是泛民建制派,我是本土熱血,我要搭熱血車廂。」 他轉身,頭也不回,踏進那卡黃色車廂。 門關上,我一直呆望列車駛走,目送那卡黃色車廂離開。 今天,發生的事,可能發生在香港每一個家庭之中。立場不同,朋友反目,家庭 撕裂。 父子之間,派別不同,一家人不能坐在同一車廂,並不是罕見,好多家庭都試過 這一種情況。 但是,當自己一下子突然遇上,實在難以接受,胸口不禁隱隱作痛,腦袋麻痺, 那麼多年來,我都不知道,兒子有那麼激進的政治取向。 下一班的列車,好快駛去北角站,慢慢停下。 地鐵職員廣播,「列車到達北角站,不是主流建制派人士,支持黃色黨派的人士, 請勿下車。」 三十年來,香港長期撕裂,不同地區有不同的支持者。

附錄

205

十八區分成不同顏色,不同支持者,錯誤走進反對派區域,一旦被發現,隨時會 被襲擊。 情況就如歐洲國家盃期間,各國球迷有自己不同國家的酒吧,切勿站錯邊,否則, 一言不合,大打出手。 我去過舊同學小黑的酒樓,情況真誇張,大堂也劃分了「黃絲區」、「藍絲區」、 「本土卡座」和「大中華區」。 二十年前,都是建制或反建制兩大陣營,後來,民主光譜不斷擴散,分出不同組織, 代表了不同顏色,他們有時合作,有時內鬥,民主派也碎片化。 今日的香港,已經沒有主流的意識形態取向,就像大氣電波的傳媒發展,沒有主 流,不斷分流,愈分愈細,用碎片化來形容最貼切不過。 小黑說:「我的茶餐廳已經算是中立,一些酒樓的老闆,打正旗號 — 藍絲投資集 團,黃絲茶客,絕不歡迎。」 我打聽說:「網上有新聞,藍絲市民在黃絲酒樓晚飯,高談闊論,慘被伙記在湯 水中下毒,這類事情真的發生過嗎?」 他點頭,不再說。總之,茶樓酒肆,公開場合,都係莫談國事。 大學教授阿橙說:「如此極壞情況,是多年來直選的後遺症。由於投票區劃分太 細,一些地區,永遠成為指定派系的票倉。無論居民如何投票,都不能改變選舉結果, 十年來都是同一黨派的候選人勝出。」 「居民無可奈何,只好搬家,離開別人的票倉,搬進自己支持派系的地區,十多 年之後,經過無數次的選舉,他們發覺,搬到支持心儀候選人的地區居住,才是最有 效的策略。」 政治分析我聽不懂,一句講哂,就係「人以群分,物以類聚」,同一派系選民聚 在一起,形成地區分裂。 兒子小雄,十八歲成人,那天我想跟他慶祝生日,豈料,他向我表露自己政治取向, 他上了黃色卡車,捨我而去了。

206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8 內戰中的香港 時:17:00 景:霧雨中 / 大帽山的山頭 人:記者小藍,外國記者數名 我不是記者。 令我辭職不幹的原因是 ...... 政府管制新聞播放,立下一條新例,記者必需「考牌」。 我們就像地產經紀、保險經紀、導遊一樣,經過考核,得到記者牌才可以正式成 為一個「合法記者」,以後,就可以合法的採訪。 由於大事件之後,政府認為傳媒不自律,不少網媒及自媒體記者,胡亂發放消息, 又以記者身份,參與暴亂。平息大事件之後,政府借民意支持,把滋事記者劃入黑名單, 鑑於記者良莠不齊,網媒記者門檻又低,當局立刻向記者實施考牌制度。 我不想被考牌,只好離開記者行列。 我沒有做記者,還有好多來自外國通訊社的記者朋友。他們對於「反殖民組織」 非常有興趣。 他們聯絡上我,通過我的關係,介紹他們進入「浮城」採訪。 外國記者對網上一個自稱「浮城游擊隊」的組織非常有興趣。 浮城是政府推行「生而俱有二百呎居住權」而設立的。 在一個大海灣裡,提供一個「浮在水面的陸地」,給年青人有一個自給自足的天地。 年青人聚居起來,物以類聚,匯聚了一班志同道合的年青人,「進一步強化了本 土意識」,「集合了反建制人士」,「打著反殖民」旗幟,搞起了自決行動。 由於浮城居民強烈的本土意識,保留了過往香港地道文化,有廣東話的電台,電 視頻道,接收無遠弗屆,包羅萬有的網絡電視,提供網絡教育,提供以廣東話教授知 識的網上中學和小學。 這裡保留的一切,跟浮城外的核心城市居民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也吸引了一班外 國記者的好奇心。 在我的穿針引線之下,法國記者彼亞,得以訪問游擊領袖林軍。 「究竟,浮城反殖游擊組織,在 2047 年之後,如何面對一國兩制的終結?」法國 記者彼亞展開專訪。

