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風險管理

July 14, 2017 | Author: T3-Business | Category: Risk, Risk Management, Sociology, Probability, Psychology & Cognitive Science
Share Embed Donate


Short Description

風險管理係指為了建構風險與回應風險,所探用的各類監控方法與過程的統稱。當代風險管理理論思維已有重大的轉變,另外,危害性風險與財務性風險整合性的管理方法也都成為目前的潮流。其次,實務上,不僅重視管理過程與發展創新工具,人的因子的重要性,亦不容...

Description

宋明哲

編著

學歷:英國格拉斯哥蘇格蘭大學風險管理博士 資歷:德明商專前校長 中華民國風險管理學會創會理事長 證照:美國風險管理師 國家考試會計審計人員及格 現職:銘傳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

第一篇

理論基礎 此篇介紹風險管理全貌,風險 理論與風險管理的方法論以及實質 理論。

全方位 風險管理的面貌

學習目標 認識現代全方位風險管理的涵意 瞭解現代風險管理思維與範圍的演變 認識主要國家當前風險管理的發展 認識現代風險管理的多元類型與其功能定位 瞭解風險管理專業人員的職業生涯

楔子

Risk 譯為「風險」 中 文 「 風 險 」 與 「 危 險 」 各 有 其 中 文 的 語 源 。 英 文 「Risk」 有 譯 成 「 危 險 」 者 , 有 譯 成 「 風 險 」 者 。 國 內 對 「Risk」 的 譯 名 偶 有 爭 論 。 在 堅 守 真 善 美 三 原 則 下 , 本 書 將 「Risk」 譯 為 「 風 險」。理由說明如下:翻譯上,應先求「真」。換言之,應先考 據英文「Risk」的語源。之後,則考慮中文詞彙,何者為善為美, 才 作 決 定 。 十 七 世 紀 中 期 , 英 文 的 世 界 裡 才 出 現 「Risk」 這 個 字 (Flanagan & Norman, 1993) 。 它 是 源 自 法 文 「Risque」, 意 謂 航 行 於 危 崖 間 。 基 此 , 有 論 者 主 張 應 譯 為 「 危 險 」 。 法 文 「Risque」 則 源 自 意 大 利 文 「Risicare」, 意 謂 膽 敢 。 再 追 溯 源 頭 則 從 希 臘 文 「Risa」而來。膽敢有動詞的意味且其根植於人類固有的冒險性。 冒 險 意 謂 有 獲 利 的 機 會 。 這 個 固 有 的 冒 險 性 , 造 就 了 現 代 的 Risk Management。 故 以 求 「 真 」 原 則 言 , 中 文 「 風 險 」 實 較 契 合 英 文 「Risk」 的 原 意 。 另 一 方 面 , 現 代 Risk Management 的 範 圍 與 思 維 已 脫 離 過 去 的 傳 統 , 且 英 文 「Risk」 的 現 代 意 涵 已 大 不 同 於 往 昔 (Lupton, 1999) 。 以 「 風 險 」 作 為 譯 名 也 已 廣 為 兩 岸 學 界 所 接 受 。 本 書 從 「 善 」 如 流 且 中 文 「 風 險 」 實 較 「 危 險 」 為 「 美 」, 因 此 在 真 善 美 三 原 則 下 , 著 者 採 用 「 風 險 」 當 作 英 文 「Risk」 的 譯名。

Chapter 1

全方位風險管理的面貌

5

「未 來」是 風 險 的 遊 樂 場(Bernstein, 1996)。「等 待 紊 亂」 (Awaiting the Wildness)是伯恩斯坦(Bernstein, P. L.)名著「與天為 敵」(Against the Gods)的尾章。伯恩斯坦(Bernstein, P. L.)書中所陳 述的,用來印證現代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多元面貌的發展, 實極貼切。現代風險管理的多元化,可以下列四本書為例證:第一本 是邁克(Michaels, 1996)著的「技術風險管理」(Technical Risk Management)。此書,以控制技術管理為主要內容。第二本是哇玲與格雷 登(Waring & Glendon, 1998)合著的「管理風險」(Managing Risk)。 此書,以人文心理建構的觀點,論述風險管理。第三本是史密生、史 密斯與韋福特(Smithson et al, 1995)三人合著的「管理財務風險」 (Managing Financial Risk)。此書,以財務風險管理為內容。最後一 本是都郝狄(Doherty, 2000)著的「整合性風險管理」(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此 書,以 財 務 理 論 融 合 危 害 性 風 險 管 理(Hazard or Physical Risk Management)與財務性風險管理(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形成多元面貌的主因,有二:第一,「風險」(Risk)涵意 解讀的不同。在幾個重大科技災難發生後,風險社會化(Socialization) 與 國 際 化(Internationalization)趨 勢 備 受 矚 目。風 險 的 建 構 派(Risk Construction)異軍突起,形成與客觀實體派並駕齊驅的態勢。雙方對 風險的解讀,各有主張。傳統「降低風險(Minimizing Risk)」的管 理目標與哲學思維,面臨挑戰。風險管理的方法論與實質理論,主觀 建構派與客觀實體派,各有不同。第二,時空轉變,維持固定匯率的 布列敦森林制度(Bretton Woods System)結束,各經濟個體面臨空前 的財務風險。此後,財務性風險管理(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備 受矚目。創新的風險管理工具,陸續出現,例如,保險期貨(Insurance Futures)等。此種整合保險市場與資本市場的創新商品,顯示風險證 券化(Securitization)是當前風險管理的另一重要趨勢。 6

現代風險管理

一、風險管理的涵意 現代風險管理的應用,極為廣泛。小至開車繫安全帶,大至政府 的能源政策。它所涉及的學科亦相當多,舉凡統計、安全工程、保 險、財務管理、心理學等均與管理風險上,不同層面的需求有關。現 代風險管理的多元面貌,意謂風險管理的涵意也是多元的。然而,無 論採何種觀點,界定「風險管理」,風險管理的界定均應像所有控制 系統一樣,涵括三項要素:第一,管理的目標。第二,資訊的蒐集與 解釋。第三,影響人們行為與調整系統架構,所採取的措施(Jones & Hood, 1996)。由於不同領域的人,對此三項要素,看法各有不同, 因而,出現不同的界定。本書採用截至目前,最俱統合效果的界定方 式。那就是,約尼思與福德(Jones & Hood, op.cit)兩位教授共同的界 定方式。他們對風險管理的界定,載於他們主編的名著「意外事故與 設計」(Accident and Design)第七頁。內容如后。 風險管理係指為了建構風險與回應風險,所採用的各類監控方法 與過程的統稱。對照其原文「Risk management means all regulatory measures(in both public policy and corporate practice)intended to shape the development of and response to risks」解釋如下: 第一,「To shape the development of and response to risks」包含上列 三要素中的前兩項。就管理的目標與對風險的解釋言,風險的客觀實 體派與主觀建構派有所不同。客觀實體派管理的目標是降低風險水平 (Minimizing Risks),並視風險為客觀存在的實體。風險可用數學統 計,客觀測度。原文中的「response to risks」即對應客觀實體派的思維 方式。主觀建構派管理的目標是如何與風險共榮共存(Living with Risks) 並視風險中人們特定的文化社會因子建構而成。風險隨不同的人與不 Chapter 1

全方位風險管理的面貌

7

同的文化社會背景而有所不同。原文中的「To shape the development of (risks)」即對應主觀建構派的思維方式。就哲學基礎言,客觀實體 派採實證論(Positivism);主觀建構派除心理學外,採後實證論(PostPositivism)。 第二,這個界定含括所有的風險。財務性風險與危害性風險或謂 投機風險(Speculative Risk)與純風險(Pure Risk)均屬之。換言之, 無論何種類別的風險,均含括於風險管理的範圍中。有別於傳統風險 管理,僅局限於危害性風險或純風險。 第三,「All regulatory measures(in public policy and corporate practice)」是上列三要素中的最後一項。各類監控方法係指各個經濟個 體(個人、家庭、公司、政府與國際組織)與總體社會,針對風險所 採取的任何手段。因此,舉凡規避、買保險、買期貨、公投、選舉、 建構主流價值、體制與規範的變革均屬之。換言之,只要能達成,影 響人們風險行為與調整系統架構,所採取的任何措施,均屬之。就風 險客觀實體派與主觀建構派的人們言,著重的監控方法,會有所不 同。管理的哲學思維也不同。客觀實體派的思維像賽跑,運用各類監 控方法與機制奪標;主觀建構派的思維像拔河,追求各類監控方法與 機制的平衡。 總結,約尼思與福德(Jones & Hood, op.cit)兩位教授共同的界 定,最能體現出現代風險管理全方位的思維與內涵。無論是財務性風 險管理或危害性風險管理領域,均可適用;無論是風險的客觀實體派 或主觀建構派,均合適。

8

現代風險管理

二、風險管理思維與範圍的演變

遠古人類面對災變全然訴諸神祇。然而,人的固有賭性,不但創 造了機率論,推動科技文明的進展,也造就了現代風險管理。伯恩斯 坦(Bernstein, op.cit)認為人類在文藝復興時代,即想操控災變或風 險。風險的研究,也於文藝復興時代開始。此階段雖無「風險管理」 的詞彙,但與其功能極為相關的安全管理(Safety Management)與保 險(Insurance)已有重大進展。此時,人類面對災變與風險的思維以 客觀實體派為主。主觀建構派的風險思維以心理學為主。在安全管理 與保險領域中,只關注危害性風險而且各行其是。以現代風險管理的 廣義範圍來看,安全管理與保險只是其一部份。

文獻(Gallagher, 1956)顯示,風險管理詞彙的出現,時約一九五 六年間,遠晚於風險詞彙的出現。風險管理緣起於美國。緣起的遠因 是,美國一九三零年代經濟不景氣與社會政治的變動以及科技的進 步。近因則是,一九四八年,鋼鐵業大罷工;與一九五三年,通用汽 車巨災事件。在此時空背景下,經由企業體中,保險主管們的努力, 風險管理的觀念漸為企業主所接受。企業界觀念的轉變,也影響到保 險教育的方向。全球第一個風險管理課程,於一九六零至一九六一年 間,華人旅美名學者段開齡博士與美國保險管理學會(ASIM: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Insurance Management)聯合籌備開設。這個階段,仍然 只關注危害性風險,但安全管理與保險有融合跡象。此時,人類面對 Chapter 1

全方位風險管理的面貌

9

風險的思維仍以客觀實體派為主。主觀建構派的風險思維仍以心理學 為主。

這個階段,有兩個發展值得注意:第一,一九七一年,布列敦森 林制度(Bretton Woods System)正式結束。任何經濟個體,均面臨了 空前的財務性風險。財務性風險管理日益蓬勃發展。第二,科技災難 相繼發生。一九七

年代前,雖有科技災難發生(e.g. BASF 工廠戴奧

辛外洩事故,西德,1953),但對風險管理思維的演變衝擊不大。一 九七零年代後迄一九九零年代前,相繼所發生的科技災難(Seveso, Italy, 1976; Three Mile Island, USA, 1979; Union Carbide Bhopal, India, 1984; Space Shuttle Challenger, USA, 1986; Chernobyl, Former USSR, 1986; King s Cross Fire, UK, 1987; Herald of Free Enterprise, Between Belgium and England,1987; Clapham Junction, UK, 1988; Piper Alpha, UK, 1988)對風險管 理的思維,造成極大的影響。創立於一九八 年的風險分析學會(SRA: The Society for Risk Analysis)與車諾比爾事故後,浮現的安全文化(Safety Culture)觀念顯示,管理風險不應只重技術與經濟財務,亦應注重 人為作業績效與文化社會背景的影響。這個階段可說是風險管理思維 變動最大的階段。在管理思維上,由於對風險是由文化社會所建構的 解釋甚囂塵上,傳統風險管理面臨重大挑戰。英國道格拉斯(Douglas, M.)主張風險的文化理論(The Cultural Theory of Risk);德國貝克 (Beck, U.)教授的風險社會理論(The Social Theory of Risk);與法 國傅柯(Foucault, M.)的風險統治理論(The Theory of Risk and Governmentality)對風險管理的傳統思維衝擊最大。從後,風險客觀實體派 與主觀建構派的思維並重。在管理風險的範圍與決策上,已留意到, 財務性風險管理與危害性風險管理,不能各行其是。這個階段可說是 10 現代風險管理

現代全方位風險管理形成的轉捩點。

這個階段,值得注意的有兩點:第一,因衍生性金融商品(Derivatives)使用不當引發的金融風暴以及後續市場上的反應。例如, Baring Bank 風暴(UK, 1995)與股票指數期貨有關;Procter&Gamble 風暴(USA, 1994)與交換契約有關;Yakult Honsha 風暴(Japan, 1998) 與股票指數衍生性商品有關。這些因衍生性金融商品使用不當,引發 的金融風暴,促使財務性風險管理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例如,G-30 (The Group of Thirty)報告的產生以及 GARP(Global Association of Risk Professionals)組織的成立。第二,保險理財與衍生性金融商品的 整合。保險業本身的創新變革打破了保險市場與資本市場間的籓離。 財務再保險(Financial Reinsurance)與保險期貨等均是明顯的例證。 新的財務風險評估工具-風險值(VAR: Value At Risk)使財務性風險管 理又邁向新的里程。 總結,風險已具社會化、國際化與證券化三項特質。影響所及, 現代風險管理具有四項特徵:第一,它是整合性的管理方法與過程。 換言之,它是融合各類學科的管理方法。它也是融合財務性風險與危 害性風險於一爐的管理理念。第二,它是全方位的。進一步言,它的 管理面向,不只限於風險工程(或風險實質)(Risk Engineering)與 風險財務(Risk Finance)面向,也涵括風險人文(Risk Humanity)面 向。風險工程面向,涉及健康與安全技術。風險財務面向,則涉及各 類風險理財與安全設備投資決策。風險人文面向,涉及人為作業績效 與文化社會因子的影響。第三,不同的管理哲學思維,造成風險的不 同解讀,進一步產生了不同的管理方法。第四,它適用任何的決策位 階,包括個人、家庭、公司、社會團體、政府與國際組織等以及總體 Chapter 1

全方位風險管理的面貌

11

社會。閱圖表 1-1 全方位風險管理的面貌。 圖中Ⅰ、Ⅱ、Ⅲ分別

個人與家庭 決策位階

代表管理風險所涉及 的 三 個 面 向,那 就

公司團體 決策位階 總體社會 決策位階



是,風險工程、風險



財務與風險人文。越 Ⅲ

近金字塔底座的決策 位階,表示決策過程 越複雜。

圖表 1-1 全方位風險管理的面貌

三、主要國家當前風險管理發展簡況 國際風險與保險管理組織聯盟(IFRIMA: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isk and Insurance Management Associations, Inc.)已有眾多國家的風險 與保險管理組織加入。在此,僅介紹美國、英國、台灣與中國大陸發 展的概況。發展概況以學校教育、企業、專業學會與刊物、書籍出版 為觀察的主軸。另外,僅觀察風險財務與風險人文領域的發展。

當前美國各大學風險管理教育課程為數不少。如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喬治亞州立 大學(Georgia State University)與紐約保險學院(The Insurance College, New York)等較偏重財務導向型風險管理教育。財務風險管理除前列 各大學外,現今也已成為各大學財金系所財務理論課程中的重要部 12 現代風險管理

份。克拉克大學(Clark University)、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與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等,則設有人文導向型風險 管理的研究中心(Golding, 1992)。大學中相關學系的系名,有的大 學將「風險管理」含於系名中,如天普大學的風險管理,精算與保險 學系(The Department of Risk Management, Actuary and Insurance);有 的大學雖非如此,但亦開授風險管理課程。 企業方面值得留意的是,風險經理(Risk Manager)職稱已取代 了過時的保險經理(Insurance Manager)職稱。職責範圍擴大與位階提 升是目前的狀況。專業學會與機構方面,如風險與保險管理學會(RIMS: Risk and Insurance Management Society)、美國風險與保險協會(ARIA: American Risk and Insurance Association)、公共風險與保險管理協會 (PRIMA: Public Risk and Insurance Management Association)、風險分 析學會(SRA: The Society for Risk Analysis)與美國保險學院(IIA: Insurance Institute of America)等,均對企業風險管理實務、學術理論、 專業證照考試制度極俱貢獻。例如,風險與保險管理學會 1983 年度 大會揭櫫的風險管理準則(The Rules of Risk Management)利於危害性 風險管理實務運作(閱附錄一)。美國保險學院提供副風險管理師 (ARM: Associate in Risk Management)證照考試,目前風險與保險管 理學會已委託天普大學舉辦正風險管理師(FRM: Fellow in Risk Management)證照考試。財務性風險管理方面,則有 G-30 報告對處理衍 生性金融商品的準則(閱附錄二)與全球風險專業人員協會(GARP: Global Association of Risk Professionals)的成立。該協會,每年均舉辦 財務風險管理人員專業證照考試。 至於刊物方面,如風險與保險期刊(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 由美國風險與保險協會出版,風險分析期刊(Risk Analysis)由風險分 析學會出版,風險管理雜誌(Risk Management Magazine)由風險與保 Chapter 1

全方位風險管理的面貌

13

險管理學會出版等,均為備受矚目的刊物。書籍出版方面,財務性風 險管理與危害性風險管理教科書為數眾多。

英國風險管理學校教育課程,最早係由授業恩師狄更生博士(G. C. A. Dickson)於一九八

年代初期所引進。當前各大學風險管理相

關課程,如亞斯敦大學(Aston University)、格林威治大學(Greenwich University)與伯尼茅斯大學(Bournemouth University)等以技術導向 型風險管理為主。格拉斯哥蘇格蘭大學(Glasgow Caledonian University)、城市大學(City University)與諾丁漢大學(University of Nottingham)則較重財務導向型風險管理。其中,迄一九九九年止,格拉 斯哥蘇格蘭大學是唯一頒授風險管理學位(Risk Management Degree) 的大學。蘭徹斯特大學(Leicester University)等則設有人文導向型風 險管理研究中心。 企業方面值得留意的,也是風險經理(Risk Manager)職稱已取 代了過時的保險經理(Insurance Manager)職稱。此種改變積極的意義 是職責範圍往擴大方向發展。專業學會與機構方面,如工商業風險經 理與保險協會(AIRMIC: Association of Insurance and Risk Manager in Industry and Commerce)、風險管理學院(IRM: Institute of Risk Management)等均對英國企業風險管理實務、專業證照考試制度極俱貢獻, 如風險管理學院提供風險經理專業證照 FIRM(Fellow, Institute of Risk Management)與 AIRM(Associate, Institute of Risk Management)考試。 至於刊物方面,如風險管理:國際期刊(Risk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企業風險雜誌(Business Risk Magazine)由工商業風 險經理與保險協會出版,遠見期刊(Foresight)由風險管理學院出版。 書籍出版方面,財務性風險管理與危害性風險管理教科書亦為數不少。 14 現代風險管理

台灣當前(迄 2000 年止)十所大學(台灣大學、政治大學、銘 傳大學、逢甲大學、淡江大學、實踐大學、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樹德 科技大學、文化大學與朝陽科技大學)中之政治大學、銘傳大學與高 雄第一科技大學設有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所);其他七所大學則於 保險學系所、保險金融學系所與財務金融研究所開授風險管理課程。 風險管理課程在大學系統的開授,率先由授業恩師陽肇昌教授引進。 風險管理相關文章,最早則由已故孫堂福先生率先刊登(段,1996)。 風險管理課程在其他技術學院與專科學校,或大學其他系所亦有開授。 企業方面,長榮集團率先成立風險管理部門。之後,其他企業集 團與證券投顧公司亦相繼成立風險管理部門。風險管理部門主管的職 稱以「風險經理」為大宗。專業學會與機構方面,除保險相關學會與 機構外,中華民國風險管理學會(RMST: Risk Management Society of Taiwan)是唯一風險管理專業組織。著者受授業恩師陽肇昌與陳楚菊 兩位教授啟蒙以及好友許沖河先生(現任教於銘傳大學風險管理與保 險學系)的激勵下,鑑於風險管理有待推廣,乃毅然地與眾多同好 (如陳繼堯教授、高榮富先生、鄭燦堂先生、邱展發先生、徐廷榕先 生等)共同發起籌組,並於民國八十一年三月十四日正式成立中華民 國風險管理學會。歷經多年,著有成效。該組織除提供專業證照考試 外,亦出版風險管理季刊與風險管理學報等刊物。書籍出版方面,財 務性風險管理與危害性風險管理教科書亦日漸增多。

學校教育方面,一九八

年代中期,華人旅美名學者段開齡博士

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現為國家教育委員會)邀請,正式將風險 Chapter 1

全方位風險管理的面貌

15

管理知識引進中國大陸(段,同前揭書)。武漢大學、黃河大學與上 海財經大學率先開授風險管理課程。自此,中國大陸的風險管理發展 開始萌芽並見茁壯。另外,企業方面,經濟改革開放後,一九九 代初期,外商率先引進風險管理實務。一九九



年代後期,眾多外國

風險管理顧問公司進駐大陸。查普(Chubb)保險公司率先投資設立 查普保險學院(The Chubb School of Insurance)(Li, 2000)。二十一世 紀的未來,可預見的,風險管理於中國大陸,勢必蓬勃發展。

四、風險管理的多元類型 導致現代風險管理多元面貌的主因,已如前述。風險管理的多元 類 型,依 據 誰 管 理 風 險(Who)、管 理 什 麼(What)與 如 何 管 理 (How),大體可歸納如後。

依據誰負責風險管理決策,風險管理可大體歸納為兩大類別:一 為私有部門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 in the Private Sector);二為公 有部門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 in the Public Sector)。前者又可分 為單一個人風險管理、家庭風險管理、公司團體風險管理等;後者又 可分為政府單位風險管理、國家風險管理等。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依 團體組成的目的又可再細分為營利團體風險管理與非營利團體風險管 理。

依據管理什麼,風險管理可大體歸納為兩大類別:一為危害性或 實質性風險管理(Hazard or Physical Risk Management);二為財務性 16 現代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前者管理的對象為起因於資 產的實質毀損或人員傷亡等的風險。後者管理的對象為起因於市場價 格波動引發的風險。金融保險業與一般企業均有面臨此兩類風險的可 能。在同一基礎上,風險管理亦可大體歸納為兩大類別:一為個體風 險 管 理(Micro-Risk Management);二 為 總 體 風 險 管 理(Macro-Risk Management)。同樣地,風險管理亦可區分為國內風險管理(Domestic Risk Management)與國際風險管理(International Risk Management)。

依據如何管理,風險管理可大體歸納為兩大類別:一為「賽跑」 型風險管理;二為「拔河」型風險管理。「賽跑」與「拔河」是個比 方,因其涵意有助於解釋故冠名之。如何管理涉及的議題相當多,包 括管理哲學的思維與目標是什麼、如何解讀風險、管理著重哪個管理 面向與採用何種管理方法,這些議題是互為關連的。依據當舍(Dunsire, 1990)的控制理論,「賽跑」型風險管理是「Homeostatic」的思維。 換言之,在管理風險上,預先確立明確的目標,整合所有的資源完成 之。這個思維像吾人賽跑。在這個思維下,採用的管理方法可比方成 「小 海 魚」(SPRAT: Social Pre-Commitment to Rational Acceptability Thresholds)法。風險客觀實體派就是採用這個思維與方法。「拔河」 型風險管理是「Collibrationist」的思維。換言之,在管理風險上,並 不預先確立明確的目標,而是像「拔河」追求競合下的平衡。具體言 之,建構一套相生相剋的體系機制,強化管理主體抵抗威脅的能力即 可。風險的主觀建構派就是採用這個思維。在這個思維下,採用的管 理方法可比方成「大鯊魚」(SHARK: Selective Handicapping of Adversarial Rationality and Knowledge)法。在如何管理的基礎上,就管理著 重哪個管理面向,風險管理亦可大體歸納為三大類別:一為技術導向 Chapter 1

全方位風險管理的面貌

17

型風險管理(Technique-oriented Risk Management);二為財務導向型 風險管理(Finance-oriented Risk Management);三為人文導向型風險 管理(Humanity-oriented Risk Management)。技術導向型風險管理是 著重實質安全技術的管理,一般公共衛生與工業安全大體歸此類。財 務導向型風險管理著重風險對財務的衝擊與分析。對安全設備的購置 亦視為一種投資,而以財務投資決策的方式處理。人文導向型風險管 理著重人們風險的認知(Perception)、態度與行為的分析,進而以有 效的風險溝通(Risk Communication)完成風險管理的目的。

五、風險管理功能的定位 現代風險管理範圍的擴大,有論者認為其功能將消失。其所持理 由是範圍擴大的結果與其它管理功能幾乎重覆,它的個別存在價值受 到質疑。貝爾與戚雷佛(Bell & Schleifer, Jr 1995)則主張風險管理定 位最佳的辦法,就是由人們自由去解讀。都郝狄(Doherty, 1985)則 認為管理風險需要整合特定的專業技術,因此,風險管理可被視為獨 立的領域。著者以為要判定風險管理的定位,則有幾個邏輯可循:第 一,風險管理的標的是為「風險」,自然與其它管理的標的不同;第 二,風險本身的涵意雖未統一,但有別於其它管理學科的理論與思 維;第三,風險管理著重不確定的未來。有論者言,其它管理學科亦 留意風險存在的問題,但畢竟並非其原有目的;第四,實際操作上, 雖可將風險管理的機能,分散至其它管理中執行。但現代風險管理講 求的是整合性的團隊工作(Team Work)。 另 一 方 面,如 果 把 公 司 管 理 分 為 策 略 管 理(Strategic Management)、經營管理(Operations Management)與風險管理三大類。以詢 問問題的方式與重點來區分,或許可讓吾人更瞭解風險管理與其他管 18 現代風險管理

理功能的不同(Williams, Jr et al, 1998)。以產品研發為例,策略管理 要問的是,所要研發的新產品應該滿足的市場需求是什麼?應該滿足 的公司目標是什麼?經營管理要問的是,產品如何生產才能滿足市場 需求與公司目標?風險管理要問的是,產品研發與產生過程中,可能 有什麼風險?最後,策略管理、經營管理與風險管理的關聯,閱圖表 1-2。

策略管理 (重策略)

經營管理 (重操作)

風險管理 (重不確定)

圖表 1-2 策略管理、經營管理與風險管理的關聯

六、風險管理專業人員的職業生涯 現代風險管理專業人員的職業生涯場所,不僅包括私有部門的企 業團體亦含括公有部門的政府機構。在團體組織內的職責範圍則不一 而足,傳統風險管理專業人員的一般共同職責,依文獻(Williams, Jr et al, op.cit)顯示共有九項:購買保險、辨認風險、風險控制、風險管 理文件設計、風險管理教育訓練、確保滿足法令要求、規劃替代性風 險理財方案、索賠管理、員工福利規劃。職責範圍由傳統的職責,如 今已擴展到財務風險的避險(或謂套購)(Hedging)、公關與遊說工 作(Logic Associates, Inc.,1993)。雖然職責範圍依企業文化的不同而 Chapter 1

全方位風險管理的面貌

19

有不同,但有論者認為風險管理專業人員的職責應是全方位的。因 此,在可預見的未來,風險管理專業人員的職業生涯是充滿挑戰性的。 風險管理專業人員的資格,以具備多元專業知識與整合技巧者為 佳,專業證照(e.g. IRM/ARM)的取得更是重要。傳統局限於危害性 風險管理的教育訓練,已無法滿足現代風險管理專業人員的需求。風 險管理的教育訓練勢必擴大涵括財務性風險管理的訓練。現在的養成 教育主要包括兩大系統:學校教育系統與專業證照考試系統。兩大系 統間,有些國家採取互相承認的辦法,有些國家則各行其是。薪資報 酬方面,文獻(Corporate Cover Publications Ltd., 1992)顯示,風險管 理專業人員的薪資報酬有日益增加的態勢。總結,未來二十一世紀, 風險管理專業人員的職業生涯,不但愈見寬廣,也將更多采多姿。

20 現代風險管理

參考文獻

段開齡(1996),《

。中國

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Bell, D.E. & Schleifer, Jr A. (1995). Risk Management. Course Technology Inc. Bernstein, P. L. (1996). Against the Gods-the remarkable story of risk. Chichester:John Wiley& Sons. Corporate Cover Publications Ltd. European Commercial Insurance Risk Manager Report (Sep. 1992). London, 1992. Doherty, N. A. (1985). Corporate Risk Management-a financial exposi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 pp15-38. Doherty, N. A. (2000). 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techniques and strategies for reducing risk. New York: McGraw-Hill. Dunsire, A. (1990). Holistic Governance. Public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5

.

pp.4-19 Flanagan, R. and Norman, G. (1993). Risk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Edinburgh: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Gallagher, R. B. (1956). Risk management-new phase of cost control.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Vol.24. N0.5. Golding, D. (1992). A social amd programmatic history of risk research. In: Krimsky, S. & Golding, D.ed. Social theories of risk. Westport: Praeger. pp.23-52. Jones, D. K. C. and Hood, C. (1996). Introduction. In: Hood, C. & Jones, D. K. C. ed. Accident and design-contemporary debates in risk management. London: Chapter 1

全方位風險管理的面貌

21

UCL Press. pp.1-9. Li, Y. (2000). Risk management in China. Geneva: The Geneva Association. Logic Associates, Inc. 1993 Risk management salary survey. New York, 1993. Lupton, D. (1999). Risk. London: Routledge. Michaels, J.V. (1996). Technical risk management. NJ: Prentice-Hall. Smithson, C.W. et al (1995). Managing financial risk-a guide to derivative products, financial engineering, and value maximization. Chicago: Irwin. Waring, A. and Glendon, A.I. (1998). Managing risk. London: International Thomson Business Press. Williams, Jr. et al (1998). 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 8 ed. New York: Irwin/McGraw Hill.

22 現代風險管理

風險理論 與類別

學習目標 瞭解客觀實體派與主觀建構派風險理論的要旨 區分清楚不確定性與風險的差異 認識與風險相關的術語 認識風險的類別

風險理論發展迄今,大體上可歸納為兩類:一為客觀實體派的風 險理論;二為主觀建構派的風險理論。細分則分散於各類學科:保險 精算、流行病學、安全工程、經濟學、財務理論、心理學、社會學、 文化人類學與哲學等。其中依心理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與哲學研 究風險理論的,著者稱為主觀建構派。依其餘學科研究風險理論的, 歸類為客觀實體派。所有的風險理論均圍繞著三個基本問題在打轉: 一是如何規範與測度不確定性(Uncertainty);二是不利的後果含括 哪些;三,什麼是風險的真相或它的真實性(Reality)。本章先說明, 此兩派風險理論的要旨;其次,區分不確定性與風險的概念;之後, 區分危險因素(Hazard)、危險事故(Peril)與損失(Loss)概念上的 差異。最後,將說明風險的各項類別。

一、客觀實體派的風險理論 風險是客觀的不確定(Objective Uncertainty),它是客觀存在的 實體,它是可以預測的。這些看法是現實論或實證論者的主張,謂之 客觀實體派。此派主要以客觀機率(Objective Probability)概念,規範 與測度不確定性。一切不利後果,均以金錢觀點,觀察與計價。風險 真實性的認定,則以數學值的高低為認定基礎。保險精算、流行病學 與安全工程的風險概念,屬於此派。經濟學與財務理論的風險概念, 與它們稍異,但仍偏向此派,故將其歸類於此。

某一事件於特定期間內,隨機實驗下,出現機會的高低,謂之客 觀機率(Objective Probability)。換言之,即某一事件於特定期間內, 發生的頻率(Frequency)。發生的事件涉及的金錢價值(Money Value) Chapter 2 風險理論與類別

25

謂之幅度。兩者之積即謂該事件的預期值(Expected Value)。這個概 念是保險精算中,風險的基本評估單位,又謂風險數理值(Mathematical Value of Risk)。以簡單符號,表示此概念:R = MP,R = 風險,M = 幅 度,P = 客觀機率(頻率)。然而,保險精算中的風險概念,強調風 險的損失面向。某事件損失機率分配所反應的變異即為風險(Risk), 損失變異的程度即謂風險程度(Degree of Risk)。依事件的不同性質, 損失機率分配亦可能不同。其次,流行病學中的風險概念與保險精算 中的風險概念雷同,但計算預期值的過程不同。要言之,流行病學中 常以動物實驗的結果,藉以觀察對人體的可能傷害,從而,進一步推 算毒性物質對人體可能傷害的預期值。最後,安全工程中的風險概念 與保險精算中的風險概念,亦雷同。在安全工程中,系統安全失效機 率評估,常使用事故樹或失誤樹分析(ETA or FTA: Event-Tree or FaultTree Analysis)評估每一可能發生安全失效事件的機率,之後,綜合得 出整體工程系統安全失效的機率,此過程謂為機率風險評估(PRA: Probabilistic Risk Assessment)。經此過程,所得的預期值謂為綜合預 期值(Synthesized Expected Value)。

經濟與財務的風險概念,不限於風險的損失面,它也包括風險的 獲利面。基本上與前項所述雷同。它係以某一事件損益分配的變異程 度為風險程度的概念。不同的是,在經濟的風險概念中,預期效用值 替代預期值成為基本評估單位。效用值則以等值金錢(Equivalent Money)概念衡量。此概念涵蓋人們心中的感受。另外,除了客觀機率被 用於經濟的風險概念中外,主觀機率(Subjective Probability)亦被採 用。主觀機率係指對某一事件,於特定期間內發生頻率或出現機會, 主觀信念的強度而言。這是經濟的風險概念中,稍異前項處。一切的 26 現代風險管理

不利後果,在經濟的風險概念中,均以金錢觀點觀察並換算為等值金 錢加以分析。此種以金錢衡量不利後果的作法與前項所述相同。另 外,財務理論中,視資產報酬的變異是為風險的概念,亦歸類於此。

二、主觀建構派的風險理論 風險主觀建構派的思維主要來自心理學者、社會學者、文化人類 學者與哲學家的貢獻。其中,心理學仍保留實證論者或現實論者的思 維(Lupton, 1999),風險可用個人主觀信念強度來測度。社會學、文 化人類學與哲學則採取後實證論者或相對論者的思維。因此,風險不 是測度的問題,它是建構過程的問題。後者依不同的學說,在主張風 險是由社會與文化所建構的程度上,有所不同(Lupton, op.cit)。心 理學的風險觀點,主要著眼於個人的分析;社會學、文化人類學與哲 學則著重社會團體的分析。

風險客觀實體派,自一九八

年代開始,受到人文學者(Douglas,

1985; Clarke, 1989)的不少批評。第一,客觀本身就是問題。菲雪爾 等(Fischhoff, et al, 1984)指出客觀本身是風險引起爭議的原因之一。 梅奇爾(Megill, 1994)認為,客觀的涵意有四種:

絕對性的客觀:

事物即如其本身謂之客觀。此涵意的客觀,放諸四海皆準。

學科上

的客觀:此涵意的客觀,不強調放諸四海皆準,只強調特定學科研究 上,取得共識的客觀標準。

辯證法上的客觀:此涵意的客觀,指辯

證過程討論者所言的客觀。此種客觀,含有討論者主觀意識的空間。 程序上的客觀:此涵意的客觀,指處理事務方法程序上的客觀。強 調方法要吻合事務本身的性質,方法本身的採用不容許人為的干預。 Chapter 2 風險理論與類別

27

除了絕對性的客觀,其他涵意的客觀,均是相對的概念,主觀判斷成 份甚難避免。第二,價值觀與偏好,根本無法從風險評估中免除。權 重考量的本身,即含人們的價值觀與偏好。第三,剔除環境與組織因 子,不實際。蓋因,體制環境如有問題,風險存在的可能性更高。第 四,災害的發生及其後果與人為因子的互動是極為複雜的,不是任何 機率運算方式可以完全解釋的。從後,風險建構的思維,乃日益受到 重視。

心理學是以主觀機率(Subjective Probability)規範與測度不確定 性。主觀判斷(Subjective Judgement)與主觀預期效用(SEU: Subjective Expected Utility)是心理學說明風險的核心概念。其中,主觀預期效用 值是基本的評估單位。個人主觀機率與判斷是個人風險認知(Risk Perception)、風險偏好(Risk Preferences)與風險行為(Risk Behaviour) 的主要依據。心理學認為,客觀風險評估與機率,只有在融入個人認 知中,才有意義。心理學也認為,一切不利後果應涉及人們心理的感 受。風險真實性的認定,以個人認知為基礎。心理學的風險概念,亦 可應用在政府監理政策、社會衝突的解決與風險溝通(Risk Communication)的策略上。在這方面,心理學的風險理論,提供了如下的貢 獻(Renn, 1992):第一,心理學的風險概念可顯示出,社會大眾心中 的關懷與價值信念。第二,它也可顯示,社會大眾的風險偏好。第 三,它亦可顯示,社會大眾想要的生活環境生態。第四,心理學的風 險概念,有助於風險溝通策略的擬訂。最後,它展現了以客觀風險評 估方法無法顯現的個人經驗。

28 現代風險管理

自一九八

年代開始,人文學者認為風險不是獨立於社會、文化

歷史因子之外的客觀實體。專家與一般民眾對風險的了解,同樣是社 會、文化歷史過程下的結果。換言之,風險是經由社會、文化歷史進 程建構而成。於是人文學者開始以後實證論的思維,思考風險在後現 代(Post-Modernity)社會中的角色以及人們建構風險的方式,此謂為 風險建構理論(The Theory of Risk Construction)。其中最著名且影響 最為深遠的,當推英國道格拉斯(Douglas, M.)主張的風險文化理論 (The Cultural Theory of Risk);德國貝克(Beck, U.)主張的風險社會 理論(The Social Theory of Risk);與法國傅柯(Foucault, M.)主張的 風險統治理論(The Theory of Risk and Governmentality)。 風險文化理論將風險視為違反規範的文化反應。以同性戀行為為 例,此行為仍不太見容於台灣的社會文化規範。因此,同性戀行為被 人們視為風險且是會遭受責難的。責難(Blame)也是風險文化論者 風 險 概 念 中 的 要 素(Douglas, op. cit.)。風 險 的 社 會 學 理 論 相 當 多 (Renn, op. cit),包括社會流動理論(Social Mobilization Theory)、社 會 建 構 理 論(Social Construction Theory)、系 統 理 論(Systems Theory)、組織理論(Organizational Theory),與新馬克思主義與要徑理 論(Neo-Marxist & Critical Theory)。其中,社會建構理論,以德國貝 克(Beck, U.)教授的風險社會理論與法國傅柯(Foucault, M.)的風險 統治理論最受矚目。其他的社會學理論,相當偏向風險的客觀實體 派。比較貝克(Beck, U.)教授的風險社會理論、法國傅柯(Foucault, M.)的風險統治理論與風險的文化理論,其中以風險統治理論的建構 程度最強,風險的文化理論次之,風險社會理論較弱。貝克(Beck, U.)教授認為風險不僅是現代化過程的產物,也是人們處理威脅與危 Chapter 2 風險理論與類別

29

害的方式。傅柯(Foucault, M.)的風險統治理論,則認為風險與力量 (Power)有關。所有與風險相關的規章制度、辦法與機構是為了建 構風險而生,風險也依存在這些規章制度、辦法與機構上才有意義。 沒有這些規章制度、辦法與機構就沒有風險。反過來說,有了這些規 章制度、辦法與機構,風險即相應而生。總結,風險的社會文化建構 理論是以文化規範與社會公平正義,決定風險概念的涵意。

三、風險理論的位階光譜 吾人把實證論或現實論當作風險理論光譜(Risk Theory Spectrum) 的一端,把後實證論或相對論放在風險理論光譜的另一端。依風險理 論的思維偏向,可定其在風險理論光譜上的位階。閱圖表 2-1。

後實證論或相對論(主觀建構派) ……………………………風險統治理論 ……………………………風險的文化理論 ……………………………風險社會理論 ……………………………心理學 ……………………………經濟學、財務理論 ……………………………保險精算、流行病學、安全工程。 實證論或現實論(客觀實體派)

圖表 2-1 風險理論光譜圖

30 現代風險管理

四、不確定性與風險 不確定性與風險的分野,在風險建構派後實證論思維中,並不必 要。在心理學、經濟學、財務理論、保險精算、流行病學與安全工程 的實證論風險思維中,為了滿足風險真實性與測度的要求,有必要將 不確定性與風險加以區分。

從長期來看,沒有「確定」這回事。不確定與確定是特定時點下 的概念。不確定的未來,一直是驅動人們進步的原動力。不確定的來 源主要有四(Rowe, 1994):一是來自測度的不確定。換言之,用什 麼測量單位,測度不確定,大家各行其是(Fichhoff, et al, op. cit.); 二是來自測度模型的不確定。測度未來,常用一些系統或模型。影響 系統或模型的各類因子,互動的空間如何以及因子間的關係是比例或 非比例,要能影響系統或模型的有用性與效度;三是來自時間的不確 定。預測未來,不能忽視過去。過去記錄是否確定與未來是否明確, 均能影響對未來的預測;四是來自解讀的不確定。不確定測度的結 果,大家解讀不同。 仿效陸斯與拉法(Luce & Raiffa, 1957)以及威廉斯等(Williams, Jr. et al, 1998)的表現方式,著者用光譜圖顯示不確定的水平。閱圖表 2-2。 以 t1 時點看,可完全確定的事物,風險與不確定均等於零。無法 確定的事物則分為三級。在第三級的不確定,將隨著時間 tn 與資訊越 來越充分,演變為第二級、第一級直至完全確定。在第一級與第二級 不確定的水平上,風險與不確定可交換使用無礙。但在第三級不確定 Chapter 2 風險理論與類別

31

的水平上,風險與不確定,不可交換使用。換言之,在第三級不確定 的水平上,嚴格來說,已不是風險管理的範疇而是不確定性管理(Uncertainty Management)的領域。

第三級(不確定度最高,或混沌不明,未來的後果與發生的機率 均無法確認的) 第二級(主觀的不確定,未來的後果可確認但發生的機率無法客 觀確認的) 第一級(客觀的不確定,未來的後果與發生的機率可客觀確認的) t1

tn

完全確定(有先見之明)………………風險與不確定等於零

圖表 2-2 不確定的水平

五、風險與相關術語 客觀實體派與主觀心理學領域,強調危險因素(Hazard)、危險 事故(Peril)以及損失(Loss)與風險概念的關聯與區隔。風險建構 派則視其為風險建構過程的一部份,它們之間不是關聯與區隔的問 題。傳統上,危險因素、危險事故與損失是危害性風險管理領域中三 個重要名詞。對財務性風險管理領域言,這三個概念改稱風暴的來 源、風暴的原因與風暴的衝擊較為合適。吾人以車禍過程為例,說明 上述三個概念。圖表 2-3 稱之為風險鏈(The Risk Chain)。

32 現代風險管理

文化、社會、經濟、政治與路況天氣環境 人的需求

上班工具選擇

車禍發生

後果一

養家活口



車子失控

嚴重受傷



暴露過程

後果二

後果三

住院診斷

不治死亡

後果發展 人們對風險的認知與評價過程 時間的過程

圖表 2-3 風險鏈

危險因素或謂風暴的來源或謂災源,係指導致不利後果的所有因 素而言。所有因素的範圍極為廣泛,它可以包括文化社會價值。例 如,開車是身份地位的表徵,因而上班工具選擇開車,那麼,駕駛人 即暴露在車禍可能發生的風險中。依據這個過程,開車的文化社會價 值、路況、車況與駕駛人的情緒體況等,均是可能導致車禍發生的危 險因素。人與車即暴露於汽車風險與人身風險中,謂之暴露體。暴露 過程(Exposure Process)的演變,則因人、路段與時段等而異。如果 開車上班是唯一的選擇,此種暴露的情境,謂之確定性的暴露(Deterministic Exposure);否則,謂之可能性的暴露(Probabilistic Exposure)。在此過程中,路況、車況、駕駛人體況與天候等,均是實質 危險因素或物質危險因素(Physical Hazard)。駕駛人的文化社會價值 觀、駕駛人的心理情緒,與駕駛人遵守交通規則的品德等,均是人的 危險因素。人的危險因素,進一步可細分為道德危險因素(Moral Hazard),例如駕駛人故意違規與被保人詐領保險金等;心理危險因素 Chapter 2 風險理論與類別

33

(Morale Hazard),例如駕駛人因不留神釀成車禍等。駕駛人的文化 社會價值觀,可能與道德危險因素有關,也可能與心理危險因素有關。 其次,當人們上班是否開車有所選擇時,那麼人們是否暴露於汽 車風險與人身風險中,就與人們對汽車風險與人身風險的認知(Risk Perception)有關。這包括對上班路段危險性的認知判斷,對車禍記錄 的認知判斷等。針對這些,如果人們認知風險(Perceived Risk)的程 度低,那麼人們選擇開車上班的機會高;反之則低。風險認知可視為 危險因素,它的影響因子極為複雜。近年來,透過對風險認知的瞭解 並從事有效的風險溝通,已成風險管理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財務 風險風暴的來源,可能來自政局的不穩、經濟政策的失調、國內外的 經濟問題等。值得留意的是,這些風暴的來源可能也會導致危害性災 難的發生,例如駕駛人股票被套牢,影響開車情緒而導致車禍發生, 再如某石油公司因油污責任訴訟發生,引發其股價直直落。換言之, 財務性風險有可能影響危害性風險;反之亦然。

危險事故與損失,兩者可觀察的程度較危險因素高。以圖表 2-3 言,車禍的發生是為危險事故,重傷、住院與死亡是為損失。損失是 指金錢財富出乎預料的減少。損失可再細分為直接損失(Direct Loss) 與間接損失(Indirect Loss)。身體本身因車禍直接導致的損傷,謂為 直接損失。因而,要住院所花的住院費用與診療費用,可能傷重死亡 要花的喪葬費用以及可能引發的責任訴訟費用被視為間接損失。換言 之,危險事故導致的初次效應是為直接損失;後續效應是為間接損 失。危險事故被視為損失發生的直接與外在原因,危險因素是為損失 發生的間接與內在原因。另外,股票被套牢,直接導致的金錢價值的 縮水是為直接損失。因而需週轉所花的借貸成本是為間接損失。前述 34 現代風險管理

看法,均屬客觀實體派的觀點。然而,主觀心理學領域對損失的涵 意,則另有解讀。它不僅含括經濟價值的減少,也含括心理精神上, 痛苦,失望或不舒服的感受。是心理學中的損失以所謂的參考性後果 (Reference Outcome)來解釋。對不確定的情況下,可能產生的後果, 每人心中均有一個參考值,此稱參考性後果。例如,某位仁兄心中盤 算,自我的條件,大學畢業後,理想的月薪是三萬元。這三萬元是他 心中的參考值或期盼。但事與願違,目前月薪只有兩萬元。如此,這 位仁兄感受的「損失」是一萬元。如幸運之神關愛他,月薪是三萬五 千元。那麼,這位仁兄感受「獲利」五千元。以符號等式表示,「損 失」 L = Rf

X;「獲利」 G = X

Rf。Rf 是參考性後果;X 是既

定的實際後果(Given Outcome)。事實上,這位仁兄並無實質的金錢 損失,他只是期盼有落差。這種心理感受在解釋人們風險行為(Risk Behaviour)時,是極為重要的。

六、風險的類別 風險分類,有論者認為意義不大。因所有的風險間,直接間接均 有關聯。風險建構派沒有風險分類的問題。歸類風險在客觀實體派與 主觀心理學領域是不可少的動作。此處陳述在各種不同領域中,常見 的類別。

依暴露體的性質,風險可分為實質資產的風險(Physical Asset to Risk)、財務資產的風險(Financial Asset to Risk)、責任暴露風險(Liability Exposure to Risk)與人力資產風險(Human Asset to Risk)。實質 資產與財務資產併稱,即一般所言的財產(Property)。人力資產即人 Chapter 2 風險理論與類別

35

力資源(Human Resources)。此四項分類的稱呼,就公司與其他團體 組織言是適切的。就個人與家庭言,人力資產稱呼為人身較合適。實 質資產的風險係指不動產與非財務性動產(例如商譽、著作權等)可 能遭受的風險。風險來源有可能來自資產的實質毀損(例如來自火災 的毀損等)與資產價值的增值或貶值(例如來自經濟不景氣所致等)。 財務資產的風險係指財務性資產(例如持有的債券、股票與期貨等) 可能遭受的風險。風險來源可能來自財務性資產本身的毀損,但此種 毀損並不損其持有權價值。此點與實質資產的實質毀損不盡相同。有 形的實質資產毀損時,其持有權價值也會蒙受損失。另外,財務資產 風險的來源,可能來自於市場價格波動引發的價值的增減,例如利率 波動所致等。責任暴露風險係指個人、公司、國家可能因法律上的侵 權或違約,導致第三人蒙受損失的風險,例如台灣核四違約的可能賠 償等。人力資產風險係指人們因傷病死亡,導致公司生產力的衰退或 個人家庭經濟不安定的風險。前列四項風險亦可縮減為三項,亦即財 產風險(Property Risk)、責任風險(Liability Risk)與人身風險(Personnel Risk)。

可能的結果,意即因風險的存在,對暴露體可能引發的損失或獲 利的後果言。依此基礎,風險可劃分為純風險(Pure Risk)與投機風 險(Speculative Risk)。有可能獲利或受損的風險,謂為投機風險; 反之,只有受損可能的風險,謂為純風險。此種分法,常現於保險文 獻(e. g. Athearn, 1977)中。又此種分法,以同一時點同一個體觀察 時,區別較明確。值得留意的是所謂「後果」有種漣漪效應(Ripple Effect)或連鎖反應現象。有時,「後果」要明確切割甚難。同時,依 不同的時點或個體來觀察,「後果」可能不同。是故,依此劃分風 36 現代風險管理

險,不如以前受到重視。例如,就屋主言,住屋可能遭受來自火災的 毀損。就總體社會觀察,這些受災戶,固然遭受損失,但要重建時, 營建商有可能獲利。俗云「發災難財」即指此。再如,為了創業,開 公司。公司開張後,不僅可能遭受利率波動引發的投機風險,也可能 伴隨著如火災等的純風險。這種純風險與投機風險間的關聯,謂為共 同存在性(Co-Existence)。另外,危害性風險(Hazard Risk)一詞, 是純風險的特質。蓋因,對安全與健康有危害的因子,只出現受損的 可能。財務性風險(Financial Risk)一詞,則大部份是投機風險的特 質。蓋因,大部份財務性風險是源自市場中,商品價格,利率或匯率 波動損益的市場風險(Market Risk)。它有獲利的可能,也有受損的 可能。財務理論文獻(Jorion, 2000)中,將金融證券機構的財務性風 險,細分為:市場風險(Market Risk)、信用風險(Credit Risk)、流 動性風險(Liquidity Risk)、經營操作風險(Operational Risk)與法令 風險(Legal Risk)。這其中,有些是純風險特質,例如信用風險;有 些是投機風險,例如市場風險。

在同一個體位階觀察時,風險效應無法被抵銷的風險謂之系統風 險(Systematic Risk);能被抵銷的風險謂為非系統風險(Non-Systematic Risk)。此種稱呼常現於財務理論文獻中。依傳統的保險文獻 (e.g. Rejda, 1998),這種稱呼可相對應於基本風險(Fundamental Risk) 與特定風險(Particular Risk)。系統風險在財務理論中,以「Beta」 值表示。對此種分法,以投保為例說明。個別屋主投保火災保險是想 將他(她)可能遭受的火災風險,轉嫁給保險人。保險人集合這些個 別同質風險後,有些風險效應被分散(Diversified)或被抵銷掉。無法 分散或抵銷掉的風險,對保險人言,謂為系統風險;反之,能被分散 Chapter 2 風險理論與類別

37

或被抵銷掉的風險,謂為非系統風險。換言之,系統風險可稱呼為不 可分散的風險(Non-Diversifiable Risk);反之,非系統風險謂為可分 散的風險(Diversifiable Risk)。

經濟理論中的生產可能線(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有一個前 提是,既有科技水準不變的情況下。然而,人類科技一直在進展,同 時科技的進展也影響社會體制的變革。在科技水準與社會體制不變的 情況下,引發的風險謂為靜態風險(Statistic Risk);反之,謂為動態 風險(Dynamic Risk)。例如,天災地變是為靜態風險。再如,股市 因政權輪替或社會體制變革崩盤,引發的風險謂為動態風險。

產業污染環境、空氣、水與土壤,受傷害的是社會大眾,引發傷 害的是產業。社會大眾並不包含於自由市場的決策機制中,故污染風 險是為外部化風險(Externalized Risk)。產業製造的產品,可能引發 對第三人的責任。此種產品責任風險,因包含於自由市場決策的機制 中,是為市場基礎風險(Market-Based Risk)。人們決定從事某種風 險性活動,是為內部化風險(Internalized Risk)。例如,高空彈跳等。

依人們是否自願地從事某項活動分,風險可分為自願性風險(Voluntary Risk)與非自願性風險(Involuntary Risk)。例如個人喜歡抽煙, 因而引發可能的肺癌風險,對其個人言,是為自願性風險。他(她) 人可能吸到二手煙,對他(她)人言,謂為非自願性風險。值得留意 的是,人們行為可分為個別行為(Individual Behaviour)與社會行為 38 現代風險管理

(Social Behaviour),因此,在不同個體位階下,解釋可能不同。例 如,台灣核四風險,對個人言,有者是自願性風險(擁核者),有者 是非自願性風險(反核者);對台灣社會整體言,假如實施公投,依 公投後的結果,判定台灣總體社會的風險行為是否為自願。

風險可依是否需藉助科學來觀察分,它可分為無需藉助科學的鑑 定,直 接 可 觀 察 到 的 風 險,謂 為 直 接 可 認 知 到 的 風 險(Perceptible Risk),例如車禍發生的風險等;需藉助科學的鑑定,始能觀察到的 風險,是為間接可認知到的風險,英文稱為「Perceptible Risk with Science Helpness」,例如霍亂病毒的風險等。需藉助科學的鑑定,但截至目 前 為 止,科 學 家 們 仍 無 法 知 道 或 仍 無 共 識 的 風 險,謂 為 虛 構 風 險 (Virtual Risk),例如狂牛症病毒的風險等。

創設公司就是個冒險行為,既面臨風險也追求報酬。可能報酬與 風險的比例是為比較利益。公司具有的特殊專業技術,在處理因專業 活動引發的風險上,有較高的比較利益(Comparative Advantage);反 之,在處理其他經營風險時,公司具有的特殊專業技術,可能無能為 力,換言之,比較利益極低。以某一石油探勘公司為例,探勘過程會 面臨的風險,具有較高的比較利益,這種風險謂為核心風險(Core Risk)。蓋因,這家公司擁有極特殊的探勘技術,探勘成功的機會與 可能報酬極高之故。相反的,公司這種特殊探勘技術,對工程師死亡 的風險,根本無比較利益,甚至公司利潤會因工程師死亡而流失,這 種風險謂為附屬風險(Incidental Risk)。附屬風險,公司在管理上應 尋求轉嫁,使公司更有能力承受核心風險。 Chapter 2 風險理論與類別

39

事故發生後,群體中個別成員,在特定期間內可能遭受的風險水 平,謂為個別風險(IR: Individual Risk);事故發生後,整個群體,在 特 定 期 間 內 可 能 遭 受 的 風 險 水 平,謂 為 社 會(或 社 區)風 險(SR: Societal or Community Risk)。以核能風險為例,英國一九八八年,個 人可接受來自核能風險引發的死亡機會是每年少於十萬分之一;總體 社會可接受的風險水平,是平均一年超過一百人的死亡機會為百萬分 之五。兩者表示方法各有不同,個別風險以工廠內員工個別風險為 例,它常以 FAR(Fatal Accident Rate)表示。FAR 係指工人死亡人數 與暴露十個八次方工時的比例;社會(或社區)風險,常以 FN 曲線 表示,FN 係指累積死傷人數大於或等於 N 人的機率(f)。如圖表 2-4。

頻 10 率 10 年 10

2

10

5

10

6

10

7

3

)(

1



10

4



F

10

102

103

104 105 106 死亡人數(N)

圖表 2-4

40 現代風險管理

FN 曲線

107

108

參考文獻

Athearn, J.L. (1977). Risk and insurance. New York: West Publishing Co. Clarke, L. (1989). Acceptable risk? making choices in a toxic environmen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Douglas, M. (1985). Risk acceptability according to the social science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Fischhoff, B. et al (1984). Defining risk. Policy sciences. 17.pp.123-139. Jorion, P. (2000). Value at risk-the new benchmark for managing financial risk. 2th ed. London: McGraw-Hill. Luce, R.D. and Raiffa, H. (1957). Games and decisions. New York: Wiley. Lupton, D. (1999). Risk. London: Routledge. Megill, A. (1994). Introduction: four senses of objectivity. In: Megill, A.ed. Rethinking objectivity.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pp.1-15. Rejda, G.E. (1998). Principles of 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 New York: Addison-Wesley. Renn, O. (1992). Concepts of risk: a classification. In: Krimsky, S. and Golding, D.ed. Social theories of risk. Westport: Praeger. pp.53-83. Rowe, W.D. (1994). Understanding uncertainty. Risk analysis. Vol, 14. No.5. pp. 743-750. Williams, Jr. C.A. et al (1998). 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 8 ed. New York: Irwin/McGraw. Hill.

Chapter 2 風險理論與類別

41

風險管理的 方法論與實質理論

學習目標 認識科學的角色與風險管理的議題 瞭解實證論與後實證論思維下,風險管理的方法論 與實質理論 認識風險管理實質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兩種論調 認識本書架構內容與各篇章採用的風險觀點

風險客觀實體派與主觀建構派對風險的不同思維,正可互補而非 替代。前者,使吾人對管理風險能知其然;後者,則可使吾人知其所 以然。思維層次不同,所涉及的風險管理方法論與實質理論也就有 異。兩者間,應重融合無需爭議。然而,在管理風險的實質過程中, 卻出現兩種不同的論調。本章先陳述,科學在風險管理核心議題中, 所扮演的角色。其次,分別就實證論(Positivism)與後實證論(PostPositivism)思維下,風險管理的方法論與實質理論說明之。最後,陳 述管理風險的實質過程中,出現的兩種論調以及本書內容架構與各篇 採用的觀點。

一、科學與風險管理的核心議題

科學有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分。兩者在風險管理的核心議題「如何決定可接受的風險(Acceptable Risk)」中,均扮演了重要的角 色。自然科學主要在議題的技術面向,發揮作用。社會科學主要在經 濟與人文政治面向,扮演要角。可接受風險的決策是後設決策(Metadecision)的問題(Fischhoff, et al, 1993)。因此,所需運用的科學不僅 是自然科學更需社會科學中的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 與政治學等。近年來,社會學、文化人類學與政治學等所謂的後設科 學(Post-Normal Sciences)在風險管理的決策中,更是扮演了積極的 角色(Funtowicz & Ravetz, 1996)。尤其在總體社會風險管理決策,後 設科學的功能可使政策順利推行,降低社會的衝突與對立。台灣核四 廠二十多年來的紛紛擾擾,政府決策者不重後設科學的功能是原因之 一。 Chapter 3

風險管理的方法論與實質理論 45

以實證論為風險哲學思維基礎的學科,包括保險精算、流行病 學、工程安全、經濟學(含財務理論)與心理學。理性(Rationality) 預期是其基本假設。在此思維下,風險管理的主要次議題有三:第 一,有什麼風險存在?風險特質與高低為何?第二,該如何管理這些 風險?採用風險控制(Risk Control)抑或是風險理財(Risk Financing) 抑或是兩者合併?第三,人們會如何反應風險?這些議題是以要「知 其然」來構思的。一九八

年代前,這些議題的構思方式是風險管理

的唯一思維方式。如今,以「知其所以然」為議題構思的方式,日益 受到重視。

以後實證論為風險哲學思維基礎的,包括風險文化理論、風險社 會理論與風險統治理論,也就是風險建構派。理性預期被該派視為社 會文化現象,可接受的風險由文化價值規範與社會公平正義決定。在 此思維下,風險管理的主要次議題有五:第一,何以某些威脅或危險 被社會視為風險而其他則否?第二,風險被視為違反行為規範的一種 符號或文化規範,它是如何運作的?第三,與「風險」相關的專業訓 練、規章制度與機構,在建構主觀與社會生活過程中是如何運作的? 第四,風險與社會現代化過程有所關聯。它們關聯的方式如何?第 五,在不同的社會文化環境下,風險如何被解讀?

二、風險管理的方法論與實質理論—實證論思維 實證論者(或現實論者)認為現實世界是獨立於心靈世界外而存 46 現代風險管理

在的個體。因此,風險是客觀獨立存在的個體,可以測量與觀察。測 量與觀察則排除主觀價值與外在因素。「客觀」對實證論者言,是指 能符合社會科學信度與效度要求的,即可謂客觀。實證論者重歸納、 分析、證明、預測與量化。 研究方法上,採取一元論(意即自然科學方法程序,同樣適用於 社會科學)並以量化分析預測變數間的因果關係。至於對人類選擇行 為的分析上,則奠基於經濟理性的假設。換言之,人類是追求價值極 大化的動物。這些典範,影響極為深遠。分析的主要工具包括線型規 劃、成本效益分析、決策樹分析、效用分析與模擬分析等。 實證論思維下,階段論是管理風險的實質理論。風險管理的問 題,可被分成數個獨立的部份進行研究,不必考慮互動、關聯與情境 問題。換言之,風險管理過程可劃分為風險辨識、風險評估、選擇管 理工具與績效評估四階段。同時,階段論強調管理風險要有清楚明確 的目標。實證論思維下,風險管理的實質管理程序,閱圖表 3-1。

風險 辨識

績效 評估

風險 風險溝通

評估

選擇 管理 工具

圖表 3-1 風險管理的實質管理程序—實證論思維

Chapter 3

風險管理的方法論與實質理論 47

進一步說明圖 3-1 中的管理工具與風險溝通(Risk Communication)。圖 3-1 中的管理工具是屬狹義的範圍;廣義的範圍應包括風險 溝通。是故,管理工具可細分為三種:第一種是風險控制;第二種是 風險理財,此工具包括保險(Insurance)理財與替代性風險理財(ARF: Alternative Risk Financing)工具。另外,它也含括財務風險避險的工 具;第三種是風險溝通,此工具除用在公司與員工的溝通外,它也用 在政府與民眾的風險溝通上。

三、風險管理的方法論與實質理論—後實證論思維 後實證論者(或相對論者)認為現實世界根本無法獨立於心靈世 界外而存在的。因此,風險不是客觀獨立存在的實體,也無法測量。 對風險的觀察,不能將價值與外在因素排除於解釋體系外。社會科學 的信度與效度,其實是社會文化現象。後實證論者,重現象詮釋,以 符號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主張人類本身可以用自身的意 義建構風險。因此,所謂理性預期,只是社會文化的現象。 研究方法上,採取質化研究。質化研究方法包括實地理論(Grounded Theory)、民族學、現象學、生活史、對話分析、個案研究、參與 觀察、文獻研究與訪問等。質化研究的步驟與評估標準,均不同於量 化研究。在分析工具上,則採用定質分析工具,如腦力激盪法、達爾 菲(Delphi)法、創意集思法(Synectics)等。 後實證論思維下,反階段論是風險管理的實質理論。風險管理的 問題無法分割成數個獨立的部份進行研究。互動、關聯與情境問題是 必需考慮的。換言之,風險管理過程無法劃分為風險辨識、風險評 估、選擇管理工具與績效評估四階段。同時,反階段論的風險管理目 標通常是含糊的。 48 現代風險管理

四、風險管理的實質過程中出現的兩種論調 不論何種決策位階,風險管理的實質管理過程中,總會出現兩種 不同的論調。論調的不同,不必全然是代表實證論或後實證論的風險 思維。不同的論調,主要集中在七大焦點上(Hood et al, 1992):第 一,管理上是該著重事先的防範,抑或是著重在事後的回復能力。前 者主張災難發生前,應對有限資源做適當的規劃與配置;後者則主張 災難未發生前即將有限資源做了配置,代價高,不如平時增強應變與 災後復原的能力。第二,決策者決策錯誤是該原諒,抑或是該責難。 前者認為責難只會更加扭曲事實真相,無助於風險管理;後者認為責 難可使決策者更加小心。第三,風險評估應重量化,抑或是重質化。 前者主張唯有將風險量化,才能作出理性合理的決策;後者認為風險 無法量化或認為量化意義不大。因此,風險評估應重質化。第四,人 類所累積的知識可達成系統安全設計的目的,抑或是根本無可靠的知 識可達成系統安全設計的目的。第五,安全目標可與其他目標並存互 補,抑或是要完成安全目標,唯有放棄其他目標。第六,管理決策交 由專家決定即可,抑或是由公眾共同參與決定。第七,風險監理應只 重結果,抑或是重過程即可。

五、本書架構內容與觀點 本書共五篇三十章,撰寫旨意是讓讀者對現代風險管理有全方位 的認識。換言之,要讓讀者見樹又見林。職是之故,全書包含了風險 所有的觀點。然而,在不同的篇章中,依不同的決策位階,選用不同 的風險觀點來撰寫。閱圖表 3-2。 Chapter 3

風險管理的方法論與實質理論 49





章數 共三章

第一篇

理論基礎

第二篇

公司風險管 共十五章

風險觀點 全方位風險管理與所有風險觀點的說明 採用風險客觀實體派與主觀心理學的觀點

理基本過程 第三篇

公司風險管 共九章

採用風險客觀實體派與主觀心理學的觀點

理專題 第四篇

個人與家庭 共一章

採用風險客觀實體派與主觀心理學的觀點

風險管理 第五篇

科學、政府 共兩章

採用所有風險的觀點

與風險社會

圖表 3-2 本書架構內容與觀點

50 現代風險管理

參考文獻

Fischhoff, B. et al (1993). Acceptable risk.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untowicz, S.O. and Ravetz, J.R. (1996). Risk management, post-normal science, and extended peer communities. In: Hood, C. and Jones, D.K.C.ed. Accident and design-contemporary debates in risk management. London: UCL Press. pp. 172-181. Hood, C. et al (1992). Risk management. In: The Royal Society Report, Risk: analysis, perception and management. London, 1992. pp.135-201.

Chapter 3

風險管理的方法論與實質理論 51

第二篇

公司風險管理 基本過程 公司風險管理與經營管理(Operational Management) 及策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均會產生關聯。經營 管理重操作,策略管理重策略。公司本業經營操作過程 中,不只可能遭受危害性風險,也可能遭受財務性風險。 兩者分開管理,並不那麼適當。整合兩者,已成潮流。其 次,策略管理重公司長期競爭優勢,經營大環境的改變與 其息息相關。是故,策略風險管理(Strategic Risk Management)列入第三篇跨國公司專題中,一併擇要說明。此篇 主要以經營管理操作的觀點,說明上市上櫃的一般公司, 內部風險管理的基本過程。主要是因上市上櫃公司,在所 有權與經營權的劃分,較為明確。另一方面,此篇在實證 論基礎下,併採風險客觀實體派與主觀心理學的觀點。

風險管理 與公司價值

學習目標 認識公司價值極大化的內涵 瞭解風險管理目標與公司價值的關係 認識效用理論,組合理論與資本市場理論在公司風 險管理上的角色 瞭解公司為何要管理風險以及風險管理對公司的效 益與成本

本章先陳述,公司價值極大化(Value Maximization)目標的內涵。 其次,說明風險管理目標與公司價值的關係。之後,擇要陳述效用理 論(Utility Theory)、組 合 理 論(Portfolio Theory)與 資 本 市 場 理 論 (Capital Market Theory)在公司風險管理上的角色。最後,說明公司 為何要管理風險以及風險管理對公司的效益與成本。

一、公司價值極大化目標 粗分公司有兩種:一為上市上櫃公司;另一為未上市上櫃公司。 本 書 所 稱 的「公 司」,均 指 前 者。個 體 經 濟 學 中 之 公 司 理 論(The Theory of the Firm)以利潤極大化(Profit Maximization)為公司目標。 近年,蓬勃發展的財務理論,則主張以價值極大化(Value Maximization)為公司目標。價值極大化之「價值」係指公司未來預期收益, 風險調整後的資本化價值。公司雖有許多利害關係人,例如債權人與 股東等,但公司價值通常指股東權益價值言。股票價值則是股東權益 的衡量指標。追求公司價值極大化目標,換言之,意謂追求股東權益 價值的極大化。都郝狄(Doherty, 1985)對此一目標的適切性評語有 三:第一,價值極大化有風險因子的考量;利潤極大化則否。但兩者 是可相容的。第二,在追求公司價值極大化的過程中,公司管理人員 (包括風險管理人員)的風險決策,有可能背離股東利益,但仍無損 於價值極大化目標的適切性。第三,公司各利害關係人,如股東、債 權人、債券持有人與員工等的風險態度,並非一致。因此,各利害關 係人的風險管理決策也不盡相同。由於價值極大化目標有風險成本因 子的考量,對公司各利害關係人間衝突的解決,較能提供一致性的基 礎。基此,風險管理中,論及公司目標時,財務理論學者偏向以「價 值極大化」作為公司的目標。 Chapter 4

風險管理與公司價值

57

二、風險管理目標與公司價值 公司價值極大化是公司目標。風險管理是公司管理的一環,風險 管理的目標,自然需配合公司目標。一般而言,風險管理是以降低風 險,增進公司價值為目標。詳細區分時,風險管理則含括兩種特定目 標:第一種是損失前(Pre-Loss)目標,包括節省經營成本、減少焦 慮、滿足法令要求與完成社會責任;第二種是損失後(Post-Loss)目 標,包括維持生存、繼續營業、收入穩定、繼續成長與完成社會責 任。公司風險管理人員的責任,旨在完成這些特定目標,增進公司價 值。然而,依「本人—代理人」理論(Jesen & Meckling, 1976),風險 管理人員在追求價值極大化過程中,他(她)們不一定完全以追求股 東們的利益為依歸。其間差異,原因眾多,例如,代理成本(Agency Cost)亦即薪資獎勵制度是其中之一(Doherty, op.cit.)。

三、效用理論與公司風險管理 效用理論常被用來解釋個人在風險情況下的決策行為。如吾人以 縱軸表效用值,橫軸表個人財富。凹型效用曲線表示個人有風險迴避 傾向,直線的效用線表個人是風險中立者,凸型效用曲線表示個人喜 歡冒險。閱圖表 4-1。

58 現代風險管理

效 用 值

風險迴避者



險 中





喜冒風險者

0

財富值

圖表 4-1 風險態度曲線

效用理論中的決策是屬規範決策法(Normative Approach),預期 效用極大化是其決策標準。效用理論亦常被用來解釋,個人為何要買 保險的決策行為。有風險迴避傾向者,買保險的傾向較高但也有限 制。通常,在附加保險費小於風險溢價(Risk Premium)時,風險迴 避者,會傾向買保險。所謂風險溢價,依效用理論的解釋,它係指個 人對附加保險費願意支付的最高額度而言。對個人適用的這些結論, 並不能完全適用在公司風險管理人員的決策行為上。因為,公司的決 策涉及許多利害關係人,且公司風險管理人員追求的目標,不一定與 利害關係人一致。另一方面,公司組織行為,無法等同個人行為。公 司雖由員工個人組成,但依據亞拉(Arrow, 1963)的不可能定理(The Impossibility Theorem),員工個人效用的加總,不能視為公司的效用。 然而,效用理論在公司風險管理中並非全無用武之地。例如,管理效 用極大化(Managerial Utility Maximization)可用來解釋,薪資制度如 何影響公司管理人員的風險決策行為(Smith & Stulz, 1985)以及解釋 保險市場道德危險因素與逆選擇的問題等。

Chapter 4

風險管理與公司價值

59

四、組合理論與公司風險管理 組合理論(Portfolio Theory)不僅適用於保險與資本市場中,也 適用於一般公司風險的管理。保險的經營中,習用組合理論也就是所 謂的大數法則(The Law of Large Number)。同質但獨立的保單,例如 大量自小客汽車保險單,經由組合後,當保單數無限增加時,組合風 險(Portfolio Risk)趨近於零。類似效果也出現在異質但獨立的保單 組合,例如汽車與責任混合的保單。如果,保單承保的風險是互為影 響的亦即是有相關性的,例如地震保單的組合,則前述效果大打折 扣。換言之,此種保單組合會面臨無法分散的最低風險水平。此最低 的風險水平,則依保單間的相關係數而定。組合風險並不是等於各別 風險的加總,主要是因風險經由組合,有些已分散,無法分散遺留下 來的風險,依資本市場理論的用語謂為系統風險(Systematic Risk)。 反之,可分散的風險謂為非系統風險(Unsystematic Risk)。組合理論 顯示,一般公司風險管理亦可透過適當的風險集合契約(Risk Pooling Arrangement)達成降低風險的效應。

五、資本市場理論與公司風險管理 資本市場一直扮演著管理財務性風險的主要角色。危害性風險管 理則以保險市場為主要的風險理財場所。在重大巨災與金融風暴相繼 發生後,巨災風險證券化再度成為重要趨勢。進一步言,此趨勢意謂 融合保險市場與資本市場的新興風險理財工具,將不斷推陳出新。其 次,保險理論與財務理論同時具有風險集合(Risk Pooling)與風險轉 嫁(Risk Transfer)的特質(Skipper, Jr, 1998)。是故,銀行、保險與 60 現代風險管理

證券期貨的融合,已成國際風潮。公司管理風險上,也不例外。理論 上已證明,整合財務性風險與危害性風險的風險管理,才能達成最適 的決策。都郝狄(Doherty, 2000)也顯示,將其分開各別管理,可能 有其危險性:第一,公司無法控制風險的總體水平,也無法留意到風 險互動的效應。第二,財務性與危害性風險管理如各行其是,經濟效 率不高。基此,資本市場理論在公司風險管理上,日益扮演吃重的角 色。

六、公司為何要管理風險 資本市場理論顯示,在無交易成本的考量下,公司股東對公司管 理風險的興趣不高。因為股東可以藉由股票組合,分散風險。風險如 無法分散,股東亦可依風險溢價出售股票。在此情況下,管理風險的 效應,只不過改變股東所持的股票報酬與風險的組合比例。蓋因,風 險本身並不直接影響股東,影響股東的是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s)。這些成本包括賦稅成本、破產預期成本與代理成本等。這些交 易成本,將減少公司未來收益的預期值,從而使公司價值減少。在公 司價值極大化目標下,因風險引發的交易成本,可說是公司要管理風 險的理由之一。另一方面,為了保障員工安全與利益以及完成社會責 任,公司也有必要管理風險。

七、公司風險管理的效益與成本 公司管理風險,可降低公司價值分配的變異程度,進而增進公司 價值。閱圖表 4-2。

Chapter 4

風險管理與公司價值

61

風險管理實施後 風險管理實施後,財 務困境發生之可能性

風險管理實施前

降低至陰影部分

圖表 4-2 公司風險管理的效應

公司價值的增進,主要來自風險管理的效益。風險管理的效益, 則來自預期現金流量的改善以及投資失誤的避免。預期現金流量的改 善,主要來自稅捐的節省與風險管理成本的減少以及交易成本的降 低。茲就稅捐的節省、風險管理成本的減少、交易成本的降低與投資 決策失誤的避免,對公司本身的效益分別說明如后。

風險管理可藉著稅捐的節省,增進公司價值。史密生等(Smithson, et al 1995)認為在累進稅率與稅率優惠的規定下,那麼管理風險的結 果,將能節省稅捐,進而增進公司價值。

風險管理的成本(Cost of Risk Management)是公司經營成本的一 部份。節省風險管理的成本,不但是管理風險的目標,也可增進公司 價值。風險管理成本包括兩大項:一為有形成本;二為無形成本。有 形成本係指管理風險所花費的經濟資源而言。有名的風險管理專家巴 羅氏(Barlow, D.)將其冠稱為風險成本(COR: Cost of Risk)。根據巴 羅氏(Barlow, D.)的定義,風險成本包括四項:一為保險費,此項包 括公司所有與保險計劃相關的保險費。例如,替代性風險理財計劃 62 現代風險管理

(ARF: Alternative Risk Financing)的追溯費率計劃(Retrospective Rating Plan)等。二為其他替代性風險理財計劃的成本或未獲保險賠款的損 失。例如,自我保險基金(Self-Insurance Fund)計劃所花的成本。三 為損害防阻設備支出,例如自動灑水設備等。四為風險管理部門支 出,包括人員薪資與行政費用。無形成本主要指風險管理人員對不確 定存在的憂心。事實上,過份憂心不但於事無補,也容易造成公司資 源分配不當,降低生產能量。

前已言及,因風險伴隨的交易成本是公司管理風險的理由之一。 風險管理可透過交易成本的減少,增進公司價值。可增進多少價值, 降低多少交易成本,則繫於兩個因子:第一,公司如不管理風險,面 對財務困境的可能性多高。換言之,公司的財務結構,對風險的承受 力有多強。第二,萬一發生財務困境,連帶引發的成本有多大。這兩 個因子越高,風險管理可增進的價值與降低的成本,就越大。

追求公司價值極大化目標下,涉及的利害關係人甚廣。重大投資 計劃成功或失敗,對利害關係人均有不同的影響。例如,觀察投資失 敗對公司債券持有人的衝擊。投資失誤將引發債券持有人擠兌求償, 公司可能立即面臨債息支付的沉重壓力。再如,投資失敗,股票持有 人拋售股票,公司股價下滑。風險管理可藉由降低投資決策失誤,增 加籌資能量,進而增進公司價值。

Chapter 4

風險管理與公司價值

63

參考文獻

Arrow, K.J. (1963). Social choice and individual values. 2th ed. New Haven, CN: Yale University Press. Doherty, N.A. (1985). Corporate risk management-a financial exposi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Doherty, N.A. (2000). 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techniques and strategies for managing corporate risk. New York: McGraw-Hill. Jesen, M.C. and Meckling, W.H. (1976).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3.pp. 305-360. Skipper, Jr. H.D. (1998). International risk and insurance-an environmentalmanagerial approach. New York: Irwin/McGraw-Hill. Smith, C.W.Jr. and Stulz, R. (1985). The determinants of firm s hedging policies.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28.pp.391-405. Smithson, C.W. et al (1995). Managing financial risk-a guide to derivative products, financial engineering, and value maximization. London: Irwin.

64 現代風險管理

公司風險管理 行政與溝通

學習目標 認識公司風險管理行政組織 瞭解如何擬訂風險管理政策 認識行政溝通所需文書與規格 瞭解建構風險管理資訊系統的要素

風險管理功能的定位,風險管理專業人員的一般職責及其專業證 照,已如第一章五、六節所述。本章說明公司風險管理行政組織、行 政溝通所需的文書、風險管理資訊系統(RMIS: Ris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與風險管理年度績效報告。換言之,本章是屬於公司 風險管理行政組織制度面的建構。實質的操作過程,說明於後續章節 中。

一、風險管理行政組織 在公司組織架構中,設立獨立的風險管理部門,由專任的風險管 理專業人員,負責風險管理的業務,依經驗顯示(Warren & Mcintosh, 1990)約可節省百分之十的風險管理成本。然而,依國情與公司文化 的不同,風險管理業務的歸屬與獨立部門的設置,並不一致。日本傾 向將風險管理業務分散其他各部門;英美傾向集中於獨立部門。依風 險管理專業人員職責範圍的不同,風險管理部門規模大小亦不同。典 型的獨立風險管理部門,通常隸屬於財務系統,由公司最高財務負責 人兼管或指揮。典型的獨立風險管理部門組織如后。閱圖表 5-1。 財務長 風險管理主管 保險規劃員 損失控制工程師 財務分析與稽核 危害性風險分析員 索賠管理員 財務性風險分析員

圖表 5-1 風險管理部門組織

依經驗顯示(Warren & Mcintosh, op.cit.),一個風險管理部門的

Chapter 5

公司風險管理行政與溝通

67

行政事務預算(不含人員薪資預算)約以保險費支出,被保損失與未 保損失之和乘以百分之十後,再被二除,編制即可。

二、行政溝通相關文書 公司內部風險管理行政溝通上,最重要的文書首推風險管理政策 說明書(Policy Statement)。其他重要的溝通文書包括風險管理手冊 (Risk Management Manual)、保險單登記簿(Insurance Policy Register)、偶發事件報告(Incident Reports)、年度風險成本報告(Annual Cost of Risk Report)、風險預算書(Risk Budget)。

宣示公司管理風險基本政策的文書謂之風險管理政策說明書。風 險管理人員草擬政策說明書時,應考慮四大要素:第一,公司經營大 環境。經營環境包括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法律等環境。經營大 環境變動的資訊,如兩岸三通、八十四小時工時案的通過、戒急用忍 政策的鬆綁、核四廠停建等,均會深深影響企業的經營。大環境變動 可能產生的新風險,如兩岸三通時,進行大陸投資的政治風險等均是 風險管理人員草擬政策說明書時,應仔細分析和謹慎因應的。第二, 公司所屬產業的競爭狀況。這個因素是考慮公司與顧客、同行以及供 應商的互動關係。公司與顧客的關係,如公司大客戶突然停止下訂 單,造成公司的連帶的生產中斷,風險管理上要能事先因應。公司與 同行間的競爭激烈且產品間的替代性高,風險管理上可要特別留意生 產中斷與連帶生產中斷的可能性,以免佔有的市場迅速被同行替代。 公司對供應商要留意供料中斷的可能,慎選供應商為風險管理上重要 課題。第三,公司內部因素。這個因素最重要的,首推公司最後決策 68 現代風險管理

者對風險的態度。他(她)如具風險迴避傾向,風險轉嫁可能性高。 如具冒險傾向,風險承擔可能性高。其次,公司財務的健全度。財務 越健全,風險承受力越強;反之則弱。其他因素包括財產設備是否集 中?員工工作本身的危險性如何與員工本身對安全的意識如何?第 四,公司所在地保險市場與資本外匯市場的狀況。保險是危害性風險 管理中,重要的風險理財工具。公司所在地保險市場的狀況,要能影 響公司風險管理上對保險的依賴度。如果當地保險市場是較為軟性的 市場(Soft Market),則公司對保險的依賴度可增加。軟性的市場有 幾個特徵,如費率較彈性、保險資訊較透明、保單條款磋商空間大 等。反之,如果當地保險市場是較為硬性的市場(Hard Market),則 公司對保險的依賴度可減少。另外,資本外匯市場是否自由與健全, 要能影響財務性風險管理的運作。此處,試圖依台灣目前現況,為一 家高科技業,草擬風險管理政策說明書如后。閱圖表 5-2。 風險管理政策說明書的內容,基本上分為兩部份:一為風險管理 政策的基本陳述;二為風險管理部門,各專業人員職責的陳述。草擬 時,應注意幾個要點:第一,明確宣示公司風險管理的目的。第二, 既稱為政策,故宜以原則性語句表示。第三,草擬各專業人員職責 時,宜注意彈性授權(Williams, Jr & Heins, 1981)。制定書面的風險 管理政策說明書,除可完成宣示與溝通目的外,對公司風險管理工作 的順暢亦提供眾多好處。最重要的,例如對風險管理主管言,位階明 確,與其它部門主管溝通協調較無障礙。同時,既為公司政策,風險 管理工作的一致性,不受風險管理主管更換時的影響(Williams, Jr & Heins, op.cit.)。最後,要留意的是當四大考慮因素有顯著性變動時, 風險管理政策說明書,宜重新草擬。

Chapter 5

公司風險管理行政與溝通

69

銘傳科技公司 風險管理政策說明書 二

一年

一、風險管理政策 本公司風險管理基本政策除配合公司總體目標外,應以維持公司生 存,以合理成本保障公司資產,維護員工與社會大眾安全為最高目 標。 風險控制與風險理財並重,並重有效的風險溝通。風險控制方面應重 事前的防範與事後的緊急應變。風險理財應權衡國內保險市場與資本 市場,加入 WTO 後的衝擊,適切規劃。 公司本年度可承受的風險水平,最高以過去三年平均營業額的百分之 一為限。 鑑於科技的快速變化、經濟的不景氣、環保意識的增強與未來兩岸三 通的開放,本年度風險管理上,尤應重視供應商供料與市場佔有率的 保持、環境風險的溝通、因失業率高企引發的道德危險因素的防範與 評估大陸投資風險等事宜。 二、風險管理部職責 風險管理主管 保險規劃員 損失控制工程師 財務分析與稽核員 危害性與財務性風險分析員 索賠管理員

圖表 5-2 風險管理政策說明書

70 現代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手冊與風險管理政策說明書目的不同。後者是公司風險 管理目標與方向的宣達,不宜隨時更動;前者則是針對風險管理工作 細節部份的陳述,可依需要隨時調整。風險管理手冊的目的有:第 一,對所有的員工進一步闡述公司風險管理的政策。第二,進一步詳 實規範風險管理工作人員的權限與義務。第三,讓所有員工知道公司 可能遭受的風險類別。第四,讓所有員工清楚自己在風險管理工作上 的權利義務。第五,便於其他相關人員參考。典型風險管理手冊的內 容包括十一個要項如后(依先後次序排列): 陳述。

風險理財方法的摘要敘述。

的步驟。

詳細列出損失發生時,應採取

資產價值重大變更的通知。

險成本分攤的會計程序。 損害防阻的權責單位。

風險管理政策簡要的

重大風險變動的通知。

汽車保險注意事項。



風險管理守則。

損害防阻守則與相關資訊。

風險管理各相

關負責人的姓名、住址、電話。風險管理手冊格式可自行設計。

保險單登記簿的目的是用來記載公司各保單的重要事項,以便能 順利查閱與續保,免除因遲延導致的保障缺口。記錄的要項包括: 保單內容概述。

被保險人。

保險公司。

間。

保險費。

保費支付期間。

項。

批單內容。保險單登記簿格式可自行設計。

費率。

保單號碼。

保險期

保險金額。

除外事

偶發事件(Incident)與意外事故(Accident)不同。意外事故有 可能由許多小的偶發事件累積而成。偶發事件是脫離常軌但不引發金 Chapter 5

公司風險管理行政與溝通

71

錢損失的事件,它可被視為意外事故的先兆。偶發事件報告是風險管 理人員獲知預警的重要文書。其典型格式如后。閱圖表 5-3。

銘傳科技公司 偶發事件報告書 致:……………………………

日期:………………………

來自於:………………………

偶發事件日:………………

地點:…………………………

偶發事件發生地:…………

項目內容:……………………

……員工傷害

……機械設備失效

……環境污染

……人員異常

……產品異常

……財產損失

……收入中斷

……額外費用

偶發事件定義

偶發事件描述

可能的原因

建議採取的措施

目擊者姓名與地址

圖表 5-3 偶發事件報告書

72 現代風險管理

年度風險成本報告是對公司年度內管理風險的開銷,除對管理階 層提供完整報告外,並做為各年風險成本的比較基礎。典型的格式如 后。閱圖表 5-4。

銘傳科技公司 年度風險成本報告書 風險成本

當年度

上年度

過去五年平均

……………

……………

……………

保險費

……………

……………

……………

損失控制成本

……………

……………

……………

行政費用

……………

……………

……………

第一人風險成本 未保損失 自保損失 保險費 第三人風險成本 未保損失 自保損失

風險成本總計 (營收/預算的百分比)

%

%

%

圖表 5-4 年度風險成本報告書

風險管理人員為了透過預算提升管理績效,於每一會計年度初, Chapter 5

公司風險管理行政與溝通

73

爭取預算的編列需使用風險預算書。其格式如后。閱圖表 5-5。

銘傳科技公司 風險預算書 單位:…………………… 預算期間:……………… 預算數: 暴露體值

前年度預算

當年度預算

每月預算

財產價值

……………

……………

……………

營業額

……………

……………

……………

保險費

……………

……………

……………

自保基金保費

……………

……………

……………

行政費用

……………

……………

……………

第一人風險

……………

……………

……………

第三人風險

……………

……………

……………

財務性風險

……………

……………

……………

……………

……………

……………

薪資 固定風險費用





變動風險費用









圖表 5-5 風險預算書

74 現代風險管理

三、風險管理資訊系統 新成立的公司或剛設立風險管理部的老公司,初期對風險管理資 訊的取得依賴保險公司或其他同業是必然的。之後,則必需建構自己 的風險管理資訊系統。事實上,風險管理本質上就是資訊的管理。資 訊的管理不是消極的僅限於資訊的蒐集、儲存,而是為了完成風險管 理目的,對資訊的積極運用與分析。建構風險管理資訊系統的目的 有:第一,提供風險管理成本分攤所需的資訊。第二,便於風險預算 書的編制。第三,便於持續分析風險與損失記錄,了解公司未來損失 趨勢,有助於各類風險理財方案與風險控制的規劃。第四,可及時提 供磋商談判的資訊。第五,可及時滿足政府相關法令所需。風險管理 資訊系統需透過電腦建構而成,主要包括:法律資訊、風險管理成本 資訊、損失數據資訊、財務記錄資訊、保險記錄資訊等。

四、風險管理年度績效報告 公司風險管理人員年度內對最高決策者要做的報告相當多,但其 中最重要的莫過於,每年度末應就一年來的工作績效,提出報告與檢 討,以便籌劃未來年度工作方針的風險管理年度績效報告書。其典型 格式如后。閱圖表 5-6。

Chapter 5

公司風險管理行政與溝通

75

銘傳科技公司 風險管理年度績效報告 導言 風險控制策略 風險理財策略 保險 替代性風險理財 損失記錄 危機處理 風險管理成本分析 檢討與建議

圖表 5-6 風險管理年度績效報告

76 現代風險管理

參考文獻

Warren, D. and Mcintosh, R. (1988). Practical risk management. California: Practical risk management, Inc. Williams, Jr. C.A. and Heins, R.M. (1981). 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 New York: McGraw Hill.

Chapter 5

公司風險管理行政與溝通

77

公司風險管理 行政與溝通

學習目標 認識公司風險管理行政組織 瞭解如何擬訂風險管理政策 認識行政溝通所需文書與規格 瞭解建構風險管理資訊系統的要素

風險管理功能的定位,風險管理專業人員的一般職責及其專業證 照,已如第一章五、六節所述。本章說明公司風險管理行政組織、行 政溝通所需的文書、風險管理資訊系統(RMIS: Ris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與風險管理年度績效報告。換言之,本章是屬於公司 風險管理行政組織制度面的建構。實質的操作過程,說明於後續章節 中。

一、風險管理行政組織 在公司組織架構中,設立獨立的風險管理部門,由專任的風險管 理專業人員,負責風險管理的業務,依經驗顯示(Warren & Mcintosh, 1990)約可節省百分之十的風險管理成本。然而,依國情與公司文化 的不同,風險管理業務的歸屬與獨立部門的設置,並不一致。日本傾 向將風險管理業務分散其他各部門;英美傾向集中於獨立部門。依風 險管理專業人員職責範圍的不同,風險管理部門規模大小亦不同。典 型的獨立風險管理部門,通常隸屬於財務系統,由公司最高財務負責 人兼管或指揮。典型的獨立風險管理部門組織如后。閱圖表 5-1。 財務長 風險管理主管 保險規劃員 損失控制工程師 財務分析與稽核 危害性風險分析員 索賠管理員 財務性風險分析員

圖表 5-1 風險管理部門組織

依經驗顯示(Warren & Mcintosh, op.cit.),一個風險管理部門的

Chapter 5

公司風險管理行政與溝通

67

行政事務預算(不含人員薪資預算)約以保險費支出,被保損失與未 保損失之和乘以百分之十後,再被二除,編制即可。

二、行政溝通相關文書 公司內部風險管理行政溝通上,最重要的文書首推風險管理政策 說明書(Policy Statement)。其他重要的溝通文書包括風險管理手冊 (Risk Management Manual)、保險單登記簿(Insurance Policy Register)、偶發事件報告(Incident Reports)、年度風險成本報告(Annual Cost of Risk Report)、風險預算書(Risk Budget)。

宣示公司管理風險基本政策的文書謂之風險管理政策說明書。風 險管理人員草擬政策說明書時,應考慮四大要素:第一,公司經營大 環境。經營環境包括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法律等環境。經營大 環境變動的資訊,如兩岸三通、八十四小時工時案的通過、戒急用忍 政策的鬆綁、核四廠停建等,均會深深影響企業的經營。大環境變動 可能產生的新風險,如兩岸三通時,進行大陸投資的政治風險等均是 風險管理人員草擬政策說明書時,應仔細分析和謹慎因應的。第二, 公司所屬產業的競爭狀況。這個因素是考慮公司與顧客、同行以及供 應商的互動關係。公司與顧客的關係,如公司大客戶突然停止下訂 單,造成公司的連帶的生產中斷,風險管理上要能事先因應。公司與 同行間的競爭激烈且產品間的替代性高,風險管理上可要特別留意生 產中斷與連帶生產中斷的可能性,以免佔有的市場迅速被同行替代。 公司對供應商要留意供料中斷的可能,慎選供應商為風險管理上重要 課題。第三,公司內部因素。這個因素最重要的,首推公司最後決策 68 現代風險管理

者對風險的態度。他(她)如具風險迴避傾向,風險轉嫁可能性高。 如具冒險傾向,風險承擔可能性高。其次,公司財務的健全度。財務 越健全,風險承受力越強;反之則弱。其他因素包括財產設備是否集 中?員工工作本身的危險性如何與員工本身對安全的意識如何?第 四,公司所在地保險市場與資本外匯市場的狀況。保險是危害性風險 管理中,重要的風險理財工具。公司所在地保險市場的狀況,要能影 響公司風險管理上對保險的依賴度。如果當地保險市場是較為軟性的 市場(Soft Market),則公司對保險的依賴度可增加。軟性的市場有 幾個特徵,如費率較彈性、保險資訊較透明、保單條款磋商空間大 等。反之,如果當地保險市場是較為硬性的市場(Hard Market),則 公司對保險的依賴度可減少。另外,資本外匯市場是否自由與健全, 要能影響財務性風險管理的運作。此處,試圖依台灣目前現況,為一 家高科技業,草擬風險管理政策說明書如后。閱圖表 5-2。 風險管理政策說明書的內容,基本上分為兩部份:一為風險管理 政策的基本陳述;二為風險管理部門,各專業人員職責的陳述。草擬 時,應注意幾個要點:第一,明確宣示公司風險管理的目的。第二, 既稱為政策,故宜以原則性語句表示。第三,草擬各專業人員職責 時,宜注意彈性授權(Williams, Jr & Heins, 1981)。制定書面的風險 管理政策說明書,除可完成宣示與溝通目的外,對公司風險管理工作 的順暢亦提供眾多好處。最重要的,例如對風險管理主管言,位階明 確,與其它部門主管溝通協調較無障礙。同時,既為公司政策,風險 管理工作的一致性,不受風險管理主管更換時的影響(Williams, Jr & Heins, op.cit.)。最後,要留意的是當四大考慮因素有顯著性變動時, 風險管理政策說明書,宜重新草擬。

Chapter 5

公司風險管理行政與溝通

69

銘傳科技公司 風險管理政策說明書 二

一年

一、風險管理政策 本公司風險管理基本政策除配合公司總體目標外,應以維持公司生 存,以合理成本保障公司資產,維護員工與社會大眾安全為最高目 標。 風險控制與風險理財並重,並重有效的風險溝通。風險控制方面應重 事前的防範與事後的緊急應變。風險理財應權衡國內保險市場與資本 市場,加入 WTO 後的衝擊,適切規劃。 公司本年度可承受的風險水平,最高以過去三年平均營業額的百分之 一為限。 鑑於科技的快速變化、經濟的不景氣、環保意識的增強與未來兩岸三 通的開放,本年度風險管理上,尤應重視供應商供料與市場佔有率的 保持、環境風險的溝通、因失業率高企引發的道德危險因素的防範與 評估大陸投資風險等事宜。 二、風險管理部職責 風險管理主管 保險規劃員 損失控制工程師 財務分析與稽核員 危害性與財務性風險分析員 索賠管理員

圖表 5-2 風險管理政策說明書

70 現代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手冊與風險管理政策說明書目的不同。後者是公司風險 管理目標與方向的宣達,不宜隨時更動;前者則是針對風險管理工作 細節部份的陳述,可依需要隨時調整。風險管理手冊的目的有:第 一,對所有的員工進一步闡述公司風險管理的政策。第二,進一步詳 實規範風險管理工作人員的權限與義務。第三,讓所有員工知道公司 可能遭受的風險類別。第四,讓所有員工清楚自己在風險管理工作上 的權利義務。第五,便於其他相關人員參考。典型風險管理手冊的內 容包括十一個要項如后(依先後次序排列): 陳述。

風險理財方法的摘要敘述。

的步驟。

詳細列出損失發生時,應採取

資產價值重大變更的通知。

險成本分攤的會計程序。 損害防阻的權責單位。

風險管理政策簡要的

重大風險變動的通知。

汽車保險注意事項。



風險管理守則。

損害防阻守則與相關資訊。

風險管理各相

關負責人的姓名、住址、電話。風險管理手冊格式可自行設計。

保險單登記簿的目的是用來記載公司各保單的重要事項,以便能 順利查閱與續保,免除因遲延導致的保障缺口。記錄的要項包括: 保單內容概述。

被保險人。

保險公司。

間。

保險費。

保費支付期間。

項。

批單內容。保險單登記簿格式可自行設計。

費率。

保單號碼。

保險期

保險金額。

除外事

偶發事件(Incident)與意外事故(Accident)不同。意外事故有 可能由許多小的偶發事件累積而成。偶發事件是脫離常軌但不引發金 Chapter 5

公司風險管理行政與溝通

71

錢損失的事件,它可被視為意外事故的先兆。偶發事件報告是風險管 理人員獲知預警的重要文書。其典型格式如后。閱圖表 5-3。

銘傳科技公司 偶發事件報告書 致:……………………………

日期:………………………

來自於:………………………

偶發事件日:………………

地點:…………………………

偶發事件發生地:…………

項目內容:……………………

……員工傷害

……機械設備失效

……環境污染

……人員異常

……產品異常

……財產損失

……收入中斷

……額外費用

偶發事件定義

偶發事件描述

可能的原因

建議採取的措施

目擊者姓名與地址

圖表 5-3 偶發事件報告書

72 現代風險管理

年度風險成本報告是對公司年度內管理風險的開銷,除對管理階 層提供完整報告外,並做為各年風險成本的比較基礎。典型的格式如 后。閱圖表 5-4。

銘傳科技公司 年度風險成本報告書 風險成本

當年度

上年度

過去五年平均

……………

……………

……………

保險費

……………

……………

……………

損失控制成本

……………

……………

……………

行政費用

……………

……………

……………

第一人風險成本 未保損失 自保損失 保險費 第三人風險成本 未保損失 自保損失

風險成本總計 (營收/預算的百分比)

%

%

%

圖表 5-4 年度風險成本報告書

風險管理人員為了透過預算提升管理績效,於每一會計年度初, Chapter 5

公司風險管理行政與溝通

73

爭取預算的編列需使用風險預算書。其格式如后。閱圖表 5-5。

銘傳科技公司 風險預算書 單位:…………………… 預算期間:……………… 預算數: 暴露體值

前年度預算

當年度預算

每月預算

財產價值

……………

……………

……………

營業額

……………

……………

……………

保險費

……………

……………

……………

自保基金保費

……………

……………

……………

行政費用

……………

……………

……………

第一人風險

……………

……………

……………

第三人風險

……………

……………

……………

財務性風險

……………

……………

……………

……………

……………

……………

薪資 固定風險費用





變動風險費用









圖表 5-5 風險預算書

74 現代風險管理

三、風險管理資訊系統 新成立的公司或剛設立風險管理部的老公司,初期對風險管理資 訊的取得依賴保險公司或其他同業是必然的。之後,則必需建構自己 的風險管理資訊系統。事實上,風險管理本質上就是資訊的管理。資 訊的管理不是消極的僅限於資訊的蒐集、儲存,而是為了完成風險管 理目的,對資訊的積極運用與分析。建構風險管理資訊系統的目的 有:第一,提供風險管理成本分攤所需的資訊。第二,便於風險預算 書的編制。第三,便於持續分析風險與損失記錄,了解公司未來損失 趨勢,有助於各類風險理財方案與風險控制的規劃。第四,可及時提 供磋商談判的資訊。第五,可及時滿足政府相關法令所需。風險管理 資訊系統需透過電腦建構而成,主要包括:法律資訊、風險管理成本 資訊、損失數據資訊、財務記錄資訊、保險記錄資訊等。

四、風險管理年度績效報告 公司風險管理人員年度內對最高決策者要做的報告相當多,但其 中最重要的莫過於,每年度末應就一年來的工作績效,提出報告與檢 討,以便籌劃未來年度工作方針的風險管理年度績效報告書。其典型 格式如后。閱圖表 5-6。

Chapter 5

公司風險管理行政與溝通

75

銘傳科技公司 風險管理年度績效報告 導言 風險控制策略 風險理財策略 保險 替代性風險理財 損失記錄 危機處理 風險管理成本分析 檢討與建議

圖表 5-6 風險管理年度績效報告

76 現代風險管理

參考文獻

Warren, D. and Mcintosh, R. (1988). Practical risk management. California: Practical risk management, Inc. Williams, Jr. C.A. and Heins, R.M. (1981). 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 New York: McGraw Hill.

Chapter 5

公司風險管理行政與溝通

77

辨識風險 的方法

學習目標 認識辨識風險的工作特質 瞭解風險的終極根源 瞭解各種辨識風險的方法

實證論思維下,風險管理採取階段論,整個基本過程已於第三章 顯示。風險辨識(Risk Identification)為風險管理過程的首要階段。換 言之,不知風險的所在,管理風險勢必陷入困境。本章主要說明,辨 識風險採用的各類方法。

一、風險辨識的特質 辨識風險是在認識風險的來源與所在。藉助於各類方法儘量尋求 風險能被完整地辨識出來。不論產業特質為何,辨識風險,重點工作 有三(Conrow, 2000):第一,檢視經營業務的範圍與項目。尤其正在 進行的工作與新的業務項目,例如施工中的工程,再如公司正對某公 司進行購併。第二,檢視製造過程或管理過程的純熟度。例如飛彈屢 次試射失敗,這可能表示,製造過程或試射的管理過程,純熟度有問 題。第三,檢視人員訓練與相關資源是否充足。其次,風險與時間是 銅板的兩面。換言之,有未來就有風險。是故,辨識風險,需持續且 有制度、有系統。需持續是因要減少未可知風險(Unknown Risk)。 有制度、有系統,才可能使工作持續。因此,持續與有制度、有系統 是風險辨識的工作特質。

二、風險的終極根源 天、地與人是風險的終極根源。天就是自然宇宙,地就是地球環 境,人就是居住於地球的人們與其構成的社會。自然宇宙過去被視為 神秘的,這個神秘的力量,影響了地球的生態環境,也影響了人們對 事物的心理認知,從而有不同的政治社會文化制度。現在人們拜科技 之賜,探索自然宇宙,使吾人覺得自然宇宙不再神秘而改變了吾人的 Chapter 6 辨識風險的方法

81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資料 現代風險管理/宋明哲編著 . --五版 .--臺 北市:五南 , 2001 [民 90] 面; 公分 參考書目:面 ISBN 957-11-2672-1(平裝)

1.風險管理 494.1

90019516

現代風險管理 作



宋明哲





李寶珠

出版者 發行人

楊榮川 地

址:台北市大安區 106 和平東路二段 339 號 4 樓

電 話:(02)27055066(代表號) 傳 真:(02)27066100 劃 撥:0106895-3 網 址:http://www.wunan.com.tw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1990 年 11 月 1992 年 5 月 1993 年 11 月 1999 年 8 月 2000 年 8 月 2001 年 11 月





720 元

初版一刷 二版一刷 三版一刷 三版六刷 四版一刷 五版一刷

版權所有.請予尊重

Vie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17 KUPDF Inc.
SUPPORT KU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