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筆記

July 13, 2017 | Author: 吳偉全 | Category: Political Parties, Elections, Democracy, Voting System, Nationalism
Share Embed Donate


Short Description

GOOD...

Description

當代民主國家憲政體制 (一)總統制與內閣制特徵比較 總統制 內閣制 行政與立法權關係 權力分立 權力融合 行政與立法互動機制 相互制衡 行政向立法負責 最高行政首長產生方式 人民選舉 國會決定閣揆 最高行政首長任期 任期固定 無一定任期 國家元首角色 實權元首、行政首長 虛偽元首 行政指揮系統 獨任制 合議制(集體責任) 議員與閣員身分關係 不兼任 兼任 (二)總統制缺點與內閣制優點 總統制缺點 Linz 提出 內閣制優點 1 雙元民主正當性 1 一元民主正當性 2 任期固定體制僵化 2 內閣任期不固定 3 贏者全拿零和式政治競爭 3 有聯合內閣的可能性 4 民選總統議員權力幻覺自我膨脹 4 內閣制強調集體決策 5 總統角色衝突 5 國家元首與政府首長由不同人擔任 (三)總統制優點與內閣制缺點 總統制優點 Shugart&Carey 內閣制缺點 1 行政立法相互制衡,防止濫權 1 行政立法合一較有濫權可能 2 政治責任歸屬較明確 2 政治責任歸屬不明確 3 選民對執政者的可辨識性佳 3 選民對執政者的可辨識性不佳 4 政治穩定 4 政治較不穩定 Linz 1 總統制的政治穩定是一種僵化,往往會惡化為民主政體的危機 2 內閣制的政治不穩定,是一種彈性充其量只是政府的危機 (四)半總統制的特徵 1Duverger 認為半總統制有以下三個要件: (1)總統由民選產生 (2)總統有相當的權力 (3)有一政府(內閣)對國會負責 2 Aron&Lijphart 認為髮國第五共和的政府運作呈現換軌 (1)當總統與國會多數一致時,呈現總統制運作 (2)當總統與國會多數不一致,呈現內閣制運作 3Satori 換軌應改成擺盪(oscillation) (1)當總統與國會多數一致時,由總統主政 (2)當總統與國會多數不一致,由總理主政 (五)半總統制的次類型 Shugart&Carey 將半總統制分為總理總統制與總統議會制 1 總理總統制要件如下: (1)總統由民選產生 (2)總統擁有相當的權力

(3)同時存在一掌理行政事務的內閣,其只對國會負責 2 總統議會制 (1)總統由民選產生 (2)總統有權任免總理與內閣成員 (3)內閣必須向國會負責 (4)總統有權解散國會或擁有立法權 (六)半總統制的優缺點 1 優點 (1)倒閣和解散國會的機制可化解行政與立法的僵局(矯正總統制) (2)總統權力強化且任期固定,比較不受國會影響,有助政局穩定(矯正內閣制) 2 缺點 (1)閣揆實質任命權的歸屬,亦即內閣對誰負責 (2)總統有權無責內閣有責無權,不符合責任政治 (3)二元權力結構,雙頭馬車 (七)總統制、內閣制、雙首長制的成功要件 1 總統制的成功條件 (1)鬆散、柔性的政黨與對立不嚴重的兩黨體系 (2)強勢的立法機關 (3)獨立且受尊重的司法體系 2 內閣制運作的成功條件 (1)政黨體系 黨紀嚴明的內造政黨,且政黨數量亦不宜過多才能有效運作 (2)選舉制度 單一選區制、設定一定門檻的比例代表制或是混合制都可以使政黨數量不過多 (3)政黨需內造化 政黨領袖必須是國會議員 3 雙首長制運作的成功要件 (1)總統與內閣之間的權限劃分須明確 (2)當總統與國會多數不一致時,組閣權究竟屬於總統或國會,必須有明確的規 範 (3)如欲仿效法國的換軌式憲政運作,換軌的各項機制應該明確地建立

行政、立法與司法

一、立法部門 (一)立法機關的功能 1.立法權 2.預算權 3 修改憲法 4 決定政府(行政部門)的去留 不信任投票:追究政府的政治責任,是內閣制、雙首長制國會對政府表達不信 任最直接的方式。 5 監督行政部門 (1)內閣制:英國,政治責任:質詢與倒閣權;法律責任:調查權、彈劾權 (2)總統制:美國,人事同意權、條約批准權、調查及彈劾權 6 調查與彈劾:準司法功能、釋字 585 7 政治溝通與政治社會化 8 象徵的功能:主權在民 (二)立法權的沒落 1 社會與經濟環境變遷的影響:貧富差距 2 自由放任經濟思想受到批評:1930 經濟大恐慌 3 結構性弱勢: 立法機關議事過程重視程序正義,因而導致議事過程冗長。 4 利益團體興起 Lowi 在《自由主義的終結》(the end of liberalism)一書中指出,利益政治 已使自由主義的政治無以為繼,少數團體所掌控之優勢,甚至連立法決策也無 法抗衡。 5 有紀律政黨的崛起 黨紀嚴明使代議士代表選民的能力被削弱。 6 司法權的退卻 (三)代議的模式 1.獨立判斷說 主張者為 Burk,他認為代議士應該根據自己的獨立判斷行使職權。蓋議會並非 是一群代表不同利益使節的集會,而區域目標不應該凌駕在全民的共同理念之 上。此種學說帶有菁英主義的色彩,認為一般民眾缺乏足夠的政治能力,是以 應由政治菁英代其行事,更何況「民意」變化莫測,代議士與其受民意操縱, 不如自行判斷。 (1)優點:顧及國家整體利益 (2)缺點:菁英宰制背離民意 2.委任說(delegate) 又稱一般溫和的反映說,主張代議士之政治主張及立法提案能夠反映民意即可, 其在行使職權無自由判斷的空間。 (1)優點:避免菁英宰制落實人民主權 (2)缺點:無法顧及國家整體利益 3.託付說(mandate model) Heywood 認為政黨政治產生後,選民的託付對象由代議士轉為政黨,因此政 黨之政綱、所提出的政策即在反映民意,代議士在議會中所從事的就在落實政

黨競選的承諾。 (1)優點:反映當前民主政治即政黨政治的現實 (2)缺點:過度簡化選民的投票取向,忽略及混淆候選人與議題取向 4 反映說(resemblance model) 又稱極端的反映說,代議士不僅言論與行為要反映民意,甚至代議士的組成也 要反映社會。 (1)優點:來自特定群體的代表應該較能充分體會該族群的真實利益 (2)缺點:代議機構將無法引領社會改革,因為其只是單純社會反映 的社經結構。 (四)立法機關的類型 民主政治之政府體制大多按照權力分立的原則設計,目的係要相互制衡以確保 人民自由權利,此種權威的割裂甚至在許多先進民主國家中,更存有立法權分 由兩個獨立組織共同行使的情形,因而產生一院制與兩院制的差異。 1.一院制(unicameral) (1)意義 在中央層級機構的立法機關,立法權由單一機關行使而不分院行使 (2)優點 組織單純行動迅速 (3)缺點 A 易流於一院專制 B 立法可能草率 C 未能充分反映民意 2 兩院制(bicameral) (1)意義 在中央層級機構的立法機關,分為兩個獨立的機構,分別行使其職權。 (2)起因 A 環境因素:一般認為人口多幅員遼闊的大國,其社會分歧較明顯較有可能形 成兩院制 B 制度因素:聯邦制國家重視地方分權、代表性,國會其中一院為地方代表組 成,因此聯邦制國家必然形成兩院制 (3)種類 A 對等兩院制:權力相當,如美國聯邦參議院及聯邦眾議院;德國聯邦參議院、 聯邦議會 B 不對等兩院制:權力往往經由人民選出的下議院傾斜,如:英國貴族院平民 院、法國參議院及國民議會 (4)優點 A 避免國會專制:上可以節制下 B 周延立法 C 可代表不同的利益 (5)缺點 A 形成政治僵局 B 立法效率緩慢 綜上所述,事實上,在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各國有明顯走向一院制的潮流, 如以色列、丹麥、瑞典、紐西蘭均成為一院制的國家,誠如席耶斯(Sieyes)所

謂:「假如第二院與第一院意見一致,則第二院沒有必要;假如兩院意見不能 一致,則第二院亦復有害」。 2.委員會(Committee) (1)概念 委員會制度被形容為「國會中的權力殿堂」,也是立法過程的真正樞紐所在, W. Wilson 曾謂:「國會政府就是委員會政府」,而世界國會及其他組織採用 委員會制度的趨勢,則被視為當代政治的象徵。 (2)功能 委員會有以下功能: a.提供法案審慎的思慮 除了減輕院會的負擔外,更可進行比院會更精密的審查。 b.強化國會調查監督政府的能力 專門化的委員會具備足堪與行政機關比擬的知識與專業能力。 c.可用來調查大眾所關心的事務 這指涉特定目的而成立的委員會,例如美國水門案所成立的艾文委員會(Irvin Committee)。 d.專業化 (3)成功條件 委員會制度實行成功有一個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政黨的黨紀必須鬆散,如此委 員會方能獨立運作,此外,當法案被少數人把持或是委員會主席能夠主導程序 進行,則亦有實行上的限制。 (4)優點 1 時間充裕 2 可集思廣益 3 緩和衝突 二、司法部門 司法機關為國家司法權運作的主體,也是建構司法制度的核心,因此司法機關 係政府中被授權裁決各種爭議的部門,其主要功能就是宣告法律的真義。 (一)司法審查制(Judicial Review) 1.起源 司法審查源於 1803 年美國「馬布理控告麥迪遜案」(Marbury versus Madision),最高法院院長 Marshall 推理出最高法院統一全國法律之結論,自 此美國出現實質的三權分立。 2.內涵 司法審查制係指司法機關得就法律是否違背憲法精神加以認定,假若認定兩者 有所牴觸,則可宣告違憲否定法律之效力 3 原則 (1)對法律不做主動審查,採不告不理原則。 (2)法律及命令尚未形成問題前不表示意見 (3)對於政治問題不介入審查。 3.結論 總結上述,司法審查與憲政發展之關係為: (1)展現對行政權與立法權的尊重 司法審查權是被動的,並且不對政治問題介入審查。

(2)在行政與立法外扮演積極功能 法官必須具備良好的法學訓練、品德操守,並且超然獨立,如此則有助於一國 之憲政發展。 (二)司法機關的功能 1 裁判 2 監督執法(司法審查) 3 制定新法(英美:法官造法) (三)司法獨立 1 廣義 司法獨立係指司法權的獨立,亦即司法機關與行政立法互相不隸屬,此乃制度 上的獨立。 2 狹義 係指審判獨立,此指法官在進行司法案件審理時,皆依法審判而不受上級法院、 首長或政治力量的干預 3 綜上,今日自由民主國家均接受司法獨立是作為法治的基礎,對於司法的壓 制是走向獨裁的第一步,因此立法行政機關的專擅,或是透過法庭外影響特定 案件的作法,導致人民權力受損無法充分受保障皆被視為違反司法獨立精神。 (四)司法確保途徑 1 法官的任用:公開甄補程序 (1)普選:美國 (2)國會選:拉丁美洲 (3)行政部門任命:英國 (4)法官共同選擇:義大利、土耳其 2 身分的保障:法官一經任用,原則上為終身職 3 審判獨立制度:超出黨派 4 組織、財政之制度:司法概算行政院只得加註意見不得刪減 (五)司法權的擴張─法官是政策的創造者? 1.基於兩點理由,吾人以為法官在創造政策: (1)裁量權 法官經由建構的過程,在許多可能的意義或解釋中選擇其一,從而對法律賦予 意義。就此觀點,所有的法律皆是法官所創造之法。 (2)司法審查權 司法審查權的法遠可能做出最具根本性的判決,這些判決涉及決定個人權利及 政府權力,甚至取捨價值,決定群體的終極目標。 2.然而以下三點卻說明司法權未必逾越行政及立法之權限: (1)只有司法獨立司法審查方具有效性。 (2)法官雖可詮釋法律,但其不可能修改法律。 (3)司法缺乏強制的手段,尚須仰賴其他機關為之。 三、行政部門 ※我國政府體制 一、我國政府體制運作上的問題 我國自解嚴後經過七次修憲,其中 97 年憲改雖然將政府體制修改成雙首長制, 惟卻是比較不明確的雙首長制,因而產生以下運作上的問題: (一)行政權力的歸屬究依何種選舉判定

亦即行政院長與行政團隊的人事、政府的主要政策方向,究竟是由總統主導, 亦獲立法院的多數黨來決定。 (二)行政權於總統、行政院長間之分配為何 依據憲法,總統之權限在國防、外交和大陸政策,至於其他事務則由行政院長 負責,然而弔詭的是總統又可基於國家安全透過國安會指揮行政系統,如此一 來,當行政院與總統意見不一致時,就會引起憲政爭議。 (三)行政院長雙向負責的問題 現行體制行政院長必須面對雙向負責的問題,一方面行政院長乃總統所直接任 命,另一方面行政院長又必須對立法院負責,這種情形尤其在分立政府下特別 嚴重。 (四)內閣總辭的時機 由於政府體制的定位不清,連帶使得行政院長與內閣總辭的時點產生困擾,因 此當總統和立法院改選的時間點非常接近,就會產生閣揆更換頻繁的情況。 (五)欠缺行政立法僵局解決機制 我國政府體制尤其欠缺有效化解行政立法僵局之機制,當分立政府出現時,總 統不能主動解散立法院,而現行的覆議權採二分之一設計又不具實效(美國採三 分之二),相對的,立法院雖有倒閣權,卻又經常在人為的因素下不去行使,甚 至選擇個別法案進行破壞,導致行政與立法陷入長期政黨惡鬥。 二、我國政府體制的改革方向 我國在經歷七次修憲後,目前的政府體制既非總統制亦非內閣制,而是一種接 近雙首長制的混合制度,無庸置疑的,若將現行體制修正為總統制或內閣制都 將導致與政治現實落差太大,甚至產生與既有政治文化衝突的限制。是以,吾 人認為在不做大幅度憲政變革的前提下,未來除了維持現制以外,更應認真就 某些部分進行修正,茲說明如下: (一)總統主持行政院會 部長會議若由總統主持將使政治責任容易釐清,亦得以解決行政權隸屬劃分不 明確的問題。 (二)總統享有主動解散國會的權力 賦予總統主動解散國會的權力將有助於化解行政及立法僵局,不過,此種權力 的行使也要有所限制,像是國會經改選後一年內不得再解散等規定,以避免政 治不穩定。 (三)將總統選舉由相對多數決改為絕對多數決 如此能夠避免少數總統,使得總統權力和民主正當性相符。 (四)公民投票法制化 當行政與立法僵持不下時,一定程度內可以透過公民投票的機制獲得解

選舉制度

政治學者以薩克(Alan Issak)非常重視選舉在民主國家所扮演的功能,他認為 選舉一方面讓人民獲得政治參與的機會,另一方面則要求民選官員擔負政治責 任。 1、 自由選舉的原則 (一)普通:符合法定年齡 (二)平等:一人一票,票票等值,亦即每個議員代表的選民數應相當 (三)直接 (四)無記名:秘密投票 二、選舉制度的設計 依照 Lijphart 所言,選舉制度將受到「選區規模」及「選票結構」的影響,基 此,一國之選舉制度可區分為「單一選區制」、「半比例代表制」、「比例代 表制」和「混合制」,以下茲分項說明。 (一)單一選區制(single-member district system) 所謂單一選區,係指每個選區只選出一名候選人,而國會有幾席全國就劃分為 多少選區,通常依人口比例換算之,又稱小選區(Small ElectoralDistrict)。 單一選區制又可分為「相對多數決」、「兩輪投票制」與「選擇投票制」,茲 說明如下: 1.相對多數決 (1)概念 一個選區只選出一位候選人,並由得票數最高者當選,故又稱「先馳得點制」 (first past the post,FPTP),例如英國國會(平民院 650 席)、美國國會(眾議 院 435 席)選舉。 (2)優點 a.落實兩黨政治 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會導致兩黨制(杜瓦傑法則),因此可使政黨的責任較明確, 獲勝者負責組織政府,敗選者負責監督政府。 b.代議士不易極化對立 政治立場溫和者容易得到中間選民認同,因此候選人政見不會各走偏鋒。 c.政局穩定 由於兩黨制,故不會出現聯合內閣,政局較穩定。 d.代議士與選民有明顯聯繫 可確保當選者履行其在選區內的職責。 (3)限制 a.代表性低 由於應選名額僅一名且易產生棄保效應,故無法反映該選區之所有民意,而採 取相對多數決更造成選票浪費以及少數政府多數治理的情形。 b.壓縮小黨 由於該選舉制將導致兩黨制,無異是限制小黨的生存空間。 c.選區劃分的問題 當選區劃分淪為政黨私利下的犧牲品時,將僅考慮如何有利於黨籍候選人當選, 不考慮人文歷史與其他地理因素,如同美國麻州州長 Gerry 所劃分的變形蟲一 樣,這種不公平的選區劃分稱為「傑利蠑螈」(Gerrymandering)。 2.兩輪投票制

(1)概念 又稱「單一選區絕對多數制」(single-number district pluralitysystem), 即一選區選出一位候選人,該候選人必須獲得過半數投票,否則必須再舉行一 次「跟隨選舉」(follow-up election),並由獲得相對多數選票者當選,例如 法國的總統選舉。在法國第一輪投票中獲得 12.5%公民選票候選人才有資格參 加第二輪。 (2)優點 a.擴大選民的選擇性 使選民可依照內心真正意向投票,不致出現棄保效應。 b.促成政黨間的協商 容易出現政黨結盟,形成兩大聯盟對抗的多黨制,並產生強而有力的穩定政府。 (3)限制 a.易有政治交易 為了形成政黨結盟,使得候選人彼此進行暗盤交易。 b.投票過程冗長 選民在第一輪投票時容易顯得漫不經心。 3.選擇投票制(alternative vote system) (1)概念 又稱「偏好累計投票制」,選民可依偏好圈選兩位以上的候選人,計票方式為: 獲得第一偏好票半數以上者當選,若無,則剔除得票數最低之候選人,並將其 第二偏好票分配給其他候選人,如此反覆為之,直到出現過半數得票者。例如, 澳洲的下議院選舉。 (2)優點 a.選票浪費的情形減少 b.因為沒有第二輪投票,故不會有候選人暗盤交易的情形 (3)限制 a.出線之候選人通常第一偏好票均不高 換句話說,候選人並不具特色,充其量僅為選民不討厭者。 b.選舉結果計算繁複 由於難被選民理解,因此易生選舉爭端。 c.不利於小黨 首輪遭受淘汰者多為小黨之候選人。 (二)半比例代表制 1.概念(複數選區) 又稱為「單記不可讓渡投票制」(single non-transferable vote system,SNTV)或「有限投票制」,其概念為每個選區可選出兩位以上候選人, 所謂單記係一票只能投一人,並視得票數依序當選;不可讓渡係即使得票數超 過當選門檻,亦不得轉讓其他候選人,採 SNTV 制的國家不多,我國的縣市議 員選舉就是一例。 2.優點 (1)容許小黨生存的空間 由於每個選區可選出多位候選人,因此小黨之參選人較有機會當選。 (2)給予候選人表現個人特色之機會 擴大選民的選擇性。

(3)對選民而言,同一選區有相當多的代議士為其服務 3.限制 (1)候選人易走偏峰 (2)造成黑金政治,候選人只須掌握少數民意就可當選 (3)易造成同黨候選人同室操戈的情況 (4)候選人當選與被罷免間的難易程度不成比例 (5)派系能夠操弄選舉,造成政黨內的派系衝突 (三)比例代表制(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 system, PR) 所謂比例性或代表性,係指選舉制度是否能將民意等比例轉化為候選人當選席 次的程度,因此,比例代表制是依各政黨的得票率來分配該黨於議會中的席次。 其又可分為「單記可讓渡投要制」和「比例代表制」: 1.單記可讓渡投票制(single transferable vote system, STV) (1)概念 即選區比例代表制,每個選區的應選席次為多數,政黨可提名同額數量的候選 人,投票時由選民依其偏好決定候選人的當選順序,且候選人間的得票數可相 互移轉,換言之,當某候選人得票數超過當選門檻後,便可將多餘的票移轉給 排序在其後的同黨候選人。例如,愛爾蘭便採取該投票制度。 (2)優點 a.政黨提名候選人時可兼顧到候選人的品質,因為人民可用選票決定品質佳者 優先當選。 b.其所試圖達成的比例代表性不完全以政黨為對象,而能夠涵括各類社會團體。 c.有助於小黨取得席次。 (3)限制 a.小黨林立,不容易產生強而有力的執政黨,可能導致政治不穩定。 b.黨紀不易伸張,容易出現政治明星。 c.選舉結果計算繁複,難為選民理解,易生選舉爭端。 2.政黨名單比例代表制 (1)概念 選舉時,選民乃是投黨不投人,針對政黨所提之名單作認可投票,因此,名單 中候選人之排序完全由政黨主導,選民無改變空間,最終的投票結果是依照各 黨得票率,乘以總席次以決定當選席次。例如,我國末代國大選舉。 (2)優點 a.可落實政黨政治,由政黨扮演在政治系統中的功能。 b.對所有政黨而言,該制是最公平的選舉制度。 c.婦女及弱勢團體容易透過比例代表制或得參政機會,例如我國憲法規定應保 障婦女及原住民之當選名額。 (3)限制 a.代議士與選區失去關聯性,其當選與否完全由政黨主導。 b.選民無法展現自由意志,形成希望當選者未當選,不希望當選者反而當選的 情形。 c.政黨高層大權在握,不利於政黨民主。 (四)混合制:融合比例代表制、單一選區相對多數制的優點 兼容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與比例代表制的選舉制度稱為混合制,以德國為 世界首創,目前被多國用於民意機關的選舉。混合制含德制與日制兩種類

型,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自由選區與政黨比例代表的得票是否合併計算,茲 分述如下: 1.聯立制(德國、紐西蘭) (1)概念 聯立制又稱為「附帶席次制」(additional member system, AMS)或「補償 制」,它是由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加上比例代表制所形成,選舉時,第一票選 人,第二票選黨,並由第二票決定國會總席次之多寡,因此,政黨之應得席次 減去自由選區所獲席次,即為比例代表制下之附帶席次。 (2)優點 a.兼顧區域代表性和政黨比例代表性。 b.允許分裂投票,使選舉結果得以展現選民心中所屬。 c.有利於小黨生存,且有席次分配門檻,又不會造成小黨林立,最後仍可形成 穩定政府。 (3)限制 a.易出現超額席次(the excess seats) 即政黨若在自由選區超出應當選總席次,則不能分配比例代表席次,至於多出 的席次則成為超額席次。 2.並立制(日本、我國) (1)概念 a.選民可投兩票,一票以相對多數制投給單一選區候選人,一票以政黨名單比 例代表制投給政黨 b.兩票分開計算互不影響,換言之,各政黨依所獲得第二票得票率分配比例代 表制部分的席次。 (2)優點 a.席次分配較簡易 b.選民可同時表達政黨與候選人偏好 c.單一選區與政黨名單候選人平行競爭,無排擠效應 d.防賄效果好 (3)缺點 a.有利於大黨不利小黨,單一選區越多對大黨越有利 b.政黨得席率與得票率較易形成落差 c.分裂投票 (4)對我國的影響 1.政黨政治: (1)兩黨制 (2)黨紀提升 2 對候選人: (1)大市效應 (2)連任率提高 (3)肉桶立法 3 選民:分裂投票 並立制 聯立制 優點 1 易於計算 1 比利性高 2 可同時表達偏好 2 可同時表達偏好

3 無排擠效應 3 有利小黨 4 防賄 4 防賄 5 有助政黨政治 5 有助政黨政治 6 無超額問題 缺點 1 分段投票、得席率與得票率落 1 複雜 有落差 2 超額 2 有利大黨 3 分裂投票 3 分裂投票 4 政黨內部緊張關係 二、選舉制度對政治之影響 法國學者 Duverger 認為,選舉不僅促進政黨的發展,選舉制度更影響到政黨 體系的發展,其提出選舉制影響政黨制的三大因素,稱之為「杜瓦傑法則」 (Duverger’s law): (一)單一選區多數決會導致兩黨制 1.就機制因素而言,該選舉制度設計將造成第三黨代表性不足的情況,亦即所 獲席次與其全國得票率不成比例。 2.就選民的心理因素來說,選民將意識到如果其繼續支持沒有希望當選之小黨, 他們的選票將形同廢票,因而會表現出「策略性投票」。 3.值得注意的是,此種關係必須以社會分歧不嚴重為前提,否則就全國範圍而 言,仍會形成多黨制。 (二)比例代表制會導致多黨制 比例代表制強調選票與席次分配之公平性,因其並非贏者全拿之零和賽局,故 小黨仍有生存機會。 (三)兩輪投票制會導致兩聯盟多黨制 兩輪投票制容易使政黨在第二輪投票時採取聯合的方式,否則將無法在單一選 區中出線。是以,選舉時經常出現這種不穩定的臨時聯盟,到了選後又各自為 政,維持多黨制的面貌,例如法國。 最後,學者瑞伊(Douglas Rae)根據杜瓦傑鐵律再提出其觀察,他指出無論在 何種選舉制度下,大黨的獲得席次必然遠高於其獲票比例,而在比例代表制中, 選區越大政黨的席次與得票率的比例就越接近。 三、台灣選舉制度的變革 我國在第七次修憲前的選舉制度係單記不可讓渡投票制加上政黨名單比例代表 制,修憲後則改為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與政黨名單比例代表制之混合制,計票 上並採取日本式的並立制,席次分配為單一選區 79 席,政黨名單 34 席,兩者 約莫呈七三之比。 (一)修憲前的選舉特色 揆諸台灣修憲前的選舉特色,可謂負面影響多於正面,大致論述如下: 1.多黨性 中選區和比例代表制都有利於小黨候選人當選,故易形成小黨林立。該論點的 前提是小黨必須先出線,否則,小黨因特殊社會原因不易出頭,仍會造成兩黨 制,例如,比利時。基於此,該論點又被稱為「杜瓦傑假說」(Duverger’s hypothesis) 2.黨紀低落性 選舉大多是派系主導,尤其是地方派系黨中央完全無力約束。中選區會形成地 方派系,例如高雄縣的紅派、白派與黑派。

3.同室操戈 同黨候選人每思在選區內相同政治板塊中爭取支持,造成同室操戈。 4.民意不足性 中選區易造成黑金政治,以及候選人易走偏峰。 (二)修憲後之影響 修憲後對上述現況是否有所修正,抑或導致新興問題之產生,頗值得探討,茲 就單一選區多數決之影響、席次減半之影響及立委任期延長四年之影響分析如 下: 1.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的影響 國內學界通說主張選制改革後,台灣將邁入兩黨政治,此雖係根據杜瓦傑鐵律 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必導致兩黨制,惟此說卻非並無限制,蓋因新修憲包含一 部分比例代表制的精神,故理論上仍提供小黨生存空間,只不過與 SNTV 制相 較,小黨獲選席次可能更少。 2.席次減半之影響 席次減半從民意的反應來看似有正當性,惟其卻無學理依據,茲就學者觀點說 明席次減半應有之諸多效應: (1)小黨候選人更難勝出 單一選區制加上席次減少,將對小黨候選人之當選雪上加霜。 (2)委員的政治影響力提升 區域立委的人口代表性大為提升,在若干縣市可能只有一席立委的情況下,無 疑將使委員的政治影響力大為提升,此外,由於總席次大幅減少,將導致國會 委員會被少數委員把持的情形。 (3)新地方派系的形成 (4)導致肉桶立法 由於立委的行政區域代表性下降,將使得委員只關注於選區利益,對國家重大 公共政策漫不經心,最典型的就是肉桶立法(pork barrellegislation)。 3.立委任期延長之影響 立委任期延長其實是預設在總統制和半總統制的政府體制架構下,期望降低 「分裂政府」和「少數政府」的問題,因為對內閣制而言,國家元首多非直選, 因此,未來憲政若有改革,包括總統制或半總統制的選擇,將難以迴避去討論 選舉時程的問題。立委任期延長對政治將產生以下影響: (1)分裂投票效力降低 同時選舉將強化兩大黨的優勢,使得比例代表制的影響力被壓縮,因此兩大黨 以外的候選人通常會為了如何說服選民進行分裂投票而苦惱。 (2)衣尾效應(coat-tail effect)上升 同黨議員候選人將可藉著總統候選人的光環加持下增加當選機會,準此,同時 選舉將強化總統的權威,並有利於選後營造國會多數。 (3)同時選舉的難題 同時選舉將面臨以下三大挑戰: a.體制配套的難題 時程的調整必須和憲政體制配套才有意義,由於我國憲法有解散國會的機制, 一旦經歷倒閣而解散國會,總統及立委的選舉時程就無法配合了。 b.國會選舉失焦的難題 同時選舉當然有利於減少社會成本,並可能形成一致政府,惟此將導致國會選

舉失焦,甚至可能形成日後立法權退卻的情形。 c.技術層面的難題(憲政空窗) 現依公職人員選罷法規定,立法委員至遲應在本屆任期屆滿前十日選出,因此 勢必要在一月中旬以前進行同時選舉,問題在於一月選後新任總統必須在五月 方可就職,中間間隔四個月有違常理。 ※美國選舉制度 (一)總統選舉制度 由各州公民投票在由各中的選舉人代表組成選舉人團選舉: 1 每州選舉人團代表的數目即為該州參議員席次(2)加上眾議員席次,如加州有 53 名眾議員 2 名參議員,故總統選舉人代表有 55 席。現今美國全國總統選舉 人團總數共有 538 名(435 名眾議員 100 參議員 3 哥倫比亞特區) 2 各總統在各州提出一張選舉人團代表名單,由公民直選採贏者全拿原則,亦 即在各州獲得最高票的候選人即囊括該州全部選舉人團代表名單 3 選舉人原則上不能依自己意志選舉總統,而必須投給獲得該州最高票的候選 人 4 候選人必須得到選舉人團過半的選票才能當選總統,亦即至少要獲得 270 張 選舉人票,若無人過半則由眾議院就前三名總統候選人選舉之;另由參議院就 前兩名副總統候選人選舉之。 (二)對於選舉人團之評論 1 確保聯邦制度優先,強調各州自主性 2 保障小州權益 ※美國初選制度 (一)定義 候選人的提名由黨員或公民自由投票決定 (二)特徵 1 州政府舉辦:民主公平 2 保持中立 3 形式上由全國黨代表大會投票 (三)類型 1 完全封閉:須登記 2 封閉:初選當天登記 3 開放:不必登記,投票時只能領一個政黨的選票 4 完全開放:登記不受限制,可秘密選擇投票 5 地毯式:可同時參加兩黨初選 6 非政黨性:所有政黨候選人、選民同時參加 ※選區劃分的基本原則 Lijphart 1 公平代表性:一人一票,票票等值 2 行政區域完整性:與行政疆界一致、地域上簡潔連續 3 保障少數團體:讓政治上、種族上的少數有他們的代表 4 席次比例性:政黨、種族席次與選票比例相稱 ※美國期中選舉

參議員:6 年,每 2 年改選 1/3 眾議員:2 年,每 2 年全部改選 總統、參眾議員同時改選稱為大選 總統任期中的國會選舉,一般稱「小選」或「期中選舉」,一般也將此結果視 為對總統施政的期中考評

政黨

學者 Schattschneider 指出,民主政治就是政黨政治,如無政黨,民主將不 堪想像。而政黨政治是民主政治的型態,它並非是個人直接參與政治活動,而 是透過集體的方式以政見來參與民主政治運作。 一、政黨的意義與特徵 (一)政黨的意義 政黨是一種制度化的團體,其建立在特定社會基礎上,經由政治資源與職位之 取得,而影響公共事務的處理。 (二)政黨的特徵 1.組織層面 (1)由某些次級單元構成:個人或團體 (2)政黨組織是制度化:持續穩定存在 2 社會層面 (1)政黨具有一定的群眾基礎 (2)政黨涵蓋的是社會的部份而非全體 3 政治層面 (1)政黨有自己的意識型態 (2)政黨的主要目標在於掌握政治資源追求執政影響公共事務:提名候選人 二、政黨與派系 (一)派系的意義 所謂派系(faction),為政治菁英一種非正式的經常集會,這些政治菁英包括利 益團體、政府機關、議會成員,甚至可能是地方上以某一大家族為核心的非正 式組織,它的建立基礎在於菁英間的共同意識和情感。 (二)派系的特徵 1 缺乏意識形態 派系的存在大多以私利為出發點,往往缺乏意識形態與共同政見取向。 2 情感維繫 派系之生存乃植基於傳統政治文化,因此派系之維持必須透過人情、忠誠關係 等發展加以持續。 3 有助於民主發展 事實上,派系對剛步入政黨政治的國家而言,將有助於民主發展。 (三)派系與政黨的比較 1 基礎不同 政黨的組成份子為社會各階層,占社會基礎之一部分;派系則是成員基於特定 情感關係所組成。 2 在政治體系中地位不同 政黨是處理政治事務的必要結構;派系則是在非正式層次運作 3 影響政治的方法不同 政黨直接參與政治活動,推出候選人競選職位;派系則依附於政黨,透過非正 式管道在政黨活動中擴充其影響力。 4 持續能力不同 政黨建立在特定社會基礎、價值信念不易消失;派系易隨時空環境消失 5 政治責任 政黨必須擔負政治責任;派系則否。

三、政黨在現代國家政治地位的演變 (一)政治上:否定到肯定 (二)運作上:政治到法律 (三)國家與政黨的關係:放任到監督 (四)互動型態:衝突到競爭 四、政黨的類型 (一)以理念程度:使命型(missionary) vs 掮客型(broker) (二)以黨員參加方式:直接 vs 間接 (三)以黨員與政黨關係:幹部黨(cadre) vs 群眾黨(mass) (四)以政黨的起源處區分 Duverger 依照權力起源之不同,區分政黨為「內造政黨」與「外造政黨」: 1 內造政黨 在國家權力機構內,因派系或利益關係結合的人,透過議會選舉結合原有之民 意基礎而逐漸形成政黨,例如英國的保守黨。 2 外造政黨 在國家權力機構外,透過社會運動號召群眾而組成的政黨,該政黨之所以出現, 通常和政治參與管道不足或政府出現正當性危機有關,例如英國的工黨。 (五)以政黨社會基礎廣狹區分 1 普涵型政黨」(catch-allparty)=代表性政黨=掮客型政黨 2 非普涵型政黨(non-catch-all party)=整合性政黨=使命型政黨 (六)以政黨的基層組織型態區分 1 黨團黨 2 分支型政黨 3 細胞型政黨 4 行伍型政黨 五、政黨的功能 (一)反應與匯集民意 (二)塑造與引領民意 (三)甄拔政治人才 (四)提名候選人 (五)從事競選活動 (六)組織政府與監督政府 (七)政治溝通與傳播 六、政黨體系的分類 (一)以政黨的數目而分(Rae) 1 一黨獨大體系:有一個政黨席次超過七成,如 1955-1993 日本自民黨 2 兩黨體系:兩大黨席次總和超過九成;無任何一黨超過七成,如英美 3 多黨體系:沒有政黨席次超過七成;且兩大黨席次未超過九成,如德、丹麥 此外 Satori 認為以政黨數目為考量因素對政黨體系進行分類,應考量政黨相關 性(relevance): (1)聯合內閣潛力:有無參與組閣的可能性 (2)政治勒索潛力:雖然參與組閣可能,但其存在會影響其他政黨競爭的策略 (二)以政黨的競爭方式而分:有無公開公平的選舉 1 競爭性政黨體系

(1)一黨優勢制 (2)兩黨制 (3)多黨體系 2 非競爭性政黨體系 (1)一黨制:其中包括集權一黨制、威權一黨制、實用主義一黨制 (2)一黨獨霸制:除執政黨外上有其他政黨但毫無競爭性無執政輪替之可能 (三)以政黨意識型態而分 1 溫和多黨制 2 極端多黨制 (四)例外 原子化多黨制、零碎多黨制:1994 義大利純粹比例代表制 七、政黨制度的成因 (一)選舉制度 Duverger 法則(機械因素&心理因素) 1 單一選區相對多數制:兩黨制 2 比例代表制:多黨制 3 兩輪投票制:兩大聯盟對抗的多黨制 (二)社會分歧 1 社會分歧主要可分六個面向:種族、階級、宗教、地域、職業、價值 2 社會分歧結構可分為以下兩種類型 (1)交錯的分歧結構 (2)重疊的分歧結構 (三)歷史背景 觀察過去社經因素將使吾人理解不同政黨社會支持的力量,而這些支持力量可 能持續很久,甚至傳承至後代。例如,英國的兩黨制。 八、政黨體制的評析 (一)一黨制 優點: 1 集中力量 2 政策容易貫徹 3 適合應付危機 缺點 1 有違民主精神 2 不顧民意需求 3 欠缺競爭機制 (二)兩黨制 1.定義 典型情況是指一個國家的政治運作主要由兩個主要政黨所掌握,在國會中通常 其中一黨獲得過半席次,另一黨則未過半,形成一黨執政一黨監督之情形。 2.例子:美:民主黨共和黨 ; 英:工黨與保守黨 3 優點 (1)政治比較安定 (2)政治責任明確 (3)政策易於選擇

(三)多黨制 1 定義 典型情況是指一個國家的政治運作由三個以上政黨所掌握,每個政黨在國會中 皆有一定席次,但通常沒有一個政黨獲得過半數席次。 2 例子:德國:右基督教民主黨、左派社會民主黨、自由民主黨、綠黨、左翼 黨 3 優點 (1)促進政治參與 (2)保障少數 (3)政策溫和 (四)兩黨制與多黨制的差異 1 制度成因 2 政治穩定 3 政治責任歸屬 4 政策焦點集中 5 政治參與 6 保障少數 7 政策產出 九、政黨重組(Party realignment)與政黨解組(party dealignment) (一)政黨重組( Party realignment)之意義 Key 提出,包含以下要素 1 一次關鍵性選舉(critical election) 2 此關鍵性選舉造成各個選民結構的改變 3 此一選民結構的改變是非常重大且持久的,並非一次偶發的事件而已 (二)政黨重組的原因 1 重大的國家危機:拉大政黨間的議題差距 2 新興議題的對立 3 新興政黨的出現 4 選舉權的開放 (三)政黨解組之意義(等於政黨勢微) 政黨解組(party dealignment) 選民對政黨的認同度下降,使得政黨的社會基礎流失,政黨的影響力與重要性 也逐漸降低,該情況亦稱之為「政黨政治危機」(crisis of party politics)。其 原因有以下幾點: (1)黨之寡頭領導使基層黨員缺乏參與感。 (2)政黨致力於權力爭鬥使選民失去信心。 (3)單一議題團體興起取代政黨功能。 (4)文官體系之強化,削弱了政黨對政府的控制能力。 (5)大眾傳播媒體發達,選民投票取向轉為議題取向與候選人取向 十、選舉制度、政黨體系與社會分歧的關係 (一)選舉制度形塑政黨體系 (二)社會分歧影響政黨體系 (三)社會分歧影響選舉制度的制度選擇 (四)已形成的政黨體系會試圖維持並鞏固既有的選舉制度

※政黨政治的條件 1 代議民主 2 容忍反對黨存在 3 反對黨須為忠實的反對黨 4 政治菁英支持 5 公民文化

政府型態─聯合政府、少數政府與分立政府

1、 聯合政府 (一)最小獲勝聯合內閣:權力極大化,Riker 規模原則,過半就好 (二)最小規模聯合內閣:不只過半還要求最小 (三)最小數目政黨聯合內閣:政黨數目越少越好 (四)最小意識型態範圍聯合內閣 (五)最近意識型態關連聯合內閣 2、 少數政府 (1) 意義 在多黨體系且具有行政向立法負責精神的憲政體制中,政府沒有掌握國會多數 卻能存在的現象。 (2) 原因 1 憲政空隙:國會對內閣無人事同意權 2 憲政制度設計較強調行政權的穩定:建設性不信任投票 3 閣外合作:國會中有些政黨雖未參與組閣但仍支持內閣的施政 (3) 我國出現之原因 1 立法院僅有倒閣權無對行政院院長的人事同意權 2 過去立委選舉採 SNTV (4) 影響:政治不穩定隨時會被倒閣且缺乏施政效率 3、 分立政府 (1) 定義 在具有行政立法分立精神的憲政體制中,行政與立法部門分屬不同政黨控制之 情形。 (2) 原因 1 平衡理論(蓄意說) 缺點:忽略選民政黨認同以及高估一般選民政治知識 2 矛盾理論 (1)選民對於不同選舉判準不一 (2)選民偏重議題與候選人取向 (3)總統與國會議員選舉時間上的差距 (三)影響 1 政策制定延宕缺乏效率 2 政策責任難以釐清 3 財政赤字 4、 我國雙首長制為何不會換軌 (1) 法國 1 國會中穩固團結的多數聯盟與兩輪投票制 總統在無國會多數支持下不敢貿然挑戰團結穩固之國會多數之實力,因為兩輪 投票制形成穩固團結的左右兩大聯盟。申言之,國會的選舉制度形塑國會的政 黨體系,而國會的政黨體系制約了總統自行其事的可能性。 2 行政指揮系統一元化 歸屬於總理轄下的行政指揮一元系統可以確保總理主治時的憲政運作不被總統 任意干擾。 3 總統沒有將總理主動免職的權力

總理依憲法只對國會負責而不須對總統負責 4 總統的主動解散國會權:蜜月期選舉 5 兩輪對決制 總統與國會議員選舉皆採此制度,較具廣大民意支持。 (2) 我國 1 沒有穩固團結的多數黨與 SNTV 2 行政指揮系統二元化:軍政軍令 3 總統有對閣揆主動免職權 4 總統沒有主動解散立法院的權力 5 相對多數制的總統選舉以及立委選制與總統選制不同

利益團體與群眾運動

Bently 於 1908 年所著《政府過程》提出:「無團體,即無政治」 一、利益團體的意義 所謂利益團體(interest group)係指企圖影響政府政策,從事政治活動,以爭 取團體及組成份子之利益的團體。在民主國家中因利益團體會對政府部門施加 壓力,故利益團體又被稱為「壓力團體」(pressure group)。 二、政黨與利益團體的異同 (一)相同處 1 都是群體生活重要的次級構成單元 2 其本身的消長相當程度決定各自達成組織目標的能力與滿足社會期盼的程度 (二)相異處 誠如 V. O. Key 所言:「利益團體是藉影響政府來增進利益,而不是靠提出候 選人和追求政府管理之責任來增進利益」 1 成立基礎:全盤性的政治主張 vs 著眼於成員利益 2 目標上:追求執政 vs 影響政府政策 3 手段上:提名候選人、競選 vs 遊說、宣傳、助選 三、利益團體的類型(Almond 的分類) (一)組織的利益團體:合法、有組織的集會結社,有定式的組織化行動 (二)制度的利益團體:政府機關、官僚本身 (三)非組織的利益團體:非正式溝通與組織,常以階級、血緣、傳統關係而集 結 (四)失序的利益團體:以非常態手段爭取特定利益 四、利益團體的產生原因 (一)多元政治參與的需要 (二)區域代表制的缺失 (三)自由市場之競爭 (四)政黨之沒落 五、利益團體的運作方式(影響決策的途徑) (一)遊說(lobbying) (二)宣傳 (三)助選 (四)草根式壓力(Grass-root Pressuer) (五)示威遊行 (六)公民不服從 (七)司法訴訟 六、利益團體的成敗 利益團體的活動,有時相當有效,確切維護與促進團體成員的利益,有時則 徒勞無功。究竟影響利益團體的成敗因素為何,吾人可歸納以下理由: (一)會員的人數 (二)會員社會地位 (三)會員的團結程度 (四)領導的才能與技巧 (五)遊說與其他活動之技巧 (六)團體之立場

七、利益團體對政治的影響 (一)利益團體有利於政治體系 1 利益表達與匯集:反映多元利益 2 彌補區域代表制的不足 3 利益團體是構成多元政治的重要基礎,也是構成公民社會的重要基礎 4 不致過度危害公益:潛在團體、會員的身分重疊、團體間相互制衡 5 提供資訊、反映民意 6 制衡政府 7 促進政治社會化 (二)利益團體不利於政治體系 1 追求私利 2 代表少數利益 3 加劇社會分歧:社會整體意志被分割 4 過於分割缺乏整體性:鐵三角 5 規模龐大,目標逐漸模糊,free rider 越來越多(Olsen《集體行動的邏輯》) (三)折衷見解 利益團體對政治影響究竟是利或弊,端視該社會是否具備公民文化,若有,則 利多於弊,反之,利益政治就可能淪為少數既得利益者向決策者傳達旨意的工 具。 八、利益團體的模式 (一)多元主義模式 (二)統合主義模式 1 統合主義的意義 Schmitter 指出統合主義可被界定為一種利益代表的體系,各組成分子被納入 單一性、強制性、層級性和功能分化的單元組織中,這些單元組織獲得國家之 認可,獨占某些代表性之保證,並在政府公共政策決定上扮演侍從或夥伴的角 色。 2 統合主義的特徵 (1)它係一種層峰式組織(peak association),利益團體被整合成全國性、專業 性、層級化、獨占性的結構。 (2)利益團體和政策制定過程相結合,公共政策是政府與數個大型利益團體共同 協商的結果。 (3)利益團體間具有同舟共濟之精神,因此社會中存在高度容忍與共識。 3 統合主義的類型 統合主義依照國家與利益團體之關係又可分為國家統合主義與社會統合主義: (1)國家統合主義 其構成方式係由上而下,利益團體的需求表達完全被國家所操控。 (2)社會統合主義 其構成方式係由下而上,層峰組織的形成是社會自發性的,利益團體基於共同 的需要聯合起來推出代表與政府進行協商,學者 Lijphart 稱之為「新統合主 義」。 4 統合主義對政治的影響 統合主義大多興起於「複式社會」(plural society)的國家中,是一種有助於消 弭衝突的政治制度,此外,其也被視為有助於民主工業國家發展經濟、分配利

益,是以,統合主義盛行於荷蘭、比利時、瑞士等歐陸小國。至於統合主義對 政治的影響,則充分反映在政府體制及選舉制度之上: (1)政府體制 統合主義國家多為內閣制國家,行政權與立法權合一,如此能使國家資源獲得 整合,以引導利益團體建立在總體施政目標的共識下。 (2)選舉制度 統合主義國家必然採取比例代表制,如此得使社會各階層利益充分表示。 (三)新右派模式:Olsen《集體行動的邏輯:公共財與團體理論》 九、群眾運動 (一)意義 Almond 將群眾運動類歸為「失序的利益團體」。所謂群眾運動,係指成員以 示威遊行、集會抗議的方式進行街頭抗爭,表達對特定事項之訴求,並對政府 施壓的非制度集合。 (二)群眾運動的發生原因 群眾運動發生的原因可以系統論的觀念加以闡述,吾人歸納為: 1 轉換項的問題 政府在處理公共問題的過程中,黑箱作業或溝通不足,未予利害關係人或關心 議題者表示意見,以致引起群眾不滿。 2 輸入項的問題 政府對於結構性問題刻意壓制,或不予處理,使議題被排除在制度議程之外, 稱之為「權力的第三種面向」。 3 輸出項的問題 政府對公共問題的處理方式及結果,無法獲得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的支持,以 致群眾採取另一種輸入的方式表達需求。 4 系統超載(overload) 當系統處理問題的能力不足,或群眾對系統正當性喪失信心,此時利害關係人 會藉由大規模之群眾運動來表達心聲。 5 環境之影響 群眾運動的發生可能是受到內、外環境之影響,就內環境而言,包括有心人士 的操弄,或是政黨、政客之動員;就外環境來說,政治文化、社經條件,乃至 於國際因素都足以引發群眾運動。 (三)政府如何處理群眾運動 群眾運動雖然是短暫性的,也非利益團體表現意見的常態,但政府在處理問題 時卻不得不慎,茲就預防面及處理面加以說明: 1 預防 (1)對於爭論性議題,尤其民意呈現極端對抗時,必須避免貿然決策。 (2)健全溝通管道,在決策時可以吸納各團體意見領袖參與,或召開公聽會聽取 利害關係人意見,以加強決策的正當性。 (3)透過政治社會化的運作教育群眾,使其認識非和平之抗爭並非解決問題之唯 一途徑。 (4)提高轉換項(政府)之決策能力,像是行政現代化、資訊透明化,俾使政治系 統具有可治理性。 2 處理 (1)當群眾運動發生時,政府在處理上必須儘早處理問題的本質、透過直接與利

害關係人交涉,以互惠、持續進行的方式,彌平群眾不滿之情緒。 (2)若發生非理性之暴力活動,已威脅到政治系統穩定的秩序,此時就要採取強 制性的措施來因應,包括武力和懲罰。

憲法

憲政主義是自由主義的基本概念,個人在國家成立之前便已有了自然權利,政 府是為了確保人民自由、限制政府權力而設置的。亦即人民希望透過內外在的 牽制來規範政府權力,以保護對自由的欲求 一、憲政主義 (一)憲政主義的意涵 憲政主義(constitutionalism)又稱「立憲主義」或「憲政之治」,其主要有兩 項意涵: 1.有限政府(limited government) 憲法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經由權力分立(separation of power)以達相互制衡 (check and balance)。 2.依法而治(due process of law) 政府的權力除了實質上受到限制外,其一切的行動也必須遵循正當法律程序, 任何不依法行政的政府都會傷害人民的利益與福祉。 (二)憲政主義的基本主張 基於上述,憲政主義有以下主張: 1.主張在憲法中列舉政府所能運用的權力,如果逾越了此一範圍,便是違憲。 2.主張在憲法中明定政府不能干涉人民的事項,以消極保障人民的自由權利。 3.主張政府乃人民同意所產生,因此政府必須對人民負責,即責任政治之思想。 4.主張政府組織結構包括垂直和水平應該分權而制衡。 (三)實踐的條件 1 政治菁英對憲政的執著與忠誠:認知、態度、行為 2 理想的司法機關 3 憲政教育 4 良好的法治體系 (四)對憲政主義之評析 1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均有憲法,但並非這些國家均有憲政之治,某些國家的憲 法僅作為「名目憲法」甚至「語意憲法」,因此憲政非一紙憲法所能為,而要 當政者與民眾具備憲政精神。 2 憲政既以限制政府權力來保障人民權利,因此,憲法的變遷與成長就必須依 附在「憲政」的主軸上運轉,執政者必須隨時體察時代趨勢與民眾反應,以修 憲或釋憲的方式來充實憲政的內涵,如此方能達到穩定群體生活秩序的作用。 二、憲政獨裁 (一)憲政獨裁之意涵 憲政獨裁亦稱「戰時憲政體制」或「緊急命令權」,其意為憲政民主國家在戰 亂或經重大變故時,臨時賦予政府無限的權力以解決危機,回復常態,因此憲 政獨裁具有臨時性、自滅性、消極性與回復性。 (二)憲政獨裁的危機 憲政獨裁雖有其不可抹滅的功績,但卻也隱含某些危險,根據學者之研究,認 為主要的危機有三: 1.永久獨裁:有轉為極權獨裁之虞。 2.固守權勢:獨裁雖可救亡圖存,但卻也是統治者固守權勢的工具。 3.阻礙政治發展:許多政治活動都因而宣告終結,如此將阻礙政治發展。 (三)結論

憲政獨裁之使用應有其限制 1.獨裁之實施必須依照嚴謹的憲法形式 2.當權者不得任意宣告緊急狀態 3.實施期間須定有時效等。 三、人權 (一)定義 依照 Austin Ranney 的界定,人權(human right)一方面是國家權力的限度 與個人自由的範圍,另一方面也指涉政府所應保障人民的基本權利。 二、人權之演進 (一)早期人權之發展 Friedrich 則將西方人權的演進分為三個階段: 1.十六、十七世紀消極的人權:平等、自由權→針對王權 西方人權始自王權思想中解放,他們對強大的政治力量非常恐懼,因此主張限 制政府的權力,並在憲法中規範政府權力的界線。例如 1682 年英國之「權利 請願書」(Petition of Right)、1689 年之「人權法案」(Billof Right)。 2.十九世紀古典民主論:參政權→工業革命後 代表人物為 Mill,他認為應擴大人民參政的機會,並透過參政來培養公民道德。 3.二十世紀經濟社會的人權:受益權→資本主義 由於資本主義造成貧富差距拉大,因此人權的發展走向要求政府對積極人權的 保障。 (二)人權之發展 綜上所言,人權之演進可概括為以下數點: 1.自由權由絕對到相對 2.參政權由小到大 3.受益權由消極到積極 4.平等權由形式到實質 四、言論自由 (一)言論自由之概念 所謂言論自由是個人願意發表言論以及聽取他人意見的權利,近來它被理解為 充分表述的自由,言論自由在民主政治中是不可或缺的概念,在此概念下其被 認為不應接受政府審查,惟國家仍可能對某些具破壞性表達的類型實施懲罰。 人們對言論自由最大的疑慮往往不是政府的壓制,有時則來自社會的壓力,當 意見領袖透過大眾媒體宣染而產生特定意見,個人將因懼於被孤立而保持沉默 或附和,這甚至被視為比政府壓制更難預防。 (二)言論自由的基本理論 1.促進民主 2.發現真理 3.提升自主性:自我實現 4.發揚容忍精神 (三)言論自由的保障─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原則 發現言論自由乃由寬鬆到嚴厲再到放寬,說明如下: 1.明顯而立即的危險(clear and present danger) 言論若被認為將產生明顯而立即之危險,則該言論非法,例如在戲院妄呼火災。 2.惡劣傾向(bad tendency)

言論自由不保障意圖顛覆政府或危害公共安全之言論。 3.邪惡份量很重(gravity of evil) 當言論被認為邪惡份量很重,不論其實行程度為何都應剝奪言論自由 4.優先議題(preferred position) 除非國家能證明限制言論自由與國家生存密切相關,否則不得為之。

民主

1、 國體與政體 (一)國體:國家元首產生的方式→君主、共和 (二)政體:統治權的行使方式→民主、獨裁 二、民主的涵義 民主政治原於兩個希臘字,demo 以及 kratica,demo 意味平民,kratica 意 味統治,兩字合起來便是平民統治的政府,亦即權力掌握在一般人民手中的政 府,學者 Ranney 對於民主的分類如下:(口訣:政大人多) (1) 人民主權 1 對人民負責的政府(責任政治) 2 有意義的選舉 (1)競爭性:結果具不確定性 (2)職政權力有更替的可能 (二)政治平等 1 一人一票、票票等值 2 每位公民都有平等陳述政治觀點,以爭取政治職位的機會 (三)大眾諮商 1 有一套溝通機制 2 不違背公益下付諸實行 (四)多數統治 1 不得以多數決顛覆民主 2 不得以多數決侵害少數 三、民主理論 (一)古典民主理論(規範民主理論) 1 理論家 Locke,Montesquieu,Rousseau,Mill,Burke,Madison 2 基本假設:人民為全能民主的公民,公民的政治行為是理性的,參與民主的 主體為單獨的個人 (1)有充足的政治知識 (2)有濃厚的政治興趣 (3)按公益原則行事 3 理論核心 (1)個人的同意:被治者的同意等於許多個人的同意 (2)積極參與政治是可欲且可能的 可欲的:提升公民德性 可能的:人人均理性了解參政義務且會自我節制 (3)個人的公民德性:健全民主政治 (二)修政民主理論(實證民主、經驗民主、程序民主理論) 1.Schumpeter (1)著作:1942,「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 民主政治是一種達成政治決定的制度安排,在此種安排下,個人藉著公平公開 的競爭、自由意志的選擇爭取選票、獲得權力 (2)民主政治只是人民選擇決策者的特殊程序(民主程序論) 2.Dahl 多元政體

多元的社會造就多元的政體,決策環境甚為複雜,代表社會各種利益的勢力均 參與決策、議價、妥協、協商為政治過程的特色 (1)菁英擁有影響力不會不利民主(因為彼此觀點不同) (2)限制權力最好的方法為團體間的制衡及政治菁英內化於心的價值 (3)多元社會無固定多數只有許多少數存在(因此會結盟成暫時多數) 3.Satori (1)任何制度下真正參與決策都是少數,領導者必定且應該存在 (2)領導者的產生方式及人民對領導者若干程度的控制是民主與非民主之差別 (3) 批評 1 對古典民主的批評 (1)缺乏實證基礎不符現實 (2)團體論 (3)菁英論 (4)一般大眾政治冷漠有助於政治體系平衡 (5)民主政治並沒有高尚道德目標 2 對修正民主的批評 (1)古典主義提供思想不重視實證 (2)政治冷漠代表政治效能感低落 (3)對現狀定益卻沒有反省 (4)缺乏政治理想只為現狀辯護 (5)納賄風氣使人無法相信菁英 (6)無法產生積極公益 四、民主的類型 (一)直接民主與代議民主:民意尋求與表達方式不同 1 直接民主(參與式民主)→優缺點等同公投 (1)優點:強化決策的正當性、促進政治參與、培養公民德性 (2)缺點:民眾無知、多數暴力、激化政治衝突 2 代議民主 (1)優點:效率、專業、政治穩定 (2)缺點:難監控、競租 (二)自由主義與社會主義民主 1 自由主義 (1)有限政府 (2)自由權保障 (3)私有財產制 (4)市場經濟 2 社會主義 (1)社會正義維護 (2)勞工權益保障 (3)社會福利制度 (4)積極政府 (三)多數民主與共識民主 Lijphart《當代民主的政治類型》 1 多數民主/西敏寺民主(Majortarian/Westminster) 多數民主/西敏寺民主 共識民主(Consense)

意涵

(Majortarian/Westminster) 1 同質性高的社會

1 多元分歧社會,經由協和式的 制度設計亦可達到民主穩定 2 滿足單一多數即可決策 2 儘可能多數 3 強調贏者全拿、有競爭排他性 3 強調協商、包容、權力分享 4 代表國家:英、紐 4 代表國家:瑞、比、荷 要素 1 行政權的集中:一黨內閣 1 行政權的分享:大聯合內閣 2 行政、立法權力融合:內閣制 2 行政、立法分立:總統制 3 非對稱兩院制:單一機關決定 3 平衡兩院制:瑞士下院為國民 議會;上院為聯邦議會 4 兩黨制 4 多黨制:比利時 8 個以上政黨 5 單一面向社會分歧 5 多面向社會分歧 6 單一選區相對多數制 6 比例代表制 7 單一制、中央集權、無分享精神 7 聯邦制與地方分權 8 不成文憲法與國會至上 8 成文憲法與少數否決權 9 無司法審查制無人可否定國會 9 有司法審查制度 10 多元主義競爭 10 統合主義、協商 11 行政控制的央行 11 獨立央行 5、 民主政治的制度要件:Dahl,1971《多元政體》 政府回應公民的偏好,視公民為平等的,並提供所有公民相同機會去形成表達 偏好,且使他們的偏好在政府行動時被平等對待。 (一)兩標準 1 公開競爭:自由公平的競爭機會 2 包容性/參與:政治參與的機會 (二)要件 1 言論自由 2 集會結社自由 3 新聞自由 4 普遍選舉權 5 公民有參選權利 6 選舉過程自由公平 7 主要政治決策者為民選 8 政策反映人民偏好 ※1-3 為公開競爭,4-8 為包容性/參與 (三)自由之家的判別一個國家是否民主的標準 延續 Dahl 的判斷標準並經過改良,說明如下: 1 政治權利 (1)選舉過程 (2)政治多元主義與參與 (3)政府職能 2 公民自由 (1)表意與信仰 (2)結社與組織 (3)法治

(4)個人自主與權利 3 國家被分為三種:選舉的、自由的、不自由的 六、民主政治維持的條件 (一)經濟 (二)社會(階層、流動、多元、分歧程度) (三)文化(公民文化) (四)政治菁英 七、民主政治的理論與實際 (一)菁英論 1 代表人物 (1)Mosca,1896,統治階級:統治者與被統治者 (2)Pareto,1916,社會的心靈:狐狸、獅子 (3)Michels,1911,政黨:寡頭鐵律→組織的需要、個人的天賦、群眾的需求造 就 (4)Mills,1956,權力菁英:權利是累積的、職位是流轉的 2 理論要點 (1)權力菁英:權利是累積的、職位是流轉的 (2)壟斷的選舉 (3)寡頭控制的團體政治 (二)多元主義 1 代表人物 (1)Bently,1908,政府的過程 (2)Madison,聯邦論 (3)Dahl,多元政體 Dahl 發現小城鎮三大決策領域:都市更新、公共教育、政黨提名,其認為政治 菁英的權力較大不會不利民主,因為: A 菁英間各有不同利益和立場,彼此相互競爭 B 選舉使菁英負責,且菁英是民主政治的捍衛者 2 理論要點 (1)分化的權力:相互競爭形成公共政策 (2)負責的選舉 (3)團體政治:利益團體為民主政治的精隨 (三)兩者差異 1 對權力擁有者理解不同 2 對政策制定過程不同 3 關注焦點不同

獨裁論

1、 獨裁政治 (一)意義 獨裁(dictatorship)一詞源自羅馬共和時代,謂特殊緊急時期,國家將資源權 力集中某人之手,期待該獨裁者(dictator)加以應用以渡過危機。現今,獨裁 政治成為相對於民主政治的政體,其政治權力集中在一人或少數人手中,並且 不依照民主原則對人民施以集中統治。 1 否定民意政治 2 否定責任政治 3 否定政黨政治 4 否定法治政治 (二)威權獨裁(authoritarian dictatorship)權力基礎來自武力而非人民同意 1 概念 威權獨裁的權威源自韋伯(Weber)權威類型的「傳統型權威」(traditional authority)及「魅力型權威」(charismatic authority),獨裁者僅圖集中政治 權力於己身,在政治上控制人民,對於政治以外的其他生活則不加以控制。 2 特徵 (1)威權國家大部分是人治的國家:崇統、魅力型領導 (2)威權國家的社會呈現相當程度的割裂狀態。 (3)威權國家的政府大多欠缺行政效率。 (4)威權國家的知識份子,除少部分進入政府外,大部分都對政局不滿。 3.種類 (1)政黨獨裁 新興的開發中國家,由知識份子或民族主義者所組成,該政體以政經發展為目 標,對異議份子的容忍程度較高,例如新加坡人民行動黨。 (2)軍人獨裁(政變後的結果) 通常是軍事將領政變後所建立,大多數獨裁國家均屬此類,以拉丁美洲為主, 如智利。 (3)宗教獨裁(政教合一) 該政體的權威來自信徒對宗教領袖的支持,例如伊朗什葉派領袖何梅尼 (Khomeini)。 (4)官僚獨裁 政策方向保守,缺乏政治眼光只重視行政效率上之革新,例如葡萄牙的薩拉沙。 (5)君主獨裁 此即發展初期的部落社會。該政權為保守屬性,基本取向為維持現狀,最典型 的君主獨裁國像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汶萊。 (三)極權獨裁(totalitarian dictatorship) 1.概念 Ranney 認為,極權政體是二十世紀的產物,是一種當代技術與專制制度的混

合物,在此制度下,獨裁者不僅集中傳統政治權力,更企圖將一切社會生活政 治化。 2.特徵 Friedrich 與 Brezezinski 歸納極權政治有以下特徵: (1)單一官定的意識形態 該意識形態(ideology)能夠指導人民一切生活層面。 (2)單一政黨 強調執政黨為唯一合法政黨,而該黨之合法性來自黨是由群眾所組成。 (3)政治警察 例如納粹的「蓋世太保」(Gestapo),蘇聯的 KGB,其負責監控人民生活,實 行恐怖統治。 (4)壟斷媒體與文化 大眾傳播媒體僅能為「一言堂」,其任務是替政黨宣傳,宣揚意識形態。而就 文化活動來說,迫使全國文化發展須按照官定模式。 (5)壟斷武力 (5)壟斷經濟:國家獨佔所有的經濟活動,最典型的是國營企業。 3.種類 (1)法西斯主義獨裁 該政體不相信民主國家的議會制度,主張絕對的信奉領袖,國家的權力至高無 上,個人一切思想行動均須配合國家意志。例如,義大利的莫索里尼。 (2)納粹主義獨裁 該政體內涵大抵同於法西斯政體,比較特別的是,納粹主張種族優越說,並以 此作為侵略他國的根據。例如,德國的希特勒。 (3)共產主義獨裁 該政體是極左派,反對資產階級式的民主,主張無產階級專政,並透過計畫經 濟的方式發展國家經濟,節制私人資本。例如前蘇聯。 4.建立條件 極權獨裁與暴政有所不同,暴政所統治的社會散漫且無紀律,也沒有明確的政 治目標,只是將權力集中於一人之手,而極權獨裁實際上需要一定的條件,臚 列如下: (1)政黨黨紀必須良好,且對意識形態具有高度信仰。 (2)獨裁者本身須有一定聲望,並且具有高明的政治手腕。 (3)官僚組織須有效率,一方面滿足人民部分期望,一方面能有效對社會進行控 制。 (4)需要一個發展中期的社會,該社會為順從取向的臣屬型政治文化。 5.威權獨裁與極權獨裁之比較 (1)權力使用目的不同 威權獨裁在鞏固領導者地位,極權獨裁則在促進政治社會化。 (2)意識形態與信仰不同 極權制存在強烈的烏托邦傾向,威權制則多建立在族國統一、富國強兵的議題。 (3)國家與社會互動不同 極權制強調國家與社會次級單位間權力服從的關係,威權制則強調國家與社會 次級單位是在協商,進行利益分配。 綜上所述,隨著國際環境丕變的衝擊,獨裁國家逐漸式微,也使得傳統研究獨

裁論的學者紛紛探討獨裁國家演變的情況,民主化(democratization)議題也 成為當前政治學討論的重點。

民主轉型與民主鞏固

一、民主轉型 (一)政體轉型的意義 根據 O’Dunell 和 Linz 的界定,政體轉型係指一個政體轉變成另一種政體的過 程 (二)政治轉型之指標 1.自由化 人民獲得各種自由權力的歷程,亦即國家放鬆管制的過程。 2.民主化 人民獲得參政權與公民地位的歷程 基此,吾人認為上述兩項指標的關係為: 1.已經自由化的社會未必民主化,但充分自由化會增加民主化發生的機率 2.有自由化民主化才有實質意義。 二、第三波民主化(the third wave of democratization) 1.Huntington 在《第三波》指出: (1)第一波民主化與逆流 始於 1828 年美國解放黑奴與開放投票權,促使英法等西方國家民主化,直到 1922 年納粹和法西斯主義造成民主退潮。 (2)第二波民主化與逆流 始於 1943 年,二戰同盟國協助世界各國民主化,民主化運動一時蔚為風潮, 直到 1950 年代末,此時政治發展及政權移轉有強烈的威權主義傾向,尤以拉 丁美洲為甚,許多民主政體皆因政變而逆流回威權政體。。 (3)第三波民主化 始於 1974 年葡萄牙結束長期獨裁統治,至 1989 年蘇聯解體引發東歐共產政 權民主化而達到高潮。 2.第三波民主化的成功條件 (1)自由民主體制在全球意識形態中取得獨占地位。 (2)國際政治中具影響力的國家和組織開始扮演積極推動民主的角色。 (3)傳播資訊科技突飛猛進,使民主改革的經驗在鄰近地區產生擴散的作用。 (4)經濟自由化對民主化亦產生直接的助益。 三、民主化的因素(動力) (一)經濟因素 1 長期因素:現代化理論:經濟發展會導致民主化 2 短期因素:政權穩定理論:獨裁政權若有良好的經濟表現,統治正當性就得 以維持;若經濟出現重大危機人民會要求政治改革,此時較可能導致政治民主 化。 (二)政治文化 1 集體主義/個人主義:集體越強越不容易民主化因為個人主義強調個人價值。 2 宗教因素 (4) 政治菁英 1 菁英構成:獨裁變動 2 菁英策略:改革派援引社會力量 (5) 國際影響 1 挑戰:競爭 2 依賴:影響

3 示範:學習 ※改革派與反對運動的溫和派結合最易改變 (五)過程論:O’Donnell 民主政治是許多偶然性因素結合的結果,而非由前提 條件所決定 6、 民主化的類型 (一)變革 執政者主動意識到民主化的重要性,是一種由上而下的民主化變革,例如台灣。 (二)置換 舊有威權政體被推翻,而由民間或反對陣營推動民主化,是一種由下而上的民 主化變革,例如阿根廷。 (三)移轉 民主化過程中獨裁菁英與反對陣營相互妥協,完成政權移轉,此種民主化變革 成本最低,例如南韓。 六、民主鞏固 waring 指出,民主鞏固必須經歷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建立民主之硬體機制; 第二階段是建立民主文化,前者較容易,後者較困難。 (一)民主鞏固之概念 1.民主鞏固(democratic consolidation)是極權政體或威權政體轉型為民主政 體後狀態的持續與穩定,又稱「民主深化」,是以當民主鞏固失敗,即成民主 退潮。 2.一個民主鞏固的政體,在行為上不會有群體試圖建立非民主體制或分裂國家; 在憲政結構上不論政府或非政府力量都願意遵守憲政程序來解決衝突。 (二)民主鞏固之條件 1.Linz&Stepan 指出民主鞏固的五個面向: (1)公民社會 必須要有自由、自主且活潑的公民社會。 (2)政治社會 必須發展出國家以外高度自主的政治社群,這些政治社群能藉由相互競爭取得 控制國家機器的正當性。 (3)法治社會 重視以法律保障人的權利。 (4)經濟社會 採行折衷於自由經濟(拉大貧富差距)和統治經濟(市場不自由)之間的混合經濟, 將有助於民主鞏固。 (5)官僚的可用性 民主政治的政策必須由一群具有公民精神的官僚加以貫徹實施。 2.Linz (1)行為層面:菁英的行為 (2)態度層面:大眾的態度 (3)憲政層面:民主政治的各種遊戲規則已經充分制度化 3.Huntington 兩次轉手論 (二)民主鞏固的潛在障礙 1 族群對立激化:由東西二元對立走向多元的族群衝突,南斯拉夫 2 民主政府的治理能力不佳:俄羅斯的震盪療法

3 行政部門專擅自為,民粹主義 行政權力擴大有害民主政治。 4 選舉至上論 5 轉型正義的問題 (1)從獨裁轉型至民主的新興民主國家的政治問題,尤其在變革與移轉最難以追 究 (2)對象:高層、執行者、社會上共犯 (3)難題:如何追究加害者賠償受害者 (4)處理方式:補償、追訴、遺忘、真相和解委員會

民意與溝通

民主政治就是民意政治,故「民意」(public opinion)在民主政治中具有決定 性的地位,美國總統林肯特別重視民意,其認為民意決定政策之成敗,為了探 求民意,他每週兩次於白宮接見民眾。 一、民意的意涵 (一)定義 學者 V. O. Key 對民意作了簡單的界定,他指出,民意係指由私人意見構成, 而政府必須加以重視的意見: 1 民意是私人意見匯集而成的,由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交換意見而演變成公共意 見 2 這些意見某種程度上能被政府官員察覺並在決策時考慮 3 民意與政治態度不同,政治態度具有穩定的心理取向及預設立場,民意則往 往係針對特定事物的看法。 (二)民意的面向 1 偏好:贊成或反對 2 強度:好惡的程度 (三)民意的特性 1 複雜性:許多不同意見 2 多變性:隨時間改變 3 不普及性:並非人人關心 4 不一致性 5 不可靠性 6 潛在性 7 容忍性 (四)民意的型態 1 消極的民意 2 訴求的民意 3 支持的民意 二、民意的基本模式 民意是由兩個面向,即「偏好」與「強度」所組成,就偏好而言,乃指對政策、 政黨或政治人物支持或反對的立場;就強度而言,則是指所採取立場的程度。 依照偏好與強度,民意的分布有以下五種類型: (一)U 型曲線 贊成與反對兩端的強度大,中立意見的強度小,此種議題通常產生激烈的爭論, 例如塞普勒斯的統獨問題,政府的態度是最好不要立即採取行動。 (二)倒 U 型曲線 贊成與反對的強度小,中立意見的強度高,換言之,多數人均無意見,此種議 題屬專業性高的政策,政府的態度宜為自行決定政策走向。 (三)J 型曲線 此時民意強度單方偏向贊成或反對,由於民意具有共識,故政府應順應民意。 (四)N 型曲線曲線 此種民意雖顯示大多數人均贊成或反對,惟強度均不強烈,而持相反意見者人 數雖少,卻展現出極高的強度,例如美國的農業補助政策。此時政府會順從少 數意見。

(五)倒 J 型曲線 民意為大眾所接受或反對,且均不強烈,政府決策具有彈性。 三、民意的探求方式 (一)定期選舉 (二)公民投票 (三)民意測驗 (四)民意代表 (五)街頭抗爭 (六)媒體傳播 四、民意調查 (一)民意調查的意義 民意調查係指透過徵詢部分民眾的意見,並根據這些民眾的意見來推知所有人 民的想法。若將此定義操作化,則民意調查通常指涉抽樣調查,亦即採取科學 方法,以抽樣調查來推論母群體的意見。 (二)民意調查的運作程序 1.選取樣本 在選取樣本時必須注意其是否具有代表性 2.設計問題 設計問題時必須注意不能出現「引導式問題」,因為會扭曲民意的原貌。 (成因:問題的順序、語氣的使用、傾向性的引言、具有價值判斷的問句) 3.獲得答案 其方式包括郵寄問卷、親自訪談或電訪等。 4.分類並推論問題答案 將蒐集得的問卷進行編碼(coding),以便進行量化,並加以分析解釋其代表的 意義。 (三)民意調查的優點和限制 1 優點 (1)監督政府:進行民意測驗可了解民眾對政府作為的評價,具有監督政府的效 果 (2)政策評估:民意測驗亦可作為政府推行政策之參考 (3)選舉活動的功能:作為政黨提名的參考、競選期間可以了解選情預測結果 2 限制 (1)本質上的限制 A 無法發現新問題,只能驗證研究者的基本假設 B 僅限於能量化的簡明問題 (2)運作程序上的限制 A 選取樣本:樣本代表性可能不足 B 設計問卷:可能有引導式的問題 C 獲得答案: a 訪員的訓練可能不足 b 可能出線機構效應 c 敏感問題難獲得真實答案 D 分類並解釋答案:未表態者的意見難以推估 (3)結果上的限制 A 自成理論:民調公布後走向會發生的方向 B 自毀理論:民調公布後走向不會發生的方向

(四)民意調查的功能 1.支持的功能 當民調結果顯示大多數民意支持時,可使該政策獲得更大的正當性。 2.指導的功能 民意調查可使政府獲知民眾的需求傾向,以指導政府制定符合人民需求的政策。 3.象徵的功能 民主政治就是民意政治,重視民意調查可顯見政府施政以民意為依歸的表現。 4.放任、制衡的功能 當民眾對政策較不關心時,政府可本於自身專業自由裁量,此外民意調查也可 以對政府不當的施政加以制衡,當政府作為違反民眾意願時,透過民意調查可 迫使政府注意民眾的心聲。 (五)選舉民調的方式 1 出口民調(exit poll) 出口民調為選民甫離開投票所時所為之意見調查,由於排除了不會去投票的選 民,因此準確性較高,惟其最大的爭議在於是否能在選舉結果公佈前,即搶先 公佈出口民調的結果。 2 基點民調(benchmark survey) 基點民調是針對候選人的各種比較性資訊進行調查,例如清廉、能力、對議題 的代表性等,題目的內容可以非常開放。 3 模擬對決民調(trial and heat survey) 模擬對決民調多運用在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其方式是模擬出實際選舉之情境, 問題設計上呈現候選人兩兩對決,經過交叉分析觀察選民的投票 4 滾動樣本民調(rolling sample survey) 在一定時間內完成一份可供推論的樣本,然後每天使用不同樣本以瞭解各觀察 點之變化,以此提供候選人選戰策略之應用。 5 審議式民調(deliberative opinion polls) 審議式民調為一種結合焦點團體和民意調查的新式民調,其方法為邀請一定數 量具有代表性的選民參加,先提供他們相關議題資訊,再由立場不同之專家進 行說明,爾後請選民相互討論以進行民意調查。 6 壓迫式民調(push polls) 此種民調方式係調查人員利用扭曲的資訊,迫使受訪者回答特定意見,其目的 不在探求民意,只在影響受訪者之態度。 五、政治溝通 (一)定義 1 政治溝通又稱政治傳播,係指個人或團體透過表達管道,把政治性訊息傳達 給其他個人或團體,希望藉此影響他人或其他團體對政治事務的看法。 2.Deustsch 認為,政治系統要在變動的環境中尋求本身平衡,必須自環境及 本身取得一定資訊(information),而這些資訊是由許多訊息(message)所組 成,並經由一定的溝通管道來傳遞。 (二)要素 1 溝通者(communicator):菁英、大眾、政黨或利益團體 2 訊息(message):文字、圖形等 3 媒介(medium):管道 4 接收者(receiver)接收者是那些注意政治溝通者所傳播訊息的人

5 回應(response) 1.啟發:接收者從未思考或對議題不具先入為主之觀念,從無到有 2.改變:使接收者放棄原有的既定立場,轉變為同溝通者之想法或意見。 3.強化:使接收者的立場更加堅定。 4.行動:促使接收者以實際行動來支持溝通者。 六、政治溝通的媒介 通常可分為兩類,一類為大眾媒體;一類為面對面溝通 (一)大眾傳播媒體:電視、報紙、廣播、電影 (二)面對面溝通媒介:1 口語傳播 2 發生在初級團體 七、政治溝通的理論 (一)皮下注射理論(hypodermic needle model) 所謂「謊言說一千遍就成真」,民眾是無知、盲目的,只要溝通者不斷增強其 訊息,大眾就會被制約。 (二)沉默螺旋理論(spiral of silence) 紐曼(Neumann)發現社會出現一種現象,即人們若覺得自己的意見和多數意 見不一致,為免於被孤立,就會保持沉默不敢發表看法,這使得大眾傳播媒體 對民意的影響效果極大,因為媒體會去塑造強勢意見,而使得社會都依附在其 意見下。 (三)媒介效果有限論(limited effects model) 該模式認為媒介的效果是有限的,因為個人均有其知識、利益和意識形態,媒 介只能增強人們既定立場,很難加以改變。 (四)議題設定理論(agenda-setting hypotheses) 大眾媒體雖不能影響人民「如何想」,但卻可以透過議程設定來告訴其「想什 麼」,換言之,媒體利用其資訊守門人(gate-keeper)的角色,在政治溝通上 佔有絕對的優勢。 (五)兩階段溝通理論(two-step flow of communication model) 拉薩斐特(Lazarsfeld)指出,意見領袖在政治溝通扮演比大眾媒體更有效的地 位,因為多數人所接收的資訊往往來自初級團體,像是與家人、朋友的閒聊。 八、大眾傳媒的功能 or 政治傳播對民意的影響 (一)議題設定效果:媒體選擇的內容會影響民眾對該相關議題重要性的排序 (二)預示效果:催化特定概念、將某一事件與概念相結合,影響判斷 (三)框架效果:插曲式 or 主題式(媒體報導的歸因會影響個人態度) (四)樂隊花車效果:從眾心態 (五)第三人笑果:媒體具不良影響 or (一)表達民意 (二)塑造民意 (三)溝通橋梁 (四)民眾教育 (五)監督者 八、結論 在民主政治中,僅了解民意的方向是不夠的;仍須理解民意的強度,方能避免 少數人的強烈需求被忽略,也才能真正達成社群主義、凝聚社會之理想、目標, 使民主政治更為健全

政治參與與投票行為

盧梭(Ruosseau)認為公民參與政治本身是一種教育,是一種滿足,而普遍平等 的政治參與是政治進步的表徵。 一、政治參與的意義 Verba & Nie 認為政治參與是一般公民以影響政府的人事甄選或以影響政府的 決策與行動為目標從而採取的各種活動。另外 Verba 認為政治參與包含四種要 素,即公民、行動、政府、目的。 二、政治參與的模式 (一)慣常性政治參與 1 試圖影響政府的人事活動,投票或競選活動 2 試圖影響政府決策的活動,像是政治溝通、合作性活動、接觸政府官員或民 意代表、公民投票等。 (二)非慣常性政治參與:非慣常性的政治參與係指使用非體制內的政治參與方 式 1 合法示威遊行 2 參與抵制活動 3 罷工或和平佔領 4 訴諸暴力行為如毀損或肢體傷害 5 游擊戰、革命 其具有下列特徵: (1)體制外的活動 (2)焦點置於特定議題 (3)高度的自主性集體性 ※政治暴力 (一)定義 基於政治因素採取激烈非理性手段,要求政府接受其意志,其屬於非法的、強 制的政治參與形式。 (二)類型 1 暗殺 2 恐怖行動 3 暴動 4 革命 5 政變 (三)理論 1 資源動員理論:角逐執政 2 相對剝奪理論 3 階級理論 4 差距理論:Huntungton 認為經濟與政治發展的差距是主因 三、影響政治參與與否的原因 (一)個人因素 1 成本 2 利益 (二)政治菁英的動員 (三)社會心理因素 1 政治不滿感 2 相對剝奪感:主觀上的比較 3 政治效能感 (四)制度因素 1 選舉法規 2 選舉制度:制度的比例性、強制投票的採行、選舉對象的職位重要性

四、政治參與的目標 (一)意見表達:政府因而能強化其權威的正當性。 (二)獲取權力:政治參與的精神則展現出任何人均可直接參政,競選職位。 (三)影響政策:集思廣益,且合乎民主程序。 (四)增強政府能力:政府必須透過與社會合作的方式來增強治理能力, 五、影響選民投票與否的因素 (一)客觀因素 1.制度因素:制度的比例性、強制投票的採行、選舉對象的職位重要性、投票 登記制的採行(澳洲) 2 社會環境因素(背景):社會地位、宗教、種族、年齡、性別、地域 (二)主觀因素 1 相對剝奪感:主觀上的比較 2 政治效能感 3 公民責任感 六、影響選民投票決擇的因素 (一)客觀 1 制度因素:制度的比例性 2 社會環境因素(背景):社會地位、宗教、種族、年齡、性別、地域 (二)主觀 1 政黨認同取向 2 政見取向 3 候選人取向 七、投票行為的研究途徑 (一)社會學研究途徑 1 始於 1940 年代又稱哥倫比亞學派,代表人物有 Lazasfeld、Berelson 2 以總體性資料為研究依據,又稱為社會團體理論 3.Lazasfeld:「社會特徵決定了選民的政治偏好」,故其具有社會決定論的 色彩。 (二)社會心理學研究途徑 1 始於 1950 年代又稱為密西根學派,代表人物有 Campbell、Converse 2 以因果漏斗模型(funnel of causality)為主要架構,以個體性的問卷調查資 料為研究依據 3 所謂因果漏斗模型是透過投票者所處的客觀環境因素,加上主觀心理因素所 篩選出來的結果,而朔造出選民的投票行為。 4 該模式歸納影響投票取向的心理因素有三,分別是政黨認同取向、議題取向、 候選人取向,其中又以政黨認同取向最重要。 因果漏斗 1 社會背景:族群、宗教、地域 2 社經地位:教育、職業、階級 3 父母的特徵 (三)經濟學研究途徑

政見 政黨認同 候選人

投票

1 盛行於 1960 年代之後,代表學者為 Downs、Riker 2 以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探討選民的投票行為,重要的研究議題如:選民的策略 性投票、投票矛盾、回溯性投票 3 投票矛盾:R=PB-C+D→R=機率 X 利益-成本+心裡滿足感

政治文化與政治社會化

各時代的政治思想家都承認信仰、情感和態度的重要性,然而,這些思想家卻 未將之視為政治文化,直到 1960 年代行為主義分析技術大行其道,取代傳統 制度研究之際,政治學者開始產生對政治文化研究的興趣,關於這方面的經典 之作,是 Almond&Verba《公民文化》(the CivicCulture)。 一、政治文化的意涵 政治文化是政治體系的成員對政治的心理取向,其為一種群體的現象,構成要 素包含信仰、情感、態度 二、政治文化的三種取向 (1)信仰取向 人們對政治事務的認知與否,又稱認知取向。 (2)情感取向 人們對於政治事務喜歡或不喜歡的情緒反應。 (3 態度取向 人們對政治問題的評斷與意見,又稱評價取向。 三、政治文化的主要內容 (一)國家認同感(National Identity):個人確認自己屬於哪個國家的心理歸屬 感 (二)政府正當性(Legitimacy) 國民對政府法令或統治行為的服從,是來自內心對正義與公平價值的接受。 Weber 提出三種正當性的支配類型: 1.傳統型正當性:權力來自傳統 2.克里斯瑪型正當性:charismatic 3.法治型正當性:來自法律 (三)政治效能感(Political Efficacy) (四)公民的相互信任:社會資本 四、政治文化的類型 Almond 和 Verba 在 1963 出版的《公民文化》一書中將政治文化分以下三種 類型: (一)原始的政治文化(parochial political culture) 人民對政治系統、輸入面、輸出面及自我的政治能力均茫然無知 (二)臣屬的政治文化(subject political culture) 人民對政治系統及政治輸出有高度認知,對其抱持積極或消極的情感,並有評 價的標準。然而就政治系統的輸入面以及自我政治能力卻十分生疏,一般專制 體制下的政治文化均屬此類型。 (三)參與的政治文化(participation political culture) 人民對政治系統、輸入面、輸出面、自我政治能力有高度認知、情感和評價, 並且積極的參與政治事務。在現代高度民主化的國家中,方有此類政治文化。 綜上所述,政治文化的類型並非單獨存在,而是重疊存在,因此不同社會的政 治文化均由此三類理念型加以混合而成。Almond 和 Verba 指出,穩定的民主 政治是社會中參與及偏狹、臣屬政治文化的均衡,而此種兼容並存的政治文化, 稱之為「公民文化」(civic culture)。 五、政治次文化 Ranney 指出,沒有一國的政治文化是散布在所有社會階層與團體之中,因此

不同部分人之間的觀點在內容與強度上均有異於整體。 (一)意義 政治次文化是指一個政治體系之中,社會分期的不同構成單元有特定集體信仰、 情感與態度取向的一種現象。 (二)類型 1 地理上 2 宗教上 3 族群上 4 階級上 (三)菁英/大眾的政治次文化 1 菁英:政治效能感較強 2 大眾:政治效能感較低 3 白魯洵(Lucian Pye)主張政治文化通常至少包含兩種政治次級文化,即菁英 次級政治文化與大眾次級政治文化。之所以在政治文化分裂的原因實繫於資源 分配不一所致階級化取向的差異。 (四)是否威脅國家生存 1 交錯型較不會 2 重疊型較有可能 (五)因應之道 Lijphart 的共識民主 1 大聯合內閣 2 比例性 3 社會不同的自主性 4 少數否決 六、公民文化 Almond & Verba 在《公民文化》對美英德義墨等五國進行問卷調查,進一步 指出民主政治最有利的文化乃是公民文化 (一)公民文化之意涵 1 對政治體系支持,但非狂熱支持;有批評,但並非完全排斥 2 對政治參與有興趣但並非全心參與 3 對政治體系有期望但不過分 4 多數人具有參政意識但也有不算少的人不想參政 綜上所述,公民文化是一種中庸的文化,以參與的政治文化為主,黃金比例為 6:3:1 (二)公民文化的特質(民主政治與政治文化的關係;對民主政治的重要性) 1.現實生活中最好的政治文化:有助於民眾對於政治的理性參與 2.低度異質,接近同質:和諧避免割裂 3.國家認同高:政治穩定 4.對權威合法性認同高:貫徹政令 5.對政府能力有較高評價。 6.政治參與是基於理性而非激情。 7.不以其政治態度作為事物評價的標準。 8.容忍政治異己存在。 七、政治社會化(Political Socialization)的意涵

(一)定義 Easton & Dennis 認為政治社會化是指個人獲取政治取向與行為模式的發展過 程: 1 獲取包括正式與非正式的學習 2 政治取向為內在心理反應;行為模式為外在行為反應 3 發展過程係指持續且長期不斷的過程 八、政治社會化的功能 (一)個人觀點 1.政治自覺的形成:了解自己在政治社會中的角色和地位。 2.政治參與的培養 3.政治知識的提供 4.政治能力的培養:領導、溝通 5.政治態度的形成:政黨認同、階級意識 (二)社會觀點 1 政治體系共識之維持:政治社會成員對政治競爭的規則有共同的看法 2 新一代人認同感之培養 3 創新精神的維護(調合 1+2) 九、政治社會化的傳遞機構 (一)家庭 (二)學校 (三)同儕團體(Peer Group) (四)大眾傳播媒體 (五)社會上各類團體 (六)選舉 (七)政治事件 十、政治社會化與政治文化的關係 (一)政治社會化型塑政治文化 Gramsci 認為政治文化是統治者利用意識形態的傳播與灌輸以鞏固其統治地位。 (二)政治社會化傳遞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具有普遍性與持續性,因此,除非發生激烈的變革或重大事件,否則 政治文化會經由政治社會化延續下去。 (三)政治社會化改變政治文化 政治社會化亦可改變政治文化,就台灣的民主轉型而言,透過灌輸公民教育、 採取直接選舉,使得近年來政治文化已從過去威權統治意識的臣屬型文化,轉 為更開放、更積極參與的政治文化。

國家論

一、國家機關(state) (一)意義 所謂國家機關,是指居住在一特定領土上,擁有特定人民,獨佔合法性暴力的 公共性組織建制。 (二)要素 人民、領土、主權、政府 (三)特徵 根據學者 Dunleavy 的看法,現代國家具有以下特徵: 1.相對自主 國家與社會的關係是相對自主而非絕對自主。 2.合法壟斷武力 國家擁有最高主權可以合法壟斷武力,誠如 A. Ranney 所言,國家為合法壟斷 生死權力之團體。 3.永久統治 國家與政府的最大不同在於,政府會因政權輪替而變更,國家則有持續性。 4.官僚組織 現代國家的特色在於官僚組織為其對外表現的主要形式。 5.汲取功能 國家可以汲取社會資源進行所得重分配。 (四)目的 Merriam 認為國家有五種功能目的: 1.安全:使人民獲得集體安全,免於恐懼,保持主權及領土完整 2.秩序:維持社會秩序,解決群體衝突。 3.自由:保護天賦人權 4.福利:增進人民的福祉,維護基本權、生存權 5.公道:公平正義的生活環境。 二、國家機關 vs 政府 vs 民族 (一)國家機關與政府(government)的比較 1 國家機關概念比政府寬廣 2 政府是國家機關得以運用的工具 3 國家機關具有持續性 4 國家機關行使的是非個人化的權威 5 國家機關理論上代表公益 (二)民族(Nation)與國家(State)之不同 1 構成要素不同 國家是由人民、主權、領土、政府所組成,民族則是民族性格及民族意識所構 成。 2 形成方式不同 國家是透過武力所形成,民族則是在國家內藉融合而形成。 3 存在目的不同 國家存在有其特定目的,像是安全、秩序、公道、自由、福利,民族則是以傳 承文化為目的。

4 本質不同 國家基於客觀之法律而存在,民族則基於主觀之心理意識而存在。 三、主權 16、17 世紀興起民族國家復興運動,國君對內與封建領主(Lord)衝突,對外 則和羅馬教皇與神聖羅馬帝國抗衡,基於維護自身「對內最高,對外自主」之 地位,乃開始鼓吹主權理論。 (一)主權的意義 1Bodin:國家在公民與臣民之上的最高權力,不受法律的限制 2Grotius:最高且不受限制的政治權力,不受他人法律、行為的支配 綜上:一國對內保持最高決對支配,對外保持自主獨立排除制約的權利及意志 (二)主權的特性 1 最高性:主權不受任何權力限制,它是至高無上的。 2 永久性:主權和國家是永久相依的,不隨政府更迭 3 普遍性:效力及於其統治範圍內的一切 4 獨佔性:只有一個最高權力 5 不可分割性:國家只有一個主權並且不可分割。 6 不可讓與性:避免外國侵犯 (三)主權是否限制 1 傳統主權論:不受限制 2 主權自限說:道德的拘束 四、國家體制 (一)單一國(Unitary state) 1 定義 單一國係指中央與地方的權限分配上,中央政府擁有主要的決策權,地方政府 的權力來自中央的授權。如:英、法、日,此外,單一國也可能具有相當程度 的地方分權色彩,如:法國地方權限小,英國地方權限大 (二)聯邦(Federation) 1 定義 國家之政治權力以成文憲法之規定分配給中央政府及各邦政府者,且各邦對於 中央事務有參與權,如:美、加、德、澳、瑞、南非 2 原因 (1)明顯社會分歧 (2)幅員遼闊 (3)歷史相似性 (4)受到外在威脅 3 特徵 (1)高度分權色彩 (2)成文憲法保障地方自治權 (3)司法審查制度:確保地方之權不被中央侵犯 (4)對等的國會兩院制:確保地方有發言權(上議院的存在突顯各方平等之地位) 4 發展趨勢 (1)雙軌聯邦主義:最初運作 (2)合作聯邦主義:19th (3)強迫聯邦主義:1960

(4)新聯邦主義:1980 5 優點 (1)因地制宜 (2)效率提高 (3)防止獨裁:保障發言權、個人自由、落實地方自治 6 缺點 (1)分崩離析、法制吝亂、傾向分離主義 (2)地方治理能力可能不佳 (3)不符經濟原則:衝突時 (三)邦聯(Confederation) 兩個以上國家基於特殊目的以條約組成鬆散的聯合體,表面上有一個邦聯會議 作為共同的政府,惟其決議卻無法拘束分子國執行,因此,邦聯本身並無主權, 主權在各分子國手中。 五、單一國、聯邦、邦聯的比較 (一)單一國與聯邦的比較 1.地方自主組織權之有無 2.地方參政權之有無 (二)聯邦與邦聯的比較 1.修憲程序或決策 聯邦僅須相對多數或絕對多數即可,邦聯為保障各分子國權益需要全體共識決。 2.政府之組織型態 聯邦至少有行政、立法機關,邦聯只有議事機關。 3.各邦加入或退出 聯邦的加入或退出須透過修憲,邦聯的加入或退出卻十分容易。 4.權力深度 聯邦權力行使的深度可直接到達人民,邦聯則只能透過邦到達人民。 5.聯合基礎 聯邦的聯合基礎是憲法,邦聯是條約。 6.中央與地方關係 聯邦是由上而下的權力關係,邦聯則是由下而上。 六、國家再建立與發展的五大危機 (一)認同危機 (二)合法性危機:內心的自願服從 (三)命令貫徹危機:上令無法下達 (四)參與 (五)分配:財富分配 七、國家的起源 (一)自然起源說 (二)神意說 (三)武力起源說 (四)契約說 Hobbes 認為人民簽訂契約將自然權利交付給主權者而組成國家。 Locke 認為國家組成在於必須保障人民權利。 Rousseau 認為因私有財產制產生社會契約

(五)演化說 八、國家的理論 (一)唯心論 代表學者為黑格爾(Hegel)。唯心論的特點是將國家視為最高的正義, 神聖不可侵犯 (二)唯物論 唯物論者認為國家乃統治者的工具,代表學者為 Karl Marx。 (三)契約論 人民透過簽訂契約限制國家權力,保護人民權利,代表人物為 Locke &Rousseau。 (四)職能論 John Rawls 在《正義論》以「自然情境」和「無知之幕」說明國家必須提供 社會福利以維持公平正義。

全球化與國際政治

一、全球化 (一)全球化的意義 所謂全球化係指勞務、資本、商品、資訊能有效跨越各民族國家的界線而在全 球市場的範圍內自由流通的現象,以下分為三個面相討論: 1 經濟:經濟行為者進行全球佈局,整合成無疆界的單一經濟體系 2 政治:衝擊民族國家的主權與治理能力 3 文化:趨同化的現象 (二)國際化與全球化差異 國際化係指國家內部的事務在主權的引導下與國際接軌,使國與國之間具備合 作交流的可能性。 1 國家角色地位不同 2 交流廣泛程度不同 (三)全球化的趨力 1 運輸科技與資訊科技的發達 2 新自由主義意識型態的盛行 (四)當前全球化的三種觀點 1 極端全球化論:樂觀,全球公民社會的到來 2 懷疑論:悲觀,只是區域化而已,Callinicos,Gill:帝國主義 3 轉化論:折衷觀點,未來尚屬未知,Giddens:全球化是社會、政治、經濟 轉型的動力 4 經濟決定論(大前研一):全球化可以提升世界資源的優化組合,絕大多數國 家都從此一過程得到長遠利益 (五)全球化對主權國家的挑戰 1 國內政治層次的空洞化:跨國企業 2 社經發展選擇模式的轉化:向右派靠攏 3 傳統國家能力的被剝奪:區域整合 4 貧富不均的現象:國家內與國家外 (六)反對全球化的論點 1 全球化反映了菁英的決定。 2 全球化是在剝奪弱勢者利益,這些弱者包含窮國、工人階級與環境。 3 全球化是帝國主義入侵的復闢,從此觀點出發全球化似乎便是「美國化」 4 保守主義者抨擊全球化將使非國家組織取代國家對全球性事務之支配。 二、全球化的類型 (一)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是藉著經濟空間的延伸,對國家空間的解構過程。面對經濟全球化 的趨勢。 (二)文化與社會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的結果也帶來了不同區域、不同國家間文化認同與生活習慣的 改變,例如麥當勞所帶來美式的飲食文化。 (三)生態全球化 生態全球化特別指涉生態環境的惡化現象,需要全球的關注與解決。基此, 「聯合國環境發展會議」1992 年於里約熱內盧舉行的環境會議中,批准一項 關於 21 世紀全球社會、生態、經濟、環境問題長程目標的「二十一世紀議

程」(Agenda 21)文件,揭櫫國家與民間共同參與的必要性。 (四)政治全球化 政治全球化主要是針對全球化對國家主權的侵蝕。 (五)軍事全球化:合作 or 互相對抗 (六)環境全球化:禽流感問題蔓延全球 (五)全球治理 1 定義 依據「全球治理委員會」的界定,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是許多個人 和機構、公共和私人的集合,管理他們共同的事務。這是一個持續進行的過程, 在此過程中衝突及各種利益均被納入,並使參與者採取合作的行為。 2 善治 目前全球治理正趨向善治(Good Governance),而優質治理的作法正是透過 「多邊組織」及「多元參與者」合作的途徑,包括國際組織、地方政府、非營 利組織、非政府組織、公民社會等,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機制與過程。 3 全球治理的趨勢 Scott 對全球治理趨勢的研究,乃著眼於國家及非國家行為者以「組織結構 化」的合作型態,因應全球化的挑戰。他乃稱之為「後主權治理」(postsovereign governance),其類型有四: (1)次國家全球治理(substate global governance) 地方政府在全球治理結構中獲得越來越多參與決策的機會,像是許多城市在 「跨主權政策」(trans-sovereign policies)領域內(如污染管制、犯罪防治等), 展現其治理能力。 (2)超國家全球治理(suprastate global governance) 政府間規範性的架構受全球化的影響,逐步擴大規模,最典型者就是自二次大 戰結束後方興未艾的區域統合運動。 (3)市場化的全球治理(marketized global governance) 主要是私部門主導所建立的規範體系,例如主導全球金融市場的「國際證券交 易所」。據此,全球治理體系的實踐,已非僅限於公部門一途。 (4)非政府組織治理(non-governmental global governance) 非政府組織所推動的全球性社會運動亦不容忽視,例如「國際紅十字會」所進 行的國際人道救援、「世界展望會」對戰亂孤兒的照顧。 4 全球治理的常見做法 (1)主權層次:彈性、協商互惠 (2)政府透過代理人(跨國公司) (3)增訂或修改法律 三、國際政治理論 (一)理想主義(idealism) 從道德價值與法律規範來檢視國際政治,偏重規範面的判斷,亦即探究國際行 為者應該如何行事。大部分理想主義受到「國際主義」的支持,強調無論在國 內或國際層面,人類事務應以和諧與合作為特徵。而最具影響力的理想主義是 「自由主義」,其簡單的認為戰爭是沒有必要的。上述兩者所產生的具體行動 就是聯合國(United Nations)的建立。 二十世紀末興起的「新理想主義」(neo-idealism)反映人們不再執著於超強對 立的權力鬥爭中,所強調的是對人權和民族獨立的尊重,最早的例子是 1970

年代美國總統卡特檢視援助國家的人權紀錄,將道德層面的考量注入美國外交 政策中。 (二)現實主義(realism) 現實主義重視「權力政治」及國家利益的擴張,國家是國際世界中的主要行為 者與主權者,而且是個自主性的實體。 現實主義者認為國家間衝突與合作的模式大部分符合「權力平衡」的原則,此 類觀點認知到,國家為確保國家安全必須結成聯盟,如果聯盟之間能夠保持勢 均力敵的態勢,就能夠維持國際間的和平,這對冷戰中的國際局勢提出了良好 的見解。 1980 年代興起的「新現實主義」(neo-realism)則修正現實主義由個別國家探 討的觀點,改由從國際體系的結構分析之。 (三)多元主義 多元主義觀點認為國際政治除了國家以外,還有許多跨國行動者,像是多國籍 企業與非政府組織都具有日益增加的影響力,特別在經濟上。此外,多元主義 者傾向認為在一個漸趨互賴的世界中,合作與整合將被證明是個不可抗拒的潮 流。

意識形態

意識形態一詞係 1796 年法國哲學家 de Tracy 所創,意指觀念(idea)學科 (ology)的探討,亦即理念的科學。de Tracy 認為如果能夠了解人的觀念,那 麼一切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一、意識形態的意義(思想的力量) (一)意識形態(ideology)是指一套嚴密連結而自成一格的觀念體系,他被當作 基本的政治、經濟與社會價值可作為理想政治社會生活方式的基礎。 (二)意識形態(ideology)是一種系統性的政治論述,為人堅信的政治思想體系 二、意識形態的要素 根據 Ranney 的見解,一個完整的意識形態必須具備以下要素: (1) 價值觀:值得追求的終極價值。 (2) 理想:將價值具體化的內容,建構自任理想的政體 (3) 對人性的體悟:以人性的基本假定出發,再進一步論斷社會和國家。 (4) 策略:改變目前政體而為理想政體的行動策略 (5) 具體手段:又稱為政治戰術,乃係實現策略的具體行動 三、意識形態的特性 (一)包容性:很多人的思想連結 (二)滲透性:滲透人心的信仰 (三)內聚性:向內的力量使人凝聚 (四)擴張性:向外的力量使人追隨 四、當代主要的意識形態 (一)自由主義(Liberalism) 1.概念 自由主義是封建主義瓦解後的產物,取而代之的是市場式或資本主義式的社會, 早期的自由主義以 Locke 的思想為代表,主張政府不得侵犯人民的自然權利, 而當代自由主義者則深信,政府在保障個人權利上更應扮演積極的角色。 2.核心概念 (1)個人主義:人類的個體性是無比重要的,反對任何社會團體或集團的宰制。 (2)自由:不妨害他人自由的前提下,個人享有最大程度的自由。 (3)理性:人類有透過理性論辯與討論而非以暴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4)平等 (5)容忍:相信多元主義容許在道德、文化與政治上存有差異 (6)同意 (7)憲政 3.最近發展 古典自由主義是個人主義的極端形式,對於國家或所有形式的政府干預,古典 自由主義者並不抱持支持的態度。而現代自由主義則承認國家干預的必要性, 特別是在社會福利的干預上。古典自由主義導致不公平、不正義的影響,使得 現代自由主義放棄資本主義的信念,並受到凱因斯(Kennes)的啟迪而採取了若 干修正: (1)國家應適度干預經濟活動。 (2)社會式或福利式自由主義。 (3)關注弱勢。 (二)保守主義(Conservatism):有機緩慢改造,社群比個人有智慧

1.概念 保守主義以 Burke 的思想為代表,他認為智識大部分隱藏在經驗、傳統和歷史 之中,視社會的進步是由社會傳統而來,因此改革的正當手段是漸進的,而非 革命性的變遷。 2.核心概念 (1)傳統:反映過去智慧的累積,而制度與慣例均經過時間的考驗,應該加以維 繫。 (2)實用主義:保守主義者認為抽象的原理和思想體系是不可信任的 (3)人類的不完美性:有限理性 (4)有機論:社會非人為設計的產物。 (5)階層性:社會階層化是自然且無法避免的,雖然如此,階層化卻不會因不平 等而導致衝突,因為人與人乃透過重疊的職責緊密結合在一起。 3.最近發展 (1)家父長式保守主義 此為英人 Disrael 提出,其認為英國將陷入「貧人與富人」的危機,因此社會 上層必須照顧社會下層之人的生活,而解決之道在於將市場自由競爭與政府管 制加以調和。 (2)新右派:揚棄有機論反而強調個人主義,認為社會不過是個人的結合 (Hayek) 新右派可追溯至 1970 年代以及對凱因斯社會民主主義失敗的關注,其思潮曾 對英國與美國產生極大的影響,它們分別在 1980 年代以「柴契爾主義」 (Thatcherism)和「雷根主義」(Reaganism)之姿出現,目的均在支持一個 「效率最好,管制最少」的政府。 (3)新自由主義 代表人物有海耶克(Hayek)和傅立曼(Friedman),主張市場經濟與最小政府。 (4)新保守主義 美國藉由經濟、軍事力量捍衛人權,並擴展自由主義之憲政體制到國外,幫助 其建立自由民主的社會。(以武力宣揚信念,Burke 的緩慢改造蕩然無存) (三)社會主義(Socialism) 1.概念 社會主義最早期的形式是傾向基本教義、烏托邦和革命的特質,其反對競爭性 市場經濟的資本主義,認為自由放任會導致更嚴重的政治社會問題,由於手段 方法的差異,社會主義可分為「馬克思主義」、「社會民主主義」與「共產主 義」等思想體系。 2.核心概念 (1)社群:社會主義的核心是將人視為社會的動物。 (2)博愛:對集體主義的擁護高於個人主義。 (3)社會平等:透過社會平等將維持社會的團結與穩定。 (4)社會階級:導致階級產生的原因是財富的分配。 (5)共同所有權:藉由國家對物質資源的管理,將之導入共同的良善中。 (四)民主社會主義 注重在自由實踐的條件、積極自由具有改革理想卻不躁進,民主和社會正義結 合,學者 Green 認為人非理性自利的動物,強調人的利他傾向(altruistic),其 認為人本質上是互相同情與關心的社會動物。

1.政府角色:大政府 2.運作機制:福利國家 3.目標 (1)社會正義的維護 (2)勞工權益的保障 (3)社會福利制度 (4)積極政府 4.手段 (1)終身保障的社會福利 (2)強調國有化 (3)重視充分就業 (4)保障工會權利 (五)第三條路 1.歷史淵源:民主社會主義來自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妥協,第三條路則來自 民主社會主義與新自由主義的妥協。 2 意義 (1)政府角色:可大可小 (2)運作機制:混合經濟 (3)目標:社群主義 (六)馬克思主義(Marxism) 1.概念 馬克思主義對支配現代西方知識文化的「自由主義式理性主義」無異提供了另 一條思路。對 Marx 而言其相信自己所發展出社會主義的新派別是科學的,主 要在揭露社會與歷史發展的本質,而不是一味從倫理的角度去批判資本主義。 2.核心概念 (1)歷史唯物論:經濟是下層建築,其決定了政治或意識形態等上層建築。 (2)階級鬥爭的辨證史觀:歷史的變遷係一種對立力量間的互動,導致較高階段 的發展。 (3)剩餘價值說:資產階級將掌控生產工具壓榨無產階級的「剩餘價值」 (4)無產階級革命:當無產階級具備革命的階級意識時,將發動無產階級革命。 (5)共產主義:當階級對立已不復存在,此時國家將自動凋萎,成為共產主義社 會。 (七)法西斯主義(fascism) 1.概念 法西斯主義源自拉丁文 facis,原意指權杖,後引申為統治權力絕對集中的統治 型態。此種統治型態亦含有國家權力絕對化與神聖化,並伴隨著極端的集體主 義、反自由主義的傾向。 2.核心概念 (1)國家至高無上,反對個人自由 強調國家與領導者權威的絕對性,否定個人主義,自我在社會中並不重要。 (2)反對平等、民主、甚至種族平等 強調自我種族優越性。 (3)反對共產主義:唯心唯物不相容、強調國家的神聖不可侵犯。 五、其他意識形態

(一)女性主義(Feminism) 女性主義強調婦女的平等權利,特別是受教育權,尤其是 1960 年代以後,激 進的女性主義者主張透過各種手段促進女性的社會地位,包括解構性別不公的 現象和顛覆以男性為主的權力結構。 (二)重商主義(Mercantilism) 重商主義是 15 至 18 世紀間民族國家之經濟理論和實際政策的總稱,其強調商 品和勞務出口大於進口的重要性,並以為這是一個國家在缺乏天然資源的情況 下獲致富強的唯一手段。 (三)環境主義(Ecologism) 環境主義的意識形態和 20 世紀末環保、綠色運動有關,其反對人們因經濟發 展而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它以生態學為基礎,說明人類只是自然世界的「一部 分」,而非「主人」,故又稱「生態主義」。 (四)現代主義(Modernism) 現代化所反映的是西方理性主義、自由主義的發展觀點,其將西方國家政治民 主、經濟發展、社會多元的經驗視為全人類殊途同歸的目標。基此,現代主義 者乃認為全球化是物質生活進步的象徵,卻也因此忽略了對環境和人類心靈的 關懷。 (五)民族主義 1.內涵 (1)Snyder 將民族主義定義為一群具有共同語言、共同文字,執著於共同生活 習慣與宗教習俗的人,他們所具有的心理狀況和情感。 (2)民族主義的組成要素可歸納為民族性格與民族意識,前者指社群所共有的語 言、文字、血統、宗教、風俗習慣等,為客觀的層面;後者則係愛護及效忠民 族的情緒,為主觀的層面。 2.民族主義的類型(依政治理念區分) (1)自由主義式民族主義 民族非人類所創造,因此所有民族均平等,且有自主自覺的權利。 (2)保守主義式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就是在捍衛過去歷史的價值與制度,該模式反對移民與超國家組織, 因此,過於保守容易激化種族主義與排外情緒。 (3)擴張式民族主義 強調侵略性與擴張性,最後興起帝國主義的思想,此民族主義想像他民族為敵 人,並藉此凝聚自身認同。 (4)反殖民主義式民族主義 亞非國家用以對抗帝國主義的侵略,其要求政治獨立、民族解放,並切斷對歐 美國家的附庸關係。 3.是否導致國家的分裂或戰爭 (1)演變成帝國主義 (2)引起少數族群與主要族群之對立 (3)對移民者排斥 4.全球化後是否會消退 (1)民族是文化共同體:集體記憶、自我認同的心理基礎 (2)民族是政治共同體:Anderson《想像的共同體》 (六)族群政治

族群(ethnic)係指擁有相同特徵,如種族、語言、宗教、膚色等因素構成的社 會團體,其成員享有共同意識,認為自己族群較其他族群優越,就民族國家而 言,族群意識經常造成對政治分離的壓力,甚至投下憲政體制變動不安的重要 變數。 六、意識形態的終結? (一)贊成者 1.貝爾(Bell)在 1960 年代著作《意識形態終結》中指出藍圖與社會工程無法建 立烏托邦,自由主義亦不再堅持國家自經濟活動中退出。 2.福山(Fukuyama)在《歷史的終結》認為共產主義已經崩潰,自由主義式民 主將成為人類政府的最終形式。 3.1970 年代出現的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其主張多元主義,強調 沒有單一的意識形態 (二)反對者 1.反對後現代主義者卻認為多元主義本身就是一種意識形態,過分講究無信仰、 無真理及標準將導致更為嚴重的衝突。 2.Huntington 的《文明衝突論》中發現端倪,即使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爭 鬥已然結束,然目前已然成型的卻是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甚至基督教與儒家的 衝突,由此可見意識形態尚未終結。 七、結論 歷史告訴我們,作為系統性政治論述的意識型態,無論是自由主義或社會主義, 都可能締造偉大的國家,也可能摧毀人類的文明,重點在於時代是否有能力自 省與反思,否則真理可能淪為迫害自由的教條,也可能成為帝國主義的藉口。

政治學的理論基礎

一、政治學的發展脈絡 (一)傳統政治學 1 時間:19 世紀末~1950 年代中期 2 研究重心:較重視國家制度的特性與憲政制度的問題 3 研究方法:偏重法規文件的分析,Easton 批評為「粗糙的實證主義」 4 研究限制/特徵: (1)將價值與事實混為一談:不應把價值視為事實 (2)在法律途徑的缺失:無法掌握現實 (3)在歷史途徑的缺失:易有價值判斷 (4)僅著重正式組織 (5)侷限西方國家的政治經驗 (二)行為主義政治學:利用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為人類建立各種實證的原則 與資訊 1 時間:1950 年代中期~1960 年代 2 背景 二次戰後政治學者發現既存的政治知識無法解決當前的問題,因為傳統研究方 法所提出的解釋缺乏可信度,且難以應付工業化社會後所產生的大量社會問題。 所以必須發展新的研究途徑,行為科學乃開始興起,綜言之,其強調政治學科 學化並刻意忽略制度的研究。 3 行為主義反對 (1)單純描述:要解釋與預測 (2)法制研究途徑:反對傳統研究途徑 (3)與倫理道德糾纏:價值要中立 4 行為科學重要主張:Easton 認為行為科學有十大信念 (1)規則性:建立通則 (2)經驗性:建立在感官基礎 (3)量化:精確地客觀描述 (4)方法論的重視:採方法論的個體主義 (5)系統化:學科內的對話 (6)科技整合:學科間的對話 (7)嚴格區分價值與事實:區分應然與實然 (8)價值中立:不應有價值判斷 (9)科學知識有累積性 (10)科學進步歷程是漸進的 5 行為主義的缺失 (1)政治學無法用客觀科學知識去分析 (2)政治現象多數牽連價值問題,行為主義逃避許多重大政治問題 (3)科學方法研究支離破碎、鑽牛角尖、忽略現實 (三)、後行為主義政治學時期(社會學:詮釋理論、批判理論;政哲:正義論) 1 時間:1960 年代迄今 2 背景 1960 年代美國捲入越戰、黑人民權、貧富不均、自然環境等問題使得年輕人 和弱勢團體開始形成一股對主流意識形態的反動力量。政治學者開始思考過去

行為主義太過強調政治科學的方法論,而忽視了對重大公共問題的關懷,因而 主張發展「政策科學」。 (二)後行為主義的觀點 East 在 1969 年〈政治學的新革命〉中提出四點 1 實質理性優於工具理性 2 行為科學為保守的經驗主義侷限事實的分析 3 價值中立徒具形式化,此乃不可能也不必要,因為價值是社會的責任 4 知識分子對社會應負起責任,知識負有行動的責任,而行動就是在改造社會 二、兩種巨型理論-系統論與結構功能論 (一)系統論 1 代表學者:Easton 2 理論要點 (1)政治系統視政治生活為一組互動行為,彼此影響。 (2)環境會不斷影響政治系統,而政治系統也會對環境產生回饋 (3)政治系統是一種輸入、轉換、輸出、反饋的循環過程 3 政治系統論的概念架構 (1)輸入(input) A 需求:欲望和偏好 B 支持:環境對政治系統挹注的資源 a 對象:權威者、體制、政治社會 b 擴散支持:情感 c 特殊支持:利益 (2)轉換(conversion) 轉換為政治系統的決策過程,由於不易被理解,故被稱為黑箱(blackbox) (3)輸出(output) A 系統對現存或預期需求的決策與行動 B 需求太多會引起超載 (4)反饋(feedback):動態的平衡 (5)系統的持續生存(persistence):自我維持、自我調節 4 理論淵源: (1)控制學:Deutsh 首先引進,強調感受外在環境進行微調 (2)生物學:在變動環境中追求本身的平衡,個體相互依存且關係密切而被視為 一整體 5 系統論的評價:1980 年代系統論的重要性隨著新國家論的出現而逐漸下降 1.系統論的優點 (1)提出一個架構可供描繪當前的政治世界 (2)具有普遍適用性:適用上的彈性,能解釋各種政治體系。 (3)充分描繪穩定社會的政治現象。 2.系統論的缺點 (1)無法充分描繪變動的社會現象 (2)過於抽象:借用生物學與操縱學 (3)忽略國家自主性:未區分內、外環境 (4)保守主義傾向:忽略變動 (二)結構功能論

1 代表學者:Parsons、Almond 2 理論要點 Almond (1)所有政治系統皆有政治結構 (2)政治結構在政治系統中執行相同功能 (3)所有的政治結構都是多功能的 (4)所有的政治系統都混雜文化的意義 易背方法:政治系統等同國家;政治結構等同政治制度、政府 (3)Almond & Powell 在比較政治一書將政治系統功能分為三個層次 A 系統功能:政治系統存在本身便須履行的功能 a 政治甄補(politicalrecruitment) b 政治溝通(political communication) c 政治社會化(political socialization) B 過程功能:政治過程中 政治系統的各種互動關係到最後價值分配,均構成政治過程之內涵,包 含利益表達(interest articulation)、利益匯集(interestintegration)、政策 制定(rule-making)、政策執行(rule-executing)和裁決(rule-adjusting)。 C.政策功能:政策輸出 此為權威分配作用之內涵,包括四種公共政策類型,分別是「汲取」、「分 配」、「規制」與「符號」。 3.評論 (1)優點 A 提出一個架構描繪當前的政治世界 B 具有普遍適用性 (2)缺點 A 難以類比過於抽象 B 保守主義 C 未說明所列舉的功能是一切政治系統維持其存在所絕對必須的 三、新制度論 (一)興起背景 1960 年代所盛行的行為主義雖然試圖修正傳統制度主義偏重靜態研究的缺失, 然而卻有矯枉過正之嫌,其刻意排除法規、制度的重要性,而專注研究政治文 化等非正式結構的因素,是以論者謂傳統制度主義走向行為主義,只是從「方 法論的集體主義」走向「方法論的個體主義」,對政治現象的分析仍有不足之 處。因此,1980 年代許多學者開始重拾對制度的研究,而在 Skacpol《把國 家找回來》(Bring the State Back In)一書的號召下,新制度主義成為政治學 研究的新趨勢。 (二)興起原因 1 制度研究未曾停頓 1950 到 1970 在美國是行為主義盛行的年代,然而在歐洲,許多政治學者 卻依舊致力於國家、政府、法律、憲法等制度面的研究。 2 社會運動的影響 由於 1960 年代世界呈現混亂失序,因此「法律與秩序」成為受到關注的 議題。

3 第三波民主化 從 1974 年起,世界許多國家都經歷了民主化的挑戰,這種現象到了 1989 年東歐的民主化浪潮更增熾烈,由於民主轉型是種制度變遷,自然導致學者 開始研究制度。 (三)新制度主義的內涵 1 新制度論是中層理論:為國家與個人間的媒介 2 新制度論重視制度與行為的關係:非不重視行為而是將制度與行為做連結 3 新制度論跳脫形式主義的窠臼:跳脫傳統法律、歷史研究 (四)新制度主義的研究途徑 1 理性抉擇的制度主義(微觀) 理性抉擇的制度主義又稱「新制度經濟學」,認為制度是由意圖效用極大化的 個人組成,而為了防止個人私利危及組織目標,因此必須建立規則以降低私利 帶來的社會成本。是以,新制度經濟學將焦點置於「降低交易成本」、「提供 激勵誘因」、「消除外部性」和「創造合作條件」。 2 社會學的制度主義(宏觀)社會適當邏輯:將制度範圍擴張與文化同意 此一觀點認為個人行為不僅受制度影響,亦受到社會價值觀念、倫理規 範、風俗道德和意識形態等「非正式制度」的約束,而這正可彌補正式制度 所無法規範的領域。 3 歷史的制度主義(折衷)關鍵時刻菁英的理性+社會適當邏輯 從歷史的觀點來看,制度的起源是人類為求生存所進行分工合作的機制,進而 在長期發展下形成「合作共識」,於是人們為了得到利益和保護,而向國家負 擔義務。 (五)新制度論與傳統制度研究的比較 1 研究方法不同 傳統制度研究所採取的是靜態的研究途徑,新制度主義則兼採靜態及動態 的研究方法。 2 研究層次與範圍不同 傳統制度研究的研究對象以國家為主,新制度主義的研究範圍更為擴大,並涵 括了超國家及次國家的領域。 3 關聯學科不同 傳統制度研究的相關學科不脫法學、哲學和歷史學,新制度論則採取多元理論 途徑 (六)新制度論的評述 1 優點 (1)新制度論研究的議題極廣,舉凡人類行為與制度相互作用的關係均不脫其此 為社會制度論的研究取向。 (2)新制度論同時兼顧實然面(行為主義),以及應然面(後行為主義)的價值 2 缺點 (1)新制度論假設制度一開始就存在,因此其未碰觸制度的根源性問題。 (2)新制度論的研究途徑甚多,迄今尚未能加以整合。 (3)新制度論的研究範圍與社會學、行政管理學有重疊性。

Vie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17 KUPDF Inc.
SUPPORT KUPDF