附錄

207

「由於,半年前出現了小規模的警民衝突,還有一年大回歸,政府他們諸多監視, 我們暫時不願跟外界透露任何計劃。」 「但是,你們依然採取不同的攻擊。」 「在浮城反殖民區,我們招攬了一批世界一流的『黑客』,攻擊公營機構,諸如 電力公司、電話公司,令到市民收到的每月帳單忽然暴升一萬蚊,引起話題。」林軍 自滿地說。「這種野貓式的擾亂,比實體上街攻擊,更能吸引到社會眼球。」 「曾經有報道,你們組織了本土武裝陣線,購入大量軍備、槍枝和炸藥。對於這 一個傳聞,你可以證實嗎?」 「愈近 2047 大回歸,一些較進取激烈行動,必然發生。在巴士站垃圾筒放置汽油 彈,燒出大量黑煙,在地鐵車廂淋電油,已經有足夠恐慌,我們無需作軍事化武裝。 我們不想造成傷亡。」 「但是,地鐵淋電油,隧道裡放煙霧彈,此舉引發市民不滿。」 「不是這樣做,不能引起國際關注,你們外國記者才有興趣來找我。」 「那些搜出來的炸藥,機關槍,你們又如何解釋?」 「這是被警方插贓嫁禍,試圖藉此機會,給解放軍入城的機會。」 主席林軍願意接受訪問,他覺得,臨近 2047 大回歸,他們的行動愈是高調,愈能 引起國際關注,就愈是有利。 我離開浮城區的時候,心中有一種不祥預感。 我聽到他們回答最後一條問題。 「你認為中國政府會一反過去態度,派解放軍一舉殲滅嗎?」 「我的目的,就是希望他們派出軍隊,我覺得 2027 大事件之後,我們失敗,因為, 我們太退讓,這一次,必然要流血,流血愈多,歷史愈會深刻。」 我見到不少少年人、紛紛乘車湧入浮城,帶著大包小包的東西,有電腦,有糧食, 是否傳說中的軍備武器,他們真的準備要流血了,我心頭一震,在大回歸前夕,誰會 流下第一滴血,誰會發出第一槍。

208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9 最後真相 時:19:00 晚上 景:紅色暴雨 / 大嶼山 人:白老師,小白,阿橙,黃大力,大雄,小藍,小黑。 五個同學準時在老師家的門外,久別重逢,先來一張合照,傳給不能出席的小青。 小青剛晉升為天文台長,在 2046 年的這一段日子,忙於處理極端反常天氣現象的 出現。 五個同學身後的背景,是沒休止的滔天洪水。 白老師打開門,見到五個學生站在他的門口,表情有一點喜出望外。 白老師第一句就問 :「你們為什麼同一時間出現在我門口,是給我驚喜嗎?」 學生們來不及反應。「我們收到你發的短訊而來。」 老師一陣猶疑,「快進來,屋外好大的雨。」 快手快腳走進屋內,雨水已像瀑布似的湧入玄關。 他們坐在大廳裡,面容是五個問號。 「我們接到老師留言,你參加『耆英黃金歲月計劃』,要跟我們見最後一面。」 黃大力第一個代大家發問。 「我的確是參加了這一個計劃。」白老師說。「但是,我沒有向你們發出任何短 訊。」 「奇怪,留言的確是從你的手機發出。」阿橙拿出手機來引證。 「留言是我發出的。」聲音從門外後發出,站著一個中年女子,樣子有點面熟。 「我來自我介紹。我是白小華。」 「小華是我的女兒,你們以前都見過的。」白老師說。 大家都有點疑惑,不明所以,只好聽小華氣定神閒地說 :「父親晚年生活平淡,忽 然參加『耆英黃金歲月計劃』,我怕他被人誤導。」 「這一個仙遊計劃是給生無可戀、長期病患的老人,凡九十歲以上,接受安樂死, 政府補償他三百萬獎勵金,補償他們省減社會未來的醫療和福利費用。」 五個同學都齊齊點頭,明白這一個善終計劃,就是讓老人安樂死。 「不少居住在內地老人家,都回香港參加這一個計劃。」大力說。「這一個計劃,

附錄

209

讓他們賺回生命的尊嚴,在貧富無依,風燭殘年的生命邊緣,讓他們抬起頭,找到生 命意義,重現生活精彩。」 小華不理他們的說話,大聲說:「我父親沒有貧病交迫,我一直照顧他很好。」 「可是,他為什麼會參加這一個計劃呢?」小藍追問。 小華說:「一年前,他認識了一名內地女子,兩人忽然交往,是那個女子教唆他 參加計劃,事成之後,她就以未亡人身份,接手他從善終計劃得來的三百萬。」 「此事早有傳聞,兒子教唆父母參加善終計劃,父母死後,就接收三百萬遺產。 也有一些老人家,被年青女子色誘騙婚,只待老人家去世,妻子就合法地繼承遺產。」 大雄連珠炮發表意見。 「我擔心爸爸被人利用。」小華說。 「政府推出了這一個老人仙遊計劃,派錢讓老人安樂死,不單止引起道德爭議, 還衍生了不少社會問題 ...」小藍做過記者,社會問題最清楚。 「兄弟姊妹為了老人家安樂死的補償金,子女互相爭產。」 「還有老人取了安樂死的金錢,花光了錢,又不肯死,挾錢私走,成為了社會的 幽靈戶,大批老人騙了政府錢,不肯死去,被拉入監,由老人問題,變成監獄不足問 題。」眾人七嘴八舌討論起來。 「你怕老師被騙,就引我們來勸導他。」小藍說。 老師明白真相,一點也不緊張,和靄可親地,捉住女兒的手。 「沒有受騙這回事,我已經九十歲,再過十年、二十年,生活對我毫無意思。」 「你認識了那個女子嗎?」阿橙問。 「對。」老師點頭。 「你會將三百萬安樂死的費用全給她嗎?」 老師點頭。「你們聽我說 ......」 小華打斷:「爸,你真的被騙了。」 「你們聽我說 ......」 學生等待老師的解釋。 「這位女士,叫做屠老師,是一名中醫,她不會貪我的錢,因為,她已經九十歲, 跟我一樣,參加了耆英黃金歲月計劃。」 「你們一同安樂死。」 「為何你安樂死的三百萬,由銀行過戶給她呢?」 「我全交給她。」白老師說。「我們相約,一同去一個好遠的地方。」

210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你們要環遊世界,有計劃把錢花光。」 「2046 年,有人會參加月球旅行團,費用都是二百萬,你們一口氣多花三百萬, 難道打算遠征火星?」黃大力對價錢最敏感。 「我們參加了一個最新的旅遊計劃,不是去火星,也不是去月球。」白老師愈說 愈興奮,「我們參加時光旅行。」 「長江科技研究所,推出的時間旅行!」教授阿橙不禁吃驚。 「這是一個實驗中的旅行計劃,眼見 2046 年,香港一片黑暗,洪水淹至,猶如末 日,我們想試下一次時光旅行,回到過去的香港。將我們今日香港面對的問題,告訴 給 2017 的香港人知道。」 「所以,你就要我們將所見所聞的事情,寫給你,讓你打成一份報告,帶回過去。」 眾人聽得明白過來,仍是半信半疑。 「真是天方夜談,好一場世紀騙局,怎會有時光旅行,回到 2017,爸爸,你竟然 相信。」 「如果,時間旅行成功的話,那就不是一場騙局。而是,挽救香港的奇蹟之旅, 為何不一試。」白老師滿懷信心的說。

附錄

211

10 天水沉城 時:21:00 景:黑色暴雨 / 天文台 人:小青

我剛上任天文台台長,就遇上這場黑色暴雨,由黎明一直落到黃昏。 我再次在電視新聞向市民解釋:「這個世紀,剛過了一半,今年 2046,碰上本世 紀有史以來最厲害的一次氣候反常現象。」 香港下了這麼多的雨,時間那麼長,小島好像沉入海底裡,人心都沉重不起。 「看到了這樣差勁的天氣,四圍滿佈雨水!我們像困在金魚缸裡。」我身旁的同 事小唐說。 「我每天上班,我擔心一踏出這裡,就會世界末日,回不到家。」女同事英英又 抱怨。 我輕鬆地說:「那麼多雨水,只不過是極端的天氣作怪。」 「氣旋互相的對流,北方的來、南方的退、東方的來、西邊的走,就是那麼簡單, 香港只有承受這一種氣候的變化,非常自然。」 「香港那麼細,大氣一變,它就受影響,無可避免,令人難受。」 「天氣就如政治,上面的大氣變化,有高有低、有左有右、此消彼長。」 「最怕這一次的大氣轉變,變得那麼快,這麼急,極端得令人恐慌。」 香港人討論日常事情,都會扯到政治議題。 「香港的政治氣候,自己沒有權話事,就像我們看天氣,由上天作主的。」小唐 為人敏感,對住天氣都有感而發。 「香港頭上,有一個鐘擺,撩動了氣旋,有時左,有時右。互相對流,香港只是 一個浮標,吹到那裡就是那裡。」小青在演說的解釋。 「我們憑著天文大數據分析,預測挺準確。」 「可是,我們無法預測連場黑色豪雨,何時停止?」膽小的英英,穿好雨衣,抽 起褲管,提著傘子離開。 雨水那麼大,容易想到聖經中的洪水。人對洪水的恐慌,潛伏在意識裡,抹不掉, 擦不甩。

212

構思香港未來場景

2047 像一場大洪水淹至,形成香港市民的集體意識裡,一下子缺堤爆發。 洪水就是共產黨,由上一個世紀的五十年政權易手,六十年代的大逃亡潮,1989 天安門,共產黨已經成為一代香港人的集體創傷。 1997 之後,反共成為了集體無意識,三十年前的佔中後,形成潛意識的集體焦慮。 如果用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解說,是經歷「童年」一次又一次創傷,無法壓止, 2047 又來一次歇斯底里的爆發。 要解除香港這一代人的集體焦慮,就要回到過去,治療「童年」創傷。 我知白雲老師你將遠行。我寫下一點 2046 的感想,讓老師通過時間旅行,回到 2017 年的香港社會。 回到過去,才能創造未來,來一次集體治療,未嘗不是解決 2046 這一代香港人的 困局。

全劇完

Vie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17 KUPDF Inc.
SUPPORT KU